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向烏克蘭派兵,這是要跟俄羅斯開戰嗎?你怎麼看?

淡然小司


英國表示將會有七十二名英國士兵和一艘皇家海軍水文測量船開赴烏克蘭,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那裡的自由和民主!瞧瞧這話說的,真冠冕堂皇。但是這72個人除了給俄羅斯添堵以及給本身就沒安穩過的烏克蘭局勢繼續火上澆油以外,還有別的效果沒有?



只想說一句,歐洲攪屎棍大英帝國又在攪屎了

首先英國此次派出烏克蘭軍隊的規模也只是72個人和一艘水文測量船 也只能做個表態,不可能讓俄羅斯和英國翻臉,畢竟區區水文測量船也沒什麼戰鬥力。如果英國真要想和俄羅斯翻臉的話開過去的就不是一艘水文測量圈a怎麼說也得是一艘四五型護衛艦。


更何況就算英國想和俄羅斯翻臉,賤貨也不到時候呀,就是翻臉也得等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整修服役,並且配備齊了f35b戰鬥機之後才可能翻臉。

但是核彈在那杵著呢,想啥呢?

其二,英國這又在用實際行動證實了他們對烏克蘭的支持。

但是這也就是給烏克蘭政府一點心理安慰,畢竟打交道最根本的東西還是你的那點兒實力,其他的都是虛的。就如同烏克蘭1000個1萬個不願意,克里面也沒有,就如同敘利亞1000個1萬個不滿意,也改變不了戈蘭高地被以色列佔領的事實。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就英國現在的國力,你給他十個膽他也不敢跟俄羅斯開戰,因為跟俄羅斯開戰無疑是自尋死路,就連美國都不敢幹的事情,英國敢嗎?

根據英國國防大臣話,英國派兵支援烏克蘭,是為了捍衛烏克蘭的自由和民主,免遭俄羅斯的侵略威脅。英國本次派了一艘皇家海軍“回聲”號水文測量艦和72名士兵前往烏克蘭,看英國派的這艘測量艦艇和72名人員,顯然不是去烏克蘭作戰的,目的是幫助培訓烏克蘭特種部隊和海軍陸戰隊。

其實英國長期以來都和俄羅斯不對付,歷史上英國就和俄羅斯發生過克里米亞戰爭,結果俄國戰敗。後來英國跟隨美國的政策,對俄羅斯採取敵對行動,冷戰時期就不用說了,就是近期由英國炮製的“俄羅斯前間諜中毒事件”,讓英國一下成為反俄的領頭羊,英美兩國糾集盟友一起對俄羅斯展開外交圍攻,成為當時世界外交領域的一個笑柄。

英國派兵介入烏克蘭局勢,捍衛烏克蘭的自由和民主是幌子,目的就是繼續搞亂烏克蘭,使烏克蘭局勢惡化,這樣西方國家以烏克蘭來牽制俄羅斯的目的就達到了。烏克蘭局勢為何這麼亂,一方是烏克蘭政客上臺以後倒向西方;另一方面就是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介入。沒有西方國家的介入,烏克蘭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俄烏也不會反目成仇。

在目前烏克蘭局勢陷入僵局的情況下,英國派兵進入烏克蘭,不但不利於烏克蘭危機的解決,反而可能進一步激化雙方的矛盾。烏克蘭作為一個東歐“大國”,就憑烏克蘭的實力根本無法跟俄羅斯鬥,即使背後有美國及北約的支持,也不能把俄羅斯怎麼樣,畢竟俄羅斯是軍事大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如果烏克蘭選擇繼續跟以英美為首的西方國家合作,那麼烏克蘭危機就沒有解決的那一天,而選擇跟俄羅斯和解,是烏克蘭唯一的出路,否則,烏克蘭只能成為西方和俄羅斯鬥爭的犧牲品。


銘蘇先生


很顯然,英國人給自己向烏克蘭的軍事調遣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烏克蘭仍然面臨隨時被俄羅斯入侵的威脅!如英國防大臣威廉姆森所言,將會有七十二名英國士兵和一艘皇家海軍水文測量船開赴烏克蘭,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那裡的自由和民主!

