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最“苦悶”的城市,人均收入穩居全省第一,卻只是四線小城

我們都知道“魯”是山東的簡稱,這是因為山東地處太行山的東邊,位於黃河下游、華東的沿海地帶,同時也是華東最北的一個省份。山東是我國儒家文化的起源地,儒學創始人孔子、孟子還有墨家的墨子都是山東人,這是文化氣息極其濃厚的一個地方,同時這裡也是我國經濟實力很雄厚的一個省份,它的經濟在我國排行第三,是一個非常有發展前景的地方。

山東最“苦悶”的城市,人均收入穩居全省第一,卻只是四線小城

那麼,在這麼一個發展蓬勃的省份裡面,它有著不少的城市,這些城市的發展想必也不賴。但是,有一個城市卻為自己感到很鬱悶。在山東幾乎每個城市的發展都可以說是非常不賴的,就算是發展速度一般般的萊蕪,也即將達到千億的經濟發展了。也正因為如此,在山東這座城市就更加為自己感到苦悶和委屈了,因為這它的人均收入是全省第一的,但是這只是一座四線的城市。

山東最“苦悶”的城市,人均收入穩居全省第一,卻只是四線小城

這麼一座人均收入位居全省第一的城市竟然是一座四線之城,到底是哪個城市呢?人均收入第一?有人會猜想說難道是青島嗎?非也,非也!原來是東營,對於這座城市的名字也許有不少人感到陌生,縱然這座城市屬於比較低調之城,但是它的確是山東里頭擁有很強爆發力的一座城市。

山東最“苦悶”的城市,人均收入穩居全省第一,卻只是四線小城

這幾年來,由於這座城市牢牢抓住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方向,加快資金和人才的引進,從而在高新技術產業裡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市內有著160多家的科技型企業,2017年的時候,這裡實現了盛產總值高達三千八百多億元,同比增長了6.4%,工業產值達到一萬三千多億元,增長了8.8%。而市內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三萬四千八百多元,而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四萬四千七百多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一萬六千多元。

山東最“苦悶”的城市,人均收入穩居全省第一,卻只是四線小城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東營的經濟發展實力十分強勁,這裡的人均收入水平位遠遠超過青島,穩居山東的首位,加上近幾年來的發展步伐仍然在加快,所以這座城市也在悄悄地與其他城市逐漸拉大差距。

山東最“苦悶”的城市,人均收入穩居全省第一,卻只是四線小城

這麼一座發展蓬勃的城市,就算不是準一線,一般人都會猜測這裡怎麼著也會是一座二線城市吧,再不濟也是個三線吧,怎麼竟然也只是一座四線小城?這一點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說這就是東營如此苦悶的原因了,就連旁觀者都提它苦悶了起來。

山東最“苦悶”的城市,人均收入穩居全省第一,卻只是四線小城

不過按照東營現如今這樣的發展勢頭,相信繼續保持並且進一步發展下去,應該很快可以摘掉四線的帽子了,畢竟有實力擺在這裡,金子總有一天排除萬難發出光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