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又來?先過“冷空氣”和“高山”這關!

轉眼間,11月又要過去了,我們還在入秋的邊緣掙扎。這幾天,不少小夥伴們注意到了又有颱風生成,一個是今年第28號颱風“萬宜”,另一個則是今年第29號颱風“天兔”。

台风又来?先过“冷空气”和“高山”这关!

(颱風“天兔”和颱風“萬宜”)

這兩個颱風怎麼走?

今年第29號颱風“天兔”(熱帶風暴級)的中心23日08點位於我市偏南方向約1335公里的南海海面上,未來向西移動,趨向越南南部沿海。另外,今年第28號颱風“萬宜”(颱風級)08點位於我市東南方約25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麵上,未來向西北方向移動,未來5天對我國海區無影響。

劃重點!以上兩個熱帶氣旋均對我市無影響。

不少小夥伴很驚奇,這都到秋冬季節了,怎麼還是有颱風呢?

事實上,任何一個月份都有可能有颱風生成。只不過,由於夏季海溫高,水汽充足,更有利於颱風生成。根據相關統計,颱風生成頻數最多的在8月,7-10月生成的颱風,約佔全年生成數量的80%。

台风又来?先过“冷空气”和“高山”这关!

難得在秋冬季節生成的颱風,就更難得影響我們深圳了。

因為秋冬季節,我國陸地主要被大陸冷高壓(就是我們常說的冷空氣)控制,而颱風則是低氣壓系統,“高”“低”不相容,有了冷空氣的“加持”,颱風自然不太可能正面影響我們。此外,秋冬季節南海北部海溫偏低,不適宜颱風生存,讓颱風“奄奄一息”。

台风又来?先过“冷空气”和“高山”这关!

(圖上藍色的區域為近期冷空氣的控制區,可見冷空氣控制了我國大陸和南海北部。)

台风又来?先过“冷空气”和“高山”这关!

例如,今年的最強颱風——第26號颱風“玉兔”,來到南海北部後,也奈何不了冷空氣的勢力,匆匆掉頭,最終“死”在了南海北部。

冬季有冷空氣“金鐘護體”,那麼夏季有沒有人來保護一下我們呢?

當然有!菲律賓呂宋島和我國臺灣島,都是華南沿海一帶最忠誠的“保護盾”,呂宋島和臺灣島都有3000米左右的高山“加持”。不少颱風在經過呂宋島和臺灣島時,都是傷痕累累,對我們的影響大大減小。

台风又来?先过“冷空气”和“高山”这关!

(臺灣島和呂宋島地形和最高峰示意圖)

例如,今年嚴重影響我們深圳的颱風“山竹”,則是在經過菲律賓呂宋島之後由超強颱風級降為強颱風級,如果沒有菲律賓呂宋島的“擋刀”,恐怕對我們的影響還要更為嚴重。

台风又来?先过“冷空气”和“高山”这关!

不難發現,大部分先登陸菲律賓呂宋島和我國臺灣島的颱風,都會被高山“狠狠摩擦”,強度明顯減弱。

台风又来?先过“冷空气”和“高山”这关!

根據統計,1949-2015年登陸臺灣再登陸福建的颱風,強度衰減34.4%。對福建人民來說,臺灣島“擋風”可是大大有功。

2015年臺風“杜鵑”登陸臺灣時為強颱風級別(15級),經過臺灣島後,登陸福建的強度只有颱風級別(12級)。

台风又来?先过“冷空气”和“高山”这关!

從雷達圖上我們可以更直觀的看出,“杜鵑”登陸我國臺灣前,風眼清晰,環流結構完整。登陸臺灣島後,強度大幅度減弱,風眼直接消失,環流結構也受到破壞。

不過,沒有“不透風的牆”,在臺灣島和呂宋島之間,有一個小缺口——巴士海峽,如果較強的颱風直接通過巴士海峽(氣象上俗稱“坐巴士”),沒有受到兩個高山的削弱,強度的減弱就比較小,對我國大陸的影響和破壞就會更強。

台风又来?先过“冷空气”和“高山”这关!

例如,2016年臺風“莫蘭蒂”,由於沒有正面登陸臺灣島,而是通過了巴士海峽,強度削弱小。登陸廈門時的強度為超強颱風(52m/s,16級),給廈門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和影響。

台风又来?先过“冷空气”和“高山”这关!

有人說,深圳是“風水福地”。夏季,我們有“雙山擋風”。冬季,我們有“冷空氣護體”,這樣看來,深圳還真是“風水福地”啊。那深圳的週末的天氣怎樣呢?一起來看看吧。

24-25日晴天間多雲,空氣乾燥,早晚清涼,24日氣溫17-25℃;26-30日陰天間多雲,有分散小雨,雨時能見度較差。

台风又来?先过“冷空气”和“高山”这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