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謀如果成功,蜀漢真能一舉滅魏嗎?

在三國的歷史上,蜀國大將魏延在諸葛亮北伐時提出的“子午谷奇謀”一直是很多人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圍繞這一奇謀能否成功,存在非常激烈的爭論。這篇文章我們暫且擱置是否成功的爭議,一起探討一下,假定這一計劃實施並取得成功,蜀漢是否就能一舉吞併魏國。

子午谷奇謀如果成功,蜀漢真能一舉滅魏嗎?

子午谷奇謀示意圖

我們先看下“子午谷奇謀”的具體規劃。據《三國志》記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大致意思就是,魏延請命帶一萬軍隊,趁魏軍不備,以閃電戰的方式,迅速通過子午谷攻取潼關,截斷通關內外魏軍聯繫,諸葛亮則率領主力部隊,掃清關內魏軍,進而佔領整個關中地區。

就當是的歷史條件來看,這一計劃雖然冒險,還是有比較強的可操作性的。那麼蜀漢在完成這一計劃之後,天下大勢會發生那些變化?

子午谷奇謀如果成功,蜀漢真能一舉滅魏嗎?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

在當時,蜀國在經歷過夷陵之戰的慘敗後,元氣大傷,雖然經過諸葛亮幾年時間的勵精圖治。受困於蜀國國力通過夷陵之戰,南征孟獲消耗過重,生產恢復較為緩慢。加上荊州的丟失,使得蜀漢集團北伐中原的主要通道之一被完全封鎖,《隆中對》的戰略已經很難在實現了,因此當時的蜀漢集團根本不具備與曹魏集團爭奪天下的能力。

子午谷奇謀如果成功,蜀漢真能一舉滅魏嗎?

三國實力地圖

在這樣的情況下,子午谷奇謀一旦實現,那麼整個關中地區,將被蜀漢完全佔據。關中地區在當時是包括長安、咸陽在內的大片區域,這裡人口稠密,沃野千里,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包括秦、漢在內的多個大一統王朝都是以關中地區基礎而奪取天下。蜀漢佔據關中後,人口、土地都會大幅增長。諸葛亮完全可以以魏延為大將,依靠潼關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憑關據守,構築防禦魏國進攻的第一道屏障,作為東出中原的跳板。諸葛亮自己則可以專注內政,安心協助後主劉禪整肅朝綱,提升蜀漢綜合國力。依照諸葛亮的能力,蜀漢將很快具備爭奪天下的實力。

子午谷奇謀如果成功,蜀漢真能一舉滅魏嗎?

《新三國》中的魏延劇照

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往往很殘酷。即使在蜀漢奪取關中的情況下,依然有很多因素決定著天下大勢。

首先,魏國的反撲。前邊說過,關中地區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對於任何一個政權來說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魏國丟失了關中,必然會大舉反撲,力求奪回關中。而蜀綜合國力遠遜於魏,佔據關中依靠的是魏延的奇謀,如果在正面戰場上交鋒,陷入拉鋸戰的話,相信蜀國大軍很難佔到便宜。加上魏國在這一地區經營多年,根基深厚,是眾多豪門大族的根脈所在,百姓在魏國的治下也算是安居樂業,猛然變天,難免會對新政權產生抵抗情緒,到時,蜀國外患未除,再添內憂,關中地區是否會得而復失就很難說了,即使不丟,也必將戰亂連年,是蜀國難以安心發展,空耗國力。

子午谷奇謀如果成功,蜀漢真能一舉滅魏嗎?

古潼關

其次,人的因素。蜀國人才匱乏,諸葛亮發現、培養人才能力的缺失,一直是困擾蜀國的重要問題。當時的蜀國,尤其是諸葛亮之後,人才奇缺,文臣尚有費禕,蔣琬,董允,而武將,具備獨當一面能力的大將除了魏延似乎很難找到其他人(王平勉強算一個,姜維是後期投降的,按照這個假定的進程,這個時候能否在蜀國很難說。)而魏延不管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還是公認的正史《三國志》中都是一個禍亂份子,在諸葛亮死後,不說是否會真的謀反,但是依他桀驁不馴的性格,難免會有爭權的心思,從而禍亂蜀國。反觀魏國,即便拋開司馬氏一家暫且不論,還有張郃、鄧艾、鍾會等將領,依然可謂是名將如雲。這樣的對比,孰強孰弱,便是一目瞭然了。

子午谷奇謀如果成功,蜀漢真能一舉滅魏嗎?

《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劇照

因此,即使“子午谷奇謀”獲得成功,也很有可能僅僅就是一場局部勝利,難以扭轉魏強蜀弱的局面。蜀漢政權統一天下更是一紙空談。

備註:“子午谷奇謀”也有另外一個版本,是說通過子午谷直接襲取長安。我認為這樣的說法是很不現實的,長安是魏國重鎮,城防堅固,以魏延一萬人的兵力很難拿下。即使,諸葛亮大軍及時趕到,兩軍合兵一處,攻下長安。沒有拿下潼關,就相當於門戶大開,魏國大軍主力隨時可以通過潼關,進攻長安,那樣蜀漢為保住漢中,將迫不得已與魏國在關中平原展開決戰,以當時蜀國的國力,很難取勝,而失敗則有可能直接導致滅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