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時補正當時 花樣美食開啟溫暖“食”刻

2018-11-25 11:57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胡媛

天冷时补正当时 花样美食开启温暖“食”刻

俗話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民間素有“冬令進補”的傳統習俗,而食療又是中醫歷來倡導的養生之法。在冬天,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以滋養五臟、培育元氣、扶正固本,促使體內陽氣升發,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本週,記者為您介紹幾款適宜在天冷時食用的滋補妙方。如果說裹緊被子也無法溫暖自己,那麼不妨嘗試食補,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溫暖身體,一舉兩得!

天冷时补正当时 花样美食开启温暖“食”刻

桂圓紅棗糖水

★推薦理由:

氣血不足的人一到天冷時節便手腳冰涼,很多女性都會被這問題困擾,市民金女士也不例外。日前,金女士特地網購了一些紅棗和幹桂圓,給自己煮了一鍋暖暖的桂圓紅棗糖水。

“我一向都喜歡紅棗的香甜氣味,這款糖水營養好吃,是非常不錯的養生食品。”她說,可以在晚上燉一鍋,放入保溫杯中,第二天上班帶到辦公室飲用。工作之餘,喝上暖暖的一口糖水,寒冷與疲勞瞬間一掃而空。

紅棗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五果”(桃、李、梅、杏、棗)之一,歷史悠久。桂圓又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兩者都是補血養氣的佳品,很適合女性服用。在製作桂圓紅棗糖水時,紅糖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眼下,我市各個紅糖廠都已經開始榨糖,古法榨糖工藝榨出的紅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微量元素。如果沒有紅糖,也可改用冰糖調味。

◆做法:

生薑切片,桂圓和紅棗沖洗乾淨。依次將生薑、桂圓、紅棗放入鍋中,燒開後轉小火燉一小時,開鍋加入適量紅糖,再燜大約10分鐘,攪勻即可。

天冷时补正当时 花样美食开启温暖“食”刻

豬蹄蓮藕湯

★推薦理由:

天冷的時候,一碗暖暖的湯,不僅能夠驅趕體內的寒氣,還能給忙碌了一天的心靈別樣的撫慰。市民小劉今年24歲,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她已經習慣了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對晚高峰的擁堵車流,也早就習以為常。不過,前幾日冷空氣來襲,讓這個年輕的女孩對走出家門有些“畏懼”。

“每年天一冷,早上起床離開被窩就成了一天中最難的事。”小劉說,隨著天氣轉涼,擅長廚藝的媽媽開始每餐都給家人準備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土雞煲、豬蹄蓮藕湯、芋頭燉排骨等美食輪番出現在餐桌上,讓小劉覺得驚喜。

“其實,豬蹄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是比較常見的美容食品,多喝點豬蹄湯還可以讓女孩子們的皮膚變得滑嫩。”小劉說,媽媽做的豬蹄蓮藕湯暖而不膩,煮透的蓮藕軟糯可口,非常美味。白嫩的藕煮熟後變成了粉色,性質也由“涼”變“溫”,可滋陰養血。在燉湯的過程中,將湯上面的一層油撇掉,喝起來就沒有負擔了。豬蹄和蓮藕,在熱氣騰騰的慢燉中慢慢交融,倒也是相得益彰。

◆做法:

先將切好的豬蹄放入涼水中煮開,去除血沫,然後撈出用涼水衝淨,瀝乾。砂鍋中放水,倒入豬蹄、姜、蒜、黃酒,也可放入適量的枸杞,大火燒開,轉小火燉1小時。再將蓮藕放入煮熟的豬蹄湯中,調入適量鹽,燉15分鐘左右即可。

天冷时补正当时 花样美食开启温暖“食”刻

蘿蔔羊肉湯

★推薦理由:

每到天冷時節,羊肉總會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用荷葉包裹的千祥羊肉,香味四溢,深受大家的喜愛。其實,買一塊生羊肉,加幾塊白蘿蔔燉成一鍋,熱氣騰騰的羊肉蘿蔔湯也是一道讓人備感溫暖的美食。

