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一個月工資多少才正常?

奇葩史說


我沒有大數據,我就說一下我身邊的幾個人吧。

表哥,94年的,高中沒上就出去工作了,現在在上海的一家物流公司上班,他是包年的,一年八萬塊錢。工作呢,很是輕鬆,屬於辦公室訂單一類的,做六休一。

同學a,95年的,二本畢業,現在在蘇州某教育機構工作,一個月六七千塊錢,包吃住,一天八小時,也是做六休一。

同學b,95年的,專科畢業,後來又學的計算機,現在在上海工作,月入過萬,不包吃住。

暑假工遇到的工友,97年的,高中沒畢業,在餐廳做服務員,一個月3600包吃住,做六休一,一天超過10個小時的工作量。

這就是我身邊的一些90後的工作以及工資,至於什麼是標準,無定論,自己感覺好就好。自己感覺不行,就加把勁,努力一下。


小幸福的萌萌雷


五千左右吧!

原來,網上流傳鞋一張圖,就是下圖,看了下圖,作為94年的孤寡老人,深感慚愧,存款只有2萬,沒房沒車,孩子?別開玩笑了,我自己還只是一個孩子,不能早戀,所以嘛……(女朋友都沒有,哪來的孩子),自從上了頭條,整個人感覺都不好了,動不動就是月入過萬的,而我當然也是體面人,年紀輕輕就月入0.45萬!


其實這種東西一笑而過就行了,對於大部分90後來說,相當一部分還在上學,哪來的收入?就拿94年和95年的來說,這個年紀2017年也就剛剛大學畢業,連收入都沒有,怎麼可能會有車子和孩子,當然,不上大學的孩子和存款可能已經達到上圖的標準了,但是車子嘛,估計就懸了!

其實與其說下圖是每個年級該有的財富,不如說是這個年紀成功人士該有的樣子,下圖這個標準,相信絕大多數人除了孩子都達不到,無論是80後還是90後,除了一些高學歷和一些創業成功人士,大多數人工資水平在4000-8000之間,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十分優秀,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國目前經濟水平就是如此,想要更高的工資,要不創業,要不提高自己的能力!哪裡有那麼多月入過萬的人,要真是這樣,中國早就是發達國家了!


暴走的學霸




其實90後都還是窮人,至少按照以上表格是這樣的,至少我是。

90後最大的有29歲了,明年就要到三十而立的年紀了。但不是說30歲需要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之類的,而是說30歲必須明確以後該努力的方向。



但現在就要說90後工資,就得看行業、崗位和學歷了,比如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有年薪20多萬的,也有月薪兩三千的,平均一下就是10來萬,不可信啊。

根據調查顯示,剛畢業的學生工資普遍是4000-5000,之後每年工資都是會上漲的:

一線城市:4000+2000*n(n為工作年限)

二三線城市:3500+1000*n(n為工作年限)

大家可以對照表格看看是否拖了後腿。

當然了,每個人的消費水平決定了工資水平。見過小縣城拿著三四千卻每天開開心心上下班的人;見過大城市拿著一兩萬卻愁眉苦臉壓力山大的人。

我相信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在面對如何情況,所以工資多高多低都是正常的,只要夠生活,心態夠好就好了。


職場一休


93年,上海工作三年。現在月薪2萬。運氣和選擇真的很重要,現在沒房沒車,但是我覺得該有的早晚都會有,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剛來上海那會,月薪3000不包吃,不包住。租房+吃飯機會就沒錢了,吃飯不敢吃貴點的,為了省兩塊錢公交車費每天早晨走3公里去地鐵站,來回就是6公里。來回花在路上的時間三個多小時。住在沒有熱水器出租屋,出租屋只能放下一張床,洗澡要自己燒水,天氣冷的時候會奢侈一點去澡堂洗。但是年輕咬咬牙還是過來了。

然後我想說的就是,上天是公平的,不會辜負你的努力,種一棵樹最好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晚熟青年isx


小白知道,很多90後工作一段時間後,對自己的工資有種無以名狀的焦慮。

A說:“我稅後10300。”

B說:“我17年畢業,一個月4000,但包食宿。”

A和B,誰說的是真話?

