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天價彩禮都是發生在農村呢?而城市卻沒有這回事,對此你怎麼看?

聚焦三農熱點說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最合適不過

從事婚慶服務行業十年,和好多人也探討過這個問題。

首先說一下我們這邊的大致彩禮價格,縣城內在8萬到15萬。鄉鎮25萬到35萬。縣是全國貧困縣,彩禮確實周邊地區最高的

第一,攀比心,哪怕是女方家長心裡不在乎,也抵不住七姑八婆的一張嘴,你家閨女多少錢彩禮啊,我家的多少多少

第二,男方家裡兄弟多,感覺多要一些,以後自己的孩子在婆家話語權多一些

第三,現在的男女比例失調,男女相親,女孩是在家等著別人來,男孩是排隊等著相。週而復始,彩禮越要越高

不過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雖然說彩禮越來越高,但是嫁妝也是越來越好。





愛之都


男婚女嫁,男方送彩禮,女方贈嫁妝,禮尚往來,其喜洋洋,古代文明,應該無可挑剔。但這習俗延續到今天,越來越邪門了,天價彩禮的出現,讓這傳統習俗的文明內涵蕩然無存了!洞房花燭夜,這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讓大彩禮給弄得熱度大減。 天價彩禮主要發生在農村,究其原因(文化、經濟、習俗使然),首先,農村婚後女方普遍住男家,女方家長認為我把個白花花的女兒養大送你家,要點彩禮是應該的,有些人甚至認為彩禮越多,說明女兒身價越高,越榮光,如此互相攀比,造成天價。如果女方不要彩禮,或者彩禮少,反而還要遭人非議(認為女子又怎麼怎麼了……),其次,男女比例失調:一是生育造成的男多女少,二是現在女的要求高,據我所瞭解的現象,山區女子往平原地區嫁,農村女子往城裡嫁,那高摟大廈,霓虹閃爍,城市的繁華對很多年輕女性是頗有吸引力的。這樣留在農村結婚的女子就更少了,物以稀為貴嘛! 第三,農村經濟條件差,弄點大彩禮來改善生活、甚至養老這也是天價彩禮產生的原因之一。甚至有女子是“開發銀行"(找錢的),男子是“建設銀行”(花錢的)之說。天價彩禮對婚姻的危害有目共睹,要改變這種惡俗,一要加強農村思想文化建設,改變人們的觀念;二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民富裕起來。天價彩禮城市很少見到,也不外乎城裡人文化高、觀念新,經濟條件好嘛。


雪上村落


天價彩禮在農村這種現象似乎已經司空見慣,特別是經濟不景色,村子落後的農村男生,娶妻結婚的話,花上幾十萬也是常有的。

為啥結個婚要花這麼多錢呢?今天,我就這個結婚清單來曬一曬。1.訂親見面禮金少說六萬,加上五六份女方家親戚的四樣好禮,至少也得三千,這是六萬三。2.女方三金禮,少說兩萬,買新衣服,三千,這是兩萬三。3.女方要新房,縣城買,房加裝修這差不多三十萬。4.女方要個車,少說十萬。5.最後女方父母要彩禮,至少十萬。簡簡單單這樣一算就五六十萬了,大家說說一家農村人靠天吃飯,種幾畝地,哪裡來的收入?家裡存個十萬八萬已經是富餘家庭了,即便這樣也得鉅債幾十萬呀。天底下哪雙父母不希望兒子早日娶妻成家,借,貸也要結這個高價婚。況且農村女生少,再就是許多女生都向往城市。總之,花高價能成家已經是很不錯了。那麼男生東拼西湊高額鉅債結了婚,女方就會幸福嗎?我看未必!婚後,男方鉅債要還吧,接下來就是婚後的鉅債壓力,苦不堪言,又痛苦無奈。

為什麼我們不提倡簡簡單單結個婚呢?多看看革命前輩在艱苦歲月時期的婚禮影視作品,多聽聽爺爺奶奶那時的婚禮,也許會給我們一些啟示。


玉主好人玉文化傳媒


彩禮,這是一個多少年的話題,最近幾年不知道是因為物價飛漲,還是因為男女比例失調的問題,反正這彩禮是越來越高。
而且,農村的彩禮之風尤其盛行,甚至高達幾十萬,還要有車有房,按這樣的行情,娶一個媳婦都要100萬以上,
那為什麼這樣的情況都發生在農村,而城市缺不多見。

第一他和受教育程度高低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受了高等教育以後,很多農村的孩子會留在城市,會選擇自由戀愛了,有了愛其它相對會好解決一點。

