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說2018年到海南三亞旅遊的人特別少,這是什麼情況?

一路向前pla


第一、就是近些年來受經濟增長趨於放緩發展的影響,老百姓的手頭上能拿到的工資,能賺到的錢越來越少了,越來越難了,抵銷物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後,感到錢越來越不夠花了。大家想想,日子過得越來越緊巴了,那裡還能拿出更多的錢到三亞去旅遊、去度假、去“得瑟”什麼的呢!

第二、就是前些年國內許多人都去過三亞了,對三亞那點地方的山山水水、景區景點都玩了幾個遍,有錢的人覺得再去三亞旅遊,顯然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錢財了。而手頭上不寬裕的人是不敢輕易去三亞旅遊的,因為去一趟下來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第三、就是這些年來去三亞旅遊的開銷越來越貴了,物價越來越高了。在三亞玩幾天個把星期,連帶交通費用動不動就是上萬元。這不僅讓全國的老百姓去三亞旅遊“望而生畏”,更讓那些靠工資吃飯、靠做小買賣過日子的人們去三亞旅遊“望而卻步”。

第四、就是一些內地人尤其是東北人都成了三亞的常住人口,儘管戶口沒有遷往三亞,但基本上都是在三亞常年療養、度假、生活和開飯館做生意等等。這些人實際上很少進出三亞。這也顯得來來往往於三亞的人在減少。

第五、就是前些年很多人是奔著三亞“炒房”去的,在“炒房”過程中,人們得不斷地進進岀出三亞,這自然就使三亞的人氣旺盛。可現在海南省實施了嚴格的房屋限購政策,三亞市自然也就沒房可炒了。這樣一來,去三亞的人也同樣就少了。

第六、就是在交通上實在是有諸多不便,尤其是國慶和春節長假期間,一票難求、天價機票、高價賓館、宰客現象、島內交通嚴重擁堵等等問題,都“逼”得人們對三亞的熱情和嚮往大大地降低。所以,人們去三亞旅遊的少多了就不是什麼不正常的事情了。


潤友


海南省去年房地產業限購政策一出臺,炒房團跑到了雲南西雙版納,西雙版納房地產房價上漲。今年西雙版納房地產也開始整頓,限制了炒房行為。

今年從三亞到西雙版納的候鳥明顯增多,有些候鳥在三亞已經十幾年了,我問他們為什麼要來西雙版納回答是,三亞太熱了,物價貴,租房貴。西雙版納景洪市物價穩定,土特產品應有盡有,住西南賓館標準間伍拾元一天,租公寓房子伍百元至捌佰元之間。百香果四元一斤,菠蘿三元一個,巴蕉,香蕉二元一斤牛肉三十五一斤,竹蟲一百元一斤豬肉十五元一斤,山藥三元一斤,等等。

去年在曼達山寨泡溫泉門票五元,今年泡溫泉十元上漲一倍。


聾哥6


不能絕對的說遊客少了。我今年11月6-12日在三亞待了一週。機場仍然人滿為患。只是很多人買了房,住在就自己家,不住賓館或家庭旅館。三亞區域擴大了,很多遊客租住的越來越遠。比如海虹路魯能三亞灣新城那邊遊客也很多,甚至住到樂東陵水清水灣和三亞海棠灣。商業網點越來越多,也分散了消費客流。而商家不會全市各處去考察。守在店門口,就會感覺到客流少了,實際是被分散了。另外,消費降級導致同一個遊客更少的購物和餐飲,這是有可能的。蘭海三期往西一公里本來有很多海鮮店,現在全拆掉了。但鳳凰路兩邊已經造滿了高檔樓盤,形成了漂亮的景觀大道,看著很繁忙很繁榮的樣子。


亞力山大孫


看了好多評論。我也來說說幾句吧。三亞今年到處都拆遷,好多舊房都被拆啦,來過冬的東北老人,原本可以在三亞租到1000幾百塊錢的房間,在放幾張雙架床湊合湊合就過個冬,但是三亞現在的房子越來越少來的租了,為什麼呢?

陽光海岸改造區的居民房子被拆了以後出去租房的很多。在本市長期務工的人員也要租房。

來本市假點小生意的也要租房。想去找中介租房又太貴,找便宜一點的又沒有來租,算來算去今年還是不要去三亞過冬的吧。


立志堅持482



新加坡籍華人


不光旅遊的少,就是每年的候鳥老人也少了一半,今年三亞房租上漲,物價上漲。物價全國最貴,大蔥4.7元一市斤,大白菜2.5一市斤。其他的都貴過北京。所以今年三亞的出租房有的是,去年這個時候都租出去了,大多數人轉移直萬寧,崖州,東方,陵水。等地。還有向雲南轉移的。


song4fang



劉金瑞15


限房限車限走了與房有關的從業者大約十萬人左右,他們大多是北方人,連帶的親朋也隨著去了湛江北海雲南,可能在三十萬左右。其次是三亞物價高,單間去年月租三幹左右加上吃飯零花來回機票要好幾萬,不過有一半人選擇不來有一半人在三亞周邊居住。


石牛59147306


我感覺是海南連續出臺的政策讓人覺得海南越來越封閉,本來很多人要到海南買房都被拒之門外,他們去了北海和西雙版納,當然旅遊也要去那裡,海南太自以為是了,是不是把大家關在外面,海南人民自己玩啊?


逍遙181016915


港口起霧封航的時候,不增加航班把人運回大陸,只知道把價格漲到10000多一張的機票,比從國外週轉都還貴,關鍵還買不到,就知道宰客,比去國外都還貴,人家還來?你們心裡沒點B 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