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那些不喜歡交際的同學後來都怎麼樣了?

sunyoson


大學不喜歡交際的同學後來各種各樣了,並不是內向的未來就會逆襲,也並不是內向的未來都過得很悲催的.我要講的這個同學是比較悲慘的.大學我和他一個班,前後桌.他是那種不愛學習喜歡玩手機不愛交際的人,平時基本上宅在寢室玩手機,每次去他們寢室串門,基本上他都是被其他室友孤立

就這樣沒有朋友過了年兩年,每個學期的成績也是掛了一大半,大三據說是得了叫做胸膜炎的病,家裡給他退學了,在醫院住院,吃藥治療.現在聽說他在工地上做測量,每天上班也是玩手機,經常被老闆罵.

當然這些都是聽班上一個他以前的高中同學老鄉說的,我只能說可能有些人是真的孤僻吧,有的人可能只是半內向半外向,有的為了學習暫時不想浪費時間在交際上,總之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人的各種可能性也有.不善於交際又怎樣,愛自己,做好自己就行.


迷茫指路人


我,本人。在大學的時候基本沒什麼交際。

大學時,沒參加過學生會,沒參加過學校活動、班級活動。不談戀愛,不逛街。我起早睡早。上課之外在圖書館,圖書館看各種書,圖書館計算機室看看綜藝。然後就跑跑步。日復一日,四年就這樣過去了。宅,沒交際。

但現在,當老師,教高中化學。與學生有說有笑。有了婚姻,有了孩子,開朗了許多。

環境會讓人改變。自己的生活閱歷、經歷也會讓自己變化。

所以,題主的問題,回答的話因人而異。估計題主應該是在大學不善交際而對未來產生了壓力。現在過分的強調情商,過分的強調外向,讓很多內向的人越來越內向,甚至恐懼。實際,大可不必。工作也好,交朋友也好,善交際只是某些現在的職業的要求。

而且交際最終還是得靠真誠維繫。


凱米思琪老師


我想舉三個例子:


1. 第一位同學是位女生。該女生高考分數挺高的,而且基礎很好,學習也很努力。剛入學的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時,微積分老師出的題非常難,能考及格(60分以上)都算不錯了,記得那次考試我只得了40多分,而這位女生得了78分,遠超其他所有人,在班級裡一戰成名。這位同學相貌平平,不擅交際,平時除了與自己宿舍的幾位女生,和其他人交往很少。但人家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定力好,學習努力,成績優異。大四保研的時候,她的綜合成績排名班級第一,包括四六級、課外活動等加分之後,排名第二。


然而這位同學沒有選擇保研,因為她在一次考試中作弊被抓,取消了那門課的成績,從而失去了保研資格。那好像是一次大學語文考試(也可能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之類的課,時間長了,忘記了),只是一個走過程,混學分的課,當時有三位女生作弊都被抓住了,但是好像只取消了她的成績,另外兩位似乎安然無恙。畢業之後,有一次偶然的聯繫,聽說這位同學正在考北京大學的研究生。


2. 第二位同學是位男生。他是一位山東漢子,是當時我們班最為沉悶、最不擅交際的人。他沉默寡言,安靜,踏實,時常能在自習室見到他學習的身影。這位同學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愛交際,幾乎從來沒見他和班級、甚至宿舍的同學一塊出去學習,遊玩。長期以往,其他同學也會在背後對他的行為略有微詞,覺得他不好相處。當然,可能只有我知道,他只是不善於交際而已,他本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逐漸地,他開始在網吧包夜上網,有時候幾天都不見人影。後來有一次,他姐夫來到宿舍,說聯繫不到他了,向我們打聽這位男生的情況。再後來,他姐姐和姐夫又來找過他一兩次。大家好像對他已經比較冷漠,漸漸地忘記這個人了。隱約記得,這位同學後來好像有好幾門課程都掛了,甚至影響到了畢業。


