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賈平凹所說的“窮人容易殘忍,富人常常溫柔”?

恆少Jacky


高速公路上,載滿貨物的貨車側翻,貨物撒出,附近村民橫穿高速路哄搶;

家裡貧苦不堪,把幾個孩子中的一個賣了,改善家庭條件;

男孩娶不到老婆,就拐賣適齡女子,全村人互相包庇犯罪;

這些,都是殘忍的窮人。

反觀富人呢?他們其中的很多人常常出席慈善晚會,給山區孩子獻上溫暖的物資;他們養貓養狗,對動物比對人還好;他們大方得體,不斤斤計較,不市井小民。

他們臉上常常掛著很平和的笑。

有沒有溫柔的窮人?當然也有。這些人知足常樂,即使貧窮卻仍用寬容的心看待世界,不仇富不嫉妒,默默地在自己的世界裡耕耘。然而更多的窮人,卻活成了功利、刻薄、殘忍的模樣。

為什麼?因為窮人握在手裡的東西太少了。沒有錢,沒有健康的身體,甚至沒有健全的家庭。他們終日在為溫飽而煩惱,看到別人哄搶西瓜,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道德觀念,而是:我不搶,自然也有別人搶去的。而且我搶了,家裡老人孩子就能吃上一個西瓜了。

資源有限,不殘忍很難在圈子裡獲得足夠的生存發展資源。

暢銷書女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寫了本書,叫《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女服務員》。她放棄自己的原有光環,進入底層生活。去當餐廳服務員、旅館服務員、清潔女工、看護護理及沃爾瑪的售貨員,兩個多月後,她對底層人民抱有的慈愛和同情之心轉變成了厭惡和仇視。

一個矮個子女同事和她起了糾紛,她甚至詛咒她從高處的梯子摔落;一個殘疾員工坐在輪椅上,她的想法是“至少你還坐著呢。”

她才意識到,只有當她毫無病痛、渾身舒暢、精力充沛的時候,她才溫柔、大方、善良,對得起她受到的教育。否則她只是一個自私、刻薄、小肚雞腸、口出惡言的市井小民。


法國作家塞利納在《長夜行》裡寫道:“我們之間有五個法郎的隔閡,就足以產生恨,希望他們統統死光。”


別高看自己,認定自己一定一輩子溫柔、大方、善良。不信,你窮一回試試。


張荔枝呀


咱換種角度看世界,往往得到不一樣的邏輯思維。

我覺得窮人和富人不應該是兩種群體,而更像是一個人的兩種狀態。流傳最廣的一句話是曾經在某電影裡面的一句臺詞“窮生奸計,富長良心”這句話我所理解大概意思是,這人窮志就短,你在這種境遇的時候就容易滋生很多有損道德的奸計壞辦法,而當這個人逐漸富有起來的時候,善心也慢慢的滋長了出來,往往會做一些善事,做一些有利於別人的行為。可以這樣說,是環境影響了人,而並不是人影響了環境,人生而有個基本的需求,便是維持生存的食物和繁衍後代的性慾,只要食物完全保證了,人才會處於穩定狀態,而人有了配偶後,性慾也得到了滿足。

相信大部分人,在有了這兩種基本的生理滿足後,而又積累了部分財富的時候,成為富人狀態的時候,真的會在道德的定義中,越來越會成為一個溫柔的人。

人群中往往有一些“個色”的人,如果這個社會中大部分人都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安居樂業,而這個人確是懶漢,想坐享其成,鋌而走險的去銀行偷盜,那顯然這種行為已經不能用窮和富來衡量了,是個人的素質低劣的體現,他被繩之以法是罪有應得。

但如何提供一個能夠給窮人變成富人機會的社會則是這個問題的關鍵。我們先聽一個故事:

