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生活四年,然後回到老家三線城市是一種什麼體驗?

柒110035651




雖然我不是回的老家,但也是到了一座三線城市,於是有車開了,有房住了。

我在深圳南山區西麗鎮待過一段時間,除了上班公交地鐵太擠;

除了工作壓力大、節奏快;

除了房租太貴、房子太差;

除了買得起車但買不起車牌;

除了親戚朋友不在深圳;

除了消費高,其他的貌似沒什麼區別。

2017年先是在東莞待了半年,然後又從東莞跳槽到了現在三線城市的工作。現在的日子是,趁著房價上漲初期趕緊把房買了,留了點錢把車買了,還不用擔心上車牌。

工作雖然忙了點,但工資尚且可以。



越來越多的人離開深圳無非四點原因。

1、房價太高,普通打工族根本不可能買得起房,缺乏安全感。

2、工作壓力大、節奏快,活生生把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夥逼成了三十多歲的中年男。

3、實在忍受不了擠公交、地鐵,每天上下班至少花費3個小時在路上。

4、家人不在身邊,尤其是那些把小孩留在老家的人。


職場一休


我在深圳生活20年了!月工資2W左右,可是這麼多年了買不起屬於自己的一套房!哪怕是50個平米的歸屬都買不起,工作了20年每個月賺的錢基本上都又奉獻給了這大深圳,去年我下定決心把僅存的幾十萬回老家湖南邵陽買了一套160平的大房子,裝修加傢俱全選最好的來,去年底全部搞好入夥進去了,那傢伙叫一個“爽”啊!在深圳呆了20年從來沒找到這種溫馨舒服的家的感覺,我滴個天哪!原來人的生活可以過得這麼舒服的,真的白活這麼多年啦!在深圳每個月發兩千多租的民房哪是人住的哦!現在過完年,過完元宵又得回深圳工作了,真的有點依依不捨,我真的是不想再回深圳了,我下一步打算就在自己老家找份工作,哪怕一個月5千都可以,或者是找點小生意做,真的不想再回深圳去受那個罪了!呆在家多好!又能照顧到老人和小孩,這才是真正有家的感覺!這是我心底真正的感受,個人意見!


最煩用戶名


剛從深圳回湖南長沙,說句實在話,那差別還是蠻大的,回來兩週了還沒有適應,希望儘快地能夠適應吧……其實長沙和深圳比,也就房價比深圳低,其他還真的沒有可比性。從一出高鐵站就能感受到差別。

換乘了長沙的地鐵,裡面熙熙攘攘跟菜市場一樣,出了地鐵過馬路,行人不看紅綠燈。

然後長沙的工資真的很低,四五千都算是技術高薪,當然了,你如果往管理層爬那還是會上萬的。這周開始找工作,本人只有大專文憑,看了網上招聘,公司好點的做個文員都得本科文憑。什麼都得有經驗,就業機會跟深圳真的沒得比,不禁跟朋友感嘆,真不知道生活在長沙的人拿著這些工資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以前在商場買衣隨隨便便幾百上千不覺得有啥,現在回來不敢隨隨便便花,也不知道何時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可能我講的🈶️部分誇張,但是也是我這幾天找工作的感悟……

長沙氣候多變沒得深圳天氣好,就業機會較少,就業薪資低,講話因方言的原因給人感覺不溫和。


嗨嘍Girl


我在深圳生活十七年,2000年時候,跟著家人去深圳打工,打工一年,家人說租房不方便,買個房子吧,方便點,在全親戚的反對下,把老家一院房子賣了,在深圳貸款賣了個磚混結構房子170平米,到了2012年,趕上拆遷,分了二套房賠償200萬,剛好我大學畢業了,在老家上的三本,,2015年,我用家裡給的錢創業,2016年失敗了,然後家人在我反對聲中把深圳房全賣了,帶著錢回老家買了棟別墅,我也落魄的跟著回去了四五線城市,回到老家才發現,我竟然能生活的如此瀟灑,現在還是創業當老闆,工人工資一個月2000-3000之間,感覺創業城市工資真低,原來在深圳一個工人工資現在可以開三四個人工資,現在回來半年了,感覺比深圳生活水平高多了,而且還可以生活在別人羨慕的眼光中,好多人爭搶的給我介紹對象,真的是我在挑別人,在深圳,別人是挑我,因為我想找國稅地稅公安銀行醫生一類的相親對象《必須是正式工作,臨時工事業編不考慮》,所以在深圳別人挑我,,來到小城市我還可以挑挑,感覺老家城市生活很滿意,


