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公安馬剛:退伍不褪色 老兵新風采

馬剛,男,1980年12月出生,1998年12月入伍,200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自2016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馬剛一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在巡特警大隊處突中隊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


綏德公安馬剛:退伍不褪色 老兵新風采


主動出擊力擒毒販,身負重傷依舊戰鬥。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綏德公安馬剛:退伍不褪色 老兵新風采


縱然時光荏苒,角色轉變,他們對黨和祖國的無限熱愛沒有變;任憑崗位更迭,陣營轉換,他們對人民群眾的赤膽忠誠沒有變。他們除暴安良、懲惡揚善,盡顯警察本色;他們始終守護千家萬戶的平安幸福。馬剛就是這樣一位退伍不褪色的“老兵”。

2018年10月30日,巡特警馬剛在抓捕吸毒犯中遭到疑犯強烈反抗,致右膝蓋髕骨處粉碎性骨折,疑犯制服,但馬剛同志卻無法站起來了......


綏德公安馬剛:退伍不褪色 老兵新風采


10月29日接群眾舉報:涉嫌吸毒人員賀某某近期一直在綏德縣委附近出現,馬剛在中隊的安排下,與同事從29日早上7時至晚上20時一直在縣委附近的車上蹲守,但賀某某卻一直未出現。由於晚上視線不佳和長時間的車內蹲守,馬剛主動建議部分蹲守人員先行撤離休息,他和另一名民警繼續蹲守,經過一天一夜的蹲守,賀某仍未出現,為了防止違法嫌疑人逃脫,馬剛同志在蹲守期間基本沒有休息,只在車內吃了一桶泡麵。

30日早8時,帶隊民警馬樂生建議馬剛回家休息,而他並沒有回家,而是多次聯繫舉報群眾,並建議更改蹲守的方案。留兩人繼續蹲守,其他人員以駕車在城內查找賀某某。13時許,馬剛和同事在綏德縣石牌樓附近發現賀某某的蹤跡,由於該路段貨車較多,不好進行阻攔抓捕,他們一直跟蹤賀某某的車輛至綏德縣嗚咽泉附近一小吃門口,當賀某某下車購物時,馬剛抓住這次有利的抓捕時機,第一個衝向賀某某,從背後將其扣壓在地,這時吸毒人員賀某某企圖通過反抗逃脫民警的抓捕,用其背部將馬剛身體頂起,至馬剛整個身體騰空,而後重重的摔在地面上。受傷後的馬剛沒有退縮,仍從後面死死的抱著賀某的大腿,最終在同事的配合下一起將賀某某制服。至此馬剛才發現自己右腿無法站立,且右膝蓋處有部分凹陷,即使這樣,他仍然忍著疼痛讓同事先將違法嫌疑人送至大隊辦案中心,然後才聯繫120進行救治。通過檢查,馬剛右膝蓋髕骨處粉碎性骨折。11月3日,馬剛經過前期4天的簡單治療後進行手術治療,目前正在醫院進行康復治療,但後期肯定對這位剛性漢子留下遺憾......

2016年以來,馬剛共參與辦理毒品案件39起,查獲吸毒人員39人,強制隔離戒毒24人。


綏德公安馬剛:退伍不褪色 老兵新風采


古城遭遇洪災,奮勇抗洪搶險。2017年7月26日綏德縣城遭遇百年不遇的的特大洪災,馬剛也是衝鋒在第一線,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並受到縣政府的表彰。7月26日14時許,處突中隊輔警馬剛等人在中隊長馬樂生的帶領下轉移受困群眾。在一家屬樓中,民警發現了十幾名群眾被困,有老人,也有小孩。恰好此時大隊接到縣局指令,子洲縣清水溝大壩決堤,有可能再次淹沒大理河沿岸,綏德告急,全城警戒,全縣大理河沿岸人員緊急撤離。在響徹雲霄的警報聲與人心惶惶的嘈雜聲中,處突中隊馬剛等人迅速跳進院子中,將十幾名被困群眾送上房頂,再從房頂轉移到地面,在洪峰來臨前,將群眾轉移到安全地點。

群眾人身安全了,可是在救援的過程中,馬剛的膝蓋卻嚴重劃傷了,他不因腿部受傷而退縮,繼續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風裡雨裡,處處有他的身影,最終因傷口感染導致骨膜炎,膝關節積水腫大。醫生診斷後,建議立即住院,可馬剛執意不肯住院,“在這救災的緊要關頭,大家都在一線奮戰,而我作為老兵,絕不能給組織添麻煩,自己的傷病自己心裡清楚,回家輸液就好。”7.26洪災以來,馬剛所在處突中隊共救援被困群眾10餘人,疏散群眾1000餘人,馬剛也被縣政府評為抗洪救災先進個人。