其實,他們可能說的都是大實話。

下面,我們先說地區的差異。

在各省市中,北京的平均工資最高,非私營年平均工資13.17萬,相當與一個月1.09萬,妥妥的月薪破萬。

與之相比,河南的平均工資最低,即使是工資相對較高的非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也才5.55萬,摺合月平均工資4625元。

至於佔就業大頭的私營單位,工資就更低了。

北京(私營月平均工資):5895元

河南(私營月平均工資):3060元

大家可見,僅僅是平均數,各個地方(私營和非私營)的差異就非常巨大。(從3060元到1.09萬元)

正因為差異大,且個人圈子的封閉性,導致我們的認知失真。

有人可能說了,我的朋友和同事,工資多是10000-15000,若在大城市工作,月薪沒有一萬怎麼活啊?

他(她)若是985或211院校的學生,說的可能是實情。實際上,很多互聯網巨頭的應屆畢業的起薪就有這麼多。

1、阿里巴巴:13K-18K

3、騰訊:12K-14K

……

其中,還不包括額度不等的季度和年度獎金。有些IT巨頭的員工甚至認為,工資是零花錢,年終獎才是大錢。

至於金融業的牛人,年薪50萬或100萬都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當然,有些通過個人奮鬥,贏得事業成功的人可能不服氣。

小白的90後朋友大張,普通院校畢業,在一家品牌和專利申報的小公司當業務員,底薪才4000元,但很多時候,業務提成高達10萬。

他不認為自己比大公司的員工或名校畢業生差。

當我們在談論月薪的時候,不要忘了,很多人是沒有月薪的,他們沒有社保,也沒有公積金。很多統計資料都沒有他們的月薪數據。

他們的工作是“一個又一個活計”,而且不是每天都有活幹。

1、農民工搬4噸水泥上樓,工錢是300元。

2、砍一噸甘蔗,工錢是160元。

……

農民工們也有焦慮,也有苦惱,只因為表達能力有限或是手機打字不大熟練,也就甚少在網絡上發牢騷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74元,月均2164元。

在此科普一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工資是有區別的。

人均工資=單位付出成本-個人社保公積金-

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轉移淨收入

全國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才2164元,真的不多,扣掉(經營,財產,轉移)後,能算工資的部分就更少了。

前些年,同學到山區租地種植草藥,但缺乏人手看管藥園。當地山民毛遂自薦,年薪只需2000元。

雖說山區消費低,可以自給自足,花不了幾個錢,但我依舊為如此低價而震驚。

90後,有著更優渥的生活環境,更好的知識水平,理應對未來有更好的期待。

然而,我們還沒那麼富,整體工資水平真的不高。

1、高收入組(占人口20%),月均收入5412元

2、中等偏上收入組(占人口20%),月均收入2879元

3、中等收入組(占人口20%),月均收入1875元

4、中等偏下收入組(占人口20%),月均收入1153元

5、低收入組(占人口20%),月均收入500元

你若月薪5000元,已經超過95%的國人!

看完上面的數據,你認為90後一個月工資多少才正常。


小白讀財經


我一個月才2000。我是怎麼活下來的,家裡要交水電氣網費,買衣服很多年沒在實體店買了,因為真的買不起。好痛苦。好窮,根本不會賺錢!
你覺得我正常嗎?


