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孫堅、孫策、袁術是什麼關係?為什麼孫策成了袁術的手下?

京東李達康


在漢末三國那個亂世,孫堅和孫策父子都是當時赫赫有名的人物。孫堅有江東猛虎之稱,孫策則號稱小霸王,身上頗有當年西楚霸王項羽的英雄氣概。然而這對英雄父子居然都曾經在袁術的帳下效力過。這讓很多人難以理解。那麼孫氏父子為什麼都要投奔袁術呢?今天就來談談這個令人費解的問題。



首先要講一下袁術這個人。袁術在很多三國迷的眼中,完全就是一個廢柴加自大傲嬌的官二代形象。其實袁家四世三公,袁術哪裡是什麼官二代?人家是官五代好不好!在漢末那個注重出身的年代,像袁術和袁紹這種豪族出身的子弟,打從孃胎生下來就能出仕為官。因此袁術進入仕途,提拔的自然比庶族出身的屌絲要快的多。

董卓禍亂漢室之前,袁術先後擔任了折衝校尉和虎賁中郎將等重要官職(相當於中央警備局一號領導)。如果沒有董卓亂政,一切太平順利的話,袁術最後一定也能像父祖一樣位及三公。

可惜歷史沒有假設,漢靈帝的大舅哥,大將軍何進被宦官殺死,董卓乘亂入京,不僅把持朝政,還廢掉了皇帝。袁氏兄弟沒有選擇與董卓同流合汙,袁紹逃到北海郡,袁術則帶著虎賁軍就跑出了京師洛陽。一路小跑逃到了洛陽南面的南陽郡,並在南陽的魯山安營紮寨,準備反攻洛陽,打倒董卓老賊。


袁術的故事先告一段落,下面開始說孫堅和孫策。歷史上的孫堅是一個忠臣,但是沒有什麼政治頭腦,屬於最標準的軍人形象。這一點從後來關東諸侯搶地盤內戰,只有孫堅一個人不計個人得失,猛攻董卓就可以看得出來:他是真不懂政治上的東西,完全就是個直腸子。很容易被人利用。

早年的孫堅沒有什麼後臺,他靠軍功獲封烏程侯和長沙太守,與袁術這個四世三公出身的大腿沒有什麼關係。

後來董卓廢立皇帝,橫行跋扈,眾人紛紛起兵討伐。孫堅雖然遠在長沙,但是他是個是非觀念很強的忠臣。董卓這廝瞎搞,孫堅當然要出兵討伐了。然而正當孫堅準備北上討伐董卓之前,他幹了一件很二的事情,直接影響了他的人生走向

這件二逼時間的起因是孫堅的頂頭上司,也就是荊州刺史王睿和當時的武陵太守曹寅有私矛盾。孫堅從長沙抵達武陵後,曹寅就開始忽悠孫堅,說王睿是董卓死黨。毫無政治水平的孫堅居然就相信了,然後就把荊州刺史王睿一刀給砍了。後來有人把實情告訴孫堅,說他被曹寅騙了。盛怒之下的孫堅又一刀把曹寅這個騙子也給砍了,然後他就一拍屁股走人,帶著人馬北上到了南陽郡。

孫堅乾的這件事很二很二,因為就算王睿和曹寅有錯,但他們兩人都是朝廷命官,就算有錯也要交給朝廷處理。孫堅只是個長沙太守,他是沒資格擅殺朝廷命官的。如果不經過朝廷的同意就敢擅殺大臣,其實已經與造反沒有區別了。

事情的嚴重性,孫堅知不知道?從後來孫堅投靠袁術來看,他顯然是知道的。因為孫堅到了南陽郡後,朝廷的馬上就委任了新任荊州刺史劉表和新任長沙太守蘇代。雖然朝廷沒有下詔捉拿孫堅(估計是怕他造反),但是免了他的長沙太守一職,導致他不能再回長沙,只能四處流浪。

這個時候的孫堅,處境可以說相當尷尬。他之前是平定叛亂的大英雄,還封了侯爵。然而因為擅殺朝廷命官,突然之間就變成了大漢的叛賊,可以說真的一臉懵逼了。



既然長沙回不去了,那麼孫堅就只能在南陽找出路了。那麼出路在哪呢?呵呵,四世三公出身的袁術此時不就正好在南陽嘛。

當時袁術在南陽也很尷尬,因為他並不是南陽太守,他只是因為反對董卓,帶著虎賁軍的士兵偷跑到南陽的。他的存在,讓當時的南陽太守張諮很不爽。並且張諮還是董卓的心腹!他想捉拿袁術向董卓邀功。