用戶5826199113


在深圳工作6年了,老家在車城十堰,去年年末辭職了,回老家呆了一個月,也到處轉了轉,跟親戚朋友們也聚了聚,下面是我的一些感受。

1,工資與消費的不成比例。首先的感受就是深圳和十堰的消費水平基本持平,而十堰的工資水平基本上在3,4左右,深圳應該在5,6千以上。而我們市裡的消費水平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尤其是年輕人的消費能力。

2,生活氛圍。說句良心話,車城十堰是個移民城市,所以我們那裡的人文化修養還比較高,但是還是免不了相互之間的攀比之風,尤其是長輩們一代人,深圳這裡攀比也是放在心裡,大家表面上很低調。但是家鄉更多的是赤裸裸的攀比。

3,關係問題。三四線城市有個最大的通病就是關係經濟,凡事都講關係,沒關係難辦成一件事。大到買房上學,小到請客吃飯,處處都是人情,處處都要照顧好各種關係。一個在外的人回到家鄉,很難施展拳腳的。

4,歸屬感。大城市裡大部分人,我相信是沒有歸屬感的,你以為回到了家鄉就有嗎,我看難,那裡似乎變得人生地不熟,有點寸步難行的感覺。

綜合來看,去哪裡都不好過。如果你還能在大城市待下去,那就繼續。真的是待不下去,也只能回老家。最重要的是少一點比較,多一點走心,自己舒服才是最大的幸福。


乾柴的故事


17年畢業來的深圳,老家武漢,普通一本,校招來的,所以畢業就直接進公司了,工資5000包吃住,不網購基本不花錢的那種,但是週末也會跟男票出去吃飯玩耍,男票在市中心,我在郊區那種,見面坐高鐵10分鐘,感覺跟地鐵一樣。在這裡生活節奏比較快,沒有了在大學懶懶散散的習性了,沒辦法有考勤要扣錢,工作是設計類,平時也會加班,感覺深圳真的很棒啊,新鮮事物很多,在工作上能學到的東西也很多呢,辦了港澳通行證,等哪個週末去香港轉下,見見世面。

這邊的人很多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家相處也都還好,目前還沒遇到特別噁心的事情,過馬路都能守規則,不像我們那邊一群人過馬路不看紅綠燈,我要是等著綠燈過馬上還會被嘲笑傻。

最後想說一點,感覺來這邊的人挺努力的,各行各業的,目標比較明確,就是掙錢,而我要是回老家,一些家裡的親戚就會各種催婚各種酸我,說什麼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嘛,工作那麼努力幹嘛,最後還不是要嫁人要在家帶孩子,呵呵,我這麼努力就是想離你們遠一點的好嗎,在這裡不會有這些把你拉下水的人,真的神煩,每年過年都會遇到這種轟炸。所以畢業就選擇離開家鄉了,希望在工作上能有所發展,爭取到去美國或者新加坡的機會。(公司經常會派技術員出差)


喜歡大灰狼的小紅帽


我弟弟在深圳二十多年了,一直過的很平淡,勉強維持生計的那一種。但值得慶幸的是在十幾年前,他在龍華買了套小房,算是有了自己的家。我自己在佛山,也屬於二三線城市吧!多次勸弟弟過來佛山發展,但他都拒絕了,他是真喜歡深圳,或許還有點不甘,總希望能在深圳闖出一片天地,這樣才對得起自己。這或許也是很多深圳人的想法,離去,不捨。留下,艱難。

