孫殿英因為挖了慈禧的墳墓,最後下場如何?

K896067043


風雲激盪的民國,有諸多的大人物,或彪炳青史,或遺臭萬年。而孫殿英僅為一個小小軍閥,與他相似的人物多如牛毛。如果沒有盜掘慈禧陵墓這一驚天大案,孫殿英可能也早就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無人提及了。

(孫殿英像)

孫殿英(1889—1947),字魁元,河南永城人。他出身草莽,曾先後投靠軍閥胡景翼、張宗昌。他在蔣介石的策動下,接受改編,出任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1928年7月,慈禧陵墓被盜,大量珍寶被偷,社會輿論一片譁然。8月初北平警備司令部抓獲出售東陵珍寶的譚溫江,而譚溫江真實身份是國民革命軍第五師師長,隸屬第六軍團第十二軍,也就說他是孫殿英的部下。很快社會上下認為東陵被盜就是孫殿英指揮的。但是孫殿英卻說盜墓是由土匪馬福田乾的,十二軍出現在陵墓附近是為了剿匪。

在社會輿論壓力之下,國民政府決定將此案納入司法程序,在北平成立了陸軍高等軍法會暨軍事特別法庭專門審理此案,第三集團軍第一軍團長、河北省主席商震上將任審判長。但是商震是閻錫山的親信,而閻錫山又相當重視孫殿英這一支軍事力量,所以此次審判並未起訴孫殿英,最後譚溫江也被釋放了。最終此案也成為了歷史懸案。

經歷此事後,孫殿英的人生與那個時期絕大多數的小軍閥一樣,走上了“有奶便是娘”的道路。先是1930年的中原大戰裡反蔣,失敗後被張學良收編。抗戰初期,任國民黨冀察遊擊司令、新編第五軍軍長。1943年被日俘虜,發表通電投敵,做了汪偽政府晉冀魯豫“剿共”軍副總司令、第二十四集團軍副總司令。日本投降後,孫殿英又一次向蔣介石投誠,當上了第四路先遣軍總指揮、整編第三縱隊司令,一邊大發國難財,一邊積極打內戰。

1947年5月1日,孫殿英在湯陰被解放軍俘虜,關在河北武安縣戰俘營,不久就病死了。


老照片


據說,解放戰爭之後,當了俘虜的孫殿英老是憂慮解放軍會槍斃他,天天都心有餘悸的。有一次劉伯承司令跟他談了話,通知他我黨優待俘虜之類的政策,孫殿英的心才放回了肚子裡。並且他傳聞解放軍並沒有尷尬他的兵,本意革新的就參加解放軍,不願意的就給旅費回老家。這讓一向愛兵如子的孫殿英很是感動。


孫殿英是老煙槍,抽了終身鴉片煙,當了俘虜之後可沒有鴉片抽了,每逢煙癮發作發火,使孫殿英生不如死。解放軍兵士看到孫殿英這個姿態便請示上級是不是能夠特別對待,居然贊同了。所以派人化裝進入敵佔區買來鴉片,每日限量供應,然後逐步減少,總算幫助孫殿英戒了毒癮。

從此孫殿英下手下手深刻反思,對自個終身的所作所為真摯的悔過。他說:“我曩昔做了很多壞事,對不住民眾……”

當孫殿英反思差錯的時候,本來他現已走到了生命的止境,他患了不治之症。1947年總算病死在戰犯收留所裡。


音樂小biu


民國1928年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清東陵被軍閥孫殿英給挖了,盜走珍寶無數,慈禧墓中的翡翠西瓜、翡翠白菜等等價值千金完整絕對被洗劫,連慈禧口中含著的夜明珠也取走了,屍體更是胡亂仍在一邊。