“還記得第一次吃到羊肉蘿蔔湯,是在北方上大學時。在那以前,我一直以為羊肉就應該是蘸醬油吃的。”90後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蘿蔔羊肉湯有溫補脾胃、健脾消積的功效。天冷時喝上一碗暖暖的湯,整個人瞬間就有了暖意。羊肉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腹部冷痛、體虛怕冷、氣血兩虧等都有治療和補益效果,最適宜在冬季食用。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蘿蔔不宜與人參、橘子、西洋參、柿子等同食,吃羊肉也不可以加醋,吃完羊肉後不宜馬上喝茶。

◆做法:

準備好羊腩肉750克,白蘿蔔一顆,香菜、鹽、料酒、蔥、姜、胡椒粉等食材。將羊腩肉洗淨,切成粗絲,白蘿蔔洗淨切成塊。在鍋中倒入底油,放入薑片煸炒出香味後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後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蔔,轉小火煮至蘿蔔斷生後,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

天冷时补正当时 花样美食开启温暖“食”刻

山藥玉米排骨湯

★推薦理由:

山藥玉米排骨湯是一道味美香甜,營養豐富適合全家喝的湯水,有健脾開胃、去燥滋補的功效,也能補充體力,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市民沈女士對這道湯情有獨鍾,不僅是因為她自己愛吃玉米,還因為5歲的兒子喜歡吃山藥。因此一連幾天,這道湯都是沈女士家餐桌上的常客。

山藥肉質細嫩,含有極豐富的營養保健物質,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所含膽鹼和卵磷脂有助於提高人的記憶力,常食可健身強體、延緩衰老,是人們所喜愛的保健佳品。玉米作為粗糧,因其香甜的味道在日常生活中也深受大眾的喜愛。“這道湯味道清香無膩味,熬出來的湯汁營養豐富,清熱利溼,健脾開胃。湯中的排骨作為肉食可以為家人提供豐富的蛋白質,美味又營養。”沈女士說。

◆做法:

先將小排清洗乾淨,然後入熱水過濾,將血沫沖洗乾淨,然後再用冷水過濾一下。將玉米和山藥依次切成小塊,蔥切段,姜切成條。將排骨放入洗淨的鍋內,大火帶水沸騰,再放入洗淨切好的玉米和山藥。滴幾滴白醋和醬油,可去腥和調味。再放入八角、蔥、姜。小火燉1小時左右,熄火前十分鐘加入少許鹽、麻辣鮮、雞精、麻油等佐料,味道更佳。

天冷时补正当时 花样美食开启温暖“食”刻

番薯粥

★推薦理由:

番薯作為日常主食之一,不僅營養豐富,還有一定的醫療價值。“每次去鄉下,熱情的老人家總會裝上滿滿一袋番薯,讓我們帶回家吃。”日前,市民小美用紅薯和米煮了一鍋香甜軟糯的粥,獲得了家人的一片稱讚。

番薯所含的蛋白質比大米和麵粉還多。此外,還含少量的脂肪、胡蘿蔔素、核黃素等。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

眼下的季節,可以多煮粥吃,多喝湯水類的,少吃油炸燒烤類的食物,以免上火嗓子痛等。“煮一鍋紅薯粥,可以作為早餐,也可以在飯後喝上一碗,香甜可口,清淡不膩,老幼皆宜。”小美說道。

由於紅薯粥含較多糖分,所以患糖尿病的人不宜食用。另外,紅薯粥一定要趁熱服食,冷了後吃或吃後受涼,都容易引起泛酸。對於一些平時不能吃甜菜的胃病患者,也不宜多食。

◆做法:

將番薯洗淨去皮,切成小塊,把米淘淨,將小米和薯塊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燒沸後,轉用小火煮至米爛成粥。也可以直接放入電飯煲中煲煮,更為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