於是袁術就主動向孫堅示好,向他拋去了橄欖枝。袁術跟孫堅說,自己乃四世三公出身,你那點雞毛小事算個鳥?只要你助我打跑董卓老賊,擁立漢帝,我保證朝廷不會再追究你的責任。然後袁術向朝廷表奏,請封孫堅為假中郎將,朝廷居然批准了。孫堅一看袁術本事這麼大,就替他殺掉了南陽太守張諮,投靠在了袁術的帳下。

從孫堅投到了袁術帳下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門第觀念之重,絕非虛言(貌似現在也是一樣的)。孫堅本來都要被通緝了,估計連造反的心理準備都有了。然而

就是袁術的一句話,瞬間所有的黑檔案全部抹掉,屁事沒有。所以說混官場,要跟著大領導混才有前途!像孫堅這種屌絲出身的粗人,靠玩命才搏到一個太守和侯爵。但是人家袁術跟上頭隨便打個招呼,輕輕鬆鬆就能搞定。

並且孫堅投靠袁術之後,整個人的層次也不一樣了。早年孫堅接觸的都是黃蓋、程普和祖茂這種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的粗人,上流社會和地方豪族根本不稀罕跟他玩。但是孫堅投靠袁術後,尤其是孫策創業期間,與孫家人結盟的人,層次都不一樣了。比如說地方豪族出身的張昭、張紘、周瑜、魯肅。這在以前是根本不能想象的。這就好比我可能只是一個縣長,但我跟某大領導混過,那麼我的朋友圈質量肯定就比從基礎熬上來的縣長要高得多。



扯遠了,再說回漢末三國。孫堅投靠到袁術帳下後。袁術與荊州牧劉表起了爭執,兩個人都想控制荊州。於是劉表派出黃祖,袁術派出孫堅,兩波人在樊城大戰,孫堅被暗箭射死,一代將星就此隕落。

孫堅死後,孫策要替他守孝三年,因此孫堅留下的部眾便被他的侄子孫賁接管了。其後孫賁與孫策一起帶兵回到江東老家,脫離了袁術集團。

豈不料沒過幾年,袁術這廝因為太特麼的囂張了,遭到曹操、袁紹、劉表的圍攻,兵敗後退到揚州的九江郡。他把揚州刺史陳溫幹掉,自領了揚州牧。當時孫賁正好也在揚州,孫家軍便又投在了袁術賬下。

再之後孫策守孝期滿,他又回到了袁術的麾下效力。那麼孫策為什麼要回到袁術身邊呢?這個道理很簡單:孫堅跟大領導混過,但這只是孫堅的履歷,跟孫策沒關係。孫策要想幹一番事業,他也需要到袁術這個大領導的麾下鍍鍍金,否則號召力不夠

並且還有一點,孫賁投靠袁術後,孫堅的一部分部將還在袁術那裡,孫策要去找袁術把這些人再要回來。

再之後的事,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孫策到壽春找袁術討要孫堅的舊部,袁術不給,讓他自己去外地招募人馬。結果孫策還真的在丹陽招募了一千多人,賺到了自己人生當中的第一桶金。當孫策帶著招募的人馬回到壽春後,袁術看出孫策並非池中之物,是個能屈能伸的青年豪傑,不能一味的打壓。於是便將孫堅舊部數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還給孫策統領。但是袁術也有個條件,就是孫策仍然要留在自己帳下效力,替袁家打江山。

起先孫策還沒有意見,很賣力的替袁術拿下了九江郡和廬江郡。但是袁術不信任孫策的忠誠度,每次孫策打下一塊地盤,袁術都要搶。而且還故意打壓孫策,久而久之,孫策也就不能忍了,有了脫離袁術集團,自己單幹的想法。

沒過多久,脫離袁術的機會來了。當時朝廷想要收回揚州的控制權,就派來一個宗室成員劉繇擔任揚州刺史(袁術的揚州牧是他自己自立的)。劉繇到了揚州後,招兵買馬跟袁術對著幹。先後趕走了孫策的舅舅吳景和堂兄孫賁兩人。(都是袁術冊封的太守)