末代皇帝溥儀知道此事後氣的差點暈過去,一邊派人感覺去清東陵清理重殮,一邊詛咒孫殿英,併發誓不報仇就不是愛新覺羅子孫。溥儀甚至還手繪了一張畫《殺孫殿英》。

那麼溥儀後來報仇了嗎?當然沒有。孫殿英自己也很清楚冒天下之大不韙挖了皇陵,會招到全國人民唾罵,雖然清朝已經滅了,但挖人祖墳這種事究竟結果太缺德。更重要的是全國呼聲要求懲辦盜墓者。

於是孫殿英趕緊拿出挖出來的寶貝四處活動、託人、找關係。甚至傳說孫殿英還送給了蔣介石和宋美齡寶物,據說送給宋美齡的寶物就是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但這個說法一直沒有得到印證。

孫殿英這人挺會八面玲瓏,不僅給蔣介石宋美齡送了禮,宋子文、戴笠這些國民黨有權人士他也沒忘了。

沒想到經過孫殿英這麼一打點,竟然還真沒事了,沒人來懲辦他這個盜墓賊。加上那時候軍閥混戰,盜清東陵這事過一段時間別人也就忘了。孫殿英盜墓得了一大筆財寶,迅速擴充隊伍,竟然愈來愈發展壯大。說起來,當初孫殿英盜墓也就正是軍費緊張才這麼幹的。那時候軍閥得自己養兵,沒錢怎麼養兵?沒兵怎麼搶地盤?沒地盤又怎麼撈錢養兵?這是一個死循環!


1930年孫殿英參加中原大戰失敗了,然後被張學良收編,成了東北軍將領。抗日戰爭爆發後孫殿英也參加了抗日,帶著部隊到處打游擊。1943年在河南打鬼子時被日軍俘虜,孫殿英想保命便做了漢奸,投靠汪偽政權任“豫北剿共軍總司令”。

1945年日本戰敗,按理說殿英這個漢奸應該被審判,可是卻被國民政府赦免了,說他是在日本人那邊臥底的,所謂“曲線救國”。這是老蔣拉攏汪偽政權裡漢奸的慣用手段。因為蔣介石那時候積極準備打內戰,正需要人手。

1947年,劉鄧大軍在短短十天之內,便攻克了豫北京大學部分國統區,並迅速切近親近湯陰。這正是孫殿英鎮守的地盤。


孫殿英的部隊哪裡是如猛虎下山的劉鄧大軍的對手,孫殿英所部全軍覆滅,孫殿英本人同樣成了解放軍的俘虜。

當了俘虜的孫殿英老是擔心解放軍會槍斃他,每天都心驚肉跳的。有一次劉伯承司令跟他談了話,告訴他我黨優待俘虜之類的政策,孫殿英的心才放回了肚子裡。而且他聽說解放軍並沒有為難他的兵,原意革命的就加入解放軍,不願意的就給盤纏回老家。這讓一貫愛兵如子的孫殿英很是感動。

孫殿英是老煙槍,抽了一生鴉片煙,當了俘虜之後可沒有鴉片抽了,每當煙癮發生發火,使孫殿英生不如死。解放軍戰士看到孫殿英這個樣子便請示上級是不是可以特殊對待,竟然同意了。於是派人化裝進入敵佔區買來鴉片,每日限量供應,然後逐漸減少,終於幫助孫殿英戒了毒癮。

從此孫殿英入手下手深刻反思,對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為真誠的懺悔。他說:“我過去做了許多壞事,對不起民眾……”

當孫殿英反思過錯的時候,其實他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患了不治之症。1947年終於病死在戰犯收留所裡。


大千世界奇聞異事


無節操的三姓家奴

孫殿英(1889年—1947年),河南永城人,自小就不受教化,在私塾讀書時因為被老師批評幾句,竟然放一把火燒了私塾!退學在家後,整日無所事事,惹是生非,淪為流氓。

人不學好自然會學壞,孫殿英後來沉迷於賭博,接著又染上了鴉片癮。

民國十一年,也就是1922年,孫殿英帶著一幫阿貓阿狗的兄弟加入了豫西鎮守使丁香玲的部隊。第二次直奉戰爭時,孫殿英眼看直系吃了敗仗,便帶著一幫兄弟加入了獨立軍閥劉鎮華的鎮嵩軍。