第二,農村的攀比風比較厲害,東家丫頭受多少彩禮,咱家就不能少,愛面子,而城市裡,誰知道誰家送多少呀。

第三,和收入有關係,同樣的幾十萬彩禮對農村人真的是天價,而城市,相對高收入人群多一點,幾十也沒有那麼難。而女方也許也是高收入人群,並不需要那幾十萬的彩禮。


愛尚新疆10456


我雖然是農村人,也身長在農村,總覺得在農村的農民,由其實對彩禮這件事情吧,主要分幾種

1,農村有的人見識少,眼光短淺,只顧當時,別是長一輩的,在這一方面從不為子女的幸福考慮,

2,沒文化,思想落後,只想這些是應該的,只顧自已,

3.有的是自以為事,處事不顧全面,覺得自己養的女兒,不管自已的女兒怎麼樣,男方就該拿,

4.沒志氣而沒骨氣父母,他們從不考慮別人,遇到這事就想狠狠的敲男方一筆,

5.好吃懶做的父母,特別是懶的,不願意去付出的,就想在男方身上打主意,

以上這幾種在我農村最長見的,


銅矮人


說起彩禮各地都不柤同。農村現在彩禮確實越來越多。特別是近幾年每年數目都在上漲。農村人簡直娶個媳婦不容易。家裡越窮要的越多。拿不出來就別想娶到媳婦。可城市裡就不一樣,不要多少彩禮還賠車賠房有些還賠的存票。我發現越富裕的地方越不要彩禮。因為人家家庭條件本來就好,女孩子都想進入好的家庭,以後過上好的生活。所以家庭越好媳婦越不愁。女孩爭著去嫁。而農村人越窮女孩越不想嫁所以把彩禮抬的越來越高。更有甚者,傾其所以家㡳,東倒西借好不容易把媳婦娶進門,沒過幾天稍微不如意就離婚,簡直要窮人的命呢。農村現在彩禮越來越高離婚率也越來越高。這是很現實的。不知何時才能剎住這一歪風?望友們下方評論。


和諧226152456


天價的高額彩禮,更像是死灰復燃。當年計劃經濟時代,流行的‘三轉一響帶咔嚓’‘三十六條腿兒’‘七十二條腿兒’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那時候這類結婚的鋪張,也是從城市開始的。那時候的一輛需要工業卷才能買的自行車,絕對堪比現在的豪車了。在哪個時代,城市人的婚姻往往都是壓力山大。而這些東西農村是根本不可能獲得的,家家戶戶都窮,也沒法去講究什麼。所以哪個時代的農村婚嫁,顯得更樸素。或者說這種樸素也被農村的現實所侷限的。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改革開放和計劃生育多年以來。城市相對經濟發展更快,而計劃生育在城市裡也管控得更嚴格。基本已經全面普及了獨生子女,這一點農村有的寬容地方子女會多生一些。

從思想意識來說,城市人對新鮮事物的接觸和接受速度要遠遠超過農村。長此以往也就拉開了差距,這種思想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城市裡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壓力不大,而且本身經濟條件就好。婚嫁雙方的花費也都相差不大,女方陪嫁婚車幾乎是標配。條件好的,陪嫁婚房的也不是少數。這樣一來在結婚之初,小夫妻就獲贈大量的財物。甚至婚房都是男女家各送一套。未來雙方父母的財產也都是這小夫妻的。等於是兩家人的財產都集中到了小兩口身上。雙方父母也都有醫保社保,晚年並不依賴子女養扶,這樣一來,高額彩禮本身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女方家富裕到能陪嫁房子了,要男方家那點錢有啥用?

農村往往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必然要涉及一個未來,嫁女父母的養老的現實問題,這些家庭的父母需要一個物質的保障,來獲得安全感。如果是一兒一女的家庭,或許可以達到收支平衡。而只有男孩和多個男孩的父母,往往就悲劇了。當年重男輕女養了兒子的牛氣,也成了現在的洩氣。不客氣的講,20年前,一些民風不好的地方,沒有兒子的家庭是很受歧視和欺負的,把女孩當做‘賠錢貨’‘絕戶’也不在少數。你養男孩七郎八虎,村裡都橫著走的牛逼了20年了,輪也該輪到女孩家牛逼一回了吧,憑什麼總是人家吃虧受氣。

還有就是愚蠢的攀比風氣,你家閨女要了20萬彩禮,我家女兒比你家的漂亮,怎麼也得要30萬才有面子。

這種要面子的虛榮心,和城市幾十年前要‘三轉一響’的沒什麼區別。無非就是農村人的注意力還停留在城市人幾十年前的狀態下。只是當年的要物轉變成了要錢。

天價高額彩禮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當地政府在正面引導還需要做很多工作,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對於消除陋習也是有著積極作用。

民俗要尊重,陋習要抵制。


實現一個曉目標


天價彩禮現象折射出現在父母對子女不自信的普通心理,自已奮鬥一生,省吃儉用為兒女著想,有些人甚至連孫子的錢都儲存好了,試想,你兒子就一定是不能自理的廢物嗎?他就不能幹的比你更好嗎?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培養下一代自強自立才是正理。


心累力乏


目前,農村彩禮也沒網上說的那麼大,但是每年都在上漲,我認為漲的原因有兩個,1、是農村人愛攀比,比如說見面禮,正常的話10100或者10700寓意萬里挑一、萬里挑妻,如經濟條件好點的壯壯麵子,給兩三萬或者更多,那麼下面的人就會效仿,如果婆家不給,她就會說憑啥人家值那麼多我就不值。2、是現階段男多女少,如男孩長相差點,父母為了給孩子取上媳婦或者說取個好點的媳婦,沒錢借錢也要往上砸。




齊靈283


因為農村的女人都出去了,見識了城裡的生活,覺得自己變高貴了,要嫁農村男人就得要房,要車,要彩禮,而城市就不同了!農村女嫁城市男會覺得低人一等,自然不會提過份要求了,城市男跟城市女基本都有房,門當戶對講究的就是和諧!自然也不會要多少彩禮!所以農村剩男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