大概是在一九三五年,地點是美國紐約的一個法庭,法官在審問一位被當場抓現行偷麵包的老太太,法官問你是否認罪的時候,老太太喃喃自語道,我真的需要麵包來餵養我家裡那兩個可憐的餓了兩天肚子的孫子了。法官沒有聽她說完邊定下罪責裁定,我宣佈你有罪,兩種辦法一個是坐牢十天,一個是支付麵包費用和罰款十美元。老太太無奈的選擇了坐牢。但此時紐約市長正巧在旁聽,他聽完判決後起身從兜裡拿了十美元后和在場所有人說,現在大家每個人請繳納五十美分,這個錢是為我們冷漠的罰款,因為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社區,我們的城市,竟然需要一個老太太去偷麵包才能養活孫子,現場的人都無人說話默默的交了這五十美分,但此事並沒完結,這個市長隨後又將此事寫信給總統羅斯福,總統很快收到了市長的這份責難信,信中提及,你作為總統,你的國家出現了老太太偷麵包養孫子的案件,你難辭其咎,你要利用你的權利保證此事今後不再發生。很快市長收到了總統的回信,信中說在國家出現這樣的情況,實屬社會的共同責任,是我們工作沒有做好,並像這位老太太道歉,我保證出臺相應的政策,以保障今後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於是在幾個月後,美國出臺了一系列的社會保障體系法規和慈善的救助機構。

所以最後,我很想引用一段話。

一個人為錢犯罪,這個人有罪,

一個人為麵包犯罪,這個社會有罪,

一個人為尊嚴犯罪,世人都有罪。


老豬的碎碎念


我是一個打工者,每天的工作就是搬磚,靠自己的體力掙些辛苦錢養家餬口,因此我沒有時間去查看賈平凹老師是否說過“窮人容易殘忍,富人常常溫柔”這句話。

在此我想問一下讀者諸君,你們眼裡的窮人和富人都是什麼樣子的?什麼樣的人算是窮人?什麼樣的人算是富人?你們所說的窮和富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窮富?今天在悟空問答回答這個問題的有多少人是窮人?又有多少人是富人?你們對自己的定義是什麼?你是容易殘忍的窮人還是常常溫柔的富人?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資本論裡這樣說。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春秋時期齊桓公的大管家管仲這樣說。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先生在滕王閣序裡這樣說。

人之初,性本善。

我們一生下來就知道民以食為天,雖然我們那時候很飢餓但並沒有貪婪地連奶瓶都給吃掉,只要有一口吃的就很容易滿足。

窮富善惡來自於後天的環境影響,也來自於自身的修為。

剛結婚時正值國家一窮二白的困難年代,那時候農閒,農村上有的人就去跑山學佛,有的人去教會聆聽主耶穌的福音,然後又餓著肚子回家生火煮飯。

我是一個無神論者,在自家的小院子裡靜靜思索,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思索什麼。

父母回到家裡慌忙點香敬供灶神菩薩,祈盼鍋裡的玉米糊糊能變成大魚大肉。

年輕人要樂觀得多,妻子邊唱邊跳地走進小院,看到我坐在灶屋門口一臉苦逼相,就過來摸著我的腦袋唱上了,“我的恩主呀,你的愛心寬……”

我不是基督信徒,但這兩句歌詞至今都會唱,而且我只聽妻子唱過一次。記得當時我對妻子說我餓不想聽,我的恩主呀快點燒火煮飯吧。

一個人連飯都吃不飽,談什麼信仰豈不是笑話?

“窮人容易殘忍,富人常常溫柔”這句話不對。

不知道我現身說法能不能改變讀者諸君對這句話的看法?

我在上小學的時候就被老師汙陷寫反動標語,要不是年齡小早就被打成反革命份子了。我老師因為破案有功,從小學到中學再到縣教育局平步青雲,事隔多年我沒有去找他一起跳河。

我買房子遭遇中介陷阱,被中介和銀行作套每季要還六千多元的利息,我還是沒有去找他們算賬,靠自己辛苦搬磚一點一點還完了幾十萬房貸。

我為了還房貸找中介準備出國搬磚,臨出發時媽媽癌症晚期沒去成,經商議中介同意返還部分中介費兩萬多元,但後來一分都沒有退給我,我仍然沒有找中介開撕,有這個時間和精力我都可以卸下一車皮的磚掙一大筆錢了。

如果按“窮人容易殘忍,富人常常溫柔”這句話來理解,可能我就應該是一個窮兇極惡的刁民了!

