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膠濟鐵路③|一位建築遺產工作者的教學設計與思考

“文化遺產是社會發展的一種積累性產品。這其中至少有兩層含義:一、文化遺產是人類社會對前人所有創造發明的淘汰性結果,只有那些經過複雜的歷史選擇過程並留存至今的一部分前人的遺存,才有可能進入文化遺產的行列;二、文化遺產就存在於我們身邊。文化遺產的存在強化了社會的凝聚力和親和力,使每一座城市和鄉村都有可能形成與眾不同的特性。”

是的,遺產就是這樣特殊的存在,在積累和淘汰的往復過程中,總有些房子、人和事被歷史標記了出來。以建築為例,有幸成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房子,從常規房子的興建-使用-衰頹的“自過程”,進入由政府和社會力量干預的修繕-維護-再利用的“他過程”,並通過這樣的方式延年益壽。

遺產並非生來帶著特別的標籤,遺產的誕生需要經歷遺產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育、知識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因此,對建築遺產的保護需要觀念的推廣、判斷的依據以及恰當的保護利用方法。

作為一名複合了建築遺產研究工作者身份的教師,我從事的就是一份教授如何看待建築的價值、如何評價有價值的建築以及如何保留住建築價值的工作。此處的“價值”不僅是房屋的使用價值,更要從歷史、社會、藝術、經濟、環境等方面考量。

建築設計、城市規劃的學生是未來城市物質空間的建設者和管理者。我認為,在教學時,一些觀念需要先入為主地植入腦中,一些價值判斷需要做毫不妥協的堅守。因為,當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後,現實往往是略帶嘲諷的反面教材,實踐與理論各執一詞,歷史建築保護尤其如此。

我們可以給學生提供高呼保護歷史建築之後的錦囊妙計嗎?

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塑造面對保護阻力仍能奮勇前行的決心嗎?

我們如何在學生心中植入建築遺產保護的星星之火,等待它成燎原之勢呢?

帶著這樣的思考,一個結合膠濟鐵路原黃臺站片區的建築設計題目應運而生。該設計為2018年山東建築大學(中外合作辦學)三年級建築設計課的教學題目,非實際建設項目,特此說明。


重回膠濟鐵路③|一位建築遺產工作者的教學設計與思考


黃臺南路15號片區俯視圖。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燦爛的遺產——黃臺站

膠濟鐵路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遺產,主要是德式建築和日式建築,在1900-1940年代修築。許多歷史建築由於結構性老化、功能性衰退和基礎設施的落後,逐漸走向衰敗。

黃臺車站(原名東關車站)位於黃臺南路15號,初建時為膠濟鐵路的三等站。20世紀90年代取消客運業務,之後貨車編組和貨物中轉也基本結束。這裡曾為濟南電氣化鐵路第一站,現為濟南鐵路局辦公用房,站房建築已列入山東省優秀歷史建築名單,保存較完好,是膠濟鐵路全線保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德式小站。


重回膠濟鐵路③|一位建築遺產工作者的教學設計與思考


現狀的黃臺火車站


重回膠濟鐵路③|一位建築遺產工作者的教學設計與思考


黃臺站東北側航拍圖

站房東側為原鐵路高級職工別墅,現為鐵路派出所;站房西側為後期建設的三層鐵路職工宿舍。黃臺站南側有一小型站前廣場,目前被流動攤販大量侵佔。站房與鐵路線的剖面關係為平線通過式,車站北側原月臺本不寬敞,現狀在鐵軌和出站口間加設了隔離護欄,使得月臺空間更加侷促。

黃臺站為磚木結構,平面呈一字型,中部二層,東西各有一翼,東翼原為單層的售票、候車廳,西翼為辦公用房。中部面北的出口是建築造型的重點,一個突出的石門廊四個方向均開洞,上面是一高兩低的小尖塔。在建築的細節方面,歷經百年滄桑,也有多處變遷。

據1905年曆史照片,原屋頂初建時為四坡傳統小灰瓦屋面,屋頂上的吻獸花脊與濟南當地的民居做法相同。現狀則為紅色機制瓦屋頂,屋脊裝飾不存。該建築中部和東翼尚有部分德式建築風格的木門窗留存,矩形窗框,扁平的窗楣;東部的候車廳還保留了鑲著粗石邊框的大半圓拱形門窗。