根據英國方面透露,到目前為止英國在烏克蘭部署了約一百名軍事人員,主要工作就是幫助訓練烏克蘭軍隊;未來的一年,英國將重點著力於幫助烏克蘭海軍和海軍陸戰隊。

毫無疑問,隨著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軍事化進程以及刻赤大橋將雙方連通,烏克蘭在亞速海和黑海的戰略形勢急轉直下!而英國作為資深海軍強國,期望通過自己的"補課"能儘可能的彌補烏克蘭的劣勢。

不過從種種跡象來看,目前英國對於烏克蘭的軍事支持也僅限於幫助訓練,再進一步的實質性的幫助或許還不敢輕易付諸行動!畢竟英國清楚的知道:支持烏克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更進一步或許會刺激俄羅斯並引起回應。

常言道:欺人不能太甚!以美英為主的北約集團通過近幾十年的逐步東擴,已經形成了一條貫通北歐、中歐以及南歐的戰略壓制線,核心目標就是俄羅斯。尤其在東歐地區,北約當前的分佈情況對於俄羅斯而言無異於兵臨城下……

而俄羅斯近年來也在積極尋找突破口,比如收回克里米亞;為的就是儘可能保證自己在地區戰略博弈中不至於太過狼狽。如果英國自覺背靠大樹好乘涼,在烏克蘭問題上得寸進尺,很難保證俄羅斯來一招"光腳不怕穿鞋的"。

所以說,縱使目前的英國與俄羅斯關係僵化,但其仍然清楚莫斯科的底線在哪!不然就不是隻派一艘軍事意義模稜兩可的水文測量船!最後一點,在筆者看來,英國所謂維護自由和民主是假,趁機漁利遏制對手才是真!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英國向烏克蘭派兵,這個對於英國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英國的出面,會直接加劇烏克蘭的危機,並且將俄羅斯、歐盟進一步捲入其中。而背後的美國,反而可以作壁上觀,合適的時候再來一個各個擊破。

在這一點上,英國明顯是和美國站在一起的,攪亂俄歐關係才是目的,而不僅僅是攪亂一個烏克蘭。在英國的這一個操作下,通過烏克蘭危機,美英兩國在干涉歐洲的問題上又增進了一步。

英國派兵進入烏克蘭的大背景,是在英國脫歐,以及俄羅斯因為烏克蘭危機與西方國家的對立之下進行的。這兩個情況,都是英國發揮影響力的絕好機會。

英國脫歐以後,為了避免落入大國的邊緣地帶,英國必須要做兩件事:第一是和美國高度捆綁在一起;第二是加強對歐洲大陸的干涉,奉行新的“大陸均勢”。這兩件事,與美國捆綁在一起好做,但是怎樣干涉大陸呢?因為歐盟已經漸成整體,像歷史上一樣挑唆德國和法國等強國互斗的條件,已經不再存在。所以,英國新的“大陸均勢”,唯有挑動歐盟與俄羅斯互鬥,才能夠有效實現。而且,也只有這一個選擇。

烏克蘭危機,恰恰就給了英國這個機會。要知道,在烏克蘭危機上,歐盟和美國的態度是有所不同的,德法兩國希望以外交的方式解決烏克蘭危機,進而使歐洲歸於平靜。德、法、烏、俄等國針對烏克蘭問題簽訂的明斯克協議,就是這種考慮。

但是,現在英國派兵進入烏克蘭,就等於是完全破壞了德、法等國的處理方式,而將烏克蘭的局勢進行了升級。烏克蘭危機惡化了,俄羅斯必然會採取反制措施,而歐盟自然也就捲入其中了。

歐盟和俄羅斯攪在了一起,相互的對立必然會隨之加劇;歐盟和俄羅斯的相互鬥爭和相互削弱也必然會加重。當然,受傷害最嚴重的,可能就是烏克蘭這樣的當事國家。而坐收漁利的,恰恰就可以是美英兩國。

英國的策略真是歹毒至極,為了本國利益,會不惜一切代價破壞多國和地區的穩定。國際上最善於搞陰謀的國家,英國絕對可以排第一。


蘇綻


英國將向烏克蘭派兵,當然不是為了與俄羅斯開戰,借特蕾莎•梅(英國首相)一百個膽子,她也沒這個膽量。英國將向烏克蘭派兵,不過就是刷刷存在感,向烏克蘭表達支持的態度,這算是給烏克蘭一個“定心丸”吃,讓烏克蘭繼續其“反俄大業”——繼續做北約打壓俄羅斯的棋子。

