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現在的某個集團軍,連以上的指揮員全部穿越到清朝,能否打贏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

哨兵小虎


即使穿越回去,也沒法改變局勢的。現代戰爭的形態跟過去差別太大了,需要很多條件的輔助才可以解決問題。那個年代,清朝都沒什麼工業基礎,不少武器都是從西方國家那裡購買,武器裝備問題根本沒辦法解決。而且打仗的軍費也特別高,清朝當時國庫也很困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換誰回去都不行,回去了也是個普通士兵,改變不了戰場勝負。

其實甲午戰爭,北洋水師是有機會取勝的,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清軍有好幾次扭轉戰局的良機,都被方伯謙的逃跑行為害了。那時候的鐵甲艦海戰,跟一戰二戰的戰列艦pk有些相似之處,講究隊形。戰鬥隊形壞了,就麻煩了。更值得一說的是,北洋水師起初的噸位確實比對方多,但過了幾年,形勢就變了。北洋水師不僅噸位比對方少,而且穿甲彈儲備數量不足,結果只能擊傷,難以擊沉。買穿甲彈的錢被慈禧過生日揮霍了,而且洋人也不誠實,賣的彈藥個別有些問題。

國家之間的戰爭,不僅僅是帶兵的將領要能打,還要有一個善於總覽全局,機智正派的人,慈禧就不是這樣的人。就算現代化的大部隊回去了,無非也就是能短暫的打幾個勝仗,時間長了,落後的到底還是要敗。清朝的問題並不是缺乏英勇善戰的戰士,而是整個大環境的頹勢。


兵說


我覺得這個行想法很神奇,因為我在97年左右總夢想穿越到清朝的鴉片戰爭中去打擊英國侵略者。我的想法中顯然包含了自信,我的自信從何而來呢?我想更多的是瞭解了那段歷史,知道關鍵節點的作用,所以穿越回去就是帶著未卜先知的優勢,所以取勝不難。





普魯士酒館福龍


可以肯定的回答題主:打不贏!

別小看甲午戰爭時期的日軍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他們是那個時代最強大的軍隊,掌握著符合那個時代戰爭的一切資源。僅靠連以上軍官去訓練士兵,打敗國內的八旗軍還差不多,打敗列強軍隊是不可能的。最關鍵的是,那時候的清政府不給力啊!

先說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時期日本方面動員了20多萬人,這些人如果論武器裝備,其實比大清軍隊要差一些,畢竟清軍主要裝備都採購自西方強國。日軍的優勢是擁有自主的武器製造能力,所以在戰爭中,日軍武器的裝備較為統一。以步槍為例,日軍的步槍大多為國產,雖然射速不如清軍的外國貨,但強在性能一致,補充容易。


所以打起來以後,日軍反而經常佔據主動。而清軍武器裝備的多元化,就如同今天的印度,萬國牌的裝備很難做到有效補充和熟練使用,即便發到手裡,士兵們由於不熟悉在使用上也大打折扣,體現不出槍械該有的威力。

還有就是清軍士兵身體素質普遍不如日軍,雖然在身高上優勢明顯,但清軍的平均體重要比日軍輕10斤左右。這是一場麻桿與小胖子的戰鬥,強壯的小胖子在戰場上可以輕鬆殺掉一名面黃肌瘦的清軍士兵。



如器械不如人,身體素質不如人,就算是進行現代化的軍事訓練,也難以從根本上改變清軍的戰鬥力,再科學的訓練到最後也會淪為花拳繡腿。


再說八國聯軍時期

在當時,中國境內還是有一支強大軍隊的,那就是袁世凱的北洋新軍。這支軍隊接受了西方先進軍事思想。士兵們工資高,普通士兵的月薪都能達到5兩銀子,營長的工資遠超州府官員。士兵的選拔也嚴格,不能有不良嗜好,身體素質也要過硬。而且沒有剋扣軍餉的事件,工資都是由袁世凱或他的親信親自發送到士兵手裡,所以士兵的士氣極高!

訓練上,學習德國陸軍,武器裝備上也以德國制式武器為主,光克虜伯大炮就裝備了幾百門。這支軍隊每年花費白銀600多萬兩,幾乎達到了清朝當時國庫收入的5%。

那又怎麼樣呢,照樣沒有抵擋住八國聯軍。



倒不是他們的戰鬥力差,這支強悍的軍隊自建立起就淪為了袁世凱謀權篡位的工具。當八國聯軍在京津地區燒殺擄掠的時候,如果袁世凱指揮數萬北洋軍防守京城,依託城牆和房屋的掩護與當時已經亂成一鍋粥的八國聯軍作戰,一定會取得京城保衛戰的勝利。可袁世凱不僅沒有北上勤王,反而和東南各省官員組成了東南互保,坐看慈禧被攆到西安。