3. 第三位同學也是位男生。這位同學是一名來自黃土高原的典型的陝北漢子,為人善良,學習刻苦,喜歡安靜,愛唱歌,愛看書,愛思考,有思想。總之,他各方面都很好,甚至長相也較為出眾,至少為中等偏上,他甚至還在學校的廣播臺當過外語播音員。他最大的弱點就在於,有著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懼傾向。這位同學不敢和班級的女生有過多的交往,平時的社交圈主要侷限於自己的宿舍,至多會延續到對門宿舍的其他同學,偶爾會在英語角認識幾個志同道合的友人。大四保研時綜合成績排名班級第二,加上英語四六級、課外活動加分等項目,排名第一。後來,這位同學保研到某985高校讀研。再後來,又去了美麗的廈門讀博。


不喜歡社交的同學,在學校裡、社會上,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不受人待見,有時候僅僅是因為不擅長交往或者表達,就會失去不少本應屬於他們的機會,有時候同樣的錯誤,他們可能會受到更重的懲罰,從而使得這些人的生活軌跡,往往更具有戲劇性,與悲情性。我前面舉的第一位同學,後來聽說考北京大學的研究生落榜了,再後來聯繫到的時候,聽說已經申請到了英國的一所學校讀碩士,之後就沒有聯繫了。第二位同學,當時學院通知補考,他已經沒有信心補考了,畢業之後就再也沒有聽說過他的消息,我也不知道他是否按時畢業,甚至不知道他是否最終畢業了。第三位同學是我,讀博之後經歷了論文選題走偏、投稿屢次被拒、被迫更換導師等諸多挫折,目前還沒有畢業,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沒有多少存款。


從小到大,我遇到過各種各樣不擅長交際的同學,以上三個屬於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我對這樣的同學充滿興趣,覺得他們身上有一種非常神秘且難以琢磨的氣質。尤其是,我至今都會時常想,第二位同學後來怎麼樣了,他到底有沒有順利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他做了什麼工作,和哪位姑娘喜結了連理。不是因為他和我有多麼密切的關係,我只是想知道。


常四荒學經濟


據我所知,大學裡面不善於交際的人,其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即使不不善於交際,但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另外一類是什麼事情都不做,孤僻且不喜歡和人交往,也沒有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前者因為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做,4年以來,可能都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到了畢業以後,依然就和其他人拉開了差距。

比如說我認識一些喜歡寫作,或者擅長做生意的同學,他們大學四年,幾乎很少和別人交往,即使有交往,也都是淺交而已,根本就沒有多少時間去陪各種各樣的朋友。

他們用了4年的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畢業到現在在他們的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就是有些人以「孤僻」自居,以為不和同學交往就是個性張揚的表現,自己一個人,也只是打打遊戲,談談戀愛,什麼事情都不做,什麼夢想都沒有。

這種人即使給他十年的時間去獨處,去遠離人群,依舊不會取得任何成績。

所以,獨處和孤僻根本就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你在獨處的時候,有沒有在做自己的事情,有沒有做出成績,或者乾脆說地庸俗一點,你有沒有賺到錢。

如果有,那獨處和孤僻也壓根沒有問題,如果沒有,就得好好思考一下了。

很多大學生沒有明白這一點,錯誤地認為自己得遠離人群,扮演一個孤僻冷靜的人,但實際上,大家都是很忙碌的,哪有時間去管你是什麼樣的一種人。


曾少賢


就說我自己吧,我在大學的時候是不愛交際的,甚至在原寢室拆散重組之後,一度很不喜歡自己的室友,他們輪流白天黑夜的打遊戲,咔咔咔的聲音讓我抓狂得想打人。

到了大二下學期,我受不了他們,申請了獨立寢室,最後成功的住在一個人的寢室裡,每天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讀書。

我早出晚歸,每天都跑圖書館裡去閱讀,如飢似渴的進行閱讀,讀了很多的大部頭,比如《追憶似水年華》、《卡拉馬佐夫兄弟》、《復活》、《約翰克里斯多夫》等等,我不去參加同學的社交,只是偶爾和他們打打籃球。

但是我過得很好,內心富足——即便在你們看來,我這樣的人很封閉,覺得我們可能前途難測,我也知道是什麼樣的人才會問這個問題,我只想說,我過得很好!

