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的“煤改氣”“煤改電”

立冬已至,寒潮湧動。自11月15日起,北方地區將正式進入冬季供暖季。國家發展改革委在10月24日宏觀經濟發佈會上作出的“今年供暖季已落實資源超過1200億立方米並分解至各地,當前資源量完全可以滿足民生用氣需求”表述,無疑給人民群眾吃了一顆“定心丸”。

“打贏藍天保衛戰”成為秋冬季新的戰略主題,做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治理散煤汙染也由此成為主旋律。藉助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改造的契機,“煤改氣”“煤改電”作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強勢推進,效果顯著,助力人民群眾溫暖過冬、清潔過冬。

一、雙替代成主旋律

北京應該是最早涉足“煤改電”“煤改氣”的地區。1998年,北京市實施第一階段大氣汙染控制措施,按照從小鍋爐到大鍋爐,從核心區到城六區再到遠郊區的原則實施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立志通過減煤換煤的方式實現城區“無煤化”。2013年,北京市將減煤換煤行動向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推進,通過改用電採暖、改用天然氣、使用優質煤替代等方式,消滅農村地區430萬噸劣質散煤。

向散煤汙染亮劍。北京市空氣治理路徑發生轉變,是我國大氣汙染治理脈絡的寫照。“十二五”後期,我國大氣汙染治理重心從煤炭總量控制階段逐漸過渡到治理散煤階段,治理的重點領域開始從城市向農村轉移。作為散煤燃燒的重點領域,秋冬季取暖清潔化改造由此登上歷史舞臺。

2016年12月21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決策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要求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方針,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201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全面實施散煤綜合治理,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戶以上,全部淘汰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

此後,支持政策密集出臺。僅2017年,我國就出臺了十餘項清潔取暖改造政策文件。2017年5月19日,財政部、住建部、原國家環保部、國家能源局四部委決定開展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工作,解決散煤汙染問題。半個月後,國家能源局公佈12個“2017年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名單,要求試點城市3年內完成城區散煤取暖“清零銷號”、農村地區完成絕大多數改造。

2017年8月18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出臺,要求當年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戶以上;2017年9月26日,《關於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價格政策的意見》下發,要求完善“煤改電”“煤改氣”價格政策,因地制宜健全供熱價格機制;2017年12月5日,《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出臺,首次提出用3~5年時間對北方地區建構完整的清潔取暖產業體系……

密集出臺的清潔取暖政策,涉及頂層設計、財稅政策、支持方案等方方面面,為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改造在更大範圍、更科學紮實地展開鋪就了坦途。

二、清潔取暖技術綻放異彩

在黨中央力推下,各地方政府紛紛將清潔取暖工作當作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民生任務、緊要任務來抓。2017年,全國共完成“煤改氣”“煤改電”578萬戶,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94萬多戶,削減散煤消耗約1000萬噸,淘汰燃煤小鍋爐5.6萬多臺,京津保廊上萬平方千米區域基本實現散煤“清零”。

具體到地方,2017年,北京市合計完成700個村莊“煤改清潔能源”;天津市累計實現清潔取暖46.6萬戶,超額完成國家要求的29萬戶年度任務;河北省完成了保定、廊坊18個縣“禁煤區”散煤替代全覆蓋,形成榮烏高速以北、京昆高速以東9600平方千米的大氣汙染隔離帶;河南省2017年新增氣代煤、電代煤用戶122萬戶;山西2017年已實施100萬戶以上集中供熱和“煤改氣”“煤改電”清潔取暖工程;山東省7個傳輸通道城市完成氣代煤、電代煤改造58.2萬戶,提前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40.9萬戶改造任務……

“煤改電”“煤改氣”是北方地區清潔取暖主流模式。在2017年全國完成雙替代的578萬戶中,“煤改電”佔比達七成。

此外,很多地方探索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清潔取暖改造模式。2017年9月,河南安陽供電公司以殷都區東彰武村和豐安村為試點,採用相變儲能供熱技術,利用夜間低谷電價優勢對相變儲能供熱裝置進行加熱供暖,並實現熱量儲存。

山東陽信縣在先期推行“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工程,但該地區臨時氣源短缺,無法低成本取暖,於是積極探索了“木質顆粒成型燃料+專用爐具取暖”“牛糞成型燃料+專用爐具取暖”以及生物質熱電聯產集中供暖三種模式,降低了農民群眾的取暖負擔。

河北雄縣利用當地優質的地熱資源,大力開發地熱取暖,形成了地熱清潔取暖典範“雄縣模式”;內蒙古、新疆等風電充裕地區,積極探索風電取暖;另外還有核電供熱、工業餘熱供熱等同放異彩。目前,我國已形成了涵蓋燃煤集中供熱、可再生能源供熱、天然氣供熱、工業餘熱供熱等多元化清潔供暖體系。

三、“保氣”變成主命題

如果說2017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改造的關鍵詞是“推進”,那麼2018年的關鍵詞則是“保氣”。回顧2017年冬季,各地方政府在環保高壓和控煤政策的雙重壓力之下,全力推進“煤改氣”,天然氣需求大增,部分地方政府對此預判不足、應對不充分,導致個別地區出現了天然氣供應偏緊、用戶無法取暖的情況。

個別地區“煤改氣”出現氣荒,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政府部門迅速出擊“糾偏”。2017年12月4日,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做好2017~2018年採暖季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及企業既要大力提升供暖清潔率,又要千方百計保障城鄉居民溫暖過冬。強調“防止出現氣荒,有序推進煤改氣”。

2017年12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在對天然氣供應等熱點問題進行回應時表示,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居民供暖“宜電則電、宜煤則煤、宜氣則氣、宜油則油”。“煤改電”“煤改氣”沒到位的允許使用煤炭取暖。有條件的儘可能做好潔淨煤供應工作,目前不具備條件的要尊重當地群眾的取暖習慣,以確保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

2018年2月26日,國家能源局印發《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首次提出,按照統籌規劃、循序漸進、量力而為、以氣定改的原則推進“煤改氣”工程。

7月26日,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名單公佈。根據要求,第二批試點城市在“煤改氣”工程實施前,要組織簽訂供暖季天然氣合同,嚴控新建工業用氣,落實儲氣要求,確保居民供暖氣源供應;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設備和技術路線,確保工程有序推進,“以氣定改”“先破後立”,避免出現去年採暖季天然氣供應緊張的現象。

以“實事求是”“科學規劃”“以氣定改”“先立後破”,解居民用氣之虞。在10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宏觀經濟發佈會上傳來好消息:今年全年天然氣已落實可供資源量2635億立方米,比去年增加249億立方米。目前各省區市已完成全年供氣合同以及供暖季供氣合同簽訂,資源全部分解至各地。“總體來看,今年我國天然氣供需雖然處於緊平衡狀態,但居民用氣可以全額保障。”孟瑋表示。(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微信平臺編輯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