英國計劃向烏克蘭派兵,這是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透露出的消息。11月21日,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報道,英國國防大臣威廉姆森表示,英國將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以應對烏克蘭可能繼續面臨的俄羅斯的軍事侵略。英國在這之前就已經與烏克蘭有了軍事合作,培訓烏克蘭的特種部隊、海軍陸戰隊,派遣72名士兵為烏克蘭提供幫助,等。英俄本就有矛盾,再加上英國與美國戰略捆綁,處處針對俄羅斯,也就不足為奇了。


英艦跟蹤、監視俄羅斯軍艦

威廉姆森給出的理由看上去充滿了“正義”,足見英國的“偉大”:一、烏克蘭可能繼續被俄羅斯侵略。二、捍衛“自由和民主”。美國被稱為人權“衛士”,特朗普上臺後,“人權衛士”的形象被他毀的是一塌糊塗,尤其是在沙特記者被害一事上的表態。英國這是打算接美國的班,也弄個“人權衛士”來噹噹?威廉姆森的表態,更像是一個小丑,就是來搞笑的——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克里米亞、出兵格魯吉亞的時候,英國怎麼就沒派兵去捍衛“自由和民主”?


英、美可以說是穿一條褲子

既然英國有這能耐,在2018年4月14日對敘利亞的空襲行動中,為何還要躲著俄羅斯?連美國都不敢直接與俄羅斯發生軍事衝突,就憑英國現的軍事實力?恐怕這位國防大臣還活在“大英帝國”的時代了。英國此舉還有這麼幾個目的:一、挑動兩國的緊張關係,繼續把俄羅斯塑造成整個歐洲的敵人。二、替美國試探俄羅斯的反應,為美國等軍事進入烏克蘭問路。三、向烏克蘭進行軍事滲透,構築對俄羅斯的軍事封鎖線。四、把俄羅斯的目光從敘利亞拉回烏克蘭。



如果在烏克蘭打一場代理人戰爭,恐怕才是北約或者說是美國所樂見的——把俄羅斯陷在烏克蘭,既能讓俄羅斯顧不上敘利亞、伊朗,又能消耗俄羅斯。北約為烏克蘭無償提供各種武器裝備,還有資金、培訓等支持,為的不是讓烏克蘭守住現在的控制區,而是讓烏克蘭收復親俄武裝控制的烏東地區,甚至是克里米亞——俄烏兄弟相爭,最符合美國及其領導的北約利益。可惜,烏克蘭政府根本沒挑戰俄羅斯的本錢,也沒那個膽量——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烏克蘭政府除了口水仗,什麼也沒有……




當然了,烏克蘭問題不是英國能夠解決得了的,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威脅也不是英國能夠抗衡的——即便是英國把所有兵力全部派往烏克蘭,也沒用。英國此舉就是在問路,為今後做準備。北約支持烏克蘭政府,俄羅斯支持親俄武裝,烏克蘭政府與親俄武裝打上一架,無論烏克蘭政府輸贏,北約都是贏家——烏克蘭政府輸了,俄羅斯付出的代價必定小不了,而且能否還顧得上中東也要打個問號;烏克蘭政府贏了,北約就可明正言順的將兵力部署到俄烏邊境——兩線戰爭,拖跨俄羅斯。



儒道之主


英國和烏克蘭是國際舞臺上兩個奇葩的角色:一個是不願正式現實的沒落帝國,另一個則是被無能政客玩壞了的失敗國家;一個因為傲慢固執而不被歐洲待見,另一個則因為愚蠢無知輕信而與“俄羅斯兄弟”鬧掰;一個絞盡腦汁要在國際上刷存在感,另一個則竭盡全力要抱住美歐大腿。在美國抱持“冷戰思維”、“孤立主義”不放的背景下,充當“反俄急先鋒”就成了英烏向“老大”邀功請賞的“投名狀”。如今的“日(不)落帝國”也就敢遠征一下軍力三流的國家而已,面對北極熊只剩下打打嘴炮的份兒了。分析認為,英國是受美國指使做出擴大在烏軍事存在的決定,此舉實際上是鼓勵基輔當局進行挑釁,破壞亞速海和頓巴斯的穩定,不利於按照明斯克協議精神和平解決烏東地區軍事衝突。


