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早晚和智力有關嗎?

家家歡樂


1-3歲的孩子語言技能發展,家長要明白這些

對許多初學走路的孩子來說,語言發展就像火箭一樣在18個月大的時候起飛。就像新的步行者最終成為快速的跑步者和攀登者一樣,寶寶在大約18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在語言發展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你會發現,蹣跚學步的孩子會以驚人的速度增加詞彙量。這種“語言爆炸”幫助你蹣跚學步的孩子的能明白的詞量從1歲時的極少數增長到3歲時的1000或2000。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把詞組合成簡單的句子,比如“再來點餅乾”或者“不要嬰兒床!”

記住,你不會聽懂你孩子說的話,至少一開始是這樣。他仍然不能發出很多聲音,所以他可以用“w”代替“l”,“b”代替“d”,等等。很多聲母都很複雜。但重要的是嗎,孩子在努力讓別人理解他。

你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了嗎?

到18個月的時候,你的孩子應該可以說出十五個詞或字。如果他沒有,問你的醫生他是否應該由認證的語言/語言病理學家進行評估和/或進行聽力測試。但是也有例外,就是在雙語家庭成長的孩子;這些孩子說話往往很晚,但一旦他們開始說話,他們很快就會跟上並精通兩種語言。檢查他的語言接受能力,也就是他的語言理解能力是否正常。他能理解別人的要求嗎?例如,如果你問他是否還想要麵條,他會點頭並伸出碗嗎?如果是這樣的話,表達性的語言,他自己形成的詞語,可能就快說出來了。

家長如何支持幼兒的語言發展

不管你的孩子是晚說話者還是早說話者,你都可以用你自己的簡單語言幫助他建立語言技能和幼兒詞彙。一些及時的提示:

1、不要使用嬰兒語言避免說寶寶話

用真實的詞彙和完整的句子,清晰、簡潔地表達。

2、敘述

當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談談他和你在做什麼:“我要把這個蘋果切開,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吃午飯了。”

3、拓展孩子的話

重複你孩子的話,並加以擴展。如果在吃蘋果的時候,你問她是什麼,如果回答:“果”對你要說,“是的,這是一個蘋果!”我們午餐要吃這個閃亮的紅蘋果。加上那些形容詞!

花時間給你的孩子讀書。帶押韻的書是幼兒語言發展的理想讀物,因為押韻詞有助於幼兒辨別單個的聲音和單詞的部分。(經典歌曲、現代歌曲或媽媽創作的歌曲也很棒。)

4、提問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對話是一種促進語言發展的好方法,因為它有助於幼兒練習他們的新技能。所以,提出問題時,不要只要求回答“是”或“不是”,這樣你的孩子就可以使用他的詞彙了。但是,如果他還沒有準備好或者沒有能力回答的話,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回答。

你家寶寶的語言發育情況如何?你採取過什麼促進方法嗎?請留言。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J媽學堂


大家好,我是一名語言康復老師,從事語言康復工作17年了。

首先,對於大部分寶寶來講,說話早晚和智力是沒有關係的。

語言和智力其實屬於大腦不同區域,兩者之間沒有什麼必然聯繫。

實踐中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如果寶寶智力發育特別遲緩,會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如兒童智力落後引起的語言發育遲緩,自閉症孩子等。

其次,本人根據多年語言康復經驗,總結出一般寶寶的語言發育規律:

9-10個月,發育早的孩子已經會說“爸、媽”單字音了,發育晚的還不會。

10-12個月,一般寶寶都會說“爸爸和媽媽”了。發育晚的可能還不會。

1歲半寶寶,也就是18個月了,正常情況下,應該都會說爸爸、媽媽、爺爺等詞語了。

因此說,10-18個月,一般寶寶基本上就會叫媽媽了。

再次,造成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很多,常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智力精神發育低下

2、聽力障礙

3、構音器官疾病4、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5、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如特殊語言成長環境。

總之,造成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往往非常複雜,不是單一的一種原因,而且多重原因造成的。

最後,大家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我,給我留言,我們一起交流。


口吃大舌頭語言矯正


  寶寶一般幾歲開始說話?

