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崩山摧,江水為竭:細數歷次堰塞湖地質災害

不到一個月,江達縣波羅鄉白格村再次山體滑坡,金沙江重又斷流,堰塞湖捲土重來。目前蓄水已超2億方。官媒透露出來的數據和專家解讀顯示,和此前的“10.11”山崩相比,“11.03”災害的情況要更復雜。最新消息說,已經準備人工干預,在蓄水量到達不可控制的體量之前,實施爆破引流。

一切都是為了穩妥可控的處理掉這次事件。

這次的連續滑坡,堵江斷流的災害,雖然罕見,但從歷史尺度上看,並不是第一次。僅上世紀初以來就發生了若干次,有的造成災難性後果,也有成功處置的案例。以史為鑑,不妨回顧一下。

1786 大渡河斷流

山崩堵江,造成巨大損失,最極端的例子是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6月1日康定南地震,造成今瀘定得妥鄉附近山崩,大渡河為之斷流。堰塞湖十日後潰決,下游成為澤國。地震因災死亡僅400餘人,次生洪災死亡竟達十萬之多。古代,人類拿自然,真是一點辦法沒有。

1933 岷江斷流

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縣疊溪鎮發生7.5級大地震,粗略統計,當場造成超過6800人死亡。歷史悠久的疊溪古城頃刻間覆滅,古城所在山體,整體滑入岷江,岷江為之斷流,堵塞形成眾多堰塞湖,有兩個壩體較為穩固,至今仍未潰決,成為了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即疊溪海子。

地崩山摧,江水為竭:細數歷次堰塞湖地質災害

今天的疊溪海子

然而地震之初的堰塞湖群,遠不止兩個,且情況都不穩定。經過長時間的蓄水、倒流、激盪、合併,10月9日,最大的一個堰塞湖(實際上由最初的多個堰塞湖合併而成)完全潰決,洪水下洩,摧枯拉朽,勢不可擋,波及下游的茂縣、汶川直至灌縣(現都江堰)乃至成都平原。這次次生的洪水,又造成至少2500人死亡。

以當時的政府治理狀態和技術手段,對堰塞湖的排險和疏導幾乎毫無作為,但當時已有專業的水文學者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觀測和跟蹤。他們為研究堰塞湖的形成、演變提供了早期的第一手資料。

從地震中形成到潰壩,歷時約45天,然而地質災害的後遺症比人們健忘的週期要長久得多。1986年6月15日,連日的暴雨使岷江水大漲,致使1933年後已穩定存在多年的上海子發生潰壩,大大助長水勢,給下游造成預料之外的洪澇災害,松茂公路被摧毀,54輛旅遊車1200人被困,經濟損失巨大。至於人員傷亡,資料較少,有學術研究文章稱死亡2人,失蹤2人,未知確否。

1950、1968、1984、2018 雅魯藏布江斷流

對穿行於地質活動最活躍的大峽谷地區的雅魯藏布江來說,最近的斷流,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僅建國後就發生過數次堵塞。

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脫髮生里氏8.6級大地震,這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地震。震中周圍的南迦巴瓦峰西坡則隆弄冰川斷做六節,衝入雅魯藏布江中,冰川下的直白村原址被徹底摧毀。冰體堵塞雅魯藏布江,致使流量巨大,激流洶湧的雅魯藏布江斷流。數日後,冰壩體潰決,本來已遭受重創的下游墨脫和印度阿薩姆邦再遭洪水襲擊。由於事發地人煙稀疏,且是兩國犬牙交錯之地,損失一時難以統計,地震和後來的洪水,死亡人數當在萬人以上。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江段幹流上原有的彩虹瀑布,因為地震和隨後裹挾大量巨石的潰壩泥石流的衝擊,竟然被抹平,從此消失。自然偉力,令人瞠目。

1968年和1984年,同樣是則隆弄冰川,兩次躍動,併發泥石流,衝入雅魯藏布江,使雅江斷流數小時。兩次斷流時間較短,損失和影響較小。

再後來就是10月17日,大峽谷無人區山體滑坡造成的雅魯藏布江斷流了。這次斷流和金沙江的兩次斷流成因相同,有很高的可類比性。所幸事發地為純無人區,上下游疏散及時,幾天後自然洩流,同樣沒有產生大的損失,倒是把印度嚇得夠嗆。畢竟,2000年的無妄之災,印象太深刻了。

2000 易貢山崩及潰壩

2000年4月9日,雅魯藏布江的支流帕隆藏布江的支流易貢藏布江被一次史詩級規模的山崩阻塞。易貢藏布斷流。這一雅江的二級支流說來陌生,但提到318國道的通麥天險,可能大家就恍然了。易貢大山崩就發生在這個破碎的區域。

這次山崩產生了超過2億方壩體(相比而言,本次使金沙江斷流的土石方量不過數百萬方),長達兩個月的蓄積,堰塞湖累積了超過30億方水量。正因為塌方壩體和水量過於巨大,開鑿導流渠進展甚微,洩水的速度難以控制,不受控的大潰壩於6月10日發生。

地崩山摧,江水為竭:細數歷次堰塞湖地質災害

山崩前易貢湖衛星圖

地崩山摧,江水為竭:細數歷次堰塞湖地質災害

山崩一個月後的易貢湖,潰壩發生在山崩兩個月後

關於這次災害在國內外造成的損失,現在網絡上資料非常多,就不贅述了。金沙江堰塞湖的排險,底線就是阻止發生類似於易貢似的不受控潰壩。如果在金沙江上發生這樣的事件,後果是不可想象的。

2008 唐家山堰塞湖排險

2008年,大家應該記憶猶新了。汶川地震產生的次生災害唐家山堰塞湖,曾長期懸在成都平原頭上,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這一次的堰塞湖災害,危機前所未有,卻好在交通條件便利,資源調度迅速,幾乎舉全國全軍之力,終於圓滿解決。

有易貢潰壩和唐家山排險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相信“11.03”金沙江白格堰塞湖能得到儘快解決。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