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每天讓家長批改作業這樣合理嗎?社會壓力這麼大,難道家長不需要外出工作嗎?你怎麼看?

奮鬥141055424


看來有些家長對這事意見很大,認為老師把本該自己完成的工作甩給他們,是偷懶、不負責任的表現。這裡面其實有一些誤解。

按教育部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得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但實際上,不但小學一、二年級有書面家庭作業,甚至連幼兒園都有。高年級的家庭作業量更是普遍超過兩小時。

家庭作業的內容,也不再像八十年代那樣,僅限於課本後面的練習題,而是各式各樣與教材同步的練習冊。如果只佈置課後習題為家庭作業,學生做得輕鬆,老師檢查甚至批改也不難。練習冊就不一樣了,編寫者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知識點,題量非常大,做完一課的練習,幾乎與一次測驗考試差不多。可怕的是至少有兩個科目會佈置作業,更可怕的是每科還不止一本。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注意到,我剛才說“老師檢查甚至批改”家庭作業,難道批改家庭作業,不是老師份內的工作嗎?

事實確乎如此。教學常規管理中,只規定老師必須批改學生的課堂作業,並沒有要求老師批改學生的家庭作業。這一點,可能很多家長並不瞭解。一般來說,家庭作業只需老師按時檢查就可以了。安排班幹部檢查也可以,但要對未完成及完成不好的學生予以督促和指導。

可是,以如今家庭作業的量及難度,讓班幹部檢查已經不行了,而老師的教學教研任務又很重,所以有些老師便“靈機一動”,要求家長批改家庭作業。

老師們為什麼要超綱超量佈置家庭作業呢?主要這幾個原因:

1、為了自己任教學科的成績排名。排名靠前,能得到獎金或獎勵;排名靠後,會被批評或罰款。

2、為了提高自身的社會評價美譽度。

3、課堂教學內容沒有落實到位,想要以反覆訓練的方式彌補。

4、迫於家長的壓力。家長希望用作業佔領孩子的空閒時間,以免被電視和手機入侵。更希望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老師和家長,在提高學生成績這一點上,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對於佈置家庭作業,較易達成共識(同謀)。這緣於劇場效應(看電影時,有一個人站起來看,導致其他人皆被迫站起),老師們競相加碼作業量,且將批改任務推給家長,終於引發家長們不滿。特別是那些本來不認同應試教育的家長和不具備輔導作業能力的家長,以及工作太忙無暇及此的家長。

當然,也有很多老師對這些東西看得淡,但人是社會屬性最強的物種,當大多數人都那麼做,就會被裹挾其中,很難獨善其身。

囉嗦了這麼多,其實就三句話:

1、批改家庭作業不是老師份內的工作。

2、家長既然要求老師多佈置作業,那麼自己輔導批改也理所應當。

3、要解決作業過多問題,需教育主管部門出臺嚴規,規範管理。根源上,需改革高考唯分數的人才選拔方式。


毫米


小學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首先,作為一名老師的職責是什麼?國家賦予的神聖使命又該是啥呢?作為一名老師你的責任是為了培育出一代代未來接班而付出辛勤耕作的育花人;為明天開出更多更好的燦爛鮮花而成為一個園中施肥工。其次老師是專業人才,家長只能略懂些,甚至有的是不懂,能否知孩子的作業是否對錯,家長批改的過程中將錯誤答案誤入軌道,請問當別人叫你老師時,你臉紅嗎?拿著光榮的老師職格證的工資伸手接過時,心裡將會怎樣想呢?作為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是不會讓家長天天批改作業,作為家長只能輔助學生在家的作業,雙方交流協助孩子的學習掌握情況。老師要為學生批改、糾正講解不懂問題。

今天的我們由於年代久遠未曾接觸過課本,有時看小孩作業都覺得很吃力,更何況有的年青家長外出務工,爺爺奶奶、外公、婆協帶的這種,文化較低,這種將如何去正確讀懂理解題意,連懂都不懂又怎會去輔助孩呢?

老師國家賦予的神聖職稱,作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也是為人父母。當你叫家長每天批改作業,學生的在學習中掌握情況,你老師將如何知曉。偶爾讓孩子互相學習也未必是件壞事,我家小孩回家告訴我說:老師將正確答案寫在黑板上,讓我們互換改作業,我見別人寫的字寫的好,改出來挺舒服的。”我帶開玩笑的又略帶微笑的說:我家寶貝那字寫得特別的捧,可我就是怎麼也認不出來,到底念啥。”因為他寫的特別不均勻,大和把別題格都佔去了。通過老師的互改作業和老師的改完作業後給他寫的幾個字後,他愛面子,作業字改善一些。孩子在班的老師還是比較認真負責,這點心裡感到特別高興,也特別欣慰。

在今天競爭比較激烈的經濟社會里,沒有了經濟,什麼都等於扯淡,作為學生家長不得不去討生活;不得不去為自己考慮;不得不為孩子在更優越的條件下學習、生活。一切都為了生活、家而奔波。



滿足168622219


小學老師每天讓家長批改作業肯定是不合理的,畢竟批改作業是老師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推給家長去做,肯定不合理。家長有責任也有義務監督孩子完成作業,但說要每天去給孩子批改作業,這就超出了家長的職責範圍。

雖說現在的教育是雙向制的教育,有能力,有時間的家長都會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按照家長的意願,選擇性地發展孩子的特長。但是作為學校的作業,還是應該由老師來完成批改,學校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完成孩子考試的最終目標,學生答題的正確性和規範性必須由老師來引導。教不嚴,師之過,家長只是起個輔導性的作用。

