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車在高速上開到120發晃是怎麼回事?

努力就會收穫2


對於轎車高速跑到120就感覺車身發晃這件事,可能很多人很自然的就會將某些日系車和德系車進行對比,普遍的認為是日系車的車身較輕,高速時的穩定性會相對不好,而德系車的車身較重,高速時的穩定性不錯。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轎車高速時車身發飄?

壹車熱評下面就來簡單說一說。

首先,汽車在行駛時迎面的空氣會同時穿過車身的下方和上方,下方空氣流速和壓強會比上方的空氣更大一些,也就是空氣會在車身下方會形成上升力,這和飛機起飛的原理是一樣的。


車重較大的轎車自然會更容易克服這種上升力,所以車身輕在高速時容易發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車重並不是導致車輛發飄的唯一因素,F1賽車的重量要比很多轎車都輕很多,但這些賽車在達到兩三百時速時有誰聽說過它們會車身不穩的?

其次,汽車的底盤設計也是影響轎車行駛穩定性的一個重要因子。很多人在買車時都很注意底盤的平整性,往往越是高檔的轎車,它們的底盤設計會越平整,這就是考慮到了行駛過程中底盤空氣會對車身帶來的影響。


另外轎車的底盤高度也是影響自身高速行駛穩定性的一個原因,原理就是重心越低,穩定性越好,更有助於空氣在底盤處形成負壓強,利用車身上方的空氣壓強給汽車帶來更大的下壓力,這也是為什麼跑車的底盤都很低的原因。

在談到影響車身穩定性的因素時,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汽車唯一和地面有接觸的部件——輪胎。每條輪胎的寬窄度、抓地力、材質、胎壁的薄厚程度等都是影響轎車行駛穩定性的因素。


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扁平度較高的車胎,對汽車高速行駛時的側向支撐力會相對較低,容易出現高速發飄的現象。

最後再提的一點便是懸掛,絕大多數家用性轎車的懸掛都會相對偏舒適,也就是行程相對較長且偏軟。這雖然保證了一定的乘坐舒適性,但如果懸掛設計過長或過於偏軟,在高速行駛過程中,遇到橫向強氣流時就容易出現車身不穩的情況,也就是說此時這類懸架可能不能保證給車身提供足夠的側向支撐力。


當然懸架短且硬的轎車,側向支撐力是提高了,但是濾震效果又會降低,從而影響乘坐感受。

綜上所述,導致汽車高速行駛時不穩定的因素不僅僅是我們常說的那些故障問題,例如動平衡出現問題,四輪定位出現問題等,很多不穩定也轎車本身設計所導致的。


所以壹車熱評一直說汽車製造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因為每臺車從設計到最終下線,這中間涉及到的知識與行業實在太多太多。

關注壹車熱評,這裡可以瞭解到更多的汽車知識及推薦!


壹車熱評


車子跑到120時速,有時候就會感覺車子發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發飄”,這不僅會影響車內的乘從感受,更重要的是不安全,尤其會對司機的駕車心理造成極大壓力。那麼車子為什麼會發飄呢?

首先,這與車子的重心設計有關係。我們都知道,一些跑車的重心很低,因此,它們的設計時速可以達到300公里以上,而相對的,一款轎車和同平臺的SUV相比,前者在高速時的穩定性一般 也要比後者好一些。因此,車輛重心越低,高速行駛穩定性越好,操控性也就越好。

其次,與車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有關。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風阻係數,風阻係數越低,高速行駛穩定性越好。通常來講,按照良好的設計,車下方的氣流速度應大於車身上方的氣流速度,這樣的空氣壓強差會使空氣將車子牢牢壓在地面(即所謂空氣下壓力),速度越快,效果越明顯。為達到此效果可以在車上方增加擾流版,也可在車底增加空氣擴散器。另外,側風也會引起車輛行駛時的不穩定現象。

再者,與車子的懸架設計有關。車子的懸架有硬有軟,硬懸架彈簧行程短,車身穩定好,但減震不理想,車身顛簸比較嚴重。而軟的懸架彈簧行程長,車身穩定性差,車身晃動反應比較靈敏,高速穩定性差,突遇橫風或者強氣流的時,軟懸掛就會有比較激烈的反應,有時甚至需要稍微修正一下方向來調整車齡行駛軌跡。

