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強超級巨炮:古斯塔夫列車炮,一發炮彈輕鬆打掉一座城

火炮被稱為“戰爭之神”,又被稱為“戰場鐵錘”,是戰場最主要的殺傷武器之一。不過實戰中確有一些火炮中的怪獸,它們的體積巨大,口徑驚人,威力更是驚人。古斯塔夫列車炮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款列車巨炮。

二戰最強超級巨炮:古斯塔夫列車炮,一發炮彈輕鬆打掉一座城

一戰結束以後,德國受凡爾賽條約的制裁,不能生產大口徑火炮,現有的火炮也都被銷燬和廢棄。

不過希特勒上臺以後,立即開始重視列車巨炮的研究。希特勒和將軍們分析,認為一戰德國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施裡芬計劃沒有成功。由於西線英法的防禦力量過於強大,導致德軍沒有能夠迅速消滅西線的敵人,最終在兩線的消耗戰中崩潰。此時希特勒認為德軍如果想獲勝,仍然必須採用施裡芬計劃,首先消滅西線的英法聯軍,攻佔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和法國。

此時西線英法軍的防禦能力比一戰更強了數倍。法國為了防禦德國,花費了9年時間和60億法郎的鉅款修建了全長400公里的馬其諾防線。

二戰最強超級巨炮:古斯塔夫列車炮,一發炮彈輕鬆打掉一座城

馬其諾防線共構築各種用途的永備工事約5800個,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15個。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堡的裝甲厚度達300毫米,均能承受一戰時期大貝莎列車巨炮這樣的420毫米炮彈連續兩發的直接命中。防線內的防坦克障礙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斷崖及金屬和混凝土樁砦,並用地雷場加強。防步兵障礙物一般為金屬樁或木樁鐵絲網,有的地段還設置了通電鐵絲網……經過英法工程專家的仔細評估後,他們一致認為德軍根本無法攻破馬其諾防線,因此該防線也被稱為攻不破的防線。

德國軍方高層經過仔細研究,認為以德軍現有的裝備絕不可能打破馬其諾防線,必須使用大口徑的列車炮。德國軍方的要求是,這種巨炮需要一炮就能打穿7米厚的混凝土掩體或者1米厚的鋼板,還需要從敵人炮兵無法還擊的距離外進行發射,所以它的口徑不能低於700毫米。於是,克虜伯公司從1935年開始研究,但開發這樣的巨炮談何容易。還好克虜伯公司有著許多世界上最為優秀的火炮設計大師和深厚的技術儲備。他們經過7年的艱苦努力,終於研究成功了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列車炮一一古斯塔夫列車炮。

二戰最強超級巨炮:古斯塔夫列車炮,一發炮彈輕鬆打掉一座城

古斯塔夫列車炮的口徑高達800毫米,重達1300多噸,可將7噸重的炮彈射擊到37公里以外,其性能遠遠超越了當年的大貝莎列車炮。由於對該火炮的性能極為滿意,克虜伯公司以他們董事長的名字古斯塔夫命名,這門巨炮也是克虜伯家族的最大驕傲,也是克虜伯公司的驕傲。而該系列的第二門巨炮則被命名為多拉,這是設計師艾利希·穆勒博士已故妻子的名稱。德軍士兵顯然比較喜歡後一個名字,他們把該系列的兩門巨炮都叫做多拉,這也是多拉巨炮的由來。

二戰最強超級巨炮:古斯塔夫列車炮,一發炮彈輕鬆打掉一座城

古斯塔夫列車炮體積龐大,重量巨大,一般的火車是帶不動的。為了牽引這門巨炮,克虜伯公司還特地設計了兩臺功率為1050馬力,時速達60千米的巨型機車。由於開發時間過久,此時法蘭西戰役已經結束。德國人沒有攻打馬其諾防線,而是用大批裝甲部隊從最不適合使用坦克的阿登山區突破,隨之像秋風掃落葉一樣消滅了英法聯軍,佔領了法國全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馬其諾防線確實沒有被攻破,也算是攻不破的防線。