綏德公安馬剛:退伍不褪色 老兵新風采



綏德公安馬剛:退伍不褪色 老兵新風采


立足巡邏崗位,守護百姓安穩。2016年參加工公安工作以來,馬剛從最初的一位新警,迅速成長為一名骨幹,他深知,要做好工作,自己首先必須要付出、要學習,他是這樣想的,同時也是這樣乾的。馬剛按照大隊安排,盡職盡責,兢兢業業,一直奮鬥在巡邏防控的最前線,履行著一名普通民警的職責。


綏德公安馬剛:退伍不褪色 老兵新風采


馬剛所在的處突中隊,是巡特警大隊的“尖刀”,辦理案件、武裝巡邏、處突維穩,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年初春節來臨之際,縣城人流如潮,巡特民警在綏德大街小巷的各個角落裡巡邏。下午1時左右馬剛的手機上接到一條短信“有人在天下名州廣場偷東西,請你們趕快來抓賊”。馬剛立即用對講機調集隊員在橋頭集結。由於現場人員複雜,隊員們只有根據舉報人提供的嫌疑點對現場人員進行一一鎖定排除。一位身著黑色運動衣及黑褲子的捲髮年輕人進入了民警視線,民警慢慢放慢腳步尾隨其後,間距保持在10米內。嫌疑人拔腿就跑,民警以為嫌疑人發現了自己,便中斷跟隨,馬剛當機立斷,一人跟隨上去,跟隨了近三百米後,嫌疑人正準備伺機再作案,只見其將手往一婦女口袋裡伸過去,當他得手正準備逃跑時,另一隻手已經有力的抓住了他的衣領,當嫌疑人回頭看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落在了馬剛手中,當場在嫌疑人身上搜出手機一部,價值2000元左右。

綏德的汽車站、步行街是一些外地流竄來的“扒手”活動比較頻繁,特別是經常挑一些農村進城的老人和婦女下手,為了徹底“淨化”這些人群集中的區域,巡特警大隊對違法犯罪活動規律特點進行分析研判,在城區地圖上把多發性案件以不同的圖標,按重點路段、重點部位標示出來,在白天時段由兩名隊員一組,身穿便衣活動在汽車站、步行街及其他容易發生扒竊的重點區域,並實行兩小時一換班的辦法,穿梭在人流中,便衣巡防,春節期間馬剛所在中隊共抓獲現行盜竊嫌犯疑人16人。由於知道車站、步行街等地有“便衣警察”,這些地段扒竊現象現在幾乎絕跡。

3月份,馬剛與處突中隊民警在崔家灣一農田蔬菜大棚內查獲一起賭博案,當場查獲涉賭人員10餘人,收繳賭資2萬餘元,是縣局開展深化打擊整治賭博違法犯罪行動以來辦理的一起典型案件,有力打擊了農村賭博違法犯罪活動,有效淨化了社會治安環境。


綏德公安馬剛:退伍不褪色 老兵新風采


參軍維和顯身手,碩果累累展英姿。馬剛的從警歷程雖然短暫,但是背後有著無盡動人故事,不僅如此,馬剛還有一段光輝的從軍歷程,用他自己的話說:“左腿給軍營了,右腿給警隊了”。1998年12月,馬剛應招入伍。在部隊服役期間,馬剛同志認真學習,刻苦訓練,獲得了一項又一項榮譽。2002年馬剛在參加西部賀蘭利劍演習中表現突出,榮立三等功;2003年參加國防部組織的邊境掃雷行動,被蘭州軍區評為掃雷尖兵;2005年,被蘭州軍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8年,馬剛等人遠赴剛果(金)參加維和行動,在行動中馬剛擔任代理中隊長,圓滿完成了維和任務,榮立戰時三等功,被聯合國授予和平勳章、維和勳章;2009年,馬剛隨部隊參加“7.5”維穩行動;2010年,參加了青海玉樹地震和甘肅舟曲泥石流搶險救災行動,在甘肅舟曲救災中被甘肅省委評為十大救災勇士;2010年,蘭州軍區排爆設爆比武中成績優秀,榮立三等功一次。

“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我會勇敢走到底,無怨無悔,只要能站著走,工作必須幹”,這是馬剛在手術後的當晚說的,他是這樣說的,20年來更是這樣做的,退伍不褪色的“老兵”新風采,更是公安隊伍中的驕傲與擔當。(來源:榆林公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