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中原,奉軍大敗,當時已經加入奉系軍閥的孫殿英接受了蔣介石的收編,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駐紮在河北遵化的馬蘭峪,而這裡,正是清東陵的位置。

之後便出了孫殿英大盜慈禧墓的醜聞,孫殿英可以說是"一夜成名"。

孫殿英掘墓盜寶被發現後,滿人譁然。部分旗人團體,以及遜清皇室,包括居住在天津日租界(張園)的溥儀等滿人上告到蔣介石那裡,要求將其嚴懲。此事一時轟動全國。

作為蔣介石的追隨者,抗日戰爭結束後,孫殿英又死心塌地追隨蔣介石反共反人民,打內戰。1947年,孫殿英被俘。1948年2月,孫殿英因吸毒病死。


投資家網蔣東文



孫殿英是個有個姓的人,雖然在那段舊歷史中,一直飄忽不定,顯得立場不堅,而孫殿英也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在共產黨的史冊裡,有著對孫殿英早期的記載。


(一)孫殿英在太行山的進步行為

孫殿英駐守太行山,與劉鄧大軍關係密切,其它國民黨部隊,常常侵犯襲擊共產黨部隊,孫殿英部對八路軍秋毫無犯,曾提供八路軍彈藥和其它軍需,當時的八路軍物質潰乏,孫殿英贈送八路軍部隊步槍2350支,輕重機槍235挺。提高了八路軍的戰鬥力。孫殿英長期受到進步人士的影響,還算一個有進步傾向的人。他曾經多次解救共產黨高級領導人,這是得到共產黨承認的行為。


(二)孫殿英的盜墓風波

孫殿英是個有自我判斷的人,在軍閥割據的舊時代,孫殿英來往於各路軍閥間,始終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於那些舊軍閥的思想行為格格不入,沒有志同道合的人,孫殿英不願為那些只為爭地盤的軍閥賣命,一次次離開那些讓他失望的集團。孫殿英是個懷才不遇的人,在投奔蔣介石以後,一直不被重用。成為蔣面前一個無足輕重的走卒。連軍隊正常的供給都不能到位。寄人籬下的屈辱感,讓孫殿英失去耐心。

孫殿英挖掘了慈善墓,國內一片罵聲,孫殿英通過戴笠,把百分之六十的寶藏賄賂了宋美齡。其中的龍泉劍,價值連城的珠寶,蔣介石都親眼過目。宋美齡把慈善寶藏,轉移到美國,據當時的【華語報】載,當時的慈善寶藏價值1億三千萬美金。孫殿英沒有得到處罰,雖然落個盜墓的罵名,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把剩下少量的珠寶,通過當時的北平富商陳軍雄,變賣了3萬大洋作為軍費。


{三)熱河抗戰的民族意識

孫殿英在盜墓風波之後,帶領部隊開赴熱河抗日前線,在與日軍十三次交鋒中,孫殿英真正表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和民族風格,是當時作戰最頑強的國民黨軍隊,熱河抗戰中,孫殿英兩次負傷,共擊斃日軍九千七百餘人,這在熱河抗戰史上有明確記載。

而在後來的太行山戰役中,孫殿英所部,被日軍116,737兩個師團包圍,報熱河之仇,孫殿英帶領部隊苦戰三晝夜,殲滅日軍5700餘人,彈藥不足的孫殿英部,與日軍發生九次肉搏戰,不見國民黨一兵一卒的援軍,看著僅存的弟兄,看著痛苦中的傷員,望著彈盡糧絕的陣地,他知道國民黨不會來救援的。孫殿英不想把他們的生命都葬送在日本的屠刀之下,將領們提出為部隊留點種子,暫時詐降。孫殿英終於在萬般無奈之下,降了日軍。