此時的古斯塔夫巨炮的出現似乎已經生不逢時,好在元首希特勒對其還是非常重視的。1942年春,多拉火炮組裝完畢並定於3月19日進行最後的射擊試驗——19日,獨裁者希特勒在幾位元帥和將軍的陪同下,乘專列從柏林來到戒備森嚴的魯根沃爾德靶場,觀看試射情況。中午12時20分,多拉火炮發射了一發混凝土破壞彈,彈丸實測重量為7.086噸,火炮射角65度,射程達26.09千米。40分鐘後,即下午1時整,火炮又以射角45度發射了一枚重4.759噸的榴彈,射程達47.22千米。這兩枚炮彈都準確的擊中了目標,擊穿了7米厚的混凝土與1米厚的鋼板建成的模擬工事。

二戰最強超級巨炮:古斯塔夫列車炮,一發炮彈輕鬆打掉一座城

對火炮性能非常熟悉的希特勒對此極為滿意,他對克虜伯公司稱讚有加,並且命令再造出兩門同樣級別的大炮,還讓德國軍方以700萬馬克的鉅款將這門古斯塔夫列車炮買下。希特勒對古斯塔夫列車炮非常喜愛,此時雖然馬其諾防線已經被摧毀,但不代表歐洲就沒有堅固不可摧毀的要塞了。

1941年德軍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德軍在經歷了初期的大勝以後,卻沒有獲得莫斯科戰役的勝利,雙方轉為相持階段。這時候德軍的實力仍然佔據著明顯的上風,希特勒

為了進一步擊垮蘇聯,下令準備進行斯大林格勒戰役。但要保證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就必須先滅斯大林格勒側翼克里米亞半島上的蘇軍重兵集團和海軍要塞。德軍攻打克里米亞半島的作戰中,遭遇了很多難以克服的問題,其中最無法解決的就是塞託斯多波爾要塞.

塞託斯多波爾要塞,早在1789年就被定為為一個要塞城市,由於該地是黑海艦隊的基地和戰略要地,蘇軍對這個要塞也非常重視。經過蘇聯軍民長時間的修建,整個塞瓦斯托波爾成為一個堅固無比的要塞群,其防禦能力的強大絲毫不亞於馬其諾防線。

以塞瓦斯托波爾市區為例,圍繞城市綿延360公里的矩形地帶,蘇聯人同配置了12個永久要塞群,佔全部克里木要塞數量的75%。以當時該市最強的“馬克西姆-高爾基I號”聯裝炮塔要塞來說,它擁有1934年製造的雙聯裝305毫米巨炮,射程達到44公里,外部防禦層形狀酷似當時的戰列艦炮塔,由200——300毫米厚的裝甲板全體包裹,炮塔下面有3層永固工事,每層永久混凝土天蓋都厚達3000—4000毫米。此整個要塞周圍都被永久混凝土裝甲板覆蓋,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鐵路連接,在山地部分更設置難以數計的暗堡、火力點,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裝且具有絕對優勢射界,理論上絕不可能對該防禦地帶進行地面攻擊。而且設計者將要塞的基本彈藥存放在地下深達30米的“庫拉貝”主彈藥庫中,可以抵抗住任何德國現有火炮和空軍的任何打擊。

負責指揮作戰的曼施坦因元帥在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面前碰的頭破血流,他在六個月的時中間內擊中前後集中7個師的部隊進行了兩次大規模進攻,都沒能攻陷這個城市。德國人引以為自豪的3,4型坦克,88毫米火炮,斯卡圖轟炸機在這些鋼鐵要塞面前根本無能為力。

見到這樣的情況,曼施坦因只得向後方求援,要求調動重炮。最終數百門大口徑火炮運送到前線,包括其中427毫米卡爾鐵道迫擊炮、615毫米鐵道加農炮、280毫米K5鐵道加農炮。

二戰最強超級巨炮:古斯塔夫列車炮,一發炮彈輕鬆打掉一座城

但他們和古斯塔夫巨炮相比,也只算是小兄弟了。由於古斯塔夫巨炮的重量太大,所以他在3月份分解成幾部分,由三輛列車運送到塞瓦斯托波爾前線,光是車廂就有25節之多,列車全長達到一公里多。

