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理財術語你都瞭解嗎?

現如今很多朋友手裡有了閒錢都會購買一些理財產品,我們在購買理財時經常會聽到或者看到一些專業的理財術語,例如:潛在收益率、預期收益率、保本比例、年化收益率等等,那麼這些理財術語你都瞭解其中的含義嗎?如果搞不懂這些術語,只是聽從一些銷售人員的推銷而盲目購買了一些高風險的或者是不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可能就要吃虧了,今天小梁來給大家聊一聊一些常用的理財術語。

這些理財術語你都瞭解嗎?

潛在收益率:潛在收益率是指有可能達到的最高收益率,在金融衍生品中比較常見,比如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這類產品風險高、收益高,潛在收益率也有可能很高。

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率,指的是期望的收益率,就是銀行在發行理財產品時,對產品的最終收益率的一個估值,並不代表銀行理財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率。

固定收益:固定收益是投資者按事先規定好的利息率獲得的收益,如債券和存單在到期時,投資者即可領取約定利息。固定收益類投資指投資於銀行定期存款、協議存款、國債、金融債、企業債、可轉換債券、債券型基金等固定收益類資產。

募集期:募集期是指理財產品或者基金從發售到發售結束的時間段。

到期日:到期日是理財產品投資期限的截止日

到帳日:到賬日是指理財產品到期以後,本金和收益支付到投資者賬戶的日期

大家投資時一定要分清到期日和到賬日,不要把到期日當成到賬日,資金安排要充分考慮到期日和到賬日期間的時間差。

年化收益率: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投資內收益 / 本金)/ 投資天數] * 365 ×100%年收益率:是一筆投資一年實際收益的比率。實際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投資天數/365

保本比例:即產品到期時,投資者可以獲得的本金保障比率。比如,某銀行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說明書中詳細寫明產品的保本比例80%,意味著到期時本金可能虧損20%。所以要注意,在選購理財產品時要看清收益類型、保本比例,不要一味地聽從銷售人員對收益的宣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