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手前的思考:電商平臺是時尚業的未來嗎?

對百貨公司而言,這似乎是一個糟糕的階段,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購買設計師產品的方式。亞馬遜曾經只是一個購買基礎商品 (如書籍、DVD 和辦公用品)的在線購物平臺,它現在正席捲著整個奢侈時尚行業,而設計師們不僅不反對實際上還在追捧這一平臺!

野村證券公司(Nomura)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與名聲漸消的美國 JCPenney 百貨公司和Macy’s百貨公司相比,亞馬遜現在推出了更多的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商品。在過去,這些百貨公司曾供應著大多數的美國設計師的最新原創設計,但時過境遷,許多品牌選擇離開這樣大百貨公司,以保護品牌形象並提高銷量。

亞馬遜之時尚崛起

亞馬遜似乎已經無處不在,涉足的領域包括基本商品,個人出版, 甚至電影, 現在他們的目標是進軍時尚產業。著名的設計師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支持這一運動, 這一跡象表明, 我們購買時尚產品的方式正在改變,而且是顛覆性的。Nike和 J.Crew也進入了亞馬遜的行列, 我們相信不久之後其他流行品牌也會效仿。對於任何跟得上技術發展和消費者行為的人來說, 虛擬購物並不驚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網絡購物,實體商店的購買量正在下降。

在亞馬遜銷售的高品質時裝,也有可能幫助推動自有品牌和初創品牌推廣, 承擔的風險不到建立實體精品店的一半。當然, 申請在亞馬遜上開店, 要通過一些審核, 但相對於服一家高端百貨公司接受從未聽說過的品牌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這意味著初創的品牌從一開始有機會與知名時尚品牌同場競技,即使知名度天差地別。

折扣對品牌聲譽損害

許多品牌在乎的另一個問題是,百貨公司通過不間斷的促銷和折扣活動來削減庫存。Michael Kors很清楚地表示要成比例縮減百貨公司供貨量存來保護他們的奢侈品品牌形象。通過避開百貨公司,轉而和亞馬遜等網上平臺合作, 他們可以控制價格和促銷活動,以及讓特定的產品保持一定的稀缺度, 從而保證商品符合高端奢侈品品牌的定位。當然, Michael Kors並不是個例, Coach 和 Ralph Lauren也對這一事實表示了擔憂, 因為打折商品的確損害了品牌聲譽和其標誌性地位。


剁手前的思考:電商平臺是時尚業的未來嗎?


先試後買的好處

另一個亞馬遜讓品牌商家受益的舉措是,亞馬遜的prime會員可以享受名為Prime衣櫥的先試後買服務。這個概念具體做法是:允許消費者選擇三樣或更多的商品, 包括服裝、鞋履、包和配件等,並要求商家寄他們的家中, 無需支付一分錢。然後, 他們有七天的時間舒舒服服地試用這些產品,來決定他們要還是不要,不想要的, 貼上亞馬遜的退貨標籤,寄回即可。

消費者只需要為他們想買下來的商品付錢,為了方便消費者退貨, 亞馬遜的快遞盒是可以重新封上的,退貨只要把快遞盒交給附近的UPS可以了。這對潛在顧客來說是很好的刺激, 他們可以零距離體驗設計師產品, 而且是在私人空間,能後避免在奢侈品店那種環境裡的不知所措。然而, 只有買了亞馬遜Prime會員的人才有資格享受這一服務,所幸亞馬遜Prime會員價格還算合理,如果是準備經常在亞馬遜購物,還是很划算的。另外, Prime衣櫥服務不僅包括女裝, 還有男裝, 幼兒服飾和嬰兒服飾。

不是所有人都買賬

每個爭論都有兩面性, 有一些令人信服的觀點表明, 十年後亞馬遜可能不再是全球巨頭。2000年初,沃爾瑪主宰了零售世界, 但到了 2015年,出現了首次銷售下滑,之後更是一路向下。在沃爾瑪停滯不前的時候, 購物行為發生了變化, 沃爾瑪卻沿用著幾十年前銷售策略。這意味著即使是龐大的全球性企業都有可能沒落, 根據Doug Stephens為代表的時尚業人士認為,亞馬遜可能是下一個沃爾瑪。因為一個企業在一開始就能獲得成功, 並不意味著這他在未來也能取得成功。

實際上 在亞馬遜購物雖然高效, 但並不是很好玩。購物具有社會意義, 特別是當你不知道想要什麼, 或是姑娘們想找個藉口聚聚的時候,你都可以選擇購物。我們無法想象這樣的世界: 一群朋友聚在家裡, 或到星巴克拿著筆記本電腦, 準備集體購物。在網上購物和實體購物一樣成為一種娛樂和社會化的形式之前,技術還有待發展,虛擬購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