孫殿英作為一箇舊軍閥時代的軍人,確實有很多缺點錯誤,也有很多罪行,不過孫殿英也做過對民族有益的事,在國民黨的將領中,還算得上具有進步思想的人。對歷史中人,應該一分為二評價,功是功,過是過。


白這個顏色


孫殿英起初是被派往清東陵附近剿匪,當時軍閥混戰,所有的軍餉需要自己出,軍隊自己養。孫殿英為了籌備軍餉,打著演習的幌子趕走了清東陵附近的守陵人。

之後孫殿英用炸藥炸開了清東陵,大肆的搶奪慈禧的陪葬品。當時距離慈禧去世才二十年時間,估計屍體都還沒有完全腐爛。據說當時慈禧的嘴巴被打爛,從裡面挖出來了一顆夜明珠。褲子也被罷了,陪葬品幾乎被強光。

這麼大的動作不可能掩蓋長久,孫殿英的動作很快被全國人民得知。全國各地紛紛電報蔣介石,要求嚴懲孫殿英。溥儀前來收拾殘局,一邊收拾一邊咒罵。之後還為此大鬧過一段時間。但是這個始作俑者下場如何?

孫殿英也知道自己冒了大不悔,於是用從墓裡面盜出來的陪葬品開始四處打點。像蔣介石、戴笠、宋子文這些國民黨高層,成為了他的首選賄賂人。據說當時盜出來的玉白菜、夜明珠等都被送了出去。

還別說這招果然起了一點作用,全國的呼聲漸漸弱了下來。再加上當時四處混亂,哪還有人一直惦記這事,自己小命都不保。之後孫殿英投靠了張學良,做了東北軍的一員。然而在抗日戰爭中被俘,竟然投靠日本做了漢奸。

抗日戰爭結束後,不知道孫殿英使了什麼手段,竟然被國民黨特赦,甚至還給他帶了臥底的高帽子。之後內戰爆發,孫殿英盤踞湯陰。被勢如猛虎的劉鄧大軍俘虜,手下也是死傷殆盡。

做了俘虜的孫殿英一開始提心吊膽,得知了我軍優待俘虜的政策後才算把心放到了肚子裡。但是孫殿英之前可是個大煙鬼,離開一天煙鼻壺都難以忍受。在我軍的治療下,逐漸戒掉了煙癮。



在這之後孫殿英一直在接受我們的思想教育,對於之前做的很多事情也開始有了懺悔之意。但是還沒來得及被放出去,就在戰犯所得了絕症,最後病死於1947年,享年58歲。


史之策


先不說孫殿英下場,先來看他盜掘慈禧太后、乾隆皇帝墓後怎麼分髒的?(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乾隆的裕陵出土有一把鑲有九條金龍的寶劍,孫殿英通過戴笠,送給蔣介石,後來蔣介石為了犒勞戴笠,又回贈給了戴笠,結果戴笠帶著它於1946年,乘飛機一頭撞在了南京附近的岱山。

另外還有一把,則通過戴笠送給了何應欽,在孫殿英看來,將軍配寶劍,恰能說明他們的武功。

再說中間人戴笠,孫殿英也不能怠慢,乾隆皇帝脖子上有一串108顆珠子的項鍊,其中最大的兩顆血紅色,最為稀有珍貴,孫殿英將其送給了戴笠。

慈禧太后嘴裡面有一顆夜明珠,堪為稀世珍寶,而且是可分為兩塊,可合二為一,開則透明無光,合則為一圓球,百米外尚有寒冷綠光映夜。孫殿英則通過戴笠將它送給了宋美齡。


再說慈禧太后的枕頭――翡翠白菜,也是價值連城,孫殿英則通過戴笠,將他送給了宋子文;至於說孔祥熙、宋靄齡夫婦,孫殿英則挑選了兩雙朝鞋上的連串寶石奉上。

民國有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之稱,這裡雖然沒有提到陳家,但想必孫殿英也不敢不打點到位,錢是花不完的,有命花才是王道,孫殿英這禮送的,顯然是即懂得民國政治生態,又琢磨了當時收禮人的身份和地位。

