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本文作者Dunn是新西蘭華人槍械愛好者,其所持武器符合當地法律法規。經過作者同意,本文選擇在火器酷做首發,在此逍遙感謝作者的付出。

自從2015年部分城市的特警裝備NP22以來,這款歐洲血統的國產手槍的相關性能以及能否全面換裝幾度成為了國內軍事愛好者廣泛討論的話題。對於國產輕武器的話題,近些年來各大軍事論壇和公眾號的評論區一直都處於褒貶兩極化: 既有“澳產F88甩95一條街”、“國產槍質量極差”、“92式性能不如54”的過度抹黑,也有“92有資格進入世界十大名槍”、“88狙800M打雞蛋”等不切實際的吹捧。

不過本人無論是對於事實事還是新式武器的態度一直屬於“慢熱”或者說不願被太多的主觀因素影響、喜歡在熱度過後冷靜下來細細分析。一把槍的好與壞需要大量的實踐和對比、而其是否適用於某些單位也要看相關部分所對應的“行情”。不過有一點我一直堅信:最有權力去發言和評論的使用者!而非槍都沒有碰過、相關原理一竅不通的鍵盤俠。

關於NP22的開箱與評測內地警隊和北美的大神已經給出了多篇妙筆,所以本文想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從海外一個槍迷的角度和實際接觸將NP22真實的一面呈獻給大家。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筆者剛剛入手的NP22,較新的批次)

相識篇:

本人第一次接觸NP22實物是在2014年底一場槍械拍賣會上一隻200X年流入新西蘭的早期版;粗糙的做工和糟糕的表面處理著實令人提不起興趣,品相甚至不如旁邊二手的巴西PT92,(雙動)扳機更是硬的出奇遠超之前接觸的CZ、Beretta等手槍、手指也差點被扳機側面零星的毛刺劃破-----可以說首次接觸NP22/國產手槍就給自己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由於拍賣會不讓拍照拍的比較匆忙再加上手機像素渣圖片較為模糊)

再次接觸NP22大約是時隔兩年後,2016年某次逛槍店的時候聽店員說新到了一批中國產P226做工還不錯,抱著好奇的態度跟著店員來到槍房,當熟悉的槍油味再次傳來時竟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槍身上看不到任何切割痕、表面處理也加強了一個檔次、標準的皮卡汀尼導軌方便加掛戰術附件、和歐洲原廠貨以及Mk25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但已經不輸普通美產P226。(注:有些美產槍械質量和做工確實不如歐洲原廠又或許我看到的那隻剛好是早期版美產貨)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廣告截圖,Ranger是本地槍店的代理名實際上就是Norinco的產品)

拉動套筒、空倉掛機後按下釋放鈕再壓下待擊解脫杆釋放擊錘復位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非常順利。 受之前“毛刺扎手”的陰影把玩前特意檢查了一下扳機,確定平滑無刺後放心的扣動扳機。雙動情況扳機力起碼15-16磅!測試儀器無法讀取數值(超過最大限度了)、單動情況下扳機力度僅為4磅左右,與原廠SIG幾乎無差。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扳機特寫,經過改良後的NP22確實精緻了很多)

試槍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段有趣的插曲:身旁的華裔店員是新西蘭國防軍的預備役、曾使用過P226,向我講述射擊技巧從架子上拿下一隻NP22做示範,講到他們連長抱怨P226雙動扳機太重的時下意識的扣動NP22但後者紋絲不動,我倆對視了一下然後異口同聲的說“他(連長)說的肯定是Norinco P226”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新西蘭國防軍自1992年來一直使用P226,直到16年才被Glock 17 Gen4 取代)

入手篇:

國產槍無論是自用版和出口版都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公差!甚至同一批產品每隻槍的性能&細節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早些年就92式手槍彈匣究竟能否互換的問題諮詢了幾位在不同軍警部門服役的哥們,結果大家給出的答案完全不同!再加上近些年來自己和身邊朋友購入JW15、M305(國產M14)、CQ-A、97等經歷 Norinco“人品考驗機”的外號一點不假!(自己也曾經前後購入兩隻國產M14步槍精度是天壤之別、另外自己和朋友的JW15做工和細節上同樣差異明顯)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讓作者又愛又恨的國產M14)

對於我“選槍”的要求槍店大哥二話不說將我帶入槍房,一口氣拿出5只NP22任我挑選。這裡著重介紹一下,接待我的華人大哥James Wang名氣不小;在這個周圍都是洋人同事的工作環境中以獨特的銷售方式和廣泛的人脈讓他在歷次促銷活動中穩居銷售冠軍的寶座!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小有名氣的James Wang)

首先是扳機:5只NP22的扳機力度竟然完全不同,雙動狀態下從十幾磅到二十磅不等!其中有一隻重到完全扣不動,待擊解脫杆的力度幾隻槍都差不多不過其中一隻在擊錘復位時稍有延遲(懷疑也是公差問題)。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雖然不影響使用但每隻槍還是有稍許差別)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NP22彈匣釋放、解脫杆特寫)

