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在哪些情況下會發生凍害?該如何預防?

-安小彡-


謝邀。喜歡【鄉村關中】的朋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共享優質“三農”資訊!

現在小麥已經進入越冬期,防凍害也是當前田間的主要工作之一。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我們這一帶祖輩都都種植小麥,田間作務經驗豐富,我結合我們這一代小麥冬季田間管理,談談我們的做法,和大家交流。(本答有數輩傳承經驗總結,請注意查看收藏),並回答題主的問題。

第一,小麥受凍害的表現和危害。

1、最直觀的表現為葉片、葉尖發黃,然後逐漸乾枯,嚴重的小麥直接皺縮死亡。

2、小麥凍害是小麥生長過程中遇到的一種自然災害現象,輕則減產,重則絕收。

第二,小麥受凍害的主要原因。

1、天氣突然降溫。

小麥苗期至立冬前後,天氣氣溫較高,而進入冬至後,突然降溫,或降雪,或雨夾雪等。麥苗從前期的天氣溫暖到突然下降,前後溫差過大是導致凍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小麥出現旺長。

在同樣的低溫天氣下,因小麥旺長過多消耗了土壤中的養分,導致後續養分供給不足,再加上旺長的小麥根系不牢,麥株不健壯,遇到低溫天氣時很容易發生凍害。

3、春季氣候反常出現“倒春寒”。

春天氣候反常,天氣突遇寒流,這時冬小麥抵抗嚴寒的能力下降,而氣溫的急劇變化,也會出現大面積的凍害,造成傷苗死苗。

第三,小麥凍害預防措施。

1、在嚴寒天氣到來時對麥地進行澆灌。

這就是農民常說的小麥“冬灌”。“冬灌”是農民預防凍害的常見措施,通過澆水使地溫不會因為外界突然降溫出現大幅度下降,水分能夠保持地表一定的溫度,使小麥避免受凍害。這是【鄉村關中】多輩傳承的經驗,並至今堅持每年冬灌。

2、小麥旺長及時進行“鎮壓”。

天氣降溫前及時對旺長小麥進行“鎮壓”。旺長的麥苗,地上部分經鎮壓生長受挫,開始往下以及橫向生長,能促進根系生長髮育,增強小麥的抗逆性,這樣受凍害的幾率下降。

3、對弱苗麥田及時追肥。

麥苗期出現弱苗、苗黃,要麼要病,要麼缺肥,視情況通過追肥促進麥苗生長。因苗弱苗黃遇到低溫天氣無力抵抗,導致因受凍害出現死苗,或加劇苗弱現象。

第四,受凍害後小麥的補救措施。

1、及時對麥田進行鋤地作業管理。

農民在小麥遇到下雪受凍的情況,等天晴融凍後,儘快鋤地以提高地溫,受凍害較輕的麥田可自行恢復長勢,減少損害。

2、對麥田及時追肥。

下雪天對麥田按每畝10公斤的尿毒辣,或者磷酸二銨均勻撒揚追入,以此增強土壤肥力,
供麥苗吸收利用;待到年後麥苗返青時營養供給充分,可有效減輕受凍害影響。

3、及時追施葉面肥。

選擇小麥專用的葉面肥,補充小麥所需的中微量元素,促使小麥儘快恢復正常生長,緩和小麥受凍害產生的影響。

總之,小麥出現凍害的情況,大多受非正常天氣影響造成的。

面對這樣的情況,農民朋友要注意收聽天氣預報,根據天氣變化早預防早處理,就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網友朋友們,你們對這個問題還有何高見?我在下面留言評論區恭候。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鄉村關中】,喜歡的朋友請點贊、轉發、留言和評論,我創作更多優質“三農”資訊分享朋友,敬請關注。(文字原創,圖源網絡,侵權必刪)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基哥。


鄉村關中


問題:小麥在哪些情況下會發生凍害?該如何預防?

你好,我是衛龍,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一般來說,小麥在下列的情況下容易發生凍害:



一是播種過早。由於播種的比較早,氣溫高雨水適時,麥苗容易旺長,甚至還沒有入冬就表現出了起身的狀況。這種情況下遇到嚴冬,就容易發生凍害。

二是播種過遲。麥苗由於播種的太遲,溫度過低,出苗率會比較差,根系發育不良,由於積溫不足,分業能力差,形不成壯苗,麥苗過弱沒有抵抗力,冬天容易發生凍害,甚至凍死。

三是早春特殊天氣。比如今年早春的那場罕見的倒春寒,極端霜凍,使不少正在起身拔節的小麥遭受了凍害,許多小麥無法吐穗楊花,甚至顆粒無收。

那麼,如何防止小麥發生凍害呢?衛龍以為主要應該採取以下措施預防:

