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2018年土地確權後,20歲以下沒土地的人怎麼辦?

遇見是一種幸福244915926


還20歲以下,土地少的村早就沒地了。土地就那麼多,加上現在國家安穩。

人口不斷增加,土地早就不夠分了。

而且依據國家政策, 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也就是所謂的三十年不動。

在我們那邊,我也就記得小的時候重新劃分過土地,那時候好像還沒上學呢。至今都二十多年了吧。

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土地也不是主要問題了,家裡有地多的,基本都是以前遺留下來的。

沒有就沒有吧,還能怎麼著?


上網真好玩


問題:農民2018年土地確權後,20歲以下沒土地的人怎麼辦?

國家為了更好的保障農民對土地的權益,開展了對農村土地確權,對土地的丈量登記、確權頒佈證書。2018年是對農村土地確權的收官之年,完成土地確權,拿到確權證書的農民們享受土地帶來的更多利益。

土地可以說是農民賴以生存的依靠,有種菜、種稻、種水果、養殖等各種用途。進而獲取成果,在進行售賣,獲得可觀的經濟來源、生活保障、生活依靠!因此土地問題是廣大農民群眾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農村土地承包法》明文規定,在土地承包期內,不能因人口的變動,而調整對土地的承包,因此在農村地區奉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由於在非常長的承包期內,農村新增人口極大的加劇,人與地的矛盾就越發明顯,越來越激烈。

當然政府在對農村土地確權的過程中,除了給農民土地保護之外,也在積極的協調解決新增人口沒有土地的問題。比如20歲以下沒有土地的農民朋友,可以有這幾個途徑獲得土地:繼承老一輩的土地;優先分配準備的預留、新增開墾的土地;優先分配承包方依法交回、自願交回、違法被收回的承包地。

相信黨、相信政府、相信國家,會圓滿的解決土地的問題。讓社會主義經濟更加的繁榮昌盛,讓國民更加的富有安康。

以上都是個人的看法,如有不妥之處,請與小編聯繫,改正。歡迎指導。記得關注、點贊、留言、轉發喲。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刪。


三農老李


關於“農民2018年土地確權後,20歲以下沒有土地的人怎麼辦?”這個問題。很多需要了解,下面根據很多人的回答。供大家瞭解。

這個問題是沒有土地的人都普遍關注的問題。20歲以下的人。他們風化正茂,充滿了各種夢想和理想,為自己的人生設計著各種美好的藍圖,沒有人為自己設計如何回農村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去刨食,或讀書、或以各種方式走向城市,以各種方法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們的父母無論是打工或者是種田,都在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理想,希望他們能離開農村,他們沒有任何生活壓力,連土地想都不可能想,想要土地等走到人生的第一個轉折以後,而立之年吧。他們還沒有實現離開農村的理想,娶妻生子,父母逐年年邁,生活的壓力向他們壓來,為了生活他們才會想起土地,就是靠從祖父輩繼承來的土地,如果沒有繼承的土地,他們仍然要洗最艱難的方式去求生,就目前的土地政策,第二輪土地承包期滿還有十年,再延續三十年,那就是四十年土地不會變動,現在20歲的人,在 40年以後他們都是60歲的人了,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他們很有可能與擁有屬於自己的承包土地無緣了。怎麼辦?這個問題,要相信社會發展的紅利再分配,會很好地破解這個問題。



一葉知秋zb


嗨,兄臺們醒醒吧,還想分別人的地,想啥美事呢,有這想法的人你不覺得昧良心麼。

農村土地只從上次按人頭分地以後,一直遵循著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做法,現在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很多農村已經不是農村了,那叫城中村。

而且整個村剛開始並不是整個村集體徵地,而是部分人部分地,我們村一直遵從的是徵誰家的地給誰家錢,現在事不就來了麼,你家把地賣了,把錢花了,現在跑過來分我家的地,農戶人不弄死你才怪,誰敢說這樣的話,你就別在村裡混了。

想著分地的這些人,我估計很大一部分是在以前早就把地全賣光了,錢也花了,現在開始眼紅人家有地的,而且現在地值錢了,現在的一畝地可能頂以前的十畝地,得了眼紅病的人是不是需要別人給你上點眼藥水呢?

你說你家20歲的兒子沒土地,那你咋不說你家老人沒了,你還在種著地呢,你咋不把土地流轉回大隊呢,說白了就是臭不要臉。


小小書童不要笑


作為80後,還算幸運的一代農村人,因為趕上了分地!很多90後,基本是沒有地的,因為自從那次分地之後,二三十年了,土地壓根沒有動過!

有些孩子,從出生到現在,去了媳婦生了娃,依然沒有土地,怎麼辦?

在農村,最通用的辦法,就是嫁出去的閨女不帶走地,娶進來的媳婦補這個缺!還有,家裡有老人去世後,土地還是不動的,還是屬於你家的!