相比於國內的其他城市,深圳確實是最包容的、最公平、機會最多的城市。在深圳,你不需要靠背景、拉關係、送紅包,只要你有能力就可能獲得成功。而回到三四線的城市,要創業、要進好的單位都要講關係,靠背景。如果在深圳太累,而在家鄉又有好的資源,那麼不妨回去,可能過得更加安逸。如果沒有這些資源,那麼留下或許也是一個好的選擇,畢竟深圳的機會更多,而且對子女未來成長可能更有利。


梅西大佬


本人10年本科畢業參加工作,在深圳工作三年後回江西南昌、萍鄉工作四年多,在去年(2017年)年初重新回到深圳。其實在來深圳之前,萍鄉工作的時候,月收入都已經過萬,過萬的月收入在三四線城市絕對過的相當安逸,之所以選擇回到深圳,是因為幾點:

1 思維模式完全不一樣。在深圳,你解決問題第一時間是考慮事情怎麼做,怎麼高效解決;但是在小城市,你第一時間要想,這個事情我要找哪個熟人幫忙,怎麼託關係。能力強的從深圳回到小城市,思維模式的改變相當不同!

2 未來的可能性。我離開萍鄉的時候,我問過自己無數次,為什麼要走?要回深圳?我最終答案是:我不想在20多歲的年紀,一眼能看到自己退休的狀態(無窮的應酬、找關係、安逸)。

3 身邊的朋友和人脈完全不同!在深圳,你可以找到很多個自己一樣,有夢想,肯奮鬥的人。在三四線城市,你如果加個班,會發現,整棟樓,只有你辦公司一個房間亮著燈!


航班起飛2018


我是在北京,後來回到老家3年,後來又來到深圳,一直覺得沒來南方比較有遺憾。從一線城市回到老家煙臺,剛開始1個月的感覺是,輕鬆愉快,脫去了大城市工作壓力的包袱。上班工資,降到原來的4分之一,太少了。放在當地也算不錯了。在接下來的時間就是,不用加班,下班點,不超過5分鐘人都走光了,我真的不適應。一線城市到下班第一個走都有點害羞,後來我也慢慢適應了。朝九晚五,下班後就和哥們同學喝酒唱歌洗浴宵夜,回家就玩遊戲睡覺,跟以前的日子一點奔頭都沒有,感覺像在混日子,日子一天天重複。市區一共兩家大型新商場,萬達和大悅城(老的有幾家,沒什麼逛頭,即時這兩家也半死不活,地區消費能力底)逛的夠夠的,去了出了事無聊看看電影,真沒地方可以去的了。再就是開車去海邊。久了就都夠夠的了,假日開車跑去威海青島玩。再後來,後來就來到深圳。工作雖然壓力大,必經不如年輕人有拼勁,但一線城市必經各方面發展好,玩的地方也多,可惜時間有限。夜生活也多,我們當地到10點後除了飯店就沒什麼可以去得了。這裡的一直到12點都熱鬧,而且能夠接觸到新鮮事物,唯一就是沒錢玩...


差距很大啊。。。


深圳視窗


過年從深圳回濟南老家。特別不習慣。

公交車兩百米一站,司機開的還慢。很不適應,跟人約的時間遲到了半小時。

沒完沒了的飯局。三五好友相約吃飯擼串在深圳也經常有,但是回老家第一天就懵了。一開始就三個人,後來電話傳電話人越來越多,從小桌換到大桌,最後來的我都不認識。而且交遊廣闊的幾乎頓頓有局,甚至一晚上要趕三四場。深圳除了好友一般都是相約談事情才上飯局,這邊沒什麼事都開局。

雖然濟南是省會城市裡經濟倒數收入水平不高,但是攀比也沒落下,年輕人一個月三四千五六千的動不動就是寶馬奔馳凱迪拉克,全是父母在背後撐著。

做事停留在嘴皮子上的太多。很多人前面回去見面的時候打算做的事情今年還是一個想法。深圳更多的是想到就去規劃找資源,齊活就開始幹。

水平低下。不是說人的素質!而是人的想法,絕大部分人每天琢磨的都是些連雞毛蒜皮都不是的事情,而深圳人的腦子裡只有兩個字,掙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