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自媒體時代的來臨是禍還是福?

丨山楂丸


這個話題,也是當下社會也在探討的命題,自媒體良莠不齊,但不能只看到亂,也要看到自媒體的正能量和價值,簡單的說以下幾點就顯而易見。

第一,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自媒體拓寬了傳播的渠道和話筒,受眾不再是沉默的螺旋,而是更加互動。尤其是在當下,平民多了一個發聲的渠道,而不是傳媒寡頭的把持,多一種聲音,讓我們多一份真實。

第二,自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補充和延展,讓信息更多元化。舉一個簡單例子,農村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很難多元化報道的,但是我們在今日頭條就可以看到很多三農領域的自媒體人,他們講述者農村的故事,傳播著鄉村的故事。同時鄉村自媒體還推動了農副特產的銷售,對推動鄉村發展是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的。不才,我曾經就通過自媒體幫助果農一週銷售黃桃八萬斤,分文未取。

第三,自媒體的多元化,讓專業人士釋放更多的價值。自媒體除了娛樂八卦、民生類、評論類,還有很多專業領域的自媒體人,他們分享者自己領域的乾貨和經驗,讓我們能夠更好的學習和拓寬視野。這裡也要表明一觀點,垂直領域的自媒體,在當下的自媒體政策下,將會有更好的發展。

第四,自媒體人需要一場洗禮,當下便是。提高整個行業的素養,也是勢在必行,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媒體就是不好的。

第五,其實也是大家說的詬病,一個孩子的夢想不是當科學家,而是做網紅。網紅也是自媒體。但是個人覺得,一個可以走得長遠的網紅,應該是專業領域的、對社會創造價值的人,庸俗網紅我也不喜歡,但他們的存在,也是滿足了不同的需求,這就是多元化的包容。

第六,自媒體,正如那句話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我們為此喝彩,也為不足反省,加油,自媒體人!


江邊柳林


大家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自媒體的核心是什麼,還是媒體,只不過傳播的介質變了,過去的媒體,多事報社、雜誌、電視臺、電臺等形式,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誕生了新媒體,傳播介質變成了手機APP,包含: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抖音、趣頭條、惠頭條、手機百度、QQ瀏覽器、天天快報、愛奇藝、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快手、UC瀏覽器等等。

以前的媒體流量是高度中心化的,現在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流量是去中心化的。每個人都是一個媒體。所以,就形成了自媒體。

接下來,跟大家說點現實的話題:

2016年,今日頭條的出現,自媒體形式的內容創作者開始湧現,隨著平臺的補貼,越來越多人加入到了“頭騰大戰”,從圖文補貼到短視頻補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享受到了紅利,寫一篇文章, 或者拍一個短視頻,就能拿到幾十元,甚至幾百元,上千元的收入,這時候,很多人開始迷失,不再去工作,而是全職來做自媒體。

但是,自媒體能夠賺錢的人,少之又少,今日頭條200萬創作者,大概只有不到1萬人的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百家號150萬創作者,目前只有30萬創作者有收益,開通原創的也只有5萬創作者,而月收入過萬的創作者,也不到2萬人。

可以說,99%的自媒體都是在做陪襯,壓根就不賺錢,那麼這就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這些人既然不賺錢,靠什麼生存。有些人還好,是兼職做自媒體,所以,賺不賺錢,不重要,還有些人,是利用自媒體推廣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所以,自媒體本身賺不賺錢,也不重要。但是另外的幾十萬人,他們放棄了原來的工作,自媒體一個月也就賺幾百元不到2000元,生活都成問題。

這時候,我們開始反思,自媒體到底是成就了一幫富豪,還是毀掉了一代人!

其實做自媒體是一個新時代的產物,從中立的角度來看,是社會的進步,成就了一批富豪,值得肯定,但是,為什麼絕大部分人賺不到錢,這其實就是一個現實的社會,弱肉強食

關於自媒體是禍還是福,還有一個擔憂,就是信息的價值問題:

因為隨著每個人都是流量的中心,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流量越大,責任越大,信息的真實度、價值度,怎麼得到有效的保障。很多時候,我們通過自媒體平臺發表內容,都是機器審核,審核通過,就會推薦給目標人群,而機器是無法精準的做到,對內容完整的審核。即便是人,也無法準確判斷一條內容的價值。所以,自媒體的出現,引發了第二次爭議,就是誰為信息負責。如果把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傳播出去,危害到社會,怎麼辦?

爭對這個問題,今日頭條做出有效的防範措施,今日頭條目前大概有1萬名審查員。實時對內容進行把關,重重審核,先是機器審核,然後是人工審核。如果還有爭議,還會進行小組討論。這樣一個流程,來確保自媒體內容的價值和安全。

總結:

自媒體是福音,一個可以創造財富的機會,當然財富永遠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至於你想如何把自己變成少數人,就需要不停的實踐、學習,再實踐、再學習。方法永遠比困難多。這是我們工作室一個月的收入截圖:

怎麼做到的,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後臺私信我。


城市觀察君


你好,自媒體時代是福勝過禍的,有了自媒體後,媒體更近距離,更樸實的接近了民眾,給民眾帶來了大量的知識,大量的娛樂與生活事,這是福!

