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的資產超過1000萬,還需要出來工作或者上班嗎?怎麼安排比較好?

樓房平移頂升糾偏加固


如果1000萬資產是剔除房產之後的可投資資金,那麼即便接下來不上班,這麼大額的投資額,在各商業銀行私人理財部門找到一個6%-8%年化收益率的產品來進行投資不難,這樣每年差不多可以獲取60-80萬的收益,即便在一線城市生活,也能過得相當滋潤。

當然1000萬資產如果包括房子等固定資產,像北京一套房子下來就得近千萬,這種情況的話,其實可支配收入很少,還是需要出來上班搬磚來繼續維持生活。

當然,1000萬全是可支配的收入,不妨可以按照標準普爾家庭資產箱線圖來進行合理安排,(如下圖),具體而言就是預留10%用於短期消費(即短期的生活費用),然後拿出20%左右的錢,也就是200萬用於購買一些重疾險和其它保險,另外拿出30%的錢可以博一些收率比較大的投資品種,可能要冒一定的風險,比如股票、股票型基金等,其它40%可以購買一些貨幣性基金和債券等固定收益率的品種,用於保本升值。

至於有房有車,還有1000萬可支配的收入,是否上班,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上班比較輕鬆,做的也是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比如科研、研發這種有意義的事情,那就可以繼續維持,當然如果上班比較無趣壓制,而且每天干的僅僅是一些機械重複式的工作,那就沒有必要上班。


侯賢平


我們先做一個定義,1000w資產指除自住的一套(已供完)外,可支配的資金 1000w ,有了這樣的標準比較好談下去。

如果已經80歲了,還有1000w,應該好好花錢然後等死多開心啊,不要工作。

那麼定於為45吧,我們開始聊 ,先說結論:一定不夠,必須工作賺錢或投資

如果是投資,那沒話說,錢生錢。

如果沒投資,保持目前的生活水準,很快就花完。

花錢的地方 ,吃喝玩樂,房子維護,孩子教育,醫療費用,父母養老,自己的養老,朋友間聯誼。。。。

出去工作,薪水可以彌補一些費用,也可以接觸社會了解市場

1000w 必須部分變成資產,不然貶值的速度很快,不要只想著每年7-8%收益,每年有70w的現金收入,減去通脹,那麼回報率更低。

我的建議,1000 其中300-400變成資產,可以適當放槓桿, 200-300 做一些固定收益產品,200 可以做一些偏風險的產品投資,如果有機會可以做一些海外資產的配置。 買一份大額的保險,留一些現金做週轉。 完了 1000 就沒了 。

但這1000 ,可以作為一個基石,真的沒工作,到時候也可以吃一段時間,再找機會

其實想一下,一個人在45 時候已經有1000w ,那麼人脈和專業度不會差,所以根本不擔心其未來會怎樣怎樣,對吧?

我一直想說:40歲以前靠生命去打拼,40歲以後靠人脈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首先自己要有概念,然後請專業的人打理。

講一個小故事,一顆果樹,一堆果子 怎麼選

選果樹的,就在於細水長流,一直有東西可以吃,還可以賣錢

選果子 ,賣了賺錢,吃一段時間 ,如果只有1000w ,這就是結果,吃完就沒了

但賣了果子,買果樹苗,等果樹長大後結果,又回到細水長流,這就是投資。

道理很簡單,做起來難,但真有了1000w ,看的角度和高度不同,自然也就清晰了

寫文章的同時,朋友在說,在中國5-10億的資產可以保證財務自由。

我張大了嘴,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A哥AVR


如果你的資產過1000萬,那要看你的生活目標了。每的人的人生目標都不盡相同。

如果你小富即安,喜歡悠閒的生活。那麼你就可以選擇不上班或只上一些較為輕閒的工作崗倍位。在這種人生目標不,你可以把1000萬大部用來買貨幣基金和國債,少部分用來買指數基金。以現在的理財產品年收益4%左右的收益率,大概一天能收入1000元利息,一個月是3萬元左右。這種收入在三四線小城市現在是相當不錯的了。10年以後肯定也足夠不用上班也能快樂的生活。但是每月3萬元左右在一線城市只能是目前還是不錯的收入,,但10年以後的物價幅漲和工資漲幅來看,這3萬元就有可能是很普通的收入了。但也足夠生活日常開支。所以喜歡清淨無為的人,物質慾望又不高的人,完全可以不用上班或找個工資低但輕閒的工作。

如果你不喜歡這平凡的生活,喜歡生活得更精彩。那麼你這1000萬元就不能追求低風險了。你只能冒下風險去博取更大的收益,比如做投資入股或自己親自做些生意。最低你也應重倉買股票而不是重倉買理財產品了。這樣你才可能有更多的收益。當然同時你也會有更高的風險。你的投資一旦成功了,你就可能億萬身家。你就會成為老闆和名人。你的投資如果失敗了,你就會回到起點。

