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養殖蛋鴨前景如何,國家有補貼嗎?

菻雨


都聽過說稻田養蝦、稻田養魚,但你有沒有聽過稻田養鴨技術呢?很多人都會很奇怪,鴨子的體型這麼大,活動強度也很高,它們是如何在稻田裡嬉戲玩耍的呢?水稻的長勢優質,鴨子長得更加健壯,這就是稻田養鴨帶來的優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瞭解一下這個新模式,可學習喔。

到了6月份的時候水稻就可以栽種了,將稻秧栽培下去之後,這時候就可以投放鴨子。待到稻穀抽穗期到來的時候,就可以將這些鴨子進行販賣。在稻田裡打造鴨子的生長環境,稻田裡的雜草害蟲則是鴨子的食物,且在活動的過程中,土壤的肥力將會增加,還能起到鬆土的作用。鴨子的糞便也滿足稻田生長的營養需求,這可是天然的農家肥,自然會讓水稻更好的成長。

栽種水稻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生長週期適中、抗倒伏能力強、抗病蟲、產量高的特色,這樣才能讓鴨稻能夠和平共處。此外稻田一定要能夠實現規模化種植,且水量充足、蓄水力比較強,當然還要保障該片區域不被汙染,這樣才能進行鴨子得更好養殖。

養殖的第一步則需要對營養成分進行勘測,然後採用肥料養土,有機肥的添加註意不要太多,因為鴨子的糞便也會帶來肥力,3-5年之後不必施肥。在5-10畝地的間隔範圍內需要設立一個鴨舍,挖30cm深、40cm寬的水渠,確保鴨子的活動和嬉戲。每畝稻田之間也要有40cm寬的渠道,方便鴨子的活動範圍。

鴨棚的搭建中可以有效的解決避雨的難題,一般高度為1.2m。在品種上也要保證活動力強、抗疾病、生長週期短的品種,主要還是選擇中小型鴨子,這樣才能適應稻田的環境。在鴨子下水之前要保障無疾病困擾,控制在15℃以上的水溫條件,同時也要進行指示性的訓練,方便後續的管理工作。

一般鴨子放養稻田前需要放到水裡訓練7-10天的時間,之後才能放入稻田中。此時也要注意需要進行飼料餵養,這樣才能讓鴨子更好的適應環境。在飲食之後鴨子就會去稻田裡玩耍。在餵養中也需要注意密度的問題,一般數量控制在25-30只。這樣才能達到農田的水草、害蟲和鴨子的飲食相平衡。在這種環境下餵養60-70天,即可出欄售賣。不知道大家對稻田養鴨有什麼新看法,你們見過這種技術嗎?


新農村的日與夜


我很贊同樓上的觀點,記得老家了以前是山區農村的。小時候就專門有人跑到我們那個土地貧瘠的地方去養殖,結果什麼技術都不懂,就是為了去騙國家的補貼,最後政府的來調查,跑了,也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