  一:1-3個月

  寶寶與人交流的最初方式就是哭。其實寶寶出生時的哇哇大哭,就代表他第一次開始“說話”,一聲尖叫可能說明他餓了,而嗚咽、斷續的哭聲,可能表示他需要換尿布了。

  二:4-5個月

  在這個階段,寶寶會用舌頭、嘴唇、上顎等,發出簡單的“哦”和“啊”單音節,可能偶爾會蹦出第一聲“媽媽”或“爸爸”來,雖然這會讓你無比激動,但實際上,寶寶並沒有真正把這些詞和你們聯繫起來,這要到他大約1歲左右才能做到。

  三:6-10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會說的話更多了,當他喃喃自語或發音時,聽上去好像有意義了,這是因為他在模仿跟你說話時類似的語調和語氣。

  四:11-17個月

  這階段,寶寶已經可以使用一兩個詞了,而且知道它們的含義。他甚至會練習變換聲調,模仿大人說話的語氣。同時寶寶也會漸漸地意識到說話的重要性,明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五:18-24個月

  此時,寶寶的詞彙量可能已經多達200個了,其中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的名詞。同時在這個階段,寶寶學習詞彙的速度也在快速提升,每天能學會10個或更多的新詞。因此在寶寶的日常教育中,父母要多注意引導及開發。

  六:25-36個月

  寶寶能理解詞彙的意思,並能將把名詞和動詞連在一起,造出雖然簡單但也完整的句子,同時,在兩三歲之間,寶寶的詞彙量會增加到300個詞。

  七:36個月後

  寶寶已經能夠持續地談話,並根據談話對象來調整語調、說話模式、用詞等。

  寶寶說話晚的跡象:

  6個月:不會大聲地叫或不會笑;

  8-9個月:還沒有進行咿呀學語;

  10個月:當別人喊他的名字時還沒有反應;

  1歲:還不能發出聲母,如b、p等,不會搖頭、揮手等基本的肢體動作,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需求;

  1歲半:還只是能說極少量的詞,也不會用自己的手指指出想要的東西;

  2歲:不能將兩個詞組合在一起,不會根據指令指出自己的身體部位;

  3歲:不能聽懂簡單的指令,不愛和其他人交流,不會說短語,存在嚴重的分離焦慮;

  4歲:還不能說完整的話,說話還不能讓別人理解。

  若寶寶有以上跡象,就要多多注意了!究竟什麼原因導致寶寶不會說話呢?

  1.生理原因:比如寶寶舌繫帶是否粘連,聽力是否存在問題,有類似腦癱這樣的病灶?因為生理性原因不會說話,家長要趕快給寶寶治療,千萬不要拖!

  2.語言環境:家長和寶寶交流少、寶寶和其他人交流少、家人的口音繁雜。

  3.交流方式:寶寶表達方式很簡單,家人能看懂,幫助寶寶完成,這會造成寶寶的語言惰性,使寶寶認為表達用肢體動作就可以完成,所以必須要讓寶寶儘可能說出來,另外和寶寶溝通,儘量放慢語速,多用簡短語句表達,接近寶寶表達能力。

  4.心理原因:寶寶開口模仿家長講話,不要過早的糾正發音,要多鼓勵,不要逼迫寶寶說話,這樣會讓寶寶厭惡說話,當有什麼需求的時候,寶寶就不再願意和您表示,而是自己來,或乾脆放棄,這樣對寶寶的心裡健康發展非常不好。


起跑線母嬰


#讀《父母的格局》有感#

每個孩子都有他獨有的成長規律,有的說話時間早一點,有的晚一點。2-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我們在孩子的這個時期,要多和孩子說話。

小區裡跟我家小孩差不多大的孩子,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比他大2個月的小女孩,她22個月大的時候,跟別人溝通起來就已經很順暢了,還會說簡單的英語。仔細向她媽媽詢問後,明白了其中的奧妙。原來,小女孩的媽媽很愛說話,在家的時候就跟孩子聊各種各樣的事情,總是鼓勵孩子跟她一起說話,慢慢地,孩子說話水平也就越來越好。相反,我是一個不怎麼愛說話的人,當我知道他跟那個小女孩差距那麼大後,也嘗試著多跟他說話,每天陪他一起看繪本,讀故事給他聽,語言溝通能力也日漸提升。偶然間聽朋友提起,說有個小朋友比我們家孩子還要大幾個月,語言溝通方面還停留在簡單的詞語方面,大概就是她媽媽平時工作太忙,跟孩子溝通太少的緣故。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早說話,平時要多陪伴孩子,多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講故事、唱童謠、背古詩,都有利於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