調研時,據鐵路職員介紹,原黃臺站有:月臺2處,長300餘米;地磅及水鶴2座;水塔1座容量40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黃臺站的鼎盛時期,很多民眾通勤都靠這條郊區線路。從濟南站向東,經過黃臺站,再往東是歷城站、韓倉站、郭店站,一直到章丘平陵城站、棗園站、明水站。

建築謎題與遺產偵探

有時建築像一位滿身謎題的孤傲長者,滿腹經綸,難覓知音。這位長者會不經意地留下些關於身世的蛛絲馬跡,讓你解答。答對了,便獲得繼續和這位長者對話的機會,進而對其越發瞭解,發現其迷人之處。

在建築測繪階段,我們發現站房東西兩翼的窗戶形式和屋脊高度均有差異,便萌生出兩翼是否為不同時期建造的推測。經過歷史照片比對,確實印證了這一推斷,並且意外發現,原黃臺站南面二層有出挑陽臺。但現存建築卻一點也看不出曾經氣派的陽臺的痕跡。

黃臺現狀的東翼面向廣場一側並無出入口,這與歷史記載中東翼做候車廳的記錄不吻合。試想一下,當年站務繁忙的火車站面向集散廣場的候車廳,如果沒有明顯的出入口是不合常理的。那麼,乘客到底是如何進站乘車的呢?

我們推測兩種可能性:一、乘客從站前廣場,進入黃臺站中部,然後由內門到東翼候車;二、東翼有獨立出入口進入。後者更合理。但現狀東翼只有面對月臺的北門,南門去哪裡了?於是我們推測,是否在黃臺站功能變遷時,為了適應辦公需求,取消了南側的大門才形成了現在的格局。

在整理測繪數據時,我們發現東翼有處窗戶面寬明顯小於其他窗扇,而更像是一扇門的寬度。這無疑是對“窗改門”推斷的有利支持。當我們再次到現場調查時,仔細觀察了窗扇工藝、材料修舊程度,並訪談周邊的鐵路職工。最終證實了我們的推斷。


重回膠濟鐵路③|一位建築遺產工作者的教學設計與思考


1904年黃臺站初建時只有中部和東翼,屋脊為中國民居樣式


重回膠濟鐵路③|一位建築遺產工作者的教學設計與思考


後期歷史照片已添加了西翼,屋脊吻獸消失

歷史建築這位滿身謎題的長者,似乎向我們展開了微笑,而他又多了幾位可以直抒胸臆的朋友。

建築遺產保護與再利用

黃臺站的興衰是眾多膠濟鐵路線上小站變遷的縮影。對原膠濟鐵路黃臺站及周邊場地的改造設計,將視野投向了城市空間中歷史建築的再利用問題,為的是探討建築本體、場地以及周邊蕪雜的業態,在城市演進中的嶄新可能性。

同時,在對基地環境認知中,我們以“非正式建造”為切入點,調研棚戶區的私搭亂建。非正式建造是城市空間最有活力的變量,與人們的使用方式密切關聯。如果說,建築初建成時體現的是資本和決策者的意志,那麼經年累月的拆改添補則是使用者的宣言。

學生需要在一個具有豐厚歷史積澱的黃臺站車站、黃臺站高級員工別墅的基地內,設計包含鐵路文化展示、社區小劇場、圖書室、咖啡館等多樣功能的社區活動中心,以此激發社區活力,提高在地居民生活品質。不同於單純的建築設計,題目複合了現狀調查、建築測繪、片區規劃、非正式建造研究、建築設計五個相互關聯的環節。

具體來說,學生為完成片區內一棟社區活動中心的設計,需要做大量衍生工作,例如,黃臺站的歷史沿革、片區風貌評價、周邊業態分析、街區交通分析等。為了準確把握膠濟鐵路車站建築的特色,我和學生們將膠濟鐵路置入歷史的長河,與同時期興建的中東鐵路(中國段)、滇越鐵路進行對比研究,閱讀史料,查閱文獻。

為了理解黃臺站周邊人員的生產生活現狀,我和學生多次進行入戶訪談調查,觸碰到了物質空間之上的社會問題。這些看似蕪雜的信息,有的與建築學專業息息相關,有的早已超出學科邊界,需要用更大的視野去考量審視。

這正是歷史建築的魅力和價值所在,一棟可以講出故事的房子,一個見證幾代鐵路人休養生息的城市街區,正是城市引以為傲的文化註腳。而學生們也展開了自己的想象。

問:“老師,這塊兒地價很高吧,我想做一個走秀的T臺,還可以開新聞發佈會,把這裡改造成潮人聚集地!”