不僅僅是在校內過得好,到了校外依然過得好,我還沒畢業就成為專欄作者,後來有了自己的IP,出了APP,出了《高效學習之道》這本書,噹噹現在就有售,也有很好的收入來源。

事實上,即便我在學校過的是那種很獨樹一幟的生活,可是我跟班上有話語權的人還是可以保持良好的對話,比如班長,他似乎對我有一種讓人說不出的感覺,我知道他也很願意跟我這樣的人交往,畢業之後了我們也還有聯繫。


白詩詩


我是男生,今年24,我性格就比較內向,不喜歡主動與人溝通,喜歡獨處,在北京重點大學讀書四年內,很少參加活動,很少與班集體同學打交道,感覺沒話可說,另外就是我喜歡睡覺,玩手機,然而,畢業後我家裡人居然強迫我當老師,我因為不愛說話以及喜歡安靜,在第一所學校教了4個多月就被辭退,理由是我討厭中學校園吵鬧,煩,學生上課說話我脾氣暴躁,有時跟上這個打罵學生,投訴自然就多了,我以為這就完了,可以幹那些與人溝通少的工作,結果後來我家裡人繼續強迫我當老師,根本掙不到錢,現在手頭3000多,一年就攢了這麼點錢,第二學期乾的這個老師,不但錢少,而且任務很重。如今我辭職了,想繼續考研究生,我就喜歡那種安靜的實驗室,或者喜歡逛街,但是我很討厭中學校園的鈴聲吵鬧以及學生的吵鬧。

我這性格喜歡安靜,我可以5天不跟人說一句話,我就是這樣子。我家裡人罵我嫌我不願意當老師,我說我性格封閉,緊接著他們又是一頓罵!



做什麼都不能做laoshi


其實在大學裡有很多不喜歡交際的同學,他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幹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最後反倒混的都挺不錯的。

其中一個女同學,特別的文靜,像小貓一樣,總是安靜的在那裡做著自己的事情,雖然不是同一個宿舍的,但是那時候我們有固定的教室,在教室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他一個人坐在那裡,不是看書就是做題。我們班當時只有九個男生,但是這個不喜歡交際的女同學,就是和我們班一個男同學談起了戀愛。最後這個男同學受女同學的影響,在大三的時候經常泡圖書館,最後在大四的時候他們兩個同時考上了研究生。



另一個女同學,應該只有1米5吧,雖然個子不高,但是長得很漂亮,經常一個人獨來獨往,別人都不知道她在幹什麼,而且回到寢室以後,就只是趴在桌子上做作業,很少和寢室的同學一起出去聚餐,但是這個女同學每年都會得獎學金,也就是說他的成績都很好,在大四畢業的時候她考取了公務員,現在也找到了男朋友,感覺過得還挺不錯的。


所以說感覺不喜歡交際的同學都是那種很文靜而且很漂亮的女生,他們經常活在自己的世界,其他人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但是他們總能給其他人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饕餮視聽


這個我真有體會,值得與大家分享:成就非凡!

我是1987-1991年于徐州師範學院中文系就讀,當時班上最不善交際的同學是三位女生:朱曉亞、卞靜與侯穎。

朱曉亞是我們系主任的女兒,論漂亮沒得說,皮膚白淨、五觀精緻、個頭高挑、聲音清悅,但也許是學者家出生長大,大學期間始終著裝如中學校服,唱歌、跳舞樣也不會,晚會就只出迷語,有一次為了讓其唱一句歌,我擺一套女子劍法中一招金雞獨立三分鐘,她開口了,但只唱了一句的一半,就臉紅唱不下去了。

但她成績是真的好,現在嗎?北大中文系教授!

