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兩百年就從幾千萬人增長到了四億多人?

消失的月光


清朝順治年間,公元1651年全國需要納稅的大概一千四百萬戶,照此推算全國人口大概在四五千萬,而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5年,全國人口達到2.45億,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全國人口已經高達4.3億,從清朝建立到清朝末年,僅僅兩百年左右,人口翻了七八倍。這其中既有以前各王朝有過的規律,也有到了清朝出現的特殊原因,接下來且聽小史官一一分析。

清朝以前,每個大一統的王朝都有過長期的人口增長。

在中國的歷史上,基本上每一個能夠保持穩定百餘年的王朝,都會出現人口激增的狀況。仔細回顧歷史不難發現,在清朝以前,中國的人口一直有一個循環,從五六千萬回到一兩千萬,增長到五六千萬甚至上億人之後再次跌落谷底,迴環往復。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戰亂,土地兼併。盛世結束,基本上已經到了人口過剩的時候,生產力低下的古代,已有的土地已經養不下過多的人口了,再加上貴族地主等等豪強巧取豪奪和土地兼併嚴重,一旦遇上天災人禍便會天下大亂,便會硝煙遍地,緊接著就是人口銳減,等到再次統一時,人口已經僅剩一兩千萬了,土地足夠養活,而且王朝剛建立一般都是政策開明,休養生息,然後開始新一輪的人口激增。

從秦朝到漢朝,從隋朝末年到大唐盛世,從宋金到元朝,從元末到明朝,明末到清朝,這個規律一直存在,但是無論人口如何增長,都很難邁過一億這個大關(宋明曾短時期超過一億人),而清朝不一樣,人口不僅從幾千萬到上億,持續增長到了4億,就算是內部戰亂時期也在維持人口增長。

清朝人口增長一方面是政策開明,社會穩定,外部隱患消除的原因。

在大量的海外高產農作物推廣以前,清朝的人口增長主要由於傳統的原因,首先是政策開明,從康熙皇帝時期開始,清朝政府開始轉變以往的策略,反而主動學習漢文化,尊崇儒學,社會安定之後,人口自然增長。其次,清朝和之前的朝代相比,有一個更好的外部環境(晚清時期除外),秦漢甚至是盛唐,都曾經有過北方的威脅,但是清朝基本解決了所有中原王朝存在過的威脅,北方已經沒有了威脅,西南各地也都得到有效治理,所以基本沒有了外患。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幾個政策,攤丁入畝,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等等,這些政策使得農民減小了很多賦稅的壓力,人口增長得到了推動。

另一方面,大量高產的海外農作物的引進和推廣。

之前的兩個原因,只能使得人口增長到一億左右,因為以古代的生產力,同樣的土地養活的人口比現在少很多,但是清朝時期,世界基本上已經連成一片,雖然清朝閉關鎖國,卻仍舊不可避免的和外界有了或多或少的接觸。其實,在明朝時期就已經有很多海外的農作物傳到了中國,但是在清朝時期,才得到大規模的傳播,因為清朝人口增長到了極限,人們開始思考農業產量,這時候像是地瓜、番薯之類的高產農作物,逐漸被人們接受,所以這一類農作物得到了大力推廣,土地的養育能力增長了,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口極限的擴大,所以清朝的人口增長能夠在達到了歷朝歷代的頂峰之後,還能夠繼續增長。

以上三個原因就是清朝在兩百年間人口從幾千萬激增到幾億人的原因,如果朋友們有其他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
我是喜歡文史野趣的無筆史官,歡迎關注,祝您愉悅!