1. “烏克蘭和英國國防部表達了繼續發展雙邊合作並強化國防領域關係,以維護整個歐洲和歐洲-大西洋地區的和平、穩定與安全的願望。”英國日前在總結英烏防長倫敦會晤成果時宣佈說。

“明年1-2月,英國將向烏克蘭海出多個由皇家海軍、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官兵組成的訓練小組。這是對(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今年9月訪烏所做承諾的兌現,他當時宣佈將幫助訓練烏軍。”英國官方聲明指出。

烏克蘭國防部也表示,兩國軍事首腦在會晤期間就深化軍事技術合作、英國幫助烏克蘭發展海軍和空軍達成一致。

2. 對於擴大對烏軍事援助的原因,英國方面的解釋是:必須捍衛“自由與民主”並抗擊俄羅斯的“敵對行動”。

“對於處在俄羅斯軍事威脅之下的烏克蘭來說,英國永遠是其可靠的夥伴。”威廉姆森11月21日強調。

威廉姆森(左二)訪問烏克蘭

烏克蘭國防部網站發佈的烏英正式聲明中指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對歐洲-大西洋地區的安全構成威脅,是對現有國際關係體系的挑戰。”
此外,莫斯科還被指責“破壞頓巴斯停火協議、增加在俄烏邊界的駐軍並破壞地區穩定”。

3. 俄羅斯普列漢諾夫經濟大學政治學與社會學教研室主任安德烈·科什金就此回應說:“進行挑釁的是英國、烏克蘭和美國,但他們卻反咬一口,給俄羅斯安上這樣的罪名。”

他認為,西方國家擴大在烏克蘭的軍事存在將導致亞速海局勢激化。

俄羅斯維和倡議與衝突學研究所所長、烏克蘭問題專家傑尼斯·傑尼索夫指出,西方向烏克蘭東部衝突地區派遣軍事專家的做法是對《明斯克協議》的公然破壞。

頓巴斯地區被擊毀的戰車

烏軍演習

“《明斯克協議》基本條款之一就是在烏克蘭、頓巴斯不能有西方軍事存在。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則面臨著與此相背的局面。這可以被視作西方對地區局勢的直接干涉。”傑尼索夫評論道。

4. 英國加強與烏克蘭軍事合作是西方“反俄運動”的一部分。“我們清楚英國的立場,他們質事實於不顧,從其自身的反俄視角出發,在地區政策上固執己見。英國傳統上就喜歡扮演俄羅斯地緣政治對手的角色,對此我們早已習以為常。” 傑尼索說。

科什金指出,倫敦加強在烏克蘭的軍事存在,其背後顯然是華盛頓當局在起作用。

“英國是美國忠實的盟友。他們認為烏克蘭應該得到各種支持,尤其是在那些旨在對抗俄羅斯的地方。”科什金說。他表示,英國因為脫歐問題處境艱難,指望通過幫助烏克蘭來換取美國的支持。

科什金認為英國幫助烏克蘭更多地是在“作秀”,他們經常只派10或20名人軍人訪烏但卻大造聲勢。

5. 俄駐英大使館則認為,即便英在烏軍事存在增加的規模不大,其也必將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因為“這是在鼓勵烏當局繼續針對人民採取軍事行動”。

“非常明瞭的是,英國在烏克蘭的軍事存在,哪怕只是象徵性的,也可能導致局勢激化,無論如何這都不利於衝突的和平解決。”俄大使館聲明指出。

烏克蘭海軍演習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馬克·卡爾頓-史密斯(Mark Carleton-Smith)11月24日發文攻擊俄羅斯,稱其對英國的威脅甚於“基地”和“伊斯蘭國”。

按照這位英國將軍的話說,俄羅斯“表現出要用武力保衛和擴大國家利益的意願”,“併力圖利用西方薄弱的方面來達成這一目標”。

這一說法立即受到俄外長拉夫羅夫的嘲諷:“我聽說有這麼個聲明。大家知道,我們不能禁止任何人展示自己的智力和政治才能。我們不能影響英國政府決定將本國武裝力量將由誰來領導。但我們希望,他們能夠核實這樣的決定是否適宜。”