所以,即便有現代軍官穿越到八國聯軍時期也是沒有用的,因為所訓練的強大軍隊最終會淪為野心家的工具。


遊者走天下


先問一句,有沒有時間限制?如果穿越之後再給三年時間用於戰爭準備,慕什塔戈認為,這批具有現代戰爭觀念和科技素養的連以上指揮員就一定有能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新型軍隊,並打贏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

一個軍的連以上指揮員,人數加起來少說也有上千人,足夠接管清朝當時戰鬥力最強的淮軍。其中,由旅以上指揮員取代直隸提督葉志超、太原鎮總兵聶士成,以及水師提督丁汝昌、右翼總兵劉步蟾等人職位,由營連指揮員充當淮軍陸軍及水師中各級標統及管帶職務。按照現代軍隊指揮體制全面改組淮軍,統一收編分散於各地的綠營、練軍,進行集中整訓,確保在三年之內全面形成戰鬥力。

第一年,招募士兵、集中整訓。除保留原淮軍的少部分具有實戰經驗的老兵以外,拿出大部分兵員缺額,面向社會廣泛徵集私塾畢業且掌握一些自然科學知識的進步青年入伍參軍,堅決將吸食鴉片的癮君子拒之門外。營連指揮員集中利用一年時間,組織士兵完成基礎訓練,其中,北洋水師的士兵重點訓練海上航行、艦炮操作、搶救搶修等課目;陸軍士兵重點訓練輕武器射擊、單兵戰術動作等課目。

第二年,採購裝備、分業訓練。穿越回去的這個集團軍派出若干名精通武器裝備維修保養的指揮員,協助李鴻章出國採購裝備,防止歐洲軍火商以次充好。重點採購馬克沁機槍、克虜伯火炮、毛瑟式步槍,以及與之配套的彈藥,確保槍支彈藥充足,避免戰時出現有槍無彈、有炮無彈的情況。拿出慈禧壽誕所需的一千萬兩白銀,集中採購當時最先進的高速鐵甲艦和風帆戰列艦,剩餘款項用於北洋水師原有艦船的平時維修保養。爾後,步兵、炮兵等兵種分專業展開訓練,確保人人都能熟練使用手中武器。

第三年,陸海協同、演兵備戰

。集團軍首長應利用一年時間,組織陸軍與水師開展聯合抗登陸演習,重點演練遠程機動、灘頭防禦、岸艦一體抗擊等科目,在敵艦可能登陸的海灘沿岸預先構築障礙物,建造岸防炮陣地,通過預設戰場,做好抗登陸準備。此外,加強與朝鮮軍隊之間的協同配合,派出一支遠征軍常駐朝鮮,與當地朝軍深入開展聯合訓練及演習,積極防範日軍藉口朝鮮問題發動侵略戰爭。

經過為期三年的集中整訓及擴軍備戰,原本紀律廢弛、作風渙散的淮軍必將發生脫胎換骨的改變,一躍成為思想先進、裝備精良、戰力強悍的世界級勁旅。到那時,不僅日軍無法取得平壤之戰的勝利,就連八國聯軍也根本不可能登陸並踏入中國一步!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關注慕什塔戈,領略軍事百科!


慕什塔戈


崤山小虎第232條回答。

小虎認為,如果真有這樣的情況,肯定能從軍事上輕鬆打贏“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



我們先來看“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是1894年,中日為爭奪朝鮮的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戰爭於1894.7.25日本突襲北洋艦隊開始。

我們先來看看戰爭之前雙方的“國運”與“幾次戰爭”。

1.1861~1894年,正是中國

“洋務運動”的35年,甚至一度出現了“同治中興”的美好局面。

2.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開始,至此日本國力日漸強盛,因為日本急需將國內過剩的產能進行外銷,因此才決定從對外擴張中尋找出路。

3.1871年,中日簽訂《中日修好條規》,這是近代史上一個少有的中日平等條約。(日本對清朝還是有所忌憚的)

4.1874年的“琉球之戰”,中國輕鬆擊敗日本,但清政府還是賠了日本50萬兩白銀。(清政府官員居然不知琉球為自己屬地,可見清朝之荒謬)

5.1882年朝鮮“壬午兵變”,水師提督吳長慶和丁汝昌擊敗日軍。

6.1884年朝鮮“甲申政變”,袁世凱又擊敗日軍。

7.1888年北洋水師建立

,當年成為亞洲最強大之水師。

……

以上種種,說明當年清朝雖然政體上腐敗懦弱,但在軍事力量上,相對於日本依然有可圈可點之處。尤其是北洋水師被日本偷襲,日本發動“甲午戰爭”也是堵上國運的

但如果有現在集團軍連以上的指揮員的思想認知水平

,可以從根本上領先當時的日本一個世紀,再加上有軍隊的絕對指揮權和原本還算對等的中日軍事力量。

所以,小虎認為,從軍事上打贏“甲午戰爭”,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也僅僅是從軍事上。