無筆史官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沒什麼了不起,主要是清粉自吹自擂。

葛劍雄認為1600年明朝約有1.97億,也就是接近2億。

清初1655年時,認為中國人口為1.2億人。

一般認為,這是一個低估的數據,實際人口要高得多。

而到鴉片戰爭期間,中國人口是4億。

由曹樹基、侯楊方分別完成的《中國人口史》後兩卷以翔實具體的考證和統計告訴我們,滿清時期人口增長並不算高。

在《中國人口史》第5卷中,曹樹基證明,以往由於嚴重低估人口基數導致的所謂清中葉人口空前高速增長的說法不確。從1644清朝建都北京至1851年太平天國戰爭爆發前,人口年均增長率0.49%,增速低於唐前期、北宋前期和南宋前期,即便是其中增速最快的康雍乾百年“盛世”,年均增長率也不到0.7%,所以“‘清代前期人口的高速增長’是一個虛構的命題”。(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5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835頁)

而清代在鴉片戰爭之前,國內局勢大體是穩定的。

然而,在國內戰亂的民國,人口增長比滿清要高得多。

而從1851年太平天國戰爭爆發直到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中國處於傳統治亂週期中兩個“大王朝”之間的“亂世”,然而這個亂世的晚清和民國兩段卻有不小的差別。清末以太平天國戰爭為主的鹹同年間大戰亂,固然使人口從4.36億降到了3.65億,辛亥革命前夕卻恢復了增長。

根據侯楊方《中國人口史》第6卷的研究,清末民初到抗戰前的人口增速更是超過了清朝的康雍乾盛世。

在1911-1936年間,全國人口從4.1億增長到5.3億,年均增長率達到1.03%。儘管抗戰時期又一次導致人口下降,但1949年年底仍達5.4億。

侯楊方據此認為:整個“民國時期的全國人口增長速度之快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侯楊方:《中國人口史》第6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575頁)

如果覺得對比民國不太合理,我們可以對比同時代的外國。

1600年時各國人口:英國500萬,德國1200萬,俄國1520萬!

1900年:英國3750萬,德國4300萬,俄國10600萬!

英國人口翻了7倍,德國4倍,俄國7倍,而中國3倍而已,並不算特殊。

至於滿清的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糧食數量的猛增。

到了滿清時期,土豆、紅薯、玉米開始在中國紮根,使得糧食產量劇增,徹底改變了僅僅依靠水稻、小麥甚至粟的單一模式。

就是因為糧食多了,老百姓敢於生孩子,人口自然就多了。


薩沙


大清朝的百姓孜孜不倦地繁育子嗣,生完了頭胎生二胎,生完了二胎生三胎。這股生育的熱情,歷史罕見;這種增殖能力,千年少有。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清朝人口從幾千萬激增到了四億多呢?

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明末清初有一次人口銳減,這主要是受戰亂影響造成的。其實,如果沒有明末農民大起義和滿州人的殺戮,明代社會如果穩定,以當時的社會生產能力,也將會迎來一個生育高峰。

所以,在自康熙朝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後,時局也逐漸安定下來。此後,又經雍正、乾隆等朝的經營,清朝國勢達到頂峰,而且滿漢矛盾也逐漸彌合。這樣的局勢,對於人口增長,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其次,清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與攤丁入畝政策的落實,也給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康熙大帝高瞻遠睹,率先做出了不收人頭稅的決定,而清政府此後又實行了攤丁入畝的稅收政策,徹底取消了人頭稅。

當滿清政府不再從人丁方面實行剝削時,老百姓的負擔大為減小,敢於並且能夠放心大膽的繁育子嗣。這一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外,自明代起,諸如玉米、番薯等高產作物引入並得到推廣,使滋生的人口有了一定的糧食保障。如此一來,雖不至於人人吃飽,卻也不易餓死。


碣石樵子


其實事實更驚人,在乾隆五年的時候還不到一個億,而到乾隆五十五年的時候,人口已經達到了三個億,這是一個極其驚人的變化。要說核心,關鍵的問題還是有吃了,這個是一切的核心。馬鈴薯和紅薯來了。

至於說人口政策什麼的,其實都並不是要點,其實在歷史上很多時候都是人口生產寬鬆狀態,但是沒有用啊,關鍵還是得有吃的啊。中國傳統的農作物水稻,小米和小麥都需要灌溉條件,這裡面小米還算是適應性強的,但是產量還是有限的。


馬鈴薯和紅薯的到來,解決了兩件事兒,一是耕地拓展的問題,原來根本沒辦法種小麥水稻的山地都可以作為耕地了,二是獲得了大量的熱量產出,要知道,相同面積馬鈴薯產出的熱量可是小麥的三倍之多哦。