可以說件件送到別人的心坎上,在民國如果交好蔣宋孔三大家族,恐怕沒有人能要得了孫殿英的命,何況孫殿英還把軍隊首腦何應欽的門子走通,無異於如虎添翼。

高層無意動他,孫殿英本身就是軍隊統帥,一般人根本就動不了他,雖然遜清王室、晚清遺老以及社會輿論都傾向於嚴懲孫殿英。

但孫殿英在打點好一切後,不但是高枕無憂,而且還因為盜掘聲名大噪,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營長,迅速做到了方面軍的軍長,成了顯赫人物。


歷史三日談


東陵大盜孫殿英及子女後代現狀

孫殿英其人

孫殿英,字魁元(科元),1889年出生,河南省永城市馬牧鄉人,因出過天花而得外號“孫大麻子”。

孫殿英祖上是明朝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孫承宗。孫殿英的父親為鄉里出頭與旗人爭執而被打死於獄中。孫殿英從小埋下對滿清的仇恨。孫殿英自小性格豪放,頗有遊俠之氣。長大以後加入河南西部的民間組織廟會道,憑著過人的機靈逐漸混到廟會道的頭目。

1922年,孫殿英拉著一批道徒投入河南陸軍第一混成團團長兼豫西鎮守使丁香玲部,從副官升任機關槍連連長。掛名當了營長之後,他獨立山頭,成為土匪頭子,蒐羅教匪,擴充隊伍,自稱旅長。

1925年秋,孫殿英率部到山東濟寧後,被直係軍閥張宗昌收編為第三十五師,他任師長。在改編為“直魯聯軍”時,改稱為第五師,委為第五師師長,下轄兩下旅共五六千人。1926年任直魯聯軍第十四軍軍長兼大名鎮守使。北伐戰爭中,被國民革命軍馮玉祥部打敗,孫殿英投誠,所部改編為國民軍第十二軍,孫殿英仍任軍長。

1930年中原大戰時,孫殿英依附閻、馮,參加反蔣戰爭,任第五路總指揮兼安徽省省長。反蔣戰爭失敗後,入張學良部,任師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孫殿英升任第四十一軍軍長。1932年2月,日軍三萬餘人向熱河進攻,孫殿英奉張學良之命馳援熱河,向赤峰前進。孫殿英部進抵赤峰,即展開阻擊戰,與日寇相持達七晝夜,成為名震全國的抗日英雄。

1936年2月,在冀察地區的宋哲元,邀請孫殿英到北平,任命他為察北保安司令。1937年七·七事變後,宋哲元又加委他為冀北民軍司令。孫殿英設司令部於房山縣城,大批收容由北平潰退下來的士兵、警察、土匪,很快即由一個“光桿司令”發展到三四千人馬。其後,孫殿英撤退到冀南山區,隊伍又發展到一萬多人。在華北地區堅持抗日。

1938年夏,孫殿英在武漢經戴笠引薦見到蔣介石,蔣介石給了他一個暫編第五軍的番號,任命孫殿英為第五軍軍長。1943年4月23日,日軍將孫殿英部防地四面包圍,孫殿英率部投降日軍,所部被汪精衛改編為新編第五軍,孫殿英任軍長。之後,日軍將他送到新鄉,在新鄉設偽新五軍司令部。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孫殿英稱自己是受蔣介石派遣打入敵人內部,有蔣介石作證,孫殿英搖身一變,變為“國民革命軍先遣軍”,被蔣介石改編為新編第四路軍。解放戰爭中,孫殿英追隨蔣介石打內戰。孫殿英部改編為第三縱隊,駐防湯陰。

1947年春,解放軍圍攻河南湯陰,孫殿英據險抵抗,5月1日,解放軍攻佔湯陰,孫殿英被俘。孫殿英被解送到河北武安縣戰俘營。劉伯承接見了被俘的孫殿英。對孫殿英說:“抗戰初期,不能說你們沒有貢獻,但是以後的一段,確實做得太不好了!”

