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江湖油梟的落寞


黑金江湖油梟的落寞


黑金江湖油梟的落寞



黑金江湖油梟的落寞

頭圖/光匯石油創始人薛光林


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忽視或錯判,以及過於依賴江湖情義的草莽性格,為這些油梟們的背影多少增添了一絲悲壯。


/ 嚴凱

過去兩個星期,深圳長富金茂大廈的61-65層籠罩在一片陰雲之中。

神秘石油富豪薛光林是這裡的主人,不久前他的另一家公司因3億多元欠款,被強制司法拍賣其所持1260萬微眾銀行股份。

微眾銀行是由騰訊發起成立的互聯網銀行,最新估值高達1200億元。來自11月2日的拍賣公告信息顯示,薛光林控制的光匯石油是第四大股東,持有這家民營銀行1.2億股,佔總股本的2.857%。

儘管被拍賣部分僅佔1.05%,卻也折射出薛光林捉襟見肘的現實處境。僅僅數月前,這些總價值已超過34億元的股份被法院查封凍結,查封期限至2021年1月29日止。

當平安銀行遲遲無法要回3.39億元借款以及利息、罰息時,這個曾經關係良好的合作伙伴只好把光匯石油告上了法庭。

光匯石油的債務黑洞到底有多大?外人不得而知。

但對於一位曾擁有百億身家的石油大亨來說,區區3億欠款目前就足以讓他寢食難安。這家曾在中國民營石油公司陣營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石油巨頭跌落神壇。

跌落神壇的不光只有薛光林。

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閩粵沿海地區,諸如薛光林這樣的民營“油梟”不在少數。僅福建石油幫就曾在數千億的中國民間石油貿易中佔據過半壁江山以上。

在這份冗長的名單中,林恩強、鄭金泉、蔡天真等大佬的名字共同構成了那個時代的符號象徵。

這些“油梟”性情堅韌,敢於冒險,重信重義。他們大多發跡於上世紀90年代,在自由市場和政策監管的灰度空間裡不斷遊走,從石油貿易發家後,又不斷往產業鏈的上下游轉型滲透。

這些人的人生軌跡和中國過去30年的經濟奇蹟有著高度的一致,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30年來中國民營企業家敢於冒險、野蠻生長、摸著石頭過河的複雜特徵。

但今時不同往日。

光匯危局


微眾銀行股份被強制拍賣的當天下午,薛光林在公司內部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言辭激烈地批評員工。

在這封標題為“互聯網9.9.6和10.10.6”的郵件裡,這位早年南京大學哲學系出身的企業管理者痛斥公司職員不願加班,以及索要加班費的行為,認為不加班的員工是在“騙飯吃”

“996”普遍指互聯網行業的工作節奏,早9點上班、晚9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

薛光林還在郵件中吩咐公司的HR,把那些想著早九晚五下班的員工趕走,因為這些員工“不是這個行業(互聯網)的人”。

“全中國互聯網公司週一到週五員工加班都是應該的、正常的、沒有加班費的、更不需要補休。”薛光林在郵件中寫道,“這是互聯網公司的行規,哪裡有一個互聯網公司不加班的?”

光匯石油兩年前開始試水互聯網行業,推出車主加油消費創新平臺——光匯雲油。薛光林對此寄予厚望,希望公司能向“互聯網+”轉型。

但沉甸甸的實業基因早已滲入光匯石油的骨髓,光匯雲油自上線以來一路磕磕絆絆,“互聯網+”並沒有像薛光林所期望的那樣,成為實業的翅膀。

光匯雲油離職員工稱,公司高管更替頻繁,曾在半年內換掉了四位COO(首席運營官)。目前,光匯雲油仍在招聘COO,以及其他高管職位。

去年年中,薛光林曾說,光匯雲油若要取得長遠發展,就必須要打通線下“最後一公里”,即用戶在平臺上儲存的油品能夠快捷轉化成日常消費,油品與現金之間的轉換實現真正打通。