日有所學伴成長


還記得妹妹發出第一個稱呼的時候是她脫離母體第253天,那天爸爸下班回家抱著她逗她笑,“ba、baba……”清晰的話語從她嘴裡嘣出來。寶寶的語言發展年齡各有不同,有的在8個月左右就可以發單音,1歲就能說短句,也有智力正常的孩子2、3歲才會說話,我認為語言的發展跟智力因素、環境因素、教育因素、心理因素等都有關,智力低下的兒童開始說話的年齡比較晚,模仿能力差一點,不會適當表達自己的意願。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比如我弟的孩子,他白天是爺爺奶奶帶、晚上是爸爸媽媽帶、週末是外公外婆帶,一家子有三種不同地區的方言,孩子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下成長,發音和詞彙量也受到影響。教育因素,孩子早期的語言發展一般都來自父母,經常朗讀兒童書籍,通過遊戲增進語言的表達,促進語言發展。心理因素,家長要有耐性,不要指責孩子的說話方式和語調,否則也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



1


蘇米娜mina


通常情況下,在9~12月大時,寶寶就開始學說話啦,有些寶寶在四五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發出''mama“這樣的音節,不過也有些孩子在1-2歲的孩子還不開口說話,這是怎麼回事?

很多家長把這歸結為“貴人語遲”,認為是孩子聰明的表現,但其實寶寶說話晚主要與以下方面有關:

1、家庭環境所致

有些家長太過“善解人意”,在孩子還沒有完全表達出自己的意願時,就已經幫寶寶表達出來,這會剝奪了孩子很多主動表達的機會;還有一些家長,把寶寶不會說話掛在嘴邊,久而久之,寶寶就會形成習慣,不願過多地表達了。

所以,想要寶寶早點開口說話,家長在平時要多給寶寶提供說話的機會。平時在陪寶寶玩耍時,告訴他物品或者玩具的名稱、用途、顏色,然後向寶寶提問,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寶寶說話,還能幫助寶寶學到一些生活常識。

另外,當寶寶想要什麼東西時,媽媽不要立馬拿給他,可以先把東西拿在手中,詢問寶寶想要什麼,鼓勵寶寶自己說出來。如果寶寶一開始說不好,媽媽可以給寶寶做示範,教給寶寶怎麼說。經過這樣的反覆訓練,相信寶寶慢慢就開口說話了。

2、心理因素

有極少數家長會強迫孩子說話,或者把孩子發音不準當成笑料,這會在不經意間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寶寶就不願意開口說話了。

3、疾病因素

如果有某些疾病,也會影響寶寶開口說話,比如孩子有舌繫帶過短、唇裂、顎裂等異常,就會出現發聲氣流走向失常和發聲協調困難,影響發音;再比如孩子有聽力障礙,他就無法聽到外界的聲音,沒有學習說話的條件,也會影響孩子說話。

此外,患有自閉症的寶寶,說話也晚,或者雖會說話,但言語進步很慢,只會簡單的稱謂,或者只會重複別人的語言,比如你問他,“你叫什麼名字”,他也說“你叫什麼名字”,並且語調通常比較平淡,缺少抑揚頓挫,不能運用語調、語氣的變化來輔助交流,常存在語速和節律的問題。

如果發現孩子有上述情況,應儘快帶他去就醫。


醫知袋鼠


寶寶學說話應該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了,經常有媽媽問“我家寶寶都2歲了,還不怎麼開口說話,這正常嗎?”還有很多人說寶寶說話晚是正常的,說話越晚說明越聰明。

那真的是這樣嗎?寶寶說話的早晚和智力真的掛鉤?越晚說話的寶寶越聰明?我們得先知道寶寶多大開始會說話?

4~5個月時:可能會叫出第一聲“媽媽”或“爸爸”,但也只是叫叫,等她真正把你們和這兩個詞語聯繫起來還要等到1歲左右。

6~9個月時:寶寶會說的話更多了,開始會喃喃自語了,。

12~17個月時:寶寶可以說出一兩個詞了,還會根據情景變聲調了。

1歲半~2歲時:詞彙量增多,並且學新詞的速度非常之快。

2歲半時:開始會用“我”和“你”了,會把名詞和動詞連在一起組成一句完整的話了。

3歲時:能夠持續講話,並根據對象調整語調和說話模式了。

為啥有的寶寶說話晚?

1. 遺傳因素

寶寶的語言發育和聽力、發聲器官都密切受著遺傳因素的影響。

2. 環境因素

如果大人少言寡語或是極少和寶寶語言交流,寶寶無從模仿和學習,就會發育遲緩。寶寶還沒開口父母就立刻明白寶寶要做什麼,並且馬上完成,也是影響寶寶語言發育的一大重要因素。這樣的寶寶沒有開口說話的機會,時間一長,就會依賴這樣的交流方式。

3. 疾病因素

聽力障礙、智力發育障礙或是發音器官發育不正常,都是影響寶寶無法開口說話的原因。

家長們可以找一些自己家的寶寶是因為什麼原因遲遲不肯開口說話,針對性的改變。

如何正確教寶寶說話?

