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南洋,是明、清時期對東南亞一帶的稱謂,包括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也包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等地。

100年前,數千封來自不同國家的信件被寄往中國,但奇怪的是這些信件的目的地無一例外地指向同一個小鎮——鬆口。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1896年,清政府成立大清郵政,此後郵政在中華民國順時延續,但在這些寄往鬆口的信件上,竟然無需國家和省份的稱號,便可暢通無阻。小小的鬆口何以有如此大的名頭?信件的書寫者與這名字叫"鬆口"的地方有著怎樣的關係?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古鎮鬆口坐落於廣東省梅州市的梅縣區,佇立在江畔上的這座古鎮便是鬆口。鬆口古鎮地處閩粵贛三省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方便,曾是廣東內河港第二大港口。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鬆口同時也是嶺南四大古鎮之一,至今已橫跨1600多年。縱觀歷史,鬆口的繁榮遠在“梅州”之前,“梅州”是到北宋初期才出現的,當時稱為“嘉應州”。之所以有“自古鬆口不認州”的說法,是因為鬆口人對海外通郵、通航、通商均不用經過嘉應州城,可見當時的鬆口是何等的興旺發達。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一條古街,兩排騎樓以及一些零星的居民,雖然有些冷清,但100年前,那些信件的的確確是被寄往這裡。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數千年前,客家人的祖先因戰亂從中原南遷到閩粵贛,宋末元初,來自福建汀州府各縣的漢人大量遷入鬆口,明末清初,鬆口人口爆滿,老百姓因耕地稀少,人口眾多,生活陷入困頓之中。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與其在家鄉做生活艱難的客家人,不如豁出性命拼力一搏,做客南洋或許能夠改變命運。(注:“下南洋”在閩粵贛地區被稱為“過番”,“過番者”則被稱為“番客”。)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客家人第五次人口遷徙史是一部華人在南洋求生存的血淚史,其中大部分人是被迫下南洋,甚至是被不法分子為了牟取暴利勾結惡勢力將華人當“豬崽”賣到了南洋。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出海謀生的客家人孤身上路,“兩手空拳打天下,一條褲帶出南洋”,可見當時下南洋悲壯的情景。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而火船碼頭則是粵閩贛三地客家人進出南洋的第一站。在眾多番客心中,這個碼頭是漂泊的符號,是背井離鄉的起點。(注:“火船”一詞緣於當時的船隻用煤炭做動力燃料,所以這些船都叫“火船”。)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火船碼頭最繁華的時候有300多條船隻在這裡停泊,6000多名旅客從這裡出發。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客家漢子背起行囊揮淚告別,孤身遠去,妻子攜帶幼兒依依不捨,撲地痛哭,如泣如訴的客家山歌響徹天空:“送郎送到火船頭,腳踏船板涯就愁……”這樣的離別場景每天都在火船碼頭上演。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下南洋的客家人順著梅江前往汕頭,作短暫的停留後便登上巨大的海輪,未知的南洋是他們生命中的另一座碼頭。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客家人歷史上經歷過五次大遷徙,他們為了生存遷徙、遷徙、再遷徙,南下、南下、再南下(南洋)。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100年前,客家人想要遠渡重洋謀生,必須通過“水客”帶領,帶路費用是25塊大洋,那時的25塊大洋,幾乎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全部財產。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而那些懷揣淘金夢想的客家人,大多都在艱難生存。他們主要分佈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南洋(東南亞)地區。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在那個時代,從鬆口離開,客居異國,很多人在南洋艱難一生,至死再也沒有見過古鎮的模樣,而那些歸來的成功者,就如偶像一般,不斷激勵著一批又一批客家人從這裡出發。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經過多年打拼和積累,終於有越來越多的客家人在南洋獲得成功。清末以來,陸續有華僑富商回鄉置業,修路辦學,在華僑的資助下,鬆口大街上一座座騎樓拔地而起。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由民國初期僑資建造的梅東橋,位於古街區東端,雄跨梅江南北,不但極大地改善了當時的交通環境、促進了粵東北的貿易活動,而且至今仍然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交通作用。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松江大酒店是80多年前由華僑捐建的鬆口乃至嘉應州當時最豪華的大酒店。