有了吃的,自然可以養活更多的人。相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歐洲,這種人口上的增長也為隨之而來的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必要條件。說土豆改變了世界歷史,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植物人史軍


清朝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外來農作物的引進推廣,使得有充足的糧食可以養活更多的人。清朝的面積雖然很大,但是人口還是集中在內地十八省,邊疆的人口數量並不多。內地十八省在明朝以前最高只有七八千萬人,而明清之時突然爆炸式增長,主要原因是外來農作物的引進使糧食產量翻倍增長,其次是清朝相對穩定人口可以大量繁衍。

根據相關史料可知,明朝萬曆年間人口數量達1.97億人,清初人口數量約有1億人,到康熙年間恢復到了1.5億人。之後清朝政治穩定,對外戰爭較少,從美洲引進的農作物在全國推廣,人口每年都在增長,清朝人口的峰值出現在1851年,當時全國約有4.36億人口。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陝甘回亂後,人口數量減少,約3.77億人口。到清朝滅亡時,全國人口約4.5億左右。

1492年,哥倫布重新發現美洲大陸,引發了歐洲人對這塊所謂“新大陸”的注意!之後歐洲與明朝有了交流,大量美洲的農作物傳入中國。根據統計數據可知,從美洲進入中國的農作物多達三十餘種:玉米、番薯、豆薯、馬鈴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馬豆、西洋蘋果、菠蘿、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參、番木瓜、陸地棉、菸草。其中玉米、番薯、馬鈴薯號稱三大神器,這三種農作物導致了清朝人口大量增加。

玉米在我們老家稱之為包穀,一年一熟,有的地方還能一年兩熟,產量很高,人畜都可以吃,還能用來釀酒!玉米一直都被譽為長壽食品,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脂肪、 維生素、 微量元素、 纖維素等。番薯我們老家稱之為紅苕,產量也十分高,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了吃,通常我們用來餵豬兒,人吃得很少。紅苕可以製成紅苕幹,是一種美味的零食。馬鈴薯我們老家稱之為洋芋,產量也很高,人畜皆可食用,現在馬鈴薯做成的土豆絲被稱為國菜,可見他的普及程度很高。


大秦鐵鷹劍士


說到清朝必然要提起“康乾盛世”,而康乾盛世還有個名字叫做“番薯盛世”,清朝作為封建社會,繼兩宋之後又一次人口大爆炸,其人口從明末清初上千萬,膨脹到清末的四個億,主要有三個原因

稅賦制度的逆轉性變化、相對穩定而長久的社會環境,還有新型高產農產品的引進


作為農耕文明社會,農業歷來都是東方王朝生存發展的根本。明末清初,因為戰爭與屠殺導致耕地大規模荒蕪與人口銳減,當時清朝為了支撐對於蒙古、沙俄的戰爭,不得不採取特別措施刺激農業發展與人口增長

康熙年間施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賦”,雍正時代進一步施行“攤丁入畝”——漢朝以來的人頭稅終究被廢止,最底層人群的生存壓力得到了巨大的緩解,對於當時農業發展的刺激是很大的


清朝雖然向來為人詬病,然而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封建、保守而又落後的清王朝,保持了兩百多年的相對安定。既沒有持續不斷的毀滅性戰爭,也沒有大規模的內亂起義,整體社會保持著相對的平穩。就好像棉被沒有絲綢華麗,沒有天鵝絨高貴,可是,它保暖啊。

雖然清朝閉關鎖國,但是新航路的開闢對於清朝並非什麼影響都沒有——

西班牙殖民者將美洲的玉米、番薯、馬鈴薯帶到了東方,無意中傳入了當時的清朝。與傳統的小麥、水稻不同,更加適應惡劣環境而且高產、耐飢餓的這些美洲糧食作物,在清朝迅速推廣開來,養活了大量的人口

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開闢了比以往朝代更廣闊的耕地,擁有了更加高產的農作物,維持了更長時間的相對穩定,其人口經歷兩百年時間,從幾千萬增加到四個億並非難事。