Andrei青山碧水共雲天


英國與俄國其實發生過著名的克里米亞戰爭。這場戰爭在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歷史。為了爭奪巴爾幹半島,以英國為首的法國、撒丁王國(後來統一意大利的主體王國) 、奧斯曼土耳其四國與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半島爆發大戰,這是拿破崙帝國解體後,爆發得最大一場國際戰爭。這場戰爭從1853年一直打到1856年,最終沙皇俄國失敗。在歷史上英俄仇恨就不淺。

現在俄國的富豪、特工,要逃亡都去英國,英國庇護他們; 阿布在英國的電臺、報紙天天罵普京,俄國也派人去英國追殺那些“叛徒”; 英國的大使館文化處在俄國被指責非法活動,受到俄各政黨圍攻;兩國還有許多針鋒相對的事情。

利益上的爭端,大國之間都有,不足為奇,不可能成為英國派兵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全球化浪潮,一是俄國的實力的恢復削弱了英國在歐盟尤其是在東歐的影響力,二是美國指使,英美關係不在廢話,三是俄羅斯富豪在英國有很巨大的投資,偏偏這些富豪都是"葉裡欽"時代寡頭,在普京時代紛紛受到迫害,自然不會讓俄羅斯好過. 看他們的資料都是無用,國家和國家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過節\

剃頭匠小王


英國哪有那個膽量跟俄羅斯開戰呢?這次英國政府挑事兒,無非就是想要讓烏克蘭為其火中取栗。英國充當的就是一個攪屎棍的角色,配合美國圍堵俄羅斯,成為英國刷存在感的唯一之路。


而這篇報道是來自於英國《每日電訊報》11月21日報道,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將宣佈,英國將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因為烏克蘭還可能繼續面臨著俄羅斯的侵略威脅。英國將派遣更多的士兵和一艘皇家海軍艦艇前往烏克蘭,以捍衛“自由和民主”。

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斯。

並且英國派出了“回聲”號測量船和72名英國士兵前往烏克蘭。英國之前就幫助過烏克蘭訓練軍人,還在烏克蘭擁有軍人,幫助烏克蘭政府。英國之所以這次要刷存在感也是與最近的國際局勢有關係。我們可以看看英國為什麼明知道不可能跟俄羅斯有大的接觸,還是要挑撥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緊張局勢呢?


▲英國回聲號測量船。

其一,整個國際局勢幾乎沒有英國的事,美國和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角逐,伊德利卜地區的白頭盔組織也上不了檯面了,英國也沒戲可唱了。伊朗核問題,也因美國的8個豁免名單而變得不是火熱了。反而是馬克龍要建歐洲軍隊,把美歐之間的矛盾繼續拉大了。可是這跟英國一點關係都沒有,英國一直在脫歐的路上。


其二,打俄羅斯牌是英國的慣例,作為美國的小弟,英國一直扮演著中東以色列的角色,在歐洲就是一個圍堵俄羅斯的急先鋒。早在11月6日,英國就出動23型護衛艦監視穿越英吉利海峽的俄羅斯3艘軍艦。俄羅斯這是從地中海演習回到摩爾曼斯克港口的必經之路,而且也是在國際航道,完全遵守無害通過原則。英國大肆炒作就是為了刷刷存在感,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搞得好像多嚴重似的。

其三,向烏克蘭派兵,烏克蘭因為鬧心11月11日頓巴斯地區選舉問題,向俄羅斯找事。於15日扣押了進入亞速海的15艘民用船隻,其中7艘是俄羅斯漁船。俄羅斯總統普京表達了烏克蘭的行為是非法的。俄羅斯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更是稱要維護俄羅斯公民的合法權益。



於是,俄羅斯開始有針對性的反擊,並且開始檢查前往亞速海地區的所有船隻。一看急眼的俄羅斯,烏克蘭傻眼了,急忙求救歐盟。於是歐盟外事委員會磋商,英國方面19日發表了聲明,調節俄烏之間的矛盾,呼籲俄方停止扣留進入亞速海的外國船隻。俄羅斯這樣扣留進入烏克蘭的外國船隻會造成200多艘船隻無法正常運營,會給烏克蘭的經濟造成很大的損失。


所以英國這次派兵前往烏克蘭,刷刷存在感和挑釁的意味十分濃厚。作為美國的急先鋒,好好利用一下烏克蘭,來干擾俄羅斯,也是英國非常樂見的。畢竟英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整體上就沒有好過,早在今年3月的“間諜門”事件,就讓俄英關係陷入了谷底。