但是生活中的我沒被困難擊倒也沒有被困境干擾,快樂陽光地活著,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無論在哪裡,我都保持著與身俱來的正直和善良,因為我始終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

在舉步維艱的生存環境裡,我從來沒有認為自己窮過,只不過暫時困難,我沒有去偷去搶去騙去向你乞討,你怎麼會認為我窮呢?

不能以窮富籠統地看待人性,有失偏頗!

都知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那倉廩不實呢?衣食不足呢?

如果窮人連自己的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好,何以談溫柔?

再原始的富人也是從一無所有而發家致富的。富人的脾性也不是一朝就養成的,而是日夕慢慢改過來的。人都是一樣的,本性都是一樣的。

而且窮人也有溫柔善良的,比如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卻竭盡所能捐資助學的愛心天使們。

為富不仁的富人大有人在,比如那些豪門恩怨類電影電視裡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害人性命的富人們。

大家熟知的石崇鬥富草菅人命的故事,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富人們的溫柔?

在外國文學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吝嗇鬼的形象,他們都是有錢的地主或是上層階級,他們往往比窮人更貪婪,更不知足,更懂得如何利用如何剝削勞動人民。比如潑留希金、夏洛克、阿巴貢、葛朗臺等等等等。

真正的貧窮是思想和精神上的貧窮,縱然你富可敵國!


今宵別夢寒


作家最可貴之處是能夠將自我的社會人生體驗與內心情緒變化用哲學的語言抒發並表達給我們讀,於是,我們在讀那直擊潛意識的文字時,往往就會看到我們自己,或者我們身邊的人或現象。“窮人容易殘忍,富人常常溫柔”所參透的既是特定時空場景中的人心,又是某個人或某群人在人生髮展進程中善惡的歷時變化。

1. 如果聚焦於特定的時空場景,窮富真的就是殘忍與溫柔的顯著相關變量嗎?究竟是情境對人們的道德善惡起到關鍵作用,還是貧富影響了善惡選擇?在一項研究中,Heiphetz,L. Young,L.L. (2016) 考察了不同情境下孩子們的道德選擇:
\n· 基本道德問題(一個是好的行為,一個是不好的):你覺得是拽他人的頭髮好還是跟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好?
\n

· 爭議性積極問題(兩個不同但都是好的行為):你覺得為他人做蛋糕和邀請他人參加聚會哪個更好?
\n· 爭議性消極問題(兩個不同但都是壞的行為): 你覺得踩他人的腳和擊打他人那個更壞?
\n· 爭議性道德問題(包含道德困境的問題,為了使情形變好而做一件壞事或者不做壞事,但情形會變糟):在買不起藥的情況下,你覺得應該為了給母親治病而偷藥還是不偷藥但母親的病情可能會加重?
這項研究結果證實,即便是很小的孩子就已經能夠區分這些有或者沒有一個客觀的正確答案的事情,並且傾向於認為前者只能有一方正確而後者對於持不同觀點的人都可能是正確的。也就是說,即便是遇到道德兩難問題情境,貧窮也僅是兩難問題的一個情境起點,而並不能直接影響道德選擇。

2.某個人或某群人在人生髮展進程中善惡是一成不變的嗎? 又是如何轉變的? 貧富如何影響了人的善惡需求呢?清華大學彭凱平教授和他的團隊研究發現,"在人均GDP達到2萬元人民幣以後,人的幸福指數就與人均GDP高低毫無關聯,也就是說,中國人的幸福拐點在GDP將近3000美金左右。這也與其他國家的社會心理發展規律相吻合。因此,對於人均GDP小於2萬元人民幣的地區,改善人民的經濟狀況和生活條件是很有必要的;而當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超過幸福拐點時,就應該更多地關注人的心理建設、社會權利、環境、藝術等人類更高級的心理需求。"這或許符合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個人或群體道德選擇形成的基本印象:幸福拐點指數之下的窮人"容易殘忍”,而超過幸福拐點的富人“常常溫柔”。但這是不是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