答:“同學,這個社區的居民真的需要T臺嗎?沒有地方去的孩子和老人需要什麼樣的公共空間呢?”

問:“老師,我覺得這裡房子太破了,都拆了,改成新的咖啡館比較好”

答:“同學,你想拆的是鐵路職工住了兩代人的宿舍,他們就在這個黃臺站上班,拆了之後要怎麼住呢,咱們的設計不就是想提高他們的生存質量的嗎?”

問:“老師,我的新建築佔地面積比較大,形體也比較張揚,擋在老的黃臺的老火車站前面沒事吧。”

答:“同學,黃臺火車站可是基地中最重要的建築遺存,也是鐵路人的精神座標。可能新建築的加入要更多考慮對歷史建築的尊重。”

幾乎與每位學生的交流,都是從這些尖銳而無法迴避的問題展開。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建築遺產保護者在面對現實時也困惑於諸多兩難選擇。如果在小小的教學訓練中,學生就已屈服於困難,可以預想,他們面對未來真實的保護工作是很難堅守底線的。

在這個設計結束後,我曾與五位學生深入交換了學習心得。從中我發現,學生對鐵路社區人們的生活了解,是開始理解基地及其中生活的基石,這比空泛的口號、冰冷的建築保護原則,更加具體和具有人文關懷。

學生們說:“社區內人員身份很複雜,除了居住在此的原鐵路職工還有很多經營生意在此租住的商人。例如廢品回收(無證經營)、私佔的場地的餐館老闆、洗車店大叔入口處的場地泥濘不堪;快遞網點的小哥每天在院子裡理貨……鐵路職員在此成家立業,對居住空間具有增長性需求,設計者卻沒有考慮到鐵路居民居住生態系統,建立一所高級職員宿舍草草了事,帶來了鐵路二代、三代的極度狹小缺乏尊嚴的生活空間。”

還有學生用欣賞的口吻描述她所理解的社區秩序:“使用者間的活動存在一種相互制約的關係,沒有書面規定並不意味著沒有秩序,正是這種陌生人之間基於社會規範的潛規則,在約束著人們的行為。”

或許歷史建築的偉大與滄桑離現代人的生活太遙遠,倒是普羅大眾的生活是真切的歲月體驗。百年老建築矗立在黃臺,面對滄桑鉅變,使用者不斷更迭,建築是那個從容包容的容器。

因此,關於建築與人的關係是大家討論的重點:“我們在調研時,正逢鐵路工人中午下班,很多的工人都會在站前的一片空地上搬一個凳子坐下,端著水與食物在戶外就餐,這個場景也觸動了我——在設計中,在鐵路工人下班路上,設置茶水廳與休息廳。”

另一位學生激動地講到:“我的想法是,體現、突出、放大老建築的地位,從空間的尺度感入手,加以軸線的對稱佈置,在解決周邊問題的情況下,使黃臺站產生獨特的場所感,再進行布展,展出百年的滄桑鉅變,讓觀者一覽建築背後的文化歷史故事。”


重回膠濟鐵路③|一位建築遺產工作者的教學設計與思考


師生合影

通過以上的經歷,我相信建築與城市遺產保護的未來,得益於整個社會認知水平的提高,也依賴於專業訓練和理論水平的發展,更仰仗職業者對所從事行業的堅定執著。在建築遺產變得日益普通化、日常化、生活化的當下,種種跡象皆表明,遺產正在成為普通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黃臺火車站這樣的工業遺產,如果能進行適度合理的利用,是可以融入當代生活的。而這也是建築遺產教育工作者最想傳達給學生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