孫殿英在押期間,共產黨沒有追問東陵盜墓的事兒。念及他一貫反對蔣介石獨裁和抗戰時期的英勇表現,對他非常寬待,特地批准他帶一名衛士照顧其生活。在病危之際,他懺悔說:“我過去做了許多壞事,對不起民眾,對不起共產黨。共產黨寬宏大量,不計怨仇,比蔣介石不知好多少倍啊!”

1947年年秋天,身患多種病症的孫殿英病重死去。一代軍閥從此落幕。

孫殿英之子女

劉清貞,孫殿英之子孫天義的生母。在孫殿英的4位夫人中,劉排行第二位,河南開封人。劉清貞賢惠善良,視錢財為身外之物。她告訴兒子,父親盜掘東陵後立過誓言,不準家人拿一件乾隆、慈禧墓內的珍寶。解放後,劉清貞,把新五軍駐京辦事處的房子及私宅5處,其中西城武定侯衚衕前後四進院的許多間房,包括堆積3間房的名人字畫以及趙內子昂的八駿圖等在內,全部獻給了國家。

孫天義,孫殿英之子,1931年6月生於北京市。1952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1986—1998任西安外國語學院院長。現任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黃帝陵基金會會長、政協陝西省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

1931年孫天義出生於北京,是孫殿英盜墓後所生。雖然孫天義一直生活在“大盜”父親的陰影下,但他自強不息,成為一代學人,在文物保護方面也是專家。

1948年,孫天義考入輔仁大學,攻克西方語言文學。就在他跨入大學門坎的這一年,與閆妙娟女士結婚。 “文革”中,孫天義夫婦自然難逃厄運,但孫天義並沒有怨天尤人,他學會了砌窯燒磚技術,還把自己擁有的全部時間用於外語學習。“文革”一結束,孫天義便有《羅斯福傳》、《張伯倫傳》、《戴高樂傳》等8部譯作交商務印書館付梓。而閆妙娟女士,卻經受不起折磨與苦難,文革後便一病不起,在醫院一躺就是7年。

1982年—1983年,孫天義遠渡重洋到美國教書,其中一位美國醫學界朋友主動提出接閆赴美醫治。不料,當手續妥當,閆妙娟卻撒手歸天。孫天義毅然將夫人的護照、骨灰盒兒背上飛機,到異國他鄉教了半年書,算是還了夫人出國療疾的遺願。

孫天義的同父異母姐妹中,大姐早夭,二姐在新疆去世,三姐和妹妹均在大連。

孫天義與閆妙娟生養了3個子女,大兒子在陝西咸陽西北橡膠研究所當鉗工,女兒在咸陽鐵一局中學當英文教員,三兒子1990年赴美國留學。

孫天義是國際知名的學者,拿國務院特別津貼。他特別熱衷於文物保護事業。退休後留在陝西為黃帝墓守靈,任陝西省副政協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

2001年8月黃帝陵一期整修工程竣工。他說:“每次看到來自海內外的中華兒女在黃帝陵墓前燃一炷香、添一抔土,大家同氣連枝、同根同族,我就覺得非常欣慰,就覺得自己正在從事的是一項功德無量的事業。”


美人愚


  孫殿英是民國時期的一個軍閥首領,他一生受盡爭議,做了不少轟動的大事,其中最出名的事件是孫殿英大肆挖掘清東陵。孫殿英早年的時候是個混混,後來一步步升官,走到了國民黨的重要職位上,縱觀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個小人物的發家史,極富傳奇色彩。這樣一個臭名昭著的孫殿英是怎麼死的?