一是要選擇適合的抗寒品種。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選用適合當地種植的,抗寒性強的優良品種播種。比如今年同樣是遭遇了霜凍,但是播種了抗寒品種的田塊,凍害就比較輕一些。

二是要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儘量在適宜的時間段播種,不能過早,也不要太晚,播種量要控制在比較合理的範圍內。努力培育壯苗,只有麥苗生長健壯,才能有較強的抗寒力。

三是要注意防凍保苗。入冬以後要根據土壤墒情,及時澆好防凍水,這對於小麥防凍保苗十分重要。這樣不但能保證麥苗生長的需要,同時還可以起到提高地溫,防凍保苗的作用。

四是鎮壓和施肥。對於生長過旺的田塊,可採取鎮壓的方法,通過鎮壓控制旺長,促進小麥根系生長,提高抗逆性。對於麥苗比較弱的田塊,可結合澆水施入少量的速效氮肥,促使麥苗快速生長,由弱轉壯。

以上是衛龍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每年春季2、3月份,北方常有冷空氣爆發南下,過程降溫幅度大,過早拔節的小麥往往遭受凍害。這時對於生長過旺的苗子,要採取鎮壓的辦法,抑制生長;對弱苗合理追肥、促弱轉壯,以增強抗寒能力,同時要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在寒潮到來前進行灌水,或者組織大面積統一薰煙,藉以預防和減輕凍害。

拔節後的小麥不耐寒

小麥是比較耐低溫的作物,但小麥的抗寒能力與它所處的發育階段有關。在苗期,“春化”階段抗寒力最強,完成“春化”後,抗寒力進一步下降。當凍害發生時,在低溫的作用下,小麥細胞組織內的水分會結凍,細胞間結冰時,體積增大,細胞受到損傷,如果溫度進一步下降,細胞內也會結凍,導致死亡。小麥拔節後,碰到-1℃-4℃的低溫,幼穗就可能被凍死,或者形成畸形穗,降溫過程幅度和陡度越大,低溫持續時間越長,危害的情況就越重。

凍後檢查受害程度

小麥受凍後要及時檢查受害程度,檢查的重點是幼穗。凡幼穗凍死的植株,心葉不再伸長,多數捲成喇叭形,少數直接枯萎而死。但也有些凍死的植株給人以假象,葉片仍可保持青綠色,有的甚至要到10-15天以後才枯黃,故要進一步剝開幼穗來看,如發現幼穗呈乳白色不透明狀,那就是已經凍死。

補救措施

1、受凍麥田不要隨意耕掉。春霜凍害發生在春季,這時麥苗根系已經很發達,分櫱節也比較粗壯,即使植株的地上部分全部凍死,根系和分櫱是不會死的,只要加強管理,隨著氣溫的同升,就會很快長出新的分櫱,仍能抽穗結實。

2、受凍的黃葉和“死櫱”不要割。研究表明,小麥受凍後,在一定時間內,“死櫱”的根系吸肥能力比活櫱還要強,主莖和大分櫱凍死以後,其根系吸收的養分,能向健在分櫱轉移,這對受凍麥苗恢復生機、增加分櫱成穗大有好處。

3、追肥澆水。小麥受凍後,體內養分消耗過多,苗勢很弱,隨著氣溫的回升,迅速長出新的莖櫱,需要大量水分和養分,要及時澆水、追肥,視苗情追施尿素5-7.5千克/畝,或葉面噴施1%-2%的尿素溶液,以促進恢復生長。


專注農業E輩子


小麥凍害對產量影響大,所以要注意。

發生凍害,多是早播田。

播種過早,年前出穗,就會凍傷。

小麥播種諺語:

寒露到霜降,種麥不慌張。

霜降到立冬,種麥不放鬆。

如果播種早,可以用鐵滾壓麥田麥苗,就可以了。


打工作家劉金山


你好!

防止小麥發生凍害主要有以下措施。①選用抗寒品種: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用抗寒性強的品種。②合理密植,培育冬前壯苗:適時播種,合理密植,冬前盤好墩紮好根,植株體內貯藏較多的糖分,麥苗生長健壯,有較強的抗寒力。③澆好冬水,防凍保苗:小麥進人越冬期間,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水分狀態,對防凍保苗十分重要。越冬前麥田土壤含水量低於田間持水量的70%時,應及時灌水,以保證麥苗生長的需要,同時可以平緩低溫變化,防凍保苗。


素淨年代的獨白


選擇種子很重要。

適當推遲播期。

適時澆好越冬水。

年後澆水很重要。

噴施葉面肥有效果。


天下豐盈


麥苗在天冷地幹苗籟的情況下會凍傷,科學預防最重要。選好的種肥,深耕麥田科學播種,澆好防凍水,年後麥苗澆好返青水噴使葉面肥。科學澆水施肥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