超過幸福拐點時,貧富與道德判斷的相關性已然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我們為了尋求人生意義與幸福而對自我的善的主動的心理發展需求。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過幸福拐點指數的社會階段,溫柔仁慈作為一種卓越的積極人格特質,符合每個人的人生氣質。願我們都能在歲月間溫柔相待。
\n
\n


女大學教師


人類歷史的整個演變過程,從物質上講,就是整體由窮變富;從精神上講,就是由野蠻走向文明。這個在很長的時間上的尺度上的變化,但是在同一個社會,這種演變也在發生,就是“野蠻”和“文明”程度在社會空間內分佈,最終導致窮人的生活顯得“殘忍”,富人則“溫柔”。

——但要注意的是,無論是“殘忍”還是“溫柔”,跟道德都是沒有關係的。窮人做了盜匪,可以“殘忍”地去搶劫、殺人、放火,但是富人“溫柔”地作害的時候,可能對這個社會的破壞更大更強。窮人一次為害,可能只能害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但富人作害,卻可以讓一村人、一城人乃至於一國人都陷入危機,死傷無數,血流成河。

並且,相關研究也發現,富人相對於窮人,更會靈活利用自己的所在的社會關係、性格上更加反覆、為了求利也更容易破壞公認的道德準則——所以,要成為富人,一定程度上都要和“好人”這個屬性離得遠點。

比如從歷史上看,奴隸貿易,就是開化的、文明的資本家(富人)對非洲窮人的剝削,整個殖民過程,讓非洲人口大減,路上死了數百萬人,這種破壞,就是富人之害;比如,從國際政治上講,美國打著各種好聽的旗號,到全球各地扶植符合自己利益的政權,對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都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嚴重阻礙了其本身的發展,這根美國背後的“富人政治”也是大有關係的。

另外就是,窮人的“殘忍”並非是普遍的,大多數人都是老實本分之人;而富人的“溫柔地作害”,則是比較普遍的。現在很多很有名氣的中國企業家,你要是敢去揭個底……


二進制赫克斯


答:如果賈平凹這個人真的是這樣說的、那他就是混蛋。

富人就是有錢人、你別看他平時衣裝領帶人模人樣、你別看他平常講話客客氣氣彬彬有禮、他們為了他們的計劃方案能夠得到實施、心是非常狠毒的。

大家先看看拆遷的圖片。他們心狠到可以不顧一切地把你的房子推倒、裡面所有的傢俱、家禽、全毀了、甚至老人被活埋情況也發生過。有的就是半夜把你一家人強行拖走、扔到很遠的公路上、這邊就把你的房子推倒了。這些情況全國人民都知道、難道說賈平凹是真空人、對這些事情充耳不聞?

還有一些富人為了欺壓百姓、買了槍支、警棍、刀具、僱了打手、組織了黑社會等等。

富人的殘忍不易被看出來、是因為他不用自己動手、實際上有的富人是壞事做盡、是心如蛇蠍、禽獸不如。而窮人的暴怒多半是被逼出來的。

物以類聚、賈平凹如果真的說過上面這句話、那他真是混蛋透頂了。



小芳雜談


“窮人容易殘忍,富人常常溫柔”這句話出自賈平凹先生的散文《畫人記》。在有書君看來,如果不去考量這句話產生的具體情境和因果,這應該是對所謂“窮人”傷害至深的一句話吧。尤其是對於你我這樣一直處在“窮人”位置的大多數。

如果說想要深入理解這句話,請先來了解一下它的“來歷”。

這句話是賈平凹先生藉著書中人物邢慶仁之口說出的一句話,慶仁緊接著的下一句話是——“這話當然不僅指經濟上的窮與富,”他說,“你想想,事業上、精神上,何嘗不是這樣呢?”