華僑在經歷智慧與勤奮的打拼後,從他們離開時的火船碼頭,到再次上岸時的衣錦還鄉的榮光,恰如這座酒店的奢華。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1924年5月,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兼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蔣介石,由汕頭乘船赴梅縣縣城途經鬆口時,曾作短暫停留並下榻松江大酒店。1926年6月,中共中央婦委書記、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蒞臨鬆口公學(今鬆口中學)發表演講,宣傳革命時,也曾下榻松江大酒店。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現松江大酒店經過修茸已變身為華僑文史實物館。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酒店內不足十平方的房間。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100年前,當大多數中國人還沒有世界概念的時候,在南洋的客家人就已將異國文化帶到中國,他們擁有共同的身份“梅州華僑”,而這些華僑正是那批奇特信件的主人,將驚奇不斷帶至鬆口。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所以,在梅州的華僑家裡大多擺放有來自國外的西洋鍾、揚聲機、縫紉機等,以此炫耀自己的富有。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那時,過番者走水路到南洋地區,一般都需要7天到10多天的時間,鬆口產的企爐餅是客家祖先南遷時帶過來的手藝,有體積小、耐放、美味等特點,是當時遠涉重洋的客家人旅途中的必備乾糧。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隨著下南洋的"番客"越來越多,寄錢回來支援家鄉建設的錢也越來越多,鬆口鎮鼎盛時期,有1000多家商鋪林立其間,曾有"鬆口小香港"之美譽,由此可見當時的繁華。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從騎樓脫落的外牆,古樸的西洋雕刻藝術風格,見證了古鎮昔日的時尚與華麗。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據統計,鬆口現有在冊人口約7.3萬人,而僑居國外的人口已經超過現有的鬆口居民,達到8萬多人,約有85%以上的家庭有親人在南洋定居。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鬆口古鎮因地處梅江下游,常常遭遇洪水侵襲,故沿江古街建築多為三至四層,從地方標註的最高警戒水位可以看出,1960年6月10的水位是61米,幾乎把整個二層都淹沒了。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洪水對於鬆口鎮的居民來說早已司空見慣,故用於逃生的船隻在古鎮隨處可見。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古鎮樓層大多為木板棚,可視洪水高低逐層揭開木板棚,以消除水壓對樓層的安全威脅。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為預防特大洪水的侵害,大部分店宇山牆垂脊為階臺式,可供人在山牆垂脊上拾級行走,既美觀又可做洪峰期間的最後安全防線,在樓頂堅守或等待外來船艇的救援,無須揭瓦拆梁損壞建築而逃生,體現了鬆口人在大自然中生存的智慧和科學總結。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鬆口古蹟處處都訴說著古鎮千年的傳奇,瞭解鬆口的歷史,有一個不可繞開的人物,他叫李士淳,號二何,鬆口洋坑祥安圍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史學家、教育家。曾任山西翼城和曲沃縣令,期間,他捐俸建館講學,治地文風大振,被譽為”嶺南夫子”。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據傳松江書院是李二何攜明太子朱慈琅到鬆口築的一簡易行宮,對外稱“書院”。(因書院門前的步級臺階被稱為“十一斷”而得名)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書院門前有一橋,現叫“燈籠橋”,實為“登龍橋”(明皇太子經過的橋)。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元魁塔位於銅盤村境內,也是由李二何倡建,塔身9層,高約50米,就當時而言,其高罕見。元魁塔現為鬆口鎮標誌性建築。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塔下邊的山坡上築有一座“文昌閣”,是李二何藏書之處。據傳,文昌閣因建於逆水之處,水管財,於是將財神爺安身在此閣中,認為財帛星君主大富,祝願鬆口人能大富大貴。自幾年前重建後,香火旺盛,遊客甚多。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鬆口鎮現存很多古民居建築,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世德堂、崇慶第、承德樓等。