還有,與車子的輪胎抓地性有關。各式車型的輪胎也有著不同的扁平比(輪胎橫斷面高度佔其橫斷面最大寬度的百分比),高扁平比的輪胎胎壁較長,可以吸收和過濾掉更多的震動,但是對路面的感受較差,側向的支撐性較弱,胎壁變形程度大,高速遭遇側風和急速轉向時穩定性會下降,容易感受到“發飄”的現象;而低扁平比的輪胎胎壁較短,抗側傾能力強,胎壁變形程度小,對路面的反應更加靈敏。雖然舒適度會降低,但是操控性會增強,使用這樣的輪胎也會降低“發飄”的感受。


汽車觀察家


上了高速之後,開的快了就會發現車子“發飄”。發晃不發晃這也是衡量一輛汽車好壞的標準的之一。

為什麼呢?

車子發晃、發飄也就是車子高速穩定性的反饋。主要和底盤、懸架、輪胎、自重、風阻等這些因素有關係。

底盤越高的汽車,重心越高,在高速路上的時速快了,穩定性就差,比如麵包車,如果不是滿載的情況下,風阻又大,速度提升上來以後就會覺得不穩定。

所以一些跑車底盤都是特別底的,大家都能感受到。

跑車的懸架偏硬,相對而言,穩定性就好一些。另外說一句,大家都以為跑車是豪華車,肯定是很舒服的,其實不然,跑車開起來是特別顛的,並不如家庭轎車舒服。

輪胎的抓地力也是一個影響因素,寬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大,抓地力就強一些。

所一些跑車或者豪華車都是偏平比比較的大的輪胎。

最後,高速路上,無論自己的車子再好,安全係數再高,儘量也不要超過120km/h行駛,確保緊急時刻能剎得住車。

什麼是開車好,關鍵時刻,無論條件多麼複雜,能剎得住車才是真技術。



66號車坊


我感覺幾十個回答沒有一個是正確的,都是抄來抄去的,新司機也在胡說。現在的標題是120公里發晃,開120公里發晃與車子發飄、動平衡不對(動平衡不對只會方向發抖)、車子懸架太軟都沒關係,實則上就是路面不平引起的,特別是在高速的右車道上,通常會被大車壓出二條凹槽來,小車在這不平的路面上以120公里的時速行駛,由於車子前輪內傾與前輪前束的特性,前輪便會自動由高處向低處滾動和跑偏,頻繁的向低處走再方向打上來,就會給人晃動與跑偏的誤識。當然,上高橋與進入山溝高速有橫風的地方,真的會發飄,最好提前降速到90公里以下,這樣心理沒壓力。


說笑話的人


轎車開到120碼會發晃,這個要綜合很多的因素了,比如這款車型的排量是不是比較小,輪胎是不是更換過沒有做4輪定位,發動機是否有故障等等,都可能是導致車子抖動的原因。

排量較低的車子,比如1.4以下的車輛,不建議開的太快,因為車身較輕,在高速下就容易發飄,不利於安全。

更換輪胎過後一定要做四輪定位,輪胎花紋不一樣、胎壓不一樣可會導致發飄和抖動。

還有,高速上開車,特別是速度較快的時候,千萬不能猛打方向,方向打的太多,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老替說車


車身發飄,與汽車的懸架、底盤等設計有關。不知道你是什麼車,正常的家庭轎車120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是麵包車或一些微型車這個速度發飄是正常的,把速度降下來就好了。速度太高真的不安全。


老侯解車


如果一輛車在設計上達不到120公里速度下穩定行駛,這個車不太可能在市場上銷售。

大多數情況下,車輛高速行駛發晃的原因主要由輪胎氣壓,輪胎動平衡和懸掛問題導致。

如果正常車輛遇到高速發晃,應檢查輪胎氣壓和輪胎動平衡。保持四個輪胎氣壓一致;給輪胎重新配重(輪胎異常磨損和平衡塊丟失需要對輪胎重新配重)。如果仍不能解決問題,再檢查和維修懸掛系統(一般說來,車輛未遭撞擊和暴力形式,懸掛出問題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


風中豎笛


有兩種原因:第一種是車子自重較輕,輪胎抓地力不夠時,速度高容易發飄,特別是有橫向風的時候;第二種是車子原來不會,跑的時間長了才發飄,就應該檢查下輪胎和懸掛了,根據情況換輪胎,或者做個輪胎動平衡、四輪定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