我們再來看“八國聯軍侵華”。

1900.5.28以英國為首的八國以鎮壓義和團

的名義,行侵略中國之實際。我們來看看清朝軍民的抵抗行動。

1.6.14日義和團和清軍董福祥、聶士成部“武衛軍”在廊坊一帶打退英軍侵犯北京之計劃,殺敵300餘人。

2.7.14日天津“八里臺”一戰,武衛軍聶士成部用地雷等武器,擊殺八國聯軍900餘人,聯軍使用大炮、毒氣彈等佔領天津,聶士成戰死。(清當時在天津有機器局)

3.8月中旬,英國率聯軍2萬人由天津進犯北京,在“北倉”受到清軍阻擊,不得以釋放毒氣才攻克北倉。

4.10月中旬,德軍瓦德西率兵3萬,在河北“井陘、娘子關”一帶遭清軍劉光才部阻擊,付出重大傷亡後敗退。

5.12.22日八國向李鴻章遞交《議和大綱》


如果甲午戰爭未失敗,《馬關條約》也未必會賠償日本2.3億兩白銀,此時之清朝國力也不至於如此羸弱。

在加上現代軍隊將領的認知,憑清朝當時的武器裝備,我想從軍事打贏“八國聯軍”也未嘗不可。

而且,八國聯軍看到“甲午戰爭”的餘威(若勝利),未必敢貿然侵華


總之,歷史沒有假設,也不可能有穿越,歷史就是讓我們活在當下,依然能夠銘記血的教訓,“落後必然捱打”,這是這個世界永恆不變的道理。

願中華民族富強昌盛!願偉大祖國國富民安!

題外話:謝謝你的閱讀。歡迎關注小虎,小虎作為一個老兵自媒體也需要您的支持。多謝了。


哨兵小虎


假設真能穿越的話,即使只回去1個具備基本素質的指揮員,給他兩年整軍備戰時間就一定能打贏那個時代的戰爭,只要最高統治者全力以赴支持的話。因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對敵人虛實瞭如指掌,他什麼時候進攻、什麼路線、什麼實力、乃至什麼國家背影綜合國力軍事發展趨勢,這些都清清楚楚的話,就相當於你看著別人的牌和人打牌,想不贏都很難,既便一兩場戰役上的失誤都不會影響戰略上的最後勝利。而除了穿越者之外,現實中具備這樣戰略眼光又能將之付諸行動的,必會成為載入史冊的偉人。無論一個國家也好還是一個企業也好,誰掌握時代發展的先機,誰就是歷史的創造者。


天高雲淡120794001


如果是50-70年代的軍人,回答應該是肯定的。那個年代的軍人氣慨能夠壓倒一切敵人。抗美援朝面對武器裝備,後勤保障遠遠高於志願軍的17國聯軍,不也打出了威風。就像毛主席說的,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是人,不是武器。西沙海戰,小炮艇不也打跑了巡洋艦。況且甲午海戰,北洋水師軍艦裝備並不落後。八國聯軍進京時候,大清軍隊也配備了火槍和火炮。戰爭中的軍人毅力和意志堅定,才是決定這隻軍隊戰鬥力關鍵。


乞力馬紮羅的雪205226898


作者可能是穿越小說看多了,一個什麼軍事哎嘿愛好者,或者是特種兵穿越回去就能打贏戰爭。軍事理念首先是建立在軍事科技基礎上的,例如現代軍隊使用的炮戰方法和二戰時期就有本質上的區別,現代有更加高級計算機,有相控陣雷達,可以輕鬆的計算出對方火炮的位置,從而立即反擊予以摧毀,清朝時期根本不具備這樣的科技力量,在說步兵戰術,一個完整的解放軍班級步兵戰術攻擊組,有自動步槍,有火箭筒,如果需要可以增加噴火器,根據這些裝備,制定出適合的戰術,例如攻擊出發位置,攻擊面積,前進速度,兵器的配合等等,清朝有這樣的裝備麼?

海軍那就更不用說了,幾乎全是高技術的東西,就連火炮都是光學瞄準,甚至衛星制導,回到清朝有這些麼?

回到清朝之後最大的可能是這些現代軍人將取得糟糕的戰記,因為他們沒有受過那個時代技術兵器下的戰術訓練


用戶2891380590271


大家回答了這麼多,似乎都在強調武器、鬥志、勇氣的重要性,而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體制!

岳飛打得金兀朮滿地跑,趙官家12道金牌招他回來,人家偏個安就夠了。

同光年間實際統治者是慈禧,這傻老孃們先是不講國際貫例只因列國有支持光緒歸政傾向就利用義和團並向列強一股腦開戰,有這麼瘋的領導關公在世也枉然。

慶壽用軍費,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驕傲成了甲午之恥!

一個視國為已家的朝廷,就是一灘泥,不值得人民解放軍穿越,即便穿越過去你能把軍艦上的"訓練彈"打贏日本子?!


荒井胡桃


呵呵呵!

看穿越小說,看得腦出血了!

意淫傷身。

多運動,少亂想

多點時間追女生,也行!

比提這個問題有意。。

一句話,穿過再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