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心眼”讓它走向滅絕?

它的身世還真像渡渡鳥呢。

在澳大利亞東北部,接近赤道的南太平洋海域,坐落著由6個大島和超過900個小島組成的群島國家——所羅門群島。這個國家經濟雖不發達,但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全國的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島嶼周圍有富饒的漁場,海水清澈潔淨。目前,該國的主要經濟產業是伐木業、捕魚業,以及潛水旅遊業等。可以說,這個國家經濟的發展高度依賴於自然資源。

“缺心眼”讓它走向滅絕?


所羅門群島的地理位置 來源:baidu

所羅門群島“舒瓦瑟爾省”的旗幟

所羅門群島共有9個地方行政區。該國國旗以及各省的旗幟上都有代表大自然的圖案。位於西北部的舒瓦瑟爾省,其旗幟的內容尤為豐富。旗幟下端的綠色代表森林和植被,上端的藍色代表浩瀚的太平洋,黃色部分代表該省最大島嶼舒瓦瑟爾島的土地,紅色部分代表動物群,黑色代表該省的主要居民——美拉尼西亞人。旗幟正中央的圓圈裡畫有一隻頭上有冠羽的鳥,名叫“所羅門冕鴿”。它是一種原產於舒瓦瑟爾島,卻也在此處滅絕的鳥類。

“缺心眼”讓它走向滅絕?


所羅門群島舒瓦瑟爾省的旗幟 來源:Wikipedia

所羅門冕鴿是種什麼鳥?

所羅門冕鴿是一種獨特的鴿鳩,主要棲息在地面。它的體長和我們熟悉的家鴿相仿,但二者的親緣關係很遠。從分類學上看,所羅門冕鴿與“厚嘴地鳩”等鴿鳩類親緣關係更近。

“缺心眼”讓它走向滅絕?


1904年所羅門冕鴿手繪圖 來源:Wikipedia

在舒瓦瑟爾島居民的記述中,這種鳥常出沒在低地森林、海岸溼地。它們很“懶”,繁殖季節,不搭巢穴,直接把蛋產在窪地上,一次只產一枚。所羅門冕鴿的羽毛美麗多彩,叫聲如同高低婉轉的美妙口哨。最吸引人之處,是頭部美麗的冠羽,這是它們得名“冕鴿”的原因之一。但是,人們至今尚不清楚它們的冠羽是如何豎起、放下的。因為這種鳥在科學家開展細緻研究之前便從地球上消失了。後人只能從當地居民的描述中瞭解它們的行為習性。

所羅門冕鴿的“老家”舒瓦瑟爾島,四面環海,面積只有不到3000平方公里。在近代歐洲人登島之前,島上沒有貓、狗等食肉哺乳動物。由於缺乏天敵,所羅門冕鴿警戒天敵的習性漸漸退化,性情變得異常“溫順”。據當地居民描述,這種鳥常常三五成群地在小灌叢裡活動,獵人走得很近也不會逃跑,人們甚至能伸手把它從灌叢裡拽出來。如此“缺心眼”的性格,致使所羅門冕鴿早在16世紀以前就被島內的土著人當作一種美味食材。

所羅門冕鴿為何會銷聲匿跡?

1568年,西班牙航海家門達尼亞率先造訪了所羅門群島。隨後,更多的歐洲傳教士、商人、移民,以及被販賣而來的黑人奴隸不斷湧入。為了種植椰子、棕櫚等作物,也為了出口木材,大片的熱帶雨林被砍伐。貓、狗等動物也被人類帶入了舒瓦瑟爾島等島嶼。許多原住民認為,這些外來動物給在地面棲息、在地面產卵的所羅門冕鴿造成了沉重打擊。

除了外來物種的威脅,珍稀鳥類標本的收藏需求也加劇了人為捕殺。1904年,英國鳥類收藏家阿爾伯特在舒瓦瑟爾島北部採集了6只成年所羅門冕鴿和一枚鴿蛋的標本。——這也是人類最後一次對所羅門冕鴿的確切記錄。上世紀20年代,為了進一步收集標本,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先後兩次派出經驗豐富的考察隊在島上進行搜索。可是數月過去,考察隊一無所獲。

“缺心眼”讓它走向滅絕?


所羅門冕鴿標本,現藏於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 來源:arkive

對於所羅門冕鴿的目擊記錄一直延續到二戰時期,目擊的傳言雖多,卻都沒有確鑿的證據。時至今日,仍有人猜測在舒瓦瑟爾島之外,那些沒有被引入貓狗的島嶼上可能還留有所羅門冕鴿。但這種猜測也沒有證據支持。在所羅門冕鴿消失數十年之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其列為了滅絕物種。

不知舒瓦瑟爾省的居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將所羅門冕鴿的形象繪畫於旗幟之上。也許這種獨一無二、他處難尋的小鳥曾是當地人民的驕傲。然而,這一物種的滅絕又和人類活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旗幟上的冕鴿圖案是對歷史的懺悔,還是對未來的警示?

諷刺的是,昔日,人類為了標本收藏捕殺所羅門冕鴿;如今,我們也只能從幾件褪色、乾癟的標本之上,窺見它們的美麗了。


“缺心眼”讓它走向滅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