也正因如此,腐朽落後的清帝國在鴉片戰爭前,仍舊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佔據當時全球經濟總量的33.5%。遠遠高於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


澹奕


總結一下,四大原因。

第一是疆域不斷擴大,人口自然增多,極盛時期總面積可達1316萬平方公里。

第二是社會環境安定,有相對理想的生育前提。康熙年間,國內局勢相對和平,雍正乾隆年間是一個大發展時期。醫學水平和疾病防控也有了進步,城市經濟繁榮,可以容納一部分人口有良好的生活。

第三是從人丁稅走向地稅,生孩子多少與賦役不再掛鉤。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將土地稅固定下來,老百姓也有有了生孩子的意願。

第四是邊疆和山區土地開墾,農業新品種的引入,如番薯,玉米,土豆,人口的增長有了必要條件。還有一個原因,明末的統計數據不準確,以裡甲制度為基礎,只是統計交稅的丁口,而清代保甲制度建立,人口排查的數目華開始建立,更加精確。所以,幾千萬到四億人口的跳躍前提,也需要再考慮。

康熙中後期,軍事行動逐步減少,清廷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至十八世紀中葉,清朝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

封建帝王都把人口繁盛看作治理有方的重要因素。
明末清初,除去不精確的統計,總人口應該有8000萬。根據文獻統計,

順治十二年(1655年)全國人口為7000萬,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達到1億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人口達到2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超過3億。

1851年,清代人口達到4.36億,無疑是一個驚天的數字。到了清末,人口已經接近5億。


秦右史


甘薯、土豆、玉米拯救的清王朝。

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業深深影響著中國的歷史命運,人口和土地作為農業的兩個重要因素,一旦彼此失去平衡,必將成為農業為基礎的古代王朝的催命符。

清朝前期的人口增長,是因為地曠人稀,增長的人口快速的填補了因戰爭而荒廢的土地。但到了康熙後期,隨著盛世的到來,人口和土地之間逐漸呈現失衡。

為此,康熙頒佈“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固定農業人頭稅,在人口和土地矛盾日益嚴重下,算是減輕部分負擔。並且康熙對官員的清查田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他知道民間開墾荒地實屬無奈之舉。

雍正即位後,大面積開荒,甚至把開荒作為考核官員政績的指標。但雍正在解決人口和土地的問題上毫無建樹,因為有些官員為政績,開墾的荒地根本不能成為耕地,甚至把百姓的祖墳都圈入其中。

乾隆初年,人口突破一億,雖然乾隆也不斷解決人口和土地之間的矛盾,但直到甘薯、土豆、玉米的進入,這一問題才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在高產農作物的紅利下,乾隆年間,人口得到大幅度增長。正所謂物極必反,到了乾隆末年,紅利的消失,人口和土地矛盾再度凸顯。


五味社


清朝初年,由於明末戰亂,人口數量銳減,順治年間,全國人口統計不超過五千萬,而到了清朝末年,全國人口竟突破了四個億。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人口在不到兩百年的時間裡,增幅如此之大呢?

1、社會大環境穩定繁榮,國家政策支持滋丁

康熙年間,百姓為少交人頭稅,大都不入戶籍,國家對這些人無法管理,地方官吏豪紳則乘機壓榨。

迫使貧苦百姓不得不遷徒、流亡。流動人口的激增,干擾社會安定,易引起社會動盪。

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數為定額(固定數),頒佈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國策。

這個永不加賦,並非國家賦稅全部都不增加了,而是隻對於之前的人頭稅不再收繳了,這就使廣大農民對於添丁的負擔大為減少,逃亡人口減少,生娃的積極性明顯提升。

雍正推行攤丁入畝,將田賦和丁役合而為一,徵收統一的地丁銀。

攤丁入畝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促進了人口的增長。

人口大量激增,農村土地的人均佔有量隨之下降,農村的剩餘勞動力湧入城市,促進了工商業快速發展,進一步促進了國家的繁榮。

2、個人意願上,老百姓多生孩子希望多子多福、兒孫滿堂

農耕社會,所有的農活都需要人力去完成,多一個人,多一份力,就可以多一份收成。

另外,當時農村有條件讀書的很少,大多老百姓能過上男耕女織的日子就很滿足了。文化水平低,農村的家族意識較強,兄弟多了就不怕被別人欺負。

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嚴重,養兒防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想多生兒子好老了有所依靠,而當時沒辦法知道胎兒性別,生了女兒後就再生,直到生了兒子才罷休。