如果是我自己,我會選擇進退自如的生活方式。把這1000萬資產一半投入到高風險的投資當中去,一半買理財等低風險的品種

。我會依然工作或創業,但終生不斷的學習。一旦投資創業失敗,我還有一半的資產來為自己留條退路。至少這樣自己的晚年生活會更安逸些。


孟可的思想空間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現在中國資產超過1000萬的家庭已經不算少數,根據去年的統計數據中國大概有1%的家庭都達到了千萬級別,但是在我國經歷了房價飛速上漲的10年之後,中國人的資產構成中大概有70%都是房產。


對於一線城市而言,很多千萬資產的人其實可支配收入並不多,如果不出去工作那麼很難維持在一線城市的生活,更別提在傢什麼也不幹了,相信很多人連敢想也不敢想。如果您在二三線城市,房產在您總資產中佔30%左右的比例,手中有500萬左右的金融資產的話,那麼單靠這些資產去理財的話,每年30萬的收益還是能滿足一個家庭的開銷的,但是另外一個需要考慮的就是資產很難再增值,那麼考慮通貨膨脹的話,雖然現在看似夠用但是過10年、20年之後呢?手裡的500萬元購買力肯定會不斷的打折扣,如果一個人才40歲上有老下有小是遠遠不夠的。

再說如果是有1000萬元的金融金資產,這類人一般都是事業有成在自己的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地位,筆者身邊有一些這樣的朋友但是沒有一個人停止奮鬥而是在不斷的努力著在自己的領域發揮著自己的力量。

筆者身邊也有反面的例子,大概在10年前當時筆者身邊有位朋友已經身價千萬,認為沒有必要在奮鬥應該好好的享受人生,每天幾乎都是打打牌吃吃飯,可是幾年過去之後發現身邊的朋友慢慢的都超過了自己,而自己這幾年什麼都沒有幹,資產反而減少了不少,頓時慌了起來,可想再努力的時候卻沒有了當初的幹勁最後不了了之。所以一旦人閒下來幾年可能就喪失了鬥志,這個是很可怕的。

總的來說現在在我國千萬資產雖說不是很普遍但是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多,而如果真的停止奮鬥可能過幾年最後的就是當事人本人。以上只是筆者自己的一些看法,當然每個人的生活態度不同,我們也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要求所有的人。


首席投資官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如果你擁有1000萬的資產,那麼可以肯定的是這1000萬肯定不是你靠上班的死工資賺來的吧,不然你得多高的工資才能攢夠這1000萬的存款,所以有1000萬還上什麼班。

當然,也要看你是在什麼城市吧。比如說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你有1000萬也不算啥,最近出了一個有趣的數據就是在北京,每千戶裡就有13個人是千萬富翁。所以,你在北京肯定不算富翁,不過1000萬不上班,只要不奢侈肯定也是夠生活了。那麼,在其他二三線城市,可以說可以生活得很奢侈。

但也不是說你拿著這1000萬不上班,什麼也不幹。不上班的意思是你不需要再為別人打工了,而是你可以用這些錢去做自己的事情。

比如說創業、做天使投資等等,如果做得好,很容易快速使你的資產翻倍。如果你比較懶得話,也可以做理財,1000萬的本金如果把風險控制的好的話,利息就夠你的日常開銷了。

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活法,對這1000萬資產的使用選擇也很多。但是聰明的人就會用這1000萬錢生錢,使自己越來越富有。


正商參閱


資產1000萬在現在這個社會已經不足為奇,尤其是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1000萬代表什麼呢?按北京房價(均價),就是一套一二百平的房子。

所以單純說資產超過1000萬,可能還需要接著努力工作了。

但是如果題主說的是除房子、車子等固定資產之外的可用資金超過1000萬的話,那確實需要仔細思考如何進行資產配置了,如果資產配置合理,就算不上班,“睡後收入”也足以維持你的基本生活,當然,要是配置不合理,1000萬也可能會虧損不少。

錢自己不會生錢,所以需要進行投資。而為了降低風險,一般人都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所以需要合理配置資產。


所謂資產配置,就是根據投資者的投資目標、風險偏好等將資金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於不同的資產類型,譬如說股票、債券、大宗商品、另類投資和現金等等。

一個很簡單的投資道理是,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所以若是題主的目標是過很優越的生活,那就需要承擔大風險,買股票吧;如果你只想過普通的小日子,那就買房子吧,在中國買房還是比較穩妥的。至於具體比例問題,還是需要根據你的具體目標以及風險承受力做出具體分析。

還有一種情況,不進行資產配置,只花現金。如果是在三四線城市,一家人的生活成本按照5000來算,1000萬夠花166年,但這是排除了因為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影響下,資產縮水的情況。

其實,不管錢夠不夠花,建議題主還是好好工作吧,之前有篇文章叫《在北京30套房的小哥:人一閒,就廢了》,不知道故事有沒有誇張,但是道理是有道理的:人還是要找點事情做,趁著年輕多奮鬥、多折騰,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後代多積累財富!