由於古斯塔夫巨炮重量太大,雖然分解了,但普通鐵路和鐵路橋仍然承受不了最終運載巨炮的列車被迫繞了數百公里的路才送到前線。運送到前線以後,由於當時鐵道的盡頭離塞瓦斯托波爾還有幾十公里的距離,所以巨炮只能仍在原地等待了一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德國人派出大批工兵緊急修築了一條鐵路支線。古斯塔夫巨炮通過這條鐵路終於開到了最前線,離塞瓦斯托波爾只有16公里。4月初,古斯塔夫列車炮開始在鐵路上架設,它的架設場面極為驚人。古斯塔夫恐怕是有史以來最可怕的火炮,他具有戰術作用。首先由一個300人的工兵營負責火炮的組裝工作,對於重達數百噸的主要零件,只能用2臺巨型起重機吊裝底座,然後安裝炮架、炮管和裝彈機構,安裝工作花費了整整三週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古斯塔夫列車炮上空有德軍戰鬥機巡邏保護,附近還有兩個高炮連協助防空,除此以外還調動了大量德軍負責附近的警戒工作,僅僅這批人就有2000人。在古斯塔夫列車炮附近,一共有德軍官兵和技術專4000多人,相當於一個步兵旅了。火炮架設好以後,整炮長43米、寬7米、高12米,有4層樓那麼高,簡直相當於一艘軍艦。它的炮彈也大得驚人,有7米長,豎起來比兩層樓還高,其中一種炮彈用於破壞混凝土掩蔽,它則重達7噸,內裝2000公斤炸藥。它的威力足以擊穿37千米外厚度為0.85米的混凝土牆。

二戰最強超級巨炮:古斯塔夫列車炮,一發炮彈輕鬆打掉一座城

由於炮彈過重,它的裝填只靠用一輛輕型坦克將其推入炮膛。古斯塔夫巨炮射擊時候,由一名上校負責指揮,直接操作火炮的士兵多達1000人,另外還有數百人的維修保養人員。前後準備調試了一個月才徹底完成,6月7日古斯塔夫巨炮開始向塞瓦斯托波爾開始炮擊。可以說,古斯塔夫巨炮的可怕性,甚至連他的設計者們也沒有想到。古斯塔夫以極慢的速度一發發的射擊,每一發炮彈射出,就伴隨著巨大的破壞力。它前後射擊了48發,擊毀了塞瓦斯托波爾的5個要塞群。其中在連射9發以後,其中一發炮彈穿透了庫拉貝主彈藥庫上面30米的土地(包括10米混凝土牆),將其引爆。在古斯塔夫巨炮的幫助下,德軍第三次進攻只用了1個月的時間摧毀了全部的要塞,攻佔了該城,俘虜10萬蘇軍,完全佔領了蘇聯的南部。

之後德軍逐步失去了戰場主動權,古斯塔夫再也沒有參加戰鬥。該炮曾經運回過進行檢修和重新安裝膛線,然後送到列寧格勒前線。但由於整炮太重,價格太高,壽命太短,需要絕對戰場制空權的保護,以及大量的輔助人員和設施,古斯塔夫巨炮被德軍指揮官認為並不實用,只能用於特種作戰,沒有給予太大的重視。其實對於古斯塔夫最大威脅也就是敵軍的飛機,因為他的目標太大,根本談不上隱蔽。列車炮的結構精密,又完全沒有防禦能力,一兩枚重磅炸彈即可將其炸傷導致無法使用。

對於古斯塔夫巨炮來說,一旦受傷只能送回德國維修,這一來一回又是幾個月的時間,運輸過程中又會有巨大的花費。簡單來說,古斯塔夫只有在己方擁有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如果只是有一部分制空權,就不能冒險使用巨炮。當時蘇聯英美都有大量的攻擊機,所以古斯塔夫巨炮的使用必然受到這方面的嚴重限制。當他運送到前線時候列寧格勒前線,卻正好遇上了蘇聯人的反擊,古斯塔夫巨炮只得再—次被運回國內。

二戰最強超級巨炮:古斯塔夫列車炮,一發炮彈輕鬆打掉一座城

此時古斯塔夫系列的第二門巨炮多拉也在之前運送到了斯大林格勒前線,但該炮經過一個月時間的架設和準備以後,蘇聯已經開始了對斯大林格勒的反攻,德軍被合圍。多拉巨炮只好趕忙從前線撤走,僥倖突破了蘇聯人的包圍圈,之後再沒有使用過。由此德軍開始失去戰場的主動權,制空權自然也無法保證。當時古斯塔夫系列巨炮無法及時移動,目標又特別巨大,一旦遭遇蘇軍飛機的轟炸就很容易被摧毀,所以也就是一直沒有使用。直到1945年4月22日古斯塔夫列車炮被德國人自行拆毀,多拉列車炮也在同時被炸燬。列車炮的時代,也隨著二戰的結束而終結,接下來的是導彈的時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