光匯石油對外宣稱有近千家聯盟加油站,1500萬立方油庫存儲資源。但前述離職員工稱,光匯石油擁有的自營加油站站點僅個位數,倉儲量也遠沒有向外界宣稱的那麼多。

早期,薛光林砸下了大量資金,光匯雲油憑藉激進的打法吸引了大批用戶,平臺積累了不菲資金。截止目前,光匯雲油對外宣傳累計服務的車主用戶已突破1200萬。

“真實數據並元沒有那麼多,而且這些用戶都是衝著高返點、高利率來的,用戶真正用它來加油的沒有多少。”光匯雲油離職員工說。但光匯雲油尚未對此作出回應。

光匯雲油的動盪讓薛光林內心感到焦慮。11月2日微眾銀行股權被強制司法拍賣的消息,或許加速了他的焦慮,直至升級為怒火。

薛光林今日的憤怒或許早在四年前就埋下了種子。

2014年 8 月,光匯石油發佈公告,以10.4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nadarko公司兩個海上油田區塊的參與權益,這兩個油田區塊位於渤海灣,且已穩產。

除此之外,光匯石油還參與了新疆迪那氣田和吐孜氣田。

薛光林雄心勃勃試圖向上遊進擊,但他輸給了運氣。

當時國際油價正處於每桶105.44美元的高位,然而由於美國頁岩油產量驟升,伊拉克、利比亞等產油國地緣政治危機得到緩解,國際市場供大於需,油價從當年下半年開始突然崩盤,至年底下跌了近50%。

光匯石油的業績從此一蹶不振,連年虧損。僅2015年下半年,該公司虧損額5.23億元。2017年,光匯石油乾脆不再公佈公司業績報告。

從去年10月3日至今,光匯石油一直處於停牌狀態。在停牌前,光匯石油的股價跌至1.5港元,與高峰時的5.16港元相比,薛光林最高122.5億的身家已大幅縮水。

一個群體的背影


如今,停擺的不僅是業績報告,在公司官網上,“光匯歷史”一欄的更新時間定格在了2016年,2017年之後再無“歷史”。

在光匯石油長富金茂大廈總部,薛光林獨佔一層。

這棟深圳第六高樓總共有68層,高303.8米,35層以上每平米月租金超過200元。從他辦公室的大落地窗遠眺,能清晰地看到對面的香港自然保稅區。

但從去年開始,當薛光林站在200多米的高空,思考如何應對光匯石油當前的困境時,他或許多少會有些搖搖欲墜的錯覺。

為緩解資金壓力,薛光林不得不斷臂求生。今年7月30日,光匯石油擬出售公司位於舟山的油庫及碼頭設施資產和股權,以及集團15艘海上運輸大型油輪。

光匯石油是中國第二大燃料油進口商和中國最大海上供油服務供貨商之一。對於這家以石油貿易起家的民營石油巨頭而言,倉儲和物流是其生存的基石。

薛光林當下所處的困境難免讓人聯想起另一個石油大亨蔡天真。這位留著兩撇鬍子的民營油輪大王是泰山石油的創始人,二人同樣都崛起於上世紀90年代。

光匯石油創立於1992年,這一年鄧小平南巡。

次年,中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對石油的需求量在此後逐年驟增。十年後,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美國之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繼而在2004年成為第二大石油進口國

同樣是1992年,蔡天真南下香港,利用香港特殊的地理優勢和政策做國內燃油供應。在香港,這位只會寫自己名字的人註冊了一家名叫泰山的石油公司。不過,這家日後馳騁於東南亞的油輪巨頭因其名字經常被外界誤認為是來自於山東的民營油企。

和薛光林不一樣的是,蔡天真的發跡得到了福建同鄉林恩強、鄭金泉等人的援手。但他們命運的一致性也都證明,這些曾叱吒風雲的油梟無不例外享受到了時代紅利。

那是中國民營石油企業的黃金年代。

彼時,“三桶油”仍在襁褓之中,中國內陸巨大的石油需求量有賴於這些油梟們來滿足。他們的油輪頻繁穿梭過馬六甲海峽,往來於中國閩粵沿海碼頭和東南亞之間,源源不斷地將油品運輸至碼頭旁的儲庫中。