3、醫學水平和疾病防控方面有了很大進步,利於人口數量穩定增長

清代醫家對《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醫學典籍的註釋和發佈方面,曾有突出貢獻。

有的對原著內容加以適當整理,有的對原文函義加以確切釋義,這對我國醫學的深入探索和進一步豐富以及後人對原著的理解和應用均有直接幫助。

乾隆四年開始籌備編纂《醫宗金鑑》,這一壯舉不僅在文化的保護傳承上有巨大的意義。

更使傳統醫學有了較為統一、更為準確的方法參考,對社會醫學水平的整體提高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醫學和疾病防控方面的進步,使得人們的整體抗病能力增強,人口數量也隨之穩定增長。

4、糧食的增收,使人們有了多養孩子的底氣

邊疆和山區土地得以開墾,耕地面積增大。加上農業新品種(如番薯、玉米、土豆等)的引入,耕種技術漸漸提高,土地和利用更加充分合理,工具也有很大改進。

多方面因素影響下,糧食產量明顯增加,人們不再食不果腹,也就有了多生養孩子的底氣。

也有明末數據統計不準確的說法,當時以裡甲制度為基礎,只統計交稅的人口,而清代建立了保甲制度,開始建立人口排查制度,人口數量的統計更加準確。

所以,幾千萬到四億人口的說法可能不

即便是數據統計有誤差,人口數量沒有那麼巨大的增幅,但人口增長速度也達到了歷史的巔峰值。

受社會大環境、個人意願、醫學水平及糧食增收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加之清朝皇帝勤政愛民,人口數量得以大幅度增長。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社會大環境,尤其是國家的生育政策對人口的增長起著致關重要的作用。

我國現階段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為此,國家放開生育政策,鼓勵二胎。

在不久的將來,全國人口的年齡層次將得以改善,解決老年人的後顧之憂,使得老有所養,社會將更加和諧穩定發展。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清朝初年,由於明末戰亂的緣故人口大量銳減,順治年間全國人口估計不超過五千萬,而到了清朝末年,全國人口竟突破了四個億。清王朝用了不到兩百年的時間,將國家人口翻了數倍,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無論是基數還是增速都處於一個歷史的巔峰值,那麼清朝為什麼會激增那麼多人口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明朝中後期番薯和玉米等新農作物的引入,糧食產量大大提升。大家都知道,封建王朝時期我國一直都是小農經濟,古代最重要的事就是人的吃飯問題,畢竟民以食為天,糧食產量的多寡就決定了人口的數量與社會的穩定。傳統中國人的農作物南方主要是水稻,因為水稻產量比較高,不過對土地的要求卻很高,北方多小米,產量一般,但易種植,而美洲傳入的番薯和玉米等農作物就不一樣了,它無論什麼地域都能夠廣泛種植,而且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產量特別高,足夠養活大量的激增人口。


康乾盛世的穩定繁榮,國家政策的支持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康熙時代頒佈了“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的國策,鼓勵老百姓多生,這個永不加賦並非國家賦稅都不增加了,而是隻對於人頭稅來講不收繳了,這就讓老百姓的生娃積極性大幅提升。畢竟康乾盛世國力強盛,老百姓安居樂業,於是人口大量的激增,農村土地的人均佔有量下降,農村剩餘勞動力湧入城市,城鎮化水平提升,同時也促進了工商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出現了一派繁榮的景象。
史書上評價清朝的貢獻時,除了廣闊的領土外,就當屬龐大的人口基數了,雖然那麼多人口也帶來了不少的社會問題,但總的來講,還是利大於弊的。

(配圖來自網絡)我是納蘭軒若,歡迎關注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