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國企知識分子(高工)退休養老金是知識分子的待遇嗎?

myworld99


確實,國企的退休人員中也有一部分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的退休養老金是不是跟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退休養老金,一個待遇水平呢?

不是,是有差距的。

在我們國家退休人員的類型分為三種,一種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一種是企業退休人員,一種是城鄉居民退休人員。

國家試圖未來將這三類人員合併的一種養老金計算模式中,但現在還沒有成功。

企業退休人員待遇的計算公式是根據交費年限和交費基數來計算。

如果我們是高級工程師,在企業的待遇是相當不錯的,企業如果按照真實的工資給交納社保的話,也沒有問題。

因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2014年10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社保待遇計算公式也是根據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來計算的。


但現在,很多企業並沒有按照真實的繳費基數給大家繳納社保,這導致企業退休人員的待遇比較低。

拉開企業和事業單位差距的原因還有這麼幾個:

第一,職業年金差距。我們的中小型國有企業一般是很少有企業年金制度的,但是國家為了保障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待遇不降低,全部機關事業單位專門建立了職業年金制度。企業也有相應的企業年金制度,叫做補充養老保險機制,目前企業參加人員只有2300多萬,不足1/10。

第二,視同繳費年限差距。視同繳費年限事業單位是從2014年10月往前計算,而且視同繳費指數是按照本人的級別等待遇計算。而企業一般是當地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一般是1992年往前計算,視同繳費指數由於企業退休人員沒有級別,指數並不高。1992到2014年期間,雖然企業多了一部分個人賬戶養老金,但由於過去的通貨膨脹和貶值因素,完全趕不上跟社會平均工資掛鉤的視同繳費年限計算的過渡性養老金。

第三,退休後的補貼。企業退休人員退休後的補貼一般很低,只有幾十元到一兩百元。而機關事業單位一般都上千元。根據雲南楚雄州公佈的信息,2018年6月,楚雄州機關事業單位人均待遇水平是5808元,統籌內支付的養老金只有4000元左右,剩餘的1800元是包含了職業年金在內的統籌外支付。職業年金一般只有五六百元左右。

前些年國家在養老金調整的時候對高級職稱的知識分子有額外的傾斜調整政策,不過2015年開始這種傾斜調整已經取消了。

現在企業退休人員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後增長待遇方法是基本一致的,但是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金比較高,再按比例調整的時候會比較佔優勢。

現在已經無所謂知識分子的概念了,隨著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企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比事業單位更靈活,有本事掙錢自然會更多。至於退休金方面,可能是體制內的優勢吧,求穩的人可以通過考取相應編制,實現自己的體制夢。


暖心人社


中小國企中的“知識分子”的標準太難界定了。我就以高工為標的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吧。

企業中的高工也是企業職工,與其他職工一樣參加社會保險,並按自己工資的28%由企業與個人共同繳費(其中個人按自己工資的8%繳費,記入社保基金的個人賬戶。企業中的高工、知識分子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產生的效益肯定要高出一般職工的,因此企業也會給了他高於一般職工的豐厚報酬,這樣他參保繳費也要高於其它職工),退休後一樣從社保基金中按月領取養老金。

參保人退休時按月領養老金,是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的。也就是隻要你是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退休時確定養老金都按這個辦法,不會再有什麼身份之分。

不過,國家在2014年以前為企業退休職工調整增加養老金時,都有對滿70週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企業退休的軍轉幹部和具有高級技木職稱的退休人員傾斜調整政策,但從2015年起只是對滿70週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和企業退休的軍轉幹部進行傾斜調整,不再對具有高級技木職稱的退休人員進行傾斜調整。

企業中沒有一定的建樹的職工是評選不上高工的。國家對有建樹的高工是給予一定獎勵的,如現在國家樹立的“大國工匠”,肯定是要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而且退休後也可能享受到壽終。

大家知道,社會保險基金是由參保人繳費和國家為鼓勵參保對參保人的補貼組成的,參加社會養老保險退休時從社保局領取的養老金,是在社會保險基金中支付的,不是國家分給每一位公民的福利。如從社會保險基金中支付有建樹的高工享受的這個特殊津貼,豈不侵害了其他參保人的合法權益?所以有建樹的高工享受的這個特殊津貼不是從社會保險基金中支付的,而是國家從另一個渠道給付的。

你這中小企業的知識分子,如需享受國家獎勵、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可去人力資源等相關部門申請,找社保局可能是走錯門了。

