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毅更適合上調足協

今天在足球圈炸開的消息不是昨晚魯能VS國安“三隻手”的故事,而是范志毅要上調足協的報道,來源是《足球報》和《東方體育日報》。

范志毅更適合上調足協

《足球報》的報道比較詳細,體總局長苟仲文和范志毅在10月下旬和11月5日分別在北京和崇明基地兩次會面,雖說時間都很緊迫,但范志毅還是給苟局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在短暫的交談中範也表達了甘心為中國足球服務的意願。《東方體育日報》則比較簡單,只是說范志毅向申花提交知,將赴足協任職。

這兩份報紙到現在依然能活著,說明還是有一定受眾的,不可能胡說八道,所以可以推斷,範大將軍上調的事決不是空穴來風。

關於中國足球的一個最大的笑話就是非足球領域的人一直在努力地領導著足球這項運動,我們可以數一數,閻世鐸、謝亞龍、南勇、是以官員身份出任足協主席;韋迪是搞水上運動的,蔡振華是搞小球的。就是這些人從2000年開始控制中國足球的,他們中的有兩位現在好像還沒放出來。中國足球真正的看不到希望,正是從這些人開始的。

范志毅更適合上調足協

我們現在對中國足球最美好的回憶大部分仍然停留在2000年以前和2002年世界盃前後,也就是范志毅郝海東宿茂臻那一波人所帶給我們的快樂。其實,那一波人是中國足球的黃金時代,能打進世界盃理所當然。如果再住前數,中國雖然沒有打進過世界盃,但總是能徘徊在世界盃的邊緣上,不像現在,連毛都摸不到。

今年的亞運會算是給中國足球上了生動一課。姚明上任籃協主席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讓不溫不火的籃球運動似乎開始升溫,在亞運會上拿到籃球項目所能拿到的全部四塊金牌。反觀足球,這一年下來,又成了陪太子讀書的角色。

范志毅更適合上調足協

國內也有很多足球人分析姚明現象,讓人悲哀的是,足球圈內沒有姚明似的人物。在姚明出任籃協主席之前,中韓足壇就曾有一個對比,韓國的很多02世界盃參賽球員在聯賽和國字號球隊已經得到了廣深重用,如黃善洪、崔龍珠;而那批中國球員,則很難在聯賽和國字號找到機會。還好,今年出來了一個李霄鵬,緩解了一下尷尬。

徐根寶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資歷、威望、實踐、青訓,都無話可話,但畢竟已經74歲了,精力上已經不能保證天天開會了。

郝海東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足球大佬,但是他只適合當大佬,天天在媒體上叨叨中國足球的黑暗面,人送外號“郝大炮”。他似乎很滿意這個綽號,前兩年還故意開了檔節目就叫《郝大炮》,炮火主要針對中國足協官員。大炮在炮火紛飛的唾沫中刷出了存在感和自豪感,幾乎忘記了自己曾經是亞洲第一前鋒,為中國足球乾點實實在在的事才是符合他的身份。

范志毅更適合上調足協

高洪波也是一個不錯的人選,雖然在國家隊執教並沒有取得好的成績,但是在中青年這塊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擅於鑽研業務,踏實肯幹,也有心為中國足球出力。他的弱點也很明顯,就是不擅溝通,情商有點低,他在亞泰和蘇寧兩次被趕走,都不是因為成績,而是因為和隊員溝通不暢。他進足協得有前提條件,現在條件還不具備。

再想想也就範志毅了。範大將軍本身是一位優秀的球員,職業聯賽奪過冠、留洋也比較成功、更重要的這些年沒有離開足球,負責東亞青訓、帶上海隊打全運會,在崇明基地輔佐徐根寶 ,參與俱樂部規劃等等。能力資歷威望,在中國足壇都是數一數二的。他的缺點就是太直,性格剛烈,動不動就辱罵毆打裁判。這不前一陣在上港和申花預備隊比賽中他又沒忍住,被中國足協禁賽一年,申花俱樂部也對他進行了處罰,剝奪了主教練職務。

范志毅更適合上調足協

如果范志毅把脾氣收斂一下,遇事多思考一下,又能把好朋友高洪波喊來相助,背後再加上徐根寶的運籌帷幄,完全可以一掃前幾任足協主席的陰霾,打開一片新天地,說不定中國足球的春天還真的要來了。

苟仲文在10月下旬邀請范志毅能加一個級別相當高的足球交流會時曾問他:“你曾經是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完全應該為中國足球、為國家隊多做點貢獻,就是不知道你本人有沒有這個意願?”

心直口快的範大將軍當場拍胸脯說:“不管怎麼講,只要中國足球需要我,我范志毅隨叫隨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