結合上下文,有書君想與你談談自己的見解。

所謂“窮人”,究竟殘忍在哪呢?原來,“窮人”大多喜歡抱怨並且悲觀消極,對自己本身要求不高、自尊心卻奇高,極為看重別人的評價,這本身就是很累人的一件事。不知是否來自於生活的壓迫,在某一些事件處理上上時常顯現出陰謀論,自怨自艾不說,還很灰暗的看待身邊的人和事,怨父母沒人脈、怨自己沒本事、怨別人有後臺。當覺得自己拼盡全力卻還是被金錢所掣肘、有志而不得時,便把自己定義為生活中的loser。正是源於對自己不認可、不接納,這造成“窮人”對自己最大的殘忍。長此以往生出的牢騷和憤懣不僅使得自己被不良情緒所綁架,對他人也變得更加苛刻,常常精於算計、害怕自己被坑,使自己表現出對他人“殘忍”的一面。

在暫時找不到積累財富的方法時,有書君覺得不如我們先來補充自己,讓自己在精神層面富起來,凡事內求,就會快樂很多。

我們身邊時常也會出現另外一種“窮人”——他們朝九晚五、時常需要加班至夜深人靜。在生活上同樣並不富裕甚至偶爾還會陷入困頓,但他們懂得在工作的八小時之內求生存,在八小時之外求發展。有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豐富的業餘生活,所以並不會被別人的評價所左右,也並不害怕獨處;他們有自己的堅持,哪怕沒人在乎。雖然“窮”,但內心充盈,這樣至少不會讓顯得自己窮兇極惡。當自己的內心充實豐富,全世界才會將我們溫柔以待。

而富人的溫柔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他們情緒更加平和,不會讓自己在猶豫和糾結中內耗。他們擁有的不僅是財富,更重要的是幸福賺錢的能力。富人往往都掌握基本得理財方法,有良性的消費觀念,相比商品的價格來說更追求品質。他們時間觀念強,有明確的目標,懂得把時間高效利用起來,即使是坐擁百億身家的超級富豪,也依然夜以繼日的在學習、在上進。他們熱愛生活,喜歡分享,不願意去計較很多。他們對於自己的要求很高,反而對於他人更有包容心。富人最會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並且懂得感恩和珍惜。

我們普通人往往只是仰望他們所擁有的財富,卻忽略他們背後超乎常人的百倍付出。話說,哪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呢?我們只是無數次的看到聽到王健林口中的“小目標”,但當你從網上看到他的一日行程時,再回看自己,也就瞬間知曉差距在哪了吧。對於錢生錢能力更強的富人來說,金錢也不會是每天參加一下宴會、打打高爾夫就會自動找上門的。

而富人的溫柔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他們情緒更加平和,不會讓自己在猶豫和糾結中內耗。他們擁有的不僅是財富,更重要的是幸福賺錢的能力。富人往往都掌握基本得理財方法,有良性的消費觀念,相比商品的價格來說更追求品質。他們時間觀念強,有明確的目標,懂得把時間高效利用起來,即使是坐擁百億身家的超級富豪,也依然夜以繼日的在學習、在上進。他們熱愛生活,喜歡分享,不願意去計較很多。他們對於自己的要求很高,反而對於他人更有包容心。富人最會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並且懂得感恩和珍惜。

我們普通人往往只是仰望他們所擁有的財富,卻忽略他們背後超乎常人的百倍付出。話說,哪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呢?我們只是無數次的看到聽到王健林口中的“小目標”,但當你從網上看到他的一日行程時,再回看自己,也就瞬間知曉差距在哪了吧。對於錢生錢能力更強的富人來說,金錢也不會是每天參加一下宴會、打打高爾夫就會自動找上門的。