1. 儘早對話

不要先等寶寶說話了再和他對話,父母可以儘早的先開始和寶寶進行“對話”,即使寶寶聽不懂,但是她還是能感覺到的。

2. 使用“媽媽語”

家人和寶寶說話的時候,一定會不自覺的放慢語速,用誇張的語氣和寶寶說話,寶寶是最容易理解這樣的語言的,這樣說話可以使寶寶更好的學習語言。

3. 生活教學

在給寶寶餵飯、洗澡時,都可以用親切自然的語調跟寶寶講述,對提高寶寶語言能力非常有效。

4. 給寶寶讀故事

堅持給寶寶朗讀故事可以有效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這些傳言可信嗎?

1. 說話晚是聰明的表現

不正確。雖然每個孩子的發育存在個體差異,有一部分孩子會語言表達稍微落後一點,但這是很少數的情況,一般都是正常的。所以如果孩子出現了語言遲緩,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2. 男生說話就是比女生晚

不科學。孩子的語言能力跟健康、環境等因素有關,但是唯獨跟性別沒有關係。男女孩之間沒有明顯差異。

3. 說話晚說明智力有問題

不正確。孩子的智力發育在6歲以後才定型,所以6歲以前,還有很多潛能可以發掘。跟說話晚沒有直接聯繫。


我是雅惜媽媽


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力有沒有關係,需要專業人員找幾百幾千個案例去研究下。這個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孩子說話早晚和語言環境有關係。
說兩個例子。
1.語言刺激多孩子說話早

表妹家是做兒童服裝生意的,表妹的孩子從小就被表妹帶在身邊一起做生意。每天媽媽和客人說什麼,他都在聽。時間長了,語言刺激就比別的孩子多很多,她家的孩子說話就很早,好像是10個多月就開始說話了。


2.語系複雜,還是說話晚

我有個朋友是東北人,老公是雲南人。而且媽媽還在孩子小時候給聽些英語歌曲。 孩子一遍聽媽媽說的北方語系 ,一遍聽南方語系。每句話,都得理解兩個意思才行。孩子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下就很難說出口,他們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對。這個孩子就說話晚些。好像是1歲7個月才說話。


所以呀,想要孩子說話早,那麼還是多和孩子說話,而且別普通話和地方語言混起來說。

茉莉169438785


有一定的關係,但也不是絕對的。孩子說話早晚跟很多因素有關。

很久以前聽過一個笑話,大概說的是,有個孩子到3歲了,還不會說話,父母的特別著急。有一天,媽媽忽然聽到孩子說:“粥呢?”媽媽很驚喜,說:“你怎麼會說話了!”沒想到孩子說:“我本來就會說話。可是以前我還沒說,你就已經做好了,我還用說什麼?”

大學有個老師,他家兒子很機靈,可是開口也很晚,頗有些大器晚成的意思。原來,在家裡,爸爸講唐山話,媽媽講東北話,而保姆滿口河南腔,苦了那孩子,不知所措,到了三歲多,才會說話。

孩子說話晚千萬彆著急,耐心多教教,終能找到打開話匣的那把鑰匙!


楓葉如丹11168696427


最新科學已經明確證明智商高低和說話早晚無太大關聯!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4歲還不會說話,他的父母甚至以為他是啞巴,直到9歲說話還不流利。所以,不能僅僅根據說話早晚來判斷智力高低。

寶寶說話晚的真正原因

1、 語言環境問題

由於我在康復中心工作會接觸很多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其中大部分都是語言環境導致的!主要是父母在外工作,孩子從小沒有處於一個語言環境豐富的環境。或者是家裡有人說普通話有人說方言。

2、智力低下問題

只有孩子的智力低於正常水平了,才會影響到說話早晚,智力低下的孩子家長可留心觀察眼神有沒有明顯的遲鈍無神

3、器質性問題

這個也很常見,多有(構音 口肌 口唇 聽力)方面的問題,需要及早干預,不然很容易出現5,6歲了還不說話!


總的來說,孩子語言遲緩最好能夠去醫院檢查一下,假如醫師說沒有什麼毛病,那就放心等寶寶開口說話吧!說話遲緩會影響智力發育,因為小孩早期的認知學習都是通過提問溝通互動,而語言能力吃吃未提升,會影響孩子其它能力發育


關於寶寶的語言發育健康問題,如果你還有不懂之處,可以留言評論區,我忙完後為大家解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