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等20國或“叫停”美元,但其曾登上世界裡程碑,讓人感到意外

聽說,美元被20國用同一種或多種方法叫停使用美元。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去年底宣佈在三國經貿間開展本幣化交易,規避美元利差風險;德國和法國於今年1月已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並於近期提出建立獨立於美元的全球化支付系統的計劃;俄羅斯在向中國出口原油過程中創立部分無美元化交易環境後,上月宣佈將提出非美元貨幣的全球構想,而委內瑞拉、伊朗、土耳其等受美元金融限制的國家更是積極佈局多種去美元化策略...

而美元曾是全世界普遍接受的貨幣,它到世界每一個角落都暢通無阻。美元當時是如何在全世界暢通無阻的?如何登上世界霸主貨幣里程碑的?

下面,我們就來看《向松祚講貨幣與金融》,看看他是如何講述的。

美元的前世今生

美元貨幣的發展歷史可以分為1913年美聯儲創辦之前和美聯儲創辦之後兩個主要階段。美聯儲創辦之前,美元基本上是金屬貨幣時代,有時是銀本位制,有時是金本位制,有時是複本位制。美聯儲創辦之後,美元很快進入紙幣時代,美元不再與黃金和白銀掛鉤,成為完全的信用貨幣。

中俄等20國或“叫停”美元,但其曾登上世界裡程碑,讓人感到意外

1913年美聯儲的創立是美元貨幣史上一個真正的分水嶺。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聯邦儲備法案》,政治上獨立的聯邦儲備系統正式成立,主要職責包括監管銀行系統和管理貨幣供應。

1914年11月16日,美聯儲開始發行聯邦儲備券,英文叫“Federal Reserve Notes”,都是美元的正式名稱。今天任何一張美元鈔票上面都有一行字:Federal Reserve Note。

美元登上世界霸主貨幣的里程碑

美元貨幣歷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是1944年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創立,標誌著美元登上世界霸主貨幣地位。與此同時,佈雷頓森林體系還標誌著美國脫離金本位制。

中俄等20國或“叫停”美元,但其曾登上世界裡程碑,讓人感到意外

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影響了美元貨幣的發行機制,戰爭融資讓美國政府出現大規模的赤字。在聯邦政府的壓力之下,美聯儲無限量買入政府發行的國債。

美元貨幣歷史上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就是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總統終止黃金和美元的兌換,摧毀佈雷頓森林體系。美元鈔票和黃金的最後一點聯繫終於徹底消失了。

中俄等20國或“叫停”美元,但其曾登上世界裡程碑,讓人感到意外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並沒有削弱美元的地位,因為除了美國之外,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貨幣匯率都是直接或間接與美元掛鉤,他們都需要美元儲備干預外匯市場,確保匯率穩定。

美元貨幣歷史上第三個里程碑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伯南克領導的美聯儲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就是每年從從市場上大量購買國債和其他債券,以此增加美元貨幣發行量。

美聯儲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擺脫和化解金融危機,同時向世界轉嫁金融危機的損失。美國充分享受和利用了超級貨幣所帶來的超級利益,如果換成別的國家欠數萬億美元的外債,早就破產了,但美國不僅安然無恙,而且繼續大規模增加赤字和發行國債。

美元與美國國力相輔相成

美元今天所擁有的霸權地位是美國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金融體系,又是美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重要保障。

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和最具流動性的股票市場、國債市場、外匯市場、大宗商品市場、期貨市場,還有全世界最活躍的風險投資。

正是因為擁有如此強大的金融市場,一百多年來美國始終是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也是風險投資支持科技創新最成功的國家。美元貨幣體系和美國科技、經濟軍事等等綜合國力可謂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美元貨幣體系助推美國成為超級大國,超級大國則強化美元成為超級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