這次派了72名士兵來烏克蘭能解決什麼問題呢?跟俄羅斯開戰嗎?這不是開玩笑嗎?顯然就是挑釁,給烏克蘭政府鼓勁,表示支持烏克蘭而已,讓烏克蘭加大挑釁俄羅斯的步伐罷了。如果他們真的是為了保護烏克蘭,那麼幹嘛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時候,他們怎麼不出來幫著烏克蘭奪回呢?當頓巴斯地區爆發戰爭的時候,他們怎麼不幫著烏克蘭去打回來呢?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現在派兵來烏克蘭,這個幹嘛?這是在幫烏克蘭嗎?這只是做給烏克蘭民眾看的,我們西方國家是時時刻刻還惦記著烏克蘭人民的,我們不會放棄你們的,只要你們好好跟俄羅斯對著幹,西方的未來美好生活就會是你們的。現在還有多少國家會信這一套?可是烏克蘭會信,這就是悲哀所在!


淡然小司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問問你,英國會以卵擊石嗎?我認為這只是英國狐假虎威的一種表現而已,別說一艘破船,72人,就是再多點又能把俄毛咋地呢?但英國佬追家門口得瑟,很可能會遭到俄羅斯的強烈回應。


大家知道,俄英關係從冷戰後一直緊張,做為美國的忠實走狗,英國一直緊跟美國對俄羅斯進行打壓,制裁,特別是今年3月的俄羅斯雙重間諜案之後,俄英關係更是落入谷底。

目前在大形勢下,整個歐洲同俄羅斯的關係呈緩和狀態,德法都同俄羅斯改善了關係,但只有這個大英帝國卻仍然與俄羅斯鋒相對,就在美國宣佈將退出《中導條約》後,歐洲各國都對此表示了擔憂,但唯有英國卻歡呼雀躍,一副奴才相讓人們一覽無餘。
英國這次派兵烏克蘭,也是俄英最近的關係又出現了緊張的表現,在本月6日,俄羅斯的3艘軍艦結束了地中海的演習後,途徑英吉利海峽的國際水道時,遭到了英國2艘艦艇的監視,這種挑釁意味很濃的做法讓俄羅斯大為不滿,而英國卻借題發揮,聲稱俄羅斯軍艦駛入了英國領海,這明顯就是為其軍事行動找藉口。


這次英國派兵烏克蘭,
攪屎棍意味很濃,英國就是想給烏克蘭撐腰打氣,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繼續死扛,但若是說英國準備和俄羅斯開戰,那你太抬舉大英帝國了,別說一個英國,就是整個歐洲都不見得是俄羅斯的對手,要不然成立北約幹嘛呢?還有他們的主子美國,對俄羅斯不也忌憚三分嗎?所以說,假如真把俄羅斯惹毛,大英帝國早就逃的無影無蹤了,現在看,最可憐的就是“腦殘”的烏克蘭了,這邊和俄羅斯反目成仇,那邊被西方戲耍,你失去克里米亞的時候,怎麼沒人替你“收回”呢?


海之波濤3


那是不可能的。這不過是英國在給烏克蘭送鴉片,目的是鼓舞烏克蘭跟俄羅斯死槓,但是呢,作為英國孬種肯定不會真的出兵的。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候就是用這種辦法忽悠波蘭跟希臘的,最終波蘭都投降了還沒見到任何英國的援軍跟援助物資。

其次,英國不僅很壞,還是喜歡內褲外穿當超人。由於曾經的大英日不落帝國光環,英國一直拿自己當世界性大國,所有地區熱門衝突它都想介入,實際上很不自量力,比如前不久還爆出了要派軍艦在我南海自由行。

最後,即便英國蒙古出兵現在的英國不可能打贏俄羅斯,就是疊加兩個英國都辦不到。英國本身不是陸軍國家,在英國最巔峰時期都不是靠陸軍取勝的。英國上一次擊敗俄羅斯還是在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當時聯合出擊的還有法國跟奧斯曼土耳其。當時的英法艦隊負責對戰俄羅斯黑海艦隊,陸軍還是由奧斯曼土耳其負責出兵。而現在的英國海軍已經嚴重不行了,不具備單獨打仗的能力了,英國軍艦隻能給美軍航母戰鬥群充數,這一點英國自己也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