卞靜,比朱同學更不喜交際,我不敢肯定大學四年她與班上男生說夠百句話沒有,反正我是隻與她說過一句話。那是寫作老師佈置作業:五十字寫班上同學,我請她側面一下。但最終沒看清她面容。但知道她不醜,只是著裝太土氣,成績極好,尤其是外語,她與朱同學是好友,早上喜歡跑步,其他時候就在學習,全班女生豐滿第一。

英語六級考全國狀元,第一個中研,獲得留學邀請的同學,據說在北美傳播中國文化。反正自其獲得留學邀時,全班男生再不提她,因為我們明白,當年冷落她,恐怕要被她冷落。

侯穎,班上最文靜、善良、恬怡的姑娘,說她不喜歡交際也不準確,因為在班時她給人大眾姊姊與大眾妹妹的印象,很少見她歡樂地笑與飛,總是默默地做著事。宿舍裡有過對她的討論:如果表現一下,就是林妹妹!可惜她太靜。畢業後班上第一個QQ群、微信群都是她建的。

現在她皈依佛門出家,依然建了同學群,天天普法,同學們也依然很少回她,但我相信大家都看她發文一一不看文的本身。


bashanlaike


不請自來。大學畢業十年了,我曾經就是那個在大學裡極度不喜歡交際的同學,至今也沒有與任何一個大學同學保持聯繫。不是我難相處,也不是那些同學難相處,而是我始終無法與TA們交心。究其根本,還是那句老話,道不同不相為謀。


高考失利的我,在大學裡卯足了勁,希望四年之後給自己一個交待。學英語,上課認真聽並且做筆記,下課去圖書館學習,看專業書,上晚自習,週末做家教賺生活費。

我的日程被安排得滿滿的,根本沒有什麼交際的時間。因為高中基礎好,再加上學習認真,每個學年都拿最高獎學金。同學平時找我借作業,問問題,我都非常配合,但就是沒辦法像高中同學那樣關係好到可以一起吃飯,逛街,無話不談。


事實上,我內心享受一個人做事的高效率。四年之後,我以系專業成績第一順利保研,碩博連讀,期間獲得免費出國深造的機會,更認識好多朋友,開闊了視野,改變了人生。現在我在一所重點大學當老師。隨著年齡增長,我愈發認同一句話,人要學會與自己相處。


愛讀歷史的沈老師


我大學有個舍友屬於超級內向的那種女孩,平時在宿舍她很少與我們交流,跟陌生人多說一句話,也會害羞到臉紅,她很少有朋友,更別提知心朋友了。


她不善言辭,更不善交際,但是成績卻一直很好,所有的科目都能拿到優。


大四找工作那一年,她參加了很多次面試,但是對面試官提出的所有問題她都不能對答如流,總是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並非她不知道答案,不善言辭的她不知如何說出口,最後,縱使成績優異,她也沒能找上一份工作。



畢業後,她回了老家參加公務員考試,可是卻落榜了。


更不幸的是,她的父母先後生病住進了醫院,她一邊找工作,一邊又要同時照顧父母。


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也許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才讓她成長了。


父母身體痊癒後,她去了新疆,在那邊找了一份保險公司的工作。


起初也是不會主動去個客戶交流,可是現實逼著她必須克服自己的內心。


所以,她嘗試著在大街上主動找陌生人介紹產品、主動向公司的每一個員工打招呼,從一個基層員工一步步坐到了管理階層的位置。


現在也是混的風生水起,我們打趣問她是不是開竅了,她說,人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下,什麼也都就會了。



其實有時候不善於交際是不知道如何去交際,又或者對於周圍的世界抱著事不關己的心態,總覺得做好自己就行了。


豈不知,我們身邊的任何事任何人都可能會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思想,我們要做的,不是將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而是努力讓自己去融入到大眾的世界中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