世德堂建於1645年,總面積7000平方米,是明末最後一個皇家行宮。清兵入關後,李士淳攜明太子逃回家鄉鬆口,興建了世德堂。對外宣稱是建李氏豪宅,實際上內部的功能格局是按皇宮的規劃而建造。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承德樓是著名華僑梁密庵先生的故居。建於1908年,完工於1918年,它在當地名望甚高,源於主人家把它提供給鬆口中學作教室、宿舍長達半個世紀。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鬆口鎮的西面,溯江而行約一公里許,有古亭一座,名叫“甘露亭”。舊時縣城與鬆口往來的官民商賈遊客等,必經過此地。亭的左右設有十來家茶室(攤),凡赴鬆口者,多在此亭駐足納涼或品茗,憩息片刻。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鬆口在近代革命歷史進程中起過重要作用,是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他以鬆口為基地,在粵東發展組織,開展武裝起義。據官方數據顯示,當年鬆口籍的同盟會會員就有33人。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1918年5月27日,一群衛兵簇擁著身穿白色中山裝的官員,從碼頭前匆匆經過,在愛春樓住了三天,並在門前拍攝了一張合影,那人就是當時中國的臨時大總統:孫中山。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愛春樓位於銅琶村,修建於1916年,它的主人叫謝逸橋,1900年前往南洋賺取萬貫家財後,他沒有繼續投資自己的家族產業,而是在印尼開了一家報社作掩護,為一場起義秘密籌集資金,他就是當時的同盟會成員。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為表彰謝氏兄弟對革命的貢獻,孫中山為愛春樓題寫一副對聯:“博愛從吾好,宜春有此家”。題罷意猶未盡,又撰一聯:“愛國愛民玉樹芝蘭佳子弟,春風春雨朱樓畫棟好家居”。兩副對聯分別在第二字、第一字嵌入“愛春”兩字。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孫中山在鬆口期間,還到鬆口公學演講,視察鬆口圩鎮,並在鬆口中學圖書館休息。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鬆口公學(鬆口中學)系由棄官從教的清翰林溫仲和於1906年所倡辦。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為紀念孫中山先生1918年親臨鬆口同盟會組織的革命業績,鄉賢丘哲、張作新等以鬆口教育會名義,發動華僑和本地鄉賢熱心人士,於1933年在牛角塘和曬佈崗一帶興建中山公園。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自古山歌從(松)口出”,鬆口山歌由於曲調委婉,加上鬆口人的口音較為柔軟,聽起來柔潤婉轉,情意纏綿,耐人尋味。劉三妹巧對秀才的故事曾一度在民間廣為傳誦。所以,鬆口又被稱為客家山歌之鄉。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百年過後,昔日人頭攢動、熱鬧繁忙的商鋪和碼頭,如今已一片零落,再不見當年的“夜來滿江燈火,日裡百舸爭流”的情景。而無數客家人漂洋過海、冒險創業的水道則被後人稱為“南洋古道”。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走在街上,讓人有時光倒流之感,狹長的街道,整齊的鋪面,獨特的騎樓,老街的故事被時光沖刷著。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古鎮上只見稀稀落落的老人在堅守。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在江邊,不時還能看到當地客家婦女洗菜洗衣勤勞的身影。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在日益喧囂的城市化進程中,古鎮人仍舊過著自己獨有的平靜而踏實的鄉村生活。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水路的衰落使古鎮不再繁盛,然鬆口人已不需要遠渡重洋艱苦打拼,部分居民也已遷出古鎮前往珠三角或鄰近發達城市安居立業。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201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紀念海外華人的"印度洋之路"項目最後一個紀念碑(全世界七個,中國唯一的一個)落戶鬆口,證明它是客家人遠赴印度洋,踏上海上絲綢之路的第一站。紀念廣場就設在鬆口港務所。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鬆口港務所原址。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紀念廣場周圍還佈置了7個石雕皮箱和船栓。據設計師何柏俊介紹,這7個皮箱和船栓既是客家人下南洋開拓進取的精神象徵,又代表了建設移民紀念項目的七個國家。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矗立在移民廣場的移民紀念碑由名為《家園》的主題雕塑組成。該雕塑以榕樹的抽象造型托起地球,七隻和平鴿代表七大洲和散佈全球的客家民系。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歷盡繁華之後,鬆口正重新掀開寂寥的面紗,向世人展示其蘊含的深邃的歷史和美好的未來,這艘海絲之路停泊己久的巨輪重新揚起了征帆。

南洋古道第一站:鬆口

羅利光,網名阿山,畢業於汕頭大學美術系,廣東梅州市豐順縣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大眾攝影》2008年度十佳攝影師,《車壇影協》攝影網管理員,梅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梅縣區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學美術高級教師,長期致力於民俗、客家題材的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