創業投資家(ID:cytzjia)原創,歡迎關注我們,獲取更多致富方法,閱讀更多財經信息!


創業投資家


謝邀,我是變革家筆哥。
如果說在過去幾十年,個人擁有的資產超過1000萬,那我可能會選擇時間較為寬鬆的工作,閒暇時間可以用來休閒,看書等做一些感興趣的事。但如今經濟形勢不同了,即使擁有1000萬也要想辦法進行保值增值。
這就需要進行資產配置,具體的配置方案取決於個人,不過需要時刻謹記的是安全性第一,選擇適當的投資組合方式可以分散一定的風險。
就投資品而言,目前國內大中城市的房價泡沫明顯,相對風險很高,並非理想投資。無論是房產稅、房貸政策還是流動性緊縮,都可能導致市場對房價的預期逆轉,並觸發房價下行。
因此,海外買房逐漸成為趨勢,即使暫時沒有買房的實力,也可以選擇將一部分存款轉為美元,或者投資海外股市和固定收益產品。
此外,黃金的投資價值也普遍被看好,但黃金大漲的前提是出現全球性的危機事件,如果人民幣大幅貶值的話,無疑在中國買黃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具體的投資組合方式可以是:20%投P2P,500萬投信託、貨幣型基金、200-300萬投一級市場。還可以400萬買信託,300買股票或者是股票基金,200萬投PE,100萬放在類似的餘額寶或者是理財通裡面,再用50萬去做P2P。

變革家


轉:我現在在五線城市,興城,有海,風景也不差,是一名外科醫生,月入1W,現在房價4000-5000元,之前全款買了168平米,當時才80多萬,有車,有車庫,本田雅閣,開車都到海邊5分鐘,生活沒什麼壓力,工作壓力大一些,目前生活很隨性,有時間就出去玩,平時踢足球,旅遊,同學聚會,出去開會都帶上家人,最近朋友要去自駕遊,剛買個帕傑羅V97,質量穩當,就是油耗高點。假設有1000萬啊,我可能降低點工作壓力,不幹臨床了,上機關混混,買個門市,自己乾點啥都行,不打算去大城市,混不明白,這裡多好,都是熟人,沒有什麼事是辦不了的。人生其實很短,在北京,1000W就夠個房子錢,車位都買不起,天天上班累成狗🐶。


趙哥S888


在北上廣深,資產過千萬的人太多了,基本上只要買了房的,都有過千萬資產。

比如深圳福田,南山區,很多小區房子都在10萬一平,有套100平的房子,資產就上千萬了。

但如果大部分財富在房子上,特別是如果還有貸款,根本不用想不工作的事情,先把貸款還完吧。

只有買了2-3套房以上的人,可以賣掉一套房,才能稍微輕鬆一些。

另外從過去三十年來看,每年的貨幣貶值速度在20%以上,現在即使有1000萬現金,再過30年就相當於現在的4萬圓,根本不值錢了。

所以一方面要持續工作,不要坐吃山空,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投資理財,讓財富增值。


貝姐理財


資產有1000萬,情況還是不一樣的。在北京四環內有一套零貸款的100平米房子,也足夠能讓你身價超過1000萬。可是一樣要出來開滴滴車,掙外快。

如果擁有1000萬的現金資產,沒有其他的任何資產的話,估計大家首先還要考慮的是房子。

住有所居是在一個城市生根發芽的基本條件。社會的不斷經濟發展,促成了人們收入的增加,人們幾乎把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向了住宅和土地。房價的高企,讓絕大多數年輕人無法在城市生根發芽,或許學子們返鄉對於家鄉的發展也是極大的利好,能夠縮小城市之間和城鄉的差距。

如果手上有1000萬現金,還有合適的房子居住,我們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了。

1000萬現金可以享受到銀行的私人銀行服務,能夠購買更高收益率的產品。一年收益能達到七八十萬。有這一筆錢能夠供絕大多數家庭日常生活開銷了,不上班也罷。

不過不管是家裡蹲還是到處旅遊,時間長了一樣空虛。其實見過很多家資千萬的富二代出來工作,可能他們掙的工資連零花錢都不算,但也是家長的任務,不至於長期跟社會脫節。

像這種情況,其實可以每年投入幾十萬元開公司或者商店(這也算上班的一種方式),幹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畢竟每年有七八十萬收入的保障,只要不動用本金,虧錢也不怕的。

人是一種社會群體動物,並不僅僅是能夠滿足吃喝拉撒睡就可以了,社會交往方面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有家資千萬還是億萬,不想像豬一樣活著,那麼就出來工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