如果只有兒子,沒有閨女,那就相對比較吃虧了,但是也沒有辦法。有的年輕人跟父母分家以後,一家三四口,只有一個人有地。

其實,想種地容易,但想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這就是一件難事了。

我們老家屬於半山區,很多小塊的山地,很多人都不願意種了,免費讓著別人種。即便是平地,因為種地收入不高,棄種現象也很常見。因為機械化程度不高,規模化種植不現實,租地種的基本沒有。所以,不想種地了,一般都是免費讓給鄰居或者親戚種,不讓地荒著就行了。

沒有土地的人,怎麼辦?誰也沒有辦法,只能慢慢等了,要麼種一些別人的,要麼出去打工賺錢。反正靠種地養家,也是不現實的,不是嗎?


快樂農人驛站


問:農民2018年土地確權後,20歲以下沒土地的人怎麼辦?

按照我們目前的土地政策,新生代農民想要獲得土地,除了繼承之外,其他途徑都是非常窄的,比如因某種原因有人退出土地承包、村裡多餘的土地,要是前幾年還行,這幾年隨著農村財政支持力度的加大,很少有人退出土地承包了,村裡更是早已沒有多餘的土地。

應該來說,土地承包期的確定對農業的長期投入是一件好事,但我們也不能否認,由此也造成了一些問題,比如新生代農民的土地問題。

雖然在當前的農業產業升級改造中,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針對的多是對整個產業的投入。由於歷史原因,我國的農民整體生活水平低下,記得之前每日糧油曾專門撰文指出,當農民這一身份離開土地的時候,留下的不能僅僅是貧窮。

那麼現在,在我們培育新型農業主體的時候,就需要做好對於那些曾經為新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做過貢獻的農民後代們做好相關的引導和扶持,比如針對沒有土地的農民,在就業、創業、交易、醫療方面給予適當傾斜,以彌補他們在這場產業變革中所再次遭受的損失。


每日糧油


有土地的可以繼續使用土地,沒土地的按一個統一標準補貼一定的等額費用。(比如一畝地一年可以收入1500元,給沒地的老百姓補貼1500元,有地的就不用再補貼這1500元了,同時還可以繼續享受國家土地補貼政策。)農民土地問題是個大難題,幾十年沒有分到土地的多的是,可為什麼不能解決呢?這和土地分配製度有很大的關係。要想解決根本問題,就應該切合實際,下地方,下村,下戶做出調查,到底有多少有土地的,多少沒有土地的,給老百姓一個合理的分配製度和政策。


微風體育


你好,土地確權之後沒有土地的人,要想獲得土地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村集體在確權時會留一部分有機動地,可以去找向村裡申請,但這類申請的成功率不會很高,但是沒有土地一定要先去鄉鎮府報備自己的土地需求,如果有退出承包權的土地應該會按照順序分配給無地的人。

(2)其次,可以去開墾村裡的一些荒地,不過開墾的荒地說到底所有權還是國家和集體的,開墾荒地種植還是有一定的風險。

(3)另外是流轉其他農戶的承包土地,國家現在支持規模化、機械化種植,所以流轉土地進行規模種植是未來的發展前景。農民相互之間,直接轉讓土地的使用權,通過這種土地流轉的方法,讓沒地的農民只要繳納一定租金就可以獲得土地使用權,比如搞大規模種植,經濟類作物的種植等。

(4)爭取村裡的爭議田,沒確權的村子通常都會有撂荒田,或是歸屬有爭議的田地。這種有爭議的田,無法確權,工作組肯定是擱置,如果這部分田地與你有關係,可以要求村組重新分配,這樣有很大幾率獲得田地。


農機合作社




農村農民萬歲


為了更好的保障農民對土地的權益,國家開展了農村土地確權,對土地丈量登記、確權頒證。2018年是農村土地確權的收官之年,完成土地確權,拿到確權證書的農民,將可以更好地享受土地帶來的利益。

農村土地承包法明確規定,承包期內不得因人口變化而調整承包地,因此多數農村地區一直實行的是“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在如此長時間的承包期限內,農村新增人口將越來越多,人地矛盾也就越來越突出了。那麼20歲以下無地的農民怎麼辦?還能不能分到土地?

其實在農村土地確權的過程中,除了給那麼的土地上一層保障外,國家也著力解決新增人口無地的問題,20歲以下無地農民,可通過以下途徑分得土地。

1,將村集體依法預留的機動地,優先分給他們。

2,將依法開墾增加的土地,優先分給他們。

3,將承包方依法交回的承包地,優先分給他們。

4,將承包方自願交回的承包地,優先分給他們。

5,將承包方違反承包協議被收回的承包地,優先分給他們。


對於這個回答,是怎樣看待的?歡迎暢所欲言。還有哪些問題?請關注土妞話三農,歡迎積極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