  孫殿英為人豪爽大氣,因為父親早逝,沒有人管著,所以早早的就在道上混上了,因為他還算機靈,所以很快的就成為了一個小頭頭,倒賣各種商品,獲利頗豐。後來孫殿英

東奔西走

,手下的人也越來越多,就佔地為王當了個土匪頭子,手下逐漸匯聚了數千人,因為手下人多,孫殿英在投靠軍閥之後也混得不錯,多次位居高位,在幾次改換門庭之後,孫殿英成為了

張宗昌

手下的一大師長,手下有著五六千人。

  隨後孫殿英在對抗國民黨的時候立下了不小的戰功,被升為了軍長。在軍閥勢力不敵國民黨戰敗之後,孫殿英被收編成為了國民黨的一個軍長。之後沒多久就發生了震驚一時的盜墓事件,孫殿英當時大敗了盤踞在京城的土匪,看著眼前的兩座大墓就動了歪腦筋,孫殿英一邊大肆宣傳要搞軍事演習,一邊又偷偷的派人探查清東陵的詳情。後來孫殿英就以演習為名,驅逐了周圍的人員,還為此動用了很多的火藥,強行進入到地宮裡,盜取了

乾隆

陵和

慈禧

陵的大量財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孫殿英盜墓事發之後,全國上下都轟動了,要求必須嚴懲孫殿英,後來孫殿英用大量的財物賄賂了高層的領導人物,所以在法院審判的時候被放了一馬,一直逍遙法外。後來日本戰敗之後,孫殿英跟著蔣介石和共產黨為敵,在戰敗之後被解放軍生擒,最後死在了監獄之中。

DATA說


如果說盜墓有什麼直接後果的話,其實是啥也沒有。當然最終孫殿英是死了,可是人都是要死的。而且最終他被送去勞動改造,也是因為1947年春,解放軍圍攻河南湯陰,駐守在當地的孫殿英選擇了據險抵抗而不是起義投誠,結果最終解放軍攻佔湯陰,孫殿英當然也就成了俘虜,俘虜當然要勞動改造,在改造期間,孫殿英鬱鬱寡歡,加上長期吸食鴉片導致患上煙後痢——在當時這個是不治之症。最終他是因為這個病而病重死去的。

而對於盜掘慈禧墓這件事,孫殿英曾自辯:“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玉祥用槍桿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說什麼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

孫殿英甚至還列舉了兩條理由:第一,滿清入關之時,大興文獄,網殺士人,象呂留良,戴名世這樣的人,都被開棺戮屍,我雖不才,亦知道佛經有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二,滿清統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財帛不知多少,今天我發陵,是為通天下財貨,收運轉之利,豐藏國庫。

你說孫殿英是在鬼扯,但馮玉祥不這麼看,他的看法是:“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在反對清廷這一點,我乾的是活的(指驅逐溥儀),你乾的是死的(指盜陵)。”

當然,孫殿英掘墓事件發生後,滿人舊權貴是鬧得很大的,這裡主要是皇室和一些官僚團體,至於普通滿人,他們的反應是:幹咱皮事?能分倆錢嗎?

滿清權貴,包括當時居住在天津日租界的末代皇帝溥儀,上告到國民政府那裡,要求嚴懲。國民政府也確實派出了大員進行調查。

這個時候,便有人給孫指點迷津:別的就甭說了,你們畢竟是盜墓,或者說是破壞文物,而且獲利高達幾萬萬(億),而今要堵住別人的嘴,那也很簡單,就是拿一點出來送人。

孫殿英當然明白,他託戴笠,把一柄九龍寶劍送給了蔣介石;另一柄寶劍送給了何應欽。乾隆頸項上的一串朝珠上最大的硃紅色兩顆,送給了戴笠;慈禧的翡翠西瓜枕頭,送給了宋子文;嘴裡含的夜明珠,送給了宋美齡。兩串朝鞋上的寶石,送給孔祥熙和宋靄齡。還有價值50萬元的黃金,送給了閻錫山。

最終,孫殿英逍遙法外,並沒有受到任何處罰,以後更不斷加官進祿,曾任安徽省主席。

所以,孫殿英的罪,並不在盜墓,而在隨後的抗日戰爭中,他做了投日的漢奸。隨後又與解放軍對抗——這,才是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