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D&G辱華”事件


人民日報評論“D&G辱華”事件稱,作為一個全球知名的品牌,作為具有公共傳播屬性的廣告,作為一個公眾人物的設計師,對其他國家、其他文化的侮辱言行,既非正常的商業行為,也是對消費者的不尊重,更是對人類共同價值觀的挑戰。尊重消費者的品牌才能被尊重,尊重不同國家文化的商業行為才配得上“全球化”。

人民日報評“D&G辱華”事件


“起筷吃飯”,是中國人日常基本的飲食行為。然而,在意大利品牌D&G近日的一則以此為主題的廣告裡,構思、文案、表演、佈景、配音等方面的表達,引起廣大中國網友的反感、不適,被質疑為歧視與醜化中國文化。而網友曝光的與其設計師的聊天記錄又顯示,對方使用了大量辱華言辭。隨後,一眾本計劃參加D&G上海大秀的中國演藝界人士表態退出活動,“祖國高於一切”;文旅部也正式下發通知,取消D&G的相關活動。

人民日報評“D&G辱華”事件


辱華,意味著自取其辱。如果以寬容態度觀之,廣告視頻可能不一定是“故意”,但這樣一種低級的文化符號拼接,確實讓人難以接受。而設計師與網友的“對罵”,即便其自稱“賬號被黑”,也很難“自證清白”。作為一個全球知名的品牌,作為具有公共傳播屬性的廣告,作為一個公眾人物的設計師,對其他國家、其他文化的侮辱言行,既非正常的商業行為,也是對消費者的不尊重,更是對人類共同價值觀的挑戰。

人民日報評“D&G辱華”事件


遺憾的是,這不是D&G第一次陷入“辱華危機”。去年,在該公司發佈的一則廣告裡,一些照片極端地“對比”呈現了發達與貧困的場景,被網友指出“故意展示中國落後的部分”。誠然,走在脫貧攻堅衝刺路上的中國,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但只是簡單地把一個國家的多維發展圖景“摺疊”成平面,有失公允,更容易產生誤導效果。難怪不少中國消費會因此認為“自己沒有受到尊重”而抵制其產品。由此也可見,尊重消費者的品牌才能被尊重,尊重不同國家文化的商業行為才配得上“全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