楊楊得憶


嚴格意義上我們應該把90後劃分為90後,95後。這兩類人群體不管是工作經歷,還是性格特點都是迥然不同的。

90後的工資水平在8K➕才算正常。

1.這一類人群大部門已經步入了社會兩三年,有一定的工作經歷。如果發展順利,在一個公司穩定做下去,基本上能夠做到公司的中層管理。也算走上了人生新的巔峰。

如果不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不斷在跳槽,不斷在尋找自己的職業發展,這一類人群可能還是處於低工資水平。

95後這一類人群剛剛步入社會,甚至是還沒有畢業,所以這一類人群算是低端人口,工資可能剛好能夠養活自己,處於斯洛特需求模型最底端。

如果表現順利,拿到校招offer,那麼會比較好。平均工資在5K➕

如果很不幸,還在實習,那麼平均工資只有3K➕。

起點決定了你的高端,你正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決定了你的工資水平啊。

90後你的工資是多少呢?


婷婷愛停停



本人就是90年的,在西安工作,現在是工作的第四個年頭。所以,對這方面的問題也深有感受。

目前,進入職場的90後,最多也就是我這樣的,四五年的樣子,這樣的工齡相對來說,開始有一種社會主力的架勢。

當然了,作為主力來說,工資就比較平均,中等。

另一方面,這個工資與行業有很大的關係,有的公司老員工才拿四千,所以不會讓你拿的超過這個數;有些是地域原因,在北上廣等一線大城市,月薪拿一萬估計都不會夠;有些是能力原因,剛入足社會,一般都會被當做新手培養幾年,工資只夠每月的基本開支;而有些是學歷原因,好大學畢業工資都很高,一般學校基本都是低薪。當然,也有些企業比較看好剛入職的新人,就拿今日頭條的招聘來說,更喜歡校園招聘,像算法工程師等專業,工資年幾十萬的不在少數。還有騰訊,王者榮耀裡的製作者估計大多數是90後,所以平均到每月,工資估計也會有好幾萬。

這些都是行業,地域,專業和學歷的好處,但更多的人工資都是不高的。

我工作四年,工業設計師,目前在西安才拿到6000多,辦公室裡就經理比我多,而且其他人年齡都比我大。所以,這個事還是要有全面的評估才能說清楚的,單問90後應該那多少,是很難回答的。

在這裡,就拿西安來舉個例子吧。個人覺得90後,在西安,本科畢業應該拿5000是比較合適的,目前在西安生活,5000左右的工資相對比較好一點,扣除各方面的錢,基本拿到手也就4000多。但事實是,好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拿的都是3000左右。最後以一句話總結一下:

能力有多大,就拿多大


職場引力


最大的90後已經快奔三了,最小的90後也成年了!
一般大學畢業的
90後出來工作也有時間長的也6丶7年了,少的也有1丶2年了,也還有人沒有工作,還在應聘當中!

90後算是一個尷尬的的年齡段,往前真正的苦沒吃過,往後中國才真正的發展起來!90後的消費觀念也是大同小異,但是不管如何90後再怎麼消費也是得要自己負擔起來,是自己承受經濟的時候!



2017
主要城市工資水平

從這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出,主要城市的工資水平都不低於5000,因此5000是一個分水嶺!所以我覺得90後工資至少在5000才行,而且馬上起徵點就改為5000了!可能有人會說小地方三四千也足夠了,是沒錯,但是誰都明白要養家這些錢是很辛苦的!當然每個人的生活態度都不一樣,三四千一樣過得開心幸福!


元丶亓丨円丶丹


94年的16年畢業,第一文憑大專,專升本考了個非重點一本。畢業之後在無錫西門子工業電氣旗下的一家中德合資的電氣製造公司任項目經理。底薪4500+項目提成,出差補貼,總得月收入在8.5-10k左右,車買的是本田飛度,正在考慮在無錫,用公積金首付套房,實在不行再問家裡借一點。畢竟不想給父母增加太多壓力!女朋友有了,丈母孃那邊,三個要求,減肥,買房,彩禮否則實質性的東西免談。今天趁著國慶假期沒什麼事,去無錫看了看房,說真的,感覺壓力山大!但是我畢竟才24歲,奮鬥在30歲之前結婚應該不太是問題,給自己加加油!感覺就得跟央視的廣告詞一樣,我奮鬥,我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