但有福必會有鍋,自媒體的禍就是,有些沒底線的不良人造成的,為了利益胡編亂造,製造出不適宜內容,虛假內容,這樣子是無底線行為,同時這樣的自媒體人,也不會發展長久。

心正則文正,沒有金子會被埋沒,所以保持實際的,正氣操作依然可以發達!作為自媒體人要有負責的態度,因為自媒體是受眾行業,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你負責的態度。

監管部門和自媒體行業,正在進行大整頓大清除,受眾行業絕不允許,沒有底線的職業操守,淨化自媒體勢在必行。





互聯心聲


任何一種社會事物產生或者發明永遠定律就是“好壞參半”,網絡平臺,自媒體平臺一樣。當然我們還是要看這些新時代高科技技術對社會主要產生的作用和貢獻。

自媒體包括頭條平臺讓公眾有了一個可以表訴自己喜怒哀樂的場所和媒介,各種各樣的人都可以在遊戲規則前提下盡情享受和發揮:寫白字錯字的,狗屁不通的詩詞,尿一樣的毛筆書法,蹩腳的小品,自以為是的文章和神一樣的點評等等等等。

最有意思的是一些名人加入後讓這個老百姓平民化的媒介充滿了生機,原來人要出名是不怕給燙死的!!!

於是一些有影響的名人爭先恐後加入了自媒體!反正最近娛樂圈,演藝界情況不太理想,還是來頭條或者微博平臺上蹭蹭熱度吧,連新東方俞敏洪先生也喜歡這樣做,這幾天頭條平臺新聞和評論區全部都是關於俞敏洪先生“墮落”論,看來新東方的股票又要大“賣”啊😄



大提琴心聲


不多說看焦點訪談是什麼說的



隔壁蕭哥哥


像互聯網一樣,自媒體無疑也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利也有弊,關鍵就在於人們如果掌握其中的奧秘了。做的恰到好處,會讓你金錢,人脈雙豐收,做的不好,理解不當,就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後果了。所以我認為自媒體既有他存在與發展的好處,同時因為是新興產業,所以也存在著較大的隱患。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說一說其中的利與弊。

利:自媒體作為一個傳播信息,製造信息的平臺,無時不刻都發揮著自己的巨大作用。很顯然,大數據的時代已經來臨,與新媒體技術產生交互作用,再說大數據也能夠為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提供保障,基於大數據的數據預測分析,以及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定製化的服務。許多紙媒在自媒體發展之時,選擇雙管齊下,既擴大了閱讀量和影響力度,也創新信息傳遞模式,順應時代的變遷,積極給予正面的社會影響,不得不說,自媒體作為一個新媒體起到了一個領頭羊的作用。

弊:有利就會有弊端,總有有一些“標題黨”,為博人眼球賺取閱讀量,總是加上一些暗示性極強的字眼。這些都是敗壞網絡環境良好氛圍的不良現象,也是信息高速發展面臨的一些問題,如何最好地使用新媒體技術並且有益於社會,是值得考量的。再看自媒體公眾平臺,總有一些人大肆使用公眾平臺傳播不實謠言,利用自媒體公眾號快速的傳播度和巨大的閱讀、轉發量,誤導閱讀者,並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最後說說廣告,各類自媒體公眾號推送夾雜著廣告,或是直接明目張膽地大篇幅推送廣告內容,造成的影響不佳,使得自媒體推送內容魚龍混雜。

自媒體的利弊已經展現,在新媒體技術社會建構的過程中,新鮮有之,優良有之,醜陋亦有之。揚長避短,解決好新媒體技術隨之而來的問題,從而提供一片網絡淨土,這應是所有新媒體工作者、運營商所視為最終目標的。

這就是小編總結的自媒體的利與弊,希望可以解決大家的問題,可以點贊關注小編,給大家積極正能量的諮詢。


祿祿愛健身


現在已經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了,手機點點可以實現支付,分享,代理,賺錢了。。

所以我覺得是福啊,,讓老百姓,不用投入太多錢,就可以創業,就可以賺錢啊,

所以不用文化程度高,,只要你找到一個剛需的產品,用一部手機,就可以賺錢


心思維品牌策劃


隨著時代到來網絡的普及跟利益驅使著更多人去做自媒體。自媒體隊伍的不斷壯大確實極大地豐富了平臺內容,給平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機。但不可否認的是,平臺上垃圾文章、低劣文章也是層出不窮,讓讀者不勝其煩,嚴重影響了讀者良好的閱讀體驗,當然也給平臺的管理增加了不小的負擔。

也不是說自媒體隊伍龐大了不好,其實,從事自媒體的人越多,越有利於平臺發展,因為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生命體驗,這些體驗對別人來說就是稀奇寶貴的東西,見到這些很多讀者往往有相見恨晚之感。從自己的生命體驗裡提取出的精髓就是最好的文章,關鍵是要懂得如何提取,如何用符合自媒體的手段恰如其分的呈現和展示。


孔一令


自媒體來了,是一個福,把贓汙的人搞得膽小,有了自媒體,把社會做得公正兼明,大公無私,使個社會好得多,沒有自媒體他們膽大,沒人舉報他們,使社會和國家有一些損失,現在可好,他們做錯事,隱藏也太難了。


李春均李子園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不僅激發了原創作者的創作靈感,也為人們瞭解各個領域的知識提供了方便。優秀的作品不僅能得到更多人的欣賞,同時也能給原創作者帶來一定的收入,可以說這是雙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