袁術一看硬茬子來了,要找人去幹架呀,但是找誰去呢?選了好多人都不理想。於是孫策就毛遂自薦,說他可以去收拾劉繇。袁術雖然非常不想讓孫策單幹,但是他認為劉繇的實力很強,孫策估計搞不贏,就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折衝校尉,代理殄寇將軍,給他配備一千多的士卒及相應的軍需品,戰馬幾十匹,賓客中願意跟隨者幾百人,就讓孫策渡江南下打劉繇去了。

結果孫策是真牛掰,僅僅花了兩年就搞定了江東四郡,成功自立,割據一方。後來袁術自立為帝,孫策與他劃清關係,還派兵拿下了廬江郡,把自己的地盤擴大到了五個郡。

這裡要重點說明一下,《三國演義》中說孫策拿下了江東六郡,但其實只有五個郡。因為揚州的九江郡被曹操奪去了,孫策當時並沒有拿下來。《三國演義》因為是元末明初時期的作品,與三國時期有差異。羅貫中把廬陵郡算作了江東六郡,但是這個郡是後來孫權設立的。



總的來說,孫堅是草根出生。雖然孫權在繼位後極力的給孫堅粉飾身份,先是杜撰出孫堅是軍事家孫武的後人,後又不要碧臉的說自己家族世代在吳地為官。但其實根據《幽明錄》的記載,孫堅的父親只是個瓜農。屬於標準的寒族出身。

當然了,給自己找祖宗這事,也不是孫權一個人在幹。曹操和劉備也分別找了曹參和中山靖王劉勝當祖宗。畢竟在那個凡是都以出身而論的時代,草根背景出身的人,想創業是很困難的。

儘管孫堅憑藉軍功獲得了烏程侯和長沙太守的政治地位。但是在高層看來,孫堅這種人根本不值一提。但袁術就不一樣了,他是四世三公出身,跟董卓鬧掰時官至後將軍。用現在的話說,袁術是大戰區的首長,頭上還有一個當總理的爹。走到哪都是金子,一大票人要搶著巴結他。畢竟人家的政治地位擺在那裡,現在這個社會也一樣。

所以孫堅投靠袁術,是他需要藉助他的政治地位為自己鍍金,而袁術招募孫堅,是他需要利用孫堅這個草根出生的虎將為自己打天下。簡而言之,

孫堅需要袁氏的人望,袁術需要孫堅的實力。兩人各取所需,政治交易罷了。同樣的道理,曹操迎漢獻帝,劉備投靠袁紹、劉表也是一個意思。



只不過孫堅死的早,沒來得及單幹。於是這個自立門戶的任務就交給了孫策。後來孫策果然對得起孫堅對他的厚望,不僅自立門戶打下一片基業,還扳倒了袁術。證明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道理。


Mer86


袁術,字公路,汝南汝陽人。袁術出生名門,出生於漢東四世三公名門之家。

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

當時由於董卓作亂,天下群雄並起,以袁術為首聯合了天下18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與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兩人當時是聯盟,屬於合作關係。

孫策,字伯符,是孫堅長子,孫權長兄。其父孫策遇害後,以傳國玉璽與袁術借兵逃離袁術展控,跑江東發展,這也為後來孫權成立吳國奠定了基礎。


歷史文化的傳承


孫堅 字文臺,孫策 字伯符兩個人是父子關係,袁術 字公路 袁紹族弟 四世三公大家族兵強馬壯威望高,孫堅過荊州回江東時,袁紹讓劉表殺孫堅拿回傳國玉璽 後孫堅被殺,孫策被逼無奈投靠在淮南的袁術以待日後招回父親孫堅的舊部大將黃蓋韓當程普等人和實力至上的江東大軍,後終以傳國玉璽換回舊部 自此袁術走向滅亡,孫策稱霸江東


桀驁不馴放浪不羈的我


關於三國,有很多版本。我只從歷史方面來分析。

(1)長沙太守孫堅原就是袁術的部下。公元191年,袁術遣孫堅攻打荊州,孫堅戰敗,為黃祖所殺,其子孫策率殘部撤回。

所以,無所謂投奔,孫堅孫策原就是袁術的部下。只是孫策後來翅膀硬了,又封袁術稱帝,倒行逆施,眾叛親離,所以就宣佈與其脫離關係了。


青衫百里


為了出路,互相利用的朋友關係。


難忘歷史的改變


孫策是孫堅的長子,至於為什麼成為袁術的部將,當時也有那些舊部在那邊,後來又把那些舊部拉回來自己成立了


看番的小夥子


兵聖後裔眾不同,父子三英立江東。

後世還有中山公,吳王閣上存玉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