追根溯源,“學習”和“行動”才是我們無論處在窮人或富人的位置都需要去堅持做的事。有的人喜歡抱怨當下、有的人喜歡暢想未來,導致“窮”的根源從來都是隻說不做。於是前者繼續抱怨卻沒有任何改變,後者繼續暢想卻沒有任何行動。我們萬萬不能在等待和抱怨中消磨鬥志和錯失讓自己變溫柔的機會。

有書君認為,當咱自己心裡安穩富足,誰又能把我們當做“窮人”來看?希望殘忍的人有悔改,溫柔的人懂堅持。


有書快看


富人無法理解,窮人為什麼連個饅頭都能打起來。饅頭吃不到,不是可以吃肉包子嗎?他們真是殘忍。(為個饅頭都能打起來,真不團結)

因為富人永遠無法理解窮人生活的環境有多惡劣,遭受到多麼多的不公平。

富人錢包丟了,報個警,局長,朋友幫著找。富人根本意識不到,是因為自己的身份所以錢包這麼快就找回來了。他以為社會安康,百姓安樂,以為真的有為人民服務,他以為所有人的錢包都能找回來呢,所以有些窮人抱怨社會不公的時候,他反而很詫異。

但是窮人錢包丟了,往往就是石沉大海了。這例子不用舉了吧。

或者可以說。窮人和富人根本不在一個世界裡吧。


鄉土菏澤


“窮人容易殘忍,富人常常溫柔”並不是賈平凹論文中的的觀點,只是賈平凹小說中一個人物的想法,由此強加在老賈的身上冤枉了老賈了。

窮人就容易殘忍?往前推1000年,放眼天下皆是窮人,可是史書記載古代和近代社會常常雞犬相聞夜不閉戶,民眾相安無事。六七十年代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遍地都是窮人,但你見到的他們大都是溫順善良。即使是多數人抱有金錢至上觀念的當代,窮人也不是殘忍的。當然,我們能看到有些窮人會表現出他殘忍的一面,但是他也有善良的一面,就像我們見到的有些富人會表現溫柔的一面,但他也有殘忍的一面一樣。

遵照二八定律,當今社會80%是窮人,20%勉強可以被當作富人。試問:如果80%的人都是殘忍的,那麼我們的社會將是什麼樣子?事實上,向街邊乞丐施捨的往往是窮人多,而所謂的富人往往是視而不見的,試問這時候富人的溫柔去哪兒了?

監獄裡關有偷竊扒拿犯罪的窮人,但也有許多貪汙腐敗為富不仁的富人。所以,殘忍不是窮人專屬,溫柔並非富人獨享。

有人說過,一個人為錢犯罪,這個人有罪,一個人為麵包犯罪,這個社會有罪,一個人為尊嚴犯罪,世人都有罪。我覺得這話有道理。

如果你是一個窮人,覺得我說的有點道理請給我點一個贊,如果你是一個富人,覺得我說的有點道理也歡迎給我點一個贊。大清早我溫柔地寫下了這麼多的字,你不點個贊就走是不是顯得有點殘忍。😊


微言心理


窮人因為溫柔而與世無爭,所以變得貧困;富人因為殘忍而巧取豪奪,所以變得富有。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文質彬彬的人君子,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改變他溫柔的本質,哪怕在窮困潦倒時候,也不會起殘忍之心,幹損人利己之事。如果是小人,不論貧窮或富貴,為了利益,才會不惜一切手段!

窮人為什麼顯得殘忍,富人為什麼常常溫柔,因為富人中的小人和窮人中的小人已經狼狽為奸,富人披上了溫柔的皮,用殘忍的心去指使窮人中的小人為他去幹殘忍的事。

表面上看,殘忍之事都是窮人幹出來的,但揭開畫皮看本質,沒有富人躲在溫柔之後的指使,窮人也不敢為所欲為!
溫柔的總是溫柔,殘忍的都會殘忍,只是富人躲在了幕後,而窮人卻跑到了臺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