建議你學習一下《中華人民共國社會保險法》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



我愛我家214230147


學歷高的女性在企業退休人員中養老金是最低的。以大學本科讀書16年為例,她與不上中學大學的只讀6年小學的人相比,工齡要少10年,同時女性比男性提前5年退休,所以一位大學本科畢業的女士在企業退休時耍比一位只有小學畢業的男士工齡要少l5年,養老金在退休時就比男姓少15年,而且企退人員養老金已14連加,主要考核指標又是按工齡計算的,所以說大學本科畢業的企業女性退休人員養老金是最低的,我的一位女同事就是其中之一,到目前為止,這位女同事的養老金己比同單位同工種同年齡的男士每月少拿丨千多元了。


老解178540963


國家對高級知識份子、企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退休優待政策實施至今,並無改變!要享受這項待遇的退休高工及以上職稱人員,需證明退休時的確被單立聘為企業高級技術職位!即:在辦理退休手續時向社保提交職稱證書、具有“時效”的單位職稱聘任書,經社保審核無誤後便可享受退休(約為正常核算退休金十8%左右)優待。


角馬81473503


做夢,毛都沒有。從企業口退休沒有身份、職務、職稱的任何待遇,同樣和普通工人一樣按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繳費數額計發養老金。你讀書幾年沒有工齡只從畢業分配算起,你上學人家先進廠同年退休,你的養老金就比人家少。

這就是企業”臭老九”的悲哀,我就是其中一員。


執君之手觀日落月升


中小國企知識分子(高工)退休養老金是知識分子的待遇嗎?

從理論上來說是,但在現實中又有一定的差距。

所謂知識分子,一般來講在人們心目中就是那種有大學問、戴眼鏡的人,比如大學老師、工程師、作家等。

題主所講的高工,實際上就是高級工程師,也就是副高或正高職稱的工程師。按照常理,只要是評聘上了高級技術職稱,無論是在職還是退休以後都能夠享受到比較好的薪資待遇。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如果是在大型國有企業,高級工程師退休後所享受的養老金待遇不會比大學教授和事業單位的高級職稱人員差,可現在的問題是,身處中小國企的知識分子(高工),他們的養老金卻不一定能享受到與他們所評聘的高級職稱相匹配的待遇,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知識分子待遇。為什麼呢?

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以後,由於受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中小企業一般都是按照60%的低檔位給職工繳納社保和企業年金的。由於員工退休時養老金的高低完全受在職時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繳費金額等因素的影響,中小企業職工由於養老保險、企業年金繳費指數偏低。而事業單位繳納社保和職業年金都是按照自己的工資總額,然後以社平工資100%以上的檔位來繳費。這樣一來,中小企業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與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國有企業員工的退休待遇就自然拉開了比較大的差距。

所以,中小國企知識分子(高工)退休養老金一般都很難享受到與其技術職稱相匹配的水平。從某種角度來說,也就沒有享受到題主所說的知識分子養老金待遇吧。


葉公來幫忙


養老金統稱就是一種待遇吧!至於多少那不是我們說了算的,也不能說事業都比企業高,據我所知企業工人退休金七八千的大有人在,我是省級的事業退休,中級職稱不過四千八而己!本人己六十四歲!可能有些偏遠地帶三線城市會更少!但是這是根據你當地的消費水平掛鉤的,所以我們都要感恩!你去亞洲的其他小國走一走就知道中國的老人是最有保障的!而且我們是一個大國,當今又處於老齡社會,不容易了!


秋葉152030477


很多所謂高級職稱是趕時髦的。高級經濟師,高級政工師是什麼高級?有些職稱與博士、碩士一樣是找門路搞出來的。

退休就退休了,不管什麼人,都不應該把差距拉太大。差距可以有,但不應該大,因為理論上說,你退休後就不創造社會財富了,不能再說什麼我高你低。


自然法則是真理


你之所以提這個問題,可能與幾年前部分省市在調整養老金時,對高級職稱人員(包括高級技師)給予特殊政策有關。幾年前這項政策就取消了。其實,根據保險法及相關社保法律法規,任何人(高級官吏不屬於任何人)在退休後政策是相同的。不過,個別企業會有補充養老金等待遇,這一般有按職稱分級的。


吳大叔55384748


企業退休的大中專畢業生的退休人員養老金最低,因為大中專畢業生同同令工人比工令少4年多,工令是計算企業退休養老金的主要因素,在計算養老金的領取工令是基礎,每年增加養老金也是基礎,所以累計同同令工人比少了幾百元,企業退休的大中專畢業生同同學歷的公務員,教師比相差一、二倍,同同令工人比最低,人社部門領導應該解決這個問題,企業退休的大中專畢業生養老金最低是養老金制度最大的不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