其次是國內軍迷關心的彈匣互換問題:測試過程中筆者先是隨意拿起兩隻不同的隨槍彈匣分別插入其他槍中,結果顯示無論是裝入還是釋放都十分流暢,不同槍支的彈匣完全通用!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彈匣互換這個環節很滿意給滿分)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NP22彈匣壓入10發子彈後觀察孔很難看到餘彈的問題確實如網上所說)而在NP22能否兼容原廠SIG零件國外論壇上和Youtube上分歧較大(個人認為還是公差搞的鬼)去槍店之前筆者向基友借了一隻意大利產的18發P226彈匣並壓入Dummy ammo分別在套筒閉合和空倉掛機的情況下進行上彈實驗。結果頗有些耐人尋味:5只NP22中其中3只對原廠彈匣完美兼容、1只需要用力將彈匣推入、只有1只無法兼容-----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意大利MEC-GAR公司生產的18發P226彈匣)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彈匣對比,左為NP22彈匣右為意大利MEC)

“金玉在外敗絮其中”在截稿前我糾結了很久是否要使用這個並不合適的詞語去形容NP22套筒內部的樣子、思考了半天我還是覺得要修改一下“華麗在外、凹痕其中”;早先拜讀了James兄的《國產NP22手槍與SIG手槍細節對比》一文時就對NP22的內部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推下分解杆完成分解後,套筒內遍佈的劃痕還是讓人看著很不舒服,與原廠P226的最大差異頃刻間暴露無遺!特別是剛剛選好一隻扳機和兼容性都不錯的NP22後發現槍管尾部有一條深深的銼痕!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James的套筒內部對比圖經授權允許使用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作者的NP22套筒內部情況稍好,但槍管上的劃痕依舊看著不舒服)

或許有人會說套筒內的幾條劃痕又不影響使用幹嘛這麼較真?與之前的國產手槍比NP22無論是外觀還是性能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這一點是不容否認也是毋庸置疑的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NP22簡易分解)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NP22準星特寫)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NP22套筒特寫)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槍口特寫,螺紋套是後加上去的)

但放眼世界且不說新銳的P320、GLOCK 19X 即便上世紀的舊款HK USP 其精湛的加工和細節處理直到今天依舊透露著強烈的精緻感和暴力美學。個人認為國產槍和歐洲貨最大的區別並非完全是機床和材料處理、而是我們缺乏歐洲槍匠那顆“武器藝術”的心。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Np22與P226對比圖經授權允許使用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對比圖:上面為作者的Kimber Tle/rl 9mm手槍)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且不說歐洲大牌即便是低配版的Kimber 我們的差距也很明顯)

國外對於武器裝備採購上採取公開競標(當然也經常存在暗箱等黑幕)眾多廠家為了奪標不遺餘力的將產品做到最好,通過競爭帶動積極性和創造思維的同時也給那些“體制之外”的小公司留下了一個生的機會!因國際狙擊大賽而催生的CS/LR4 再到因血淚而外購的GLOCK17---- 這樣的例子還不夠麼?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軍星廠的P12是筆者另一款期待的國產手槍,希望不要曇花一現)

靶場測試篇

一把武器好不好,練兵場上見分曉!正如前文所說最有發言權的是使用者,況且槍買了肯定要去靶場試試,作者有幸邀請到新西蘭華人IPSC射手Le Tan(簡稱Lee) 一起參與NP22的測槍工作。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射手,在過去的五年中Lee參加過大大小小近百次IPSC/ 3 GUN競技 不僅多次包攬獎牌的 同時熟悉操作使用M&P、Tanfoglio、GLOCK、STI、Mk25等十幾種手槍。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在某次大型比賽後接受本地媒體採訪的Lee)

25M固定靶、作者選了幾款新西蘭民用市場較為常見的銅殼商業彈,彈頭重量分別為115gr和124gr。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不同品牌的9mm商業彈)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另一位海外槍友做的精度測試,圖片來源firingline網站)

從IPSC的角度Lee也給出了比較中肯的評價:NP22甚至其原型P226並不適用於IPSC/IPDA等競技比賽;包括GLOCK GEN 4在內的軍警制式手槍因為考慮到防止走火等安全問題都會刻意加重扳機力度,而IPSC大多情況下都是要求(擊錘式手槍)子彈上膛後將擊錘放回在雙動情況下完成首發射擊,要知道近些年來頗受歡迎的CZ shadow 2 的雙動扳機僅有6.5磅、而意大利Tanfoglio 的新銳STOCK IIIXtreme 更是減輕到6磅!與之相比十幾磅的軍用扳機對於IPSC射手來說簡直是浩劫-----當然,用競技的標準去要求作為軍用槍的NP22確有些為難後者了!

「國產NP22手槍」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上)

(IPSC中的鐵靶和風車靶對射手的素質和控槍都有較高的要求)

尾聲:

下一期文章裡作者會邀請到幾位在國內警察單位的朋友,結合他們的親身經歷和相關法規再度分析、打破網絡上關於NP22和92 不切實際的吹捧和謠言,各位敬請期待!

最後有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2015底年SEAL/DEVGRU宣佈採購新型手槍替換了服役多年的Mk25,按照某權威說法P226系列已經落後最新的P320 9個型號,而海豹選擇的竟然是更為落後、與最新型GLOCK 42相差20多個型號的GLOCK 19!作為美國以至於全世界Tier1頂尖特戰力量的DEVGRU“不知是否與筆者一樣感同身受?不知內心是否也飽含悲憤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