作為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的家長而言,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給學校的老師,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孩子是自己的,再忙也應該抽點時間過問孩子的教育問題,既然把孩子生下來了,就不能把孩子當做是豬或者是狗養大就行了。要知道,養不教,父母之過也。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都是父母努力教育的結果。





何時再出諸葛亮






王錦鷹


這件事小編怎麼光提呢?你知道家長改的是學生的真正作業呀?真正的重要作業,學生在學校有很多種,例如語文作業有,小字書法,課後題與詞語積累,語文新課堂,語文寫話指導,作文,週記,讀書筆記,語文口語交際,等等。這些作業都是學生在學習了新課後需要完成的,每課都有這些作業,每樣作業老師都要親自改,學生每週學習三課或者四課,老師就要把語文八樣作業各改四次。假如每班有五十個學生。老師每週就要改8乘4再乘50等於1600本作業。由於老師還要教學生新知識,還要講解學生每課作業中的錯題,還要指導學生一一更正。像這些作業,這些事,老師讓家長做過嗎?別說老師不讓家長做,家長就是要做老師也不敢用,因為這些作業要求質量很高,又要學生寫的好,還要老師改的好,以便上級教育部門的領導下來檢查,如果哪班的學生作業做的不好,老師改的不好,學校全縣評比要扣分,全縣點名批評。你們看,老師這一週累不累?學生作業有時老師改不完,老師拿家走星期天改,那也不會用家長改的,你問問家長們改過這些作業嗎?最多幫孩子看看新課堂做完了沒有?因為新課堂做不完,老師講的時候學生就沒時間做了,就是做也是抄寫別人的或者老師寫到黑板上的,這對學生的大腦記憶與思考很不好。所以,老師佈置的作業,要按時完成,家長做好監督。讓家長看孩子的作業,就是怕孩子不做,或者胡做,不是讓家長精批細改呢!只讓家長給自己的孩子看看作業,關心一下孩子的學習,給孩子一點學習的安慰,就那麼有意見???


張145726658


小學老師每天讓家長批改作業,是不合理的。批改學生作業,是老師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老師經過自己親手對學生作業的批改,瞭解每個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來規範指導自己的教學。課堂上講課時,心中有數且有的放矢,進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丶教學效率及教學效果。老師讓學生家長批改作業,那老師是如何做到'傳導、解疑釋惑的呢?那'盡心盡力盡責'是如何做到的呢?老師只管'教'而不管'學',不批改學生作業,實質是嚴重的失職行為!家長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是理所應當的,但是,老師不應該把自己教學工作份內的事讓學生家長去做!家長,有督促、輔導自己孩子學習的義務,卻沒有替老師批改作業的義務。如此,學生家長應當向校領導及教育局反映。


好運來4586074649547


如果每天都叫家長批改,肯定不合理!如果是這樣,那還要老師何用?如果只是叫家長偶爾批改一下,只是為了讓家長更好的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我覺得還可以接受!

凡事都不能太極端,把孩子推來推去!該老師負責的就老師負責,該家長負責的家長自然去負責!老師、家長們必須做好溝通,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因為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把孩子培養成才。

時間充足的家長,請把玩手機、應酬的時間拿出一點來,用在瞭解、輔導孩子身上;為生活所迫的家長,只能平時多教孩子獨立處理一切的能力了!

至於老師們,現在對於學生們的減負還遠遠不夠,有時感覺還增加了!你們一方面需要向上級反應並呼籲繼續減負、減負、減負,另一方面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學生減負,因為我們重視的是質量而非數量。做更多的作業卻不能提升學生的能力和成績,這是誰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老師們安排作業需要更有質量、更精準一些,嘗試著讓孩子們不需要做那麼多的作業就能把知識點完全學會!當然,這難度不小,但可以嘗試!






尋找遺失的初心


這個問題稍微有點絕對,沒有哪個老師天天讓家長去改作業的,如果有也早被學校辭退了。

讓家長幫著改作業,有時也是老師和家長交流的一種方法。孩子字寫的不好,數學做題粗心,家長改一次作業,就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班級是什麼情況,有時候說十次不如讓家長幫忙改一次作業,家長更上心。

其次,幫老師改作業的大都是文化程度比較高,對自己孩子非常上心,經常和老師交流的家長。從來不和老師交流的,老師也不會讓他們來改作業。改一次作業就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哪些要提高要加強的,有比較才有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好多家長時不時幫老師改一次作業是很樂意的,我的孩子小時我是這樣的感覺。你認為呢?



微萍文化


學校家長聯合管理應該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第一、聯合管控是安全的本。

孩子的安全其實就是一個交接過程,家長交到老師那,老師送回家長這,這樣做很重要。中間不失控孩子安全,家長放心。

第二、通過作業瞭解孩子的情況是家長的需要。

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最好的方式,陪孩子做做作業,當然,作業過多家長可以和老師進行溝通,聰明的家長都會這麼做的,但不能讓孩子知道。適當減負還是必要,這叫‘’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第三、分擔是科學的方式。

老師一天下來其實已經很辛苦,當然樂也在其中。學校除了考學生,還有對老師的考核,看班級成績,看老師教學質量。所以孩子課餘作業多也許會提升班級成績。


仁厚難得


我們直接進入主題"小學老師每天讓家長批改作業這樣合理嗎?"如果在教育孩子的具體行為中,把應該要盡責任的應該擔當的各自職責不停地問"這樣合理嗎"?作為父母給孩子檢查一下作業校正一下對錯指導一下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等等,儘管糾纏不清地打問"這樣合理嗎?我們究竟去問誰"要合理"?我們反過來問作為家長孩子的父母自己也去問別人"我生養孩子合理嗎"?可能答案也完全不是"合理"或者正確並且是你想要的"合理答案"。所以,"老師每天佈置作業"家長覺得厭煩,或者說"不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