但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蔡天真的沒落同樣始於轉型。

十年前,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油輪運輸業經營慘淡,泰山石化開始將重心轉向造船和石油、成品油倉儲業務。他將油輪變現後,果斷以13.26億港元的高價購入福建泉州造船廠100%股權。

但他忽略了這場危機的威力。油輪業和造船業猶如唇齒,後者很快也陷入寒冬。

僅僅兩年後,泰山石化便將泉州船廠95%股權以21.71億港元的價格出售給了海航集團旗下大新華物流集團。

此後數年,泰山石化陷入了股權爭奪戰的“羅生門”,參與其中的包括南方石化、華平投資、廣東振戎。在與這些資本玩家的較量中,蔡天真敗下陣來。

2012年7月,迫於壓力,時年49歲的蔡天真不得不辭去泰山石化董事長之職。在他擔任泰山石化總裁以來,公司連年虧損,四年累計虧損額近35億港元。

和蔡天真、薛光林同時代的油梟正在與這個時代脫節,他們無法再像過去那樣,憑藉著敢打敢拼的海洋性格在江湖立足。

而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忽視或錯判,以及過於依賴江湖情義的草莽性格,為這些油梟們的背影多少增添了一絲悲壯。

時代向前滑行


相比於這個行業的前輩們,薛光林似乎並不想輕易放棄,他仍寄望於光匯雲油翻身。

薛光林的英文名叫Raymond,與埃克森美孚前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雷蒙德的名字一樣。當時年26歲的薛光林創辦光匯石油時,54歲的李·雷蒙德出任埃克森CEO,開始走向職業生涯巔峰,。

1999年,在雷蒙德主導下,埃克森併購美孚,他也隨即成為這家全球最大的石油巨頭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在他執掌公司的十年間,埃克森美孚從來沒有停止過高速增長,股價遠遠超過標準普爾500指數。

埃克森美孚在全球能源行業裡擁有傲視群雄的地位:全世界私人擁有油氣儲備最多的公司、最大的煉油商、最大的私人天然氣供應商。

與李·雷蒙德的低調不同的是,薛光林很早就不吝向這個世界宣佈了自己宏偉的目標。在光匯石油官網“主席致辭”一欄,第一句話是:“20多年前,我有一個夢想,建立一箇中國民營的全球性能源公司”。

即便時至今日,薛光林還沒有如願以償地將光匯石油打造成一家貨真價實的全球性能源公司,但他的個人財富曾遠超作為職業經理人的雷蒙德。

2009年,薛光林首次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228位。次年,他再次上榜,以122.5億元財富居第43位。

今年9月,光匯石油以525.27億元營收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305位。令人費解的是,擁有如此高營收的光匯石油,為何會因3億元欠款被銀行貼上“老賴”標籤呢?

由於從去年開始不再公佈財報,外界無從得知光匯石油真實的財務狀況。為了扭轉頹勢,薛光林甚至在光匯石油的全球高管大會上,從香港邀請來風水大師坐鎮在主席臺。

光匯石油現今的困境讓這位喜歡使用繁體字的石油大亨脾氣變得更加火爆。光匯雲油離職員工們的記憶中,薛光林經常在公司內部會議室上公開罵人的情形讓他們記憶猶新。

盤踞於南方的民營石油大亨中,多少帶著些傳承紐帶。自辭任泰山石化的董事長之後,蔡天真早已淡出了公眾的視野,另一位福建石油幫元老鄭金泉則依然活躍在福建本土石油市場。

但和20年前攪弄風雲不同,鄭金泉創辦的海奧集團一樣如履薄冰。

他如今不停地為民營石油的生存奔走相告,先後參與了全國政協的《關於加快放開原油、成品油進口步伐的提案》、《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36條”的制定。

他們仍在時代和宏觀經濟的轉軌中尋找遠方的光亮。而對於光匯雲油的未來,薛光林曾在接受採訪時稱,希望光匯雲油在上線3-5年後,迅速佔領中國成品油、燃料油的陸地、海上的線上線下銷售市場,實現超萬億元的收入,並將業務範疇拓展到全球。

他能實現這個目標,以及自己20多年前心中立下的錚錚誓言嗎?◆


黑金江湖油梟的落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