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今天下午, “情繫常熟 共贏未來——2018常熟市金秋經貿招商會”召開,來自海內外的參會客商共計300多人。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會上共計69個項目,總投資約723億元的產業和平臺項目簽約。其中:

✦外資項目31個,總投資47億美元;

✦內資項目38個,總投資400億元,

✦項目涉及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生物醫療、現代服務業等領域。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中共常熟市委書記王颺在招商會上代表常熟市委、市政府,向各位來賓表示了誠摯的歡迎,並作了常熟市營商環境推介。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常熟地處長江下游南岸,緊鄰上海、蘇州、無錫等城市,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以文化興盛、經濟富庶、山水優美聞名。常熟也是一座具有改革創新基因的城市,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領風氣之先創辦鄉鎮企業,走出了聞名全國的“碧溪之路”,成為“蘇南模式”的重要代表。

40年來,常熟始終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抓住了一次次重大機遇,實現了“由農轉工”“由內轉外”“由散轉聚”的歷史性轉變,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成就,綜合實力一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第一方陣,是地區生產總值最先突破2000億元的縣級市之一,預計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達到2400億元和210億元。

常熟不僅是一座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生態優美的優秀旅遊城市,也是一座改革創新、蓬勃開放的活力之城。


常熟是底蘊深厚的文化之城

City of Culture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常熟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自古文教昌明,人文薈萃,自唐至清共出了8名狀元、485名進士,當代常熟籍兩院院士有25人。崇文重教的基因傳承至今,常熟不僅擁有全國縣級市中首家應用型本科院校常熟理工學院,而且引進了世界聯合學院(UWC)在中國大陸唯一的分院。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常熟理工學院在校學生近兩萬人,建有汽車工程學院、電梯工程學院等契合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的行業學院,每年向社會輸送5000名左右應用型本科人才。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去年,我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常熟是秀麗宜居的生態之城

Ecological City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常熟山水城融為一體,虞山、尚湖是一張綠色的名片,沙家浜、蘆葦蕩是江南風情的記憶,先後獲得國際花園城市、國家生態城市、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等稱號,最近又被評為全球首批國際溼地城市。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近年來,常熟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省市兩級生態保護區域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0%,森林覆蓋率17.7%,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45.2%,常熟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超過98%

,始終保持了碧水藍天的生態美景。



常熟是產業集聚的創新之城

City of Innovation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近年來,我們加快調整產業結構,重點打造汽車、裝備製造、紡織服裝3個千億級主導產業,加快培育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兩個500億級和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3個百億級新興產業,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持續增強。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全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大力集聚創新要素,建成全國縣級市中首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與50多所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引進、共建大學研究院27家、創新平臺60多個,累計有

80多所高校與我市1500多家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


常熟成為江蘇省首批兩個科技創新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之一,去年省政府在我市召開現場會,推廣我市科技“綜改”經驗。“常來常熟”的江南水鄉正加速轉變為“常創常新”的科創高地。

常熟是投資興業的開放之城

Open City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常熟開放平臺眾多,是全國為數不多同時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縣級市,並擁有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常熟港、綜合保稅區等功能載體。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在打造一流載體平臺的同時,我們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順利實現“3540”改革目標,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超過

90%,著力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全市呈現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齊頭並進、融合發展的格局,個私經濟累計註冊資本超過2000億元,外資企業投資總額超過600億美元,其中41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常投資了83個項目。

0

1

未來,我們將是產業高端的創新常熟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圍繞建設自主可控的先進製造業體系,堅持以先進製造為主、以特色產業為主、以骨幹企業為主,大力引進掌握核心技術、投資體量大、牽引帶動強的重大項目,做大做強特色產業集群。

依託國家級經開區,加快汽車智能化、輕量化、綠色化、網聯化佈局,建設中國最年輕的現代化汽車城;同時加快發展大數據雲計算、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打造高端製造引領區。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依託國家級高新區和常熟大學科技園,打造新能源及智能汽車產業園、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和人工智能示範區;推進中日合作產業園建設,形成中日產業合作新亮點。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依託省級虞山高新區,結合高鐵新城規劃建設,打造“虞城科創谷”,大力發展軍民融合、工程裝備、電氣裝備、成套裝備等高端產業。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依託新材料產業園,重點發展氟材料、生物醫藥、精細化工和功能性新材料等產業,打造專、精、特、強的特色產業園區。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依託中國服裝城,推動體制機制創新與市場形態轉型協同發力,帶動紡織服裝產業優化升級,規劃建設以時尚創意產業為引領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同時,支持各鎮與開發區加強“區鎮聯動”,積極開展產業協作,做精做優汽車零部件、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文化旅遊等“一鎮一特色”產業。

0

2

未來,我們將著力打造生態綠色的美麗常熟

全力推動鐵黃沙從物流島轉為生態島,把鐵黃沙建成長江入海口節點型生態島。落實常熟沿江生態經濟圈規劃,優化全市域生態佈局規劃,推進望虞河、常滸河、海洋涇三條市級縱向生態廊道建設。同時,全面梳理常熟山湖林水草生態資源情況,積極探索“生態廊道+生態跳板+生態斑塊”的生態實踐,打造由三大生態圈和三條綠色廊道組成的“三橫三縱”市域生態格局。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0

3

未來,這裡將是接軌上海的開放常熟

隨著縱貫常熟全境的3條鐵路加快建設和開通在即,常熟將融入上海半小時經濟圈,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接軌上海,積極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常熟將緊跟上海全球科創中心脈動,積極探索“離岸研發”“飛地經濟”,集聚高端創新資源,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同時,實施與國際接軌的人才政策,構建與“大院大所”長效合作機制,爭創國家創新型示範縣(市)。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0

4

未來,這裡將是服務高效的活力常熟

我們將把優化營商環境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集成改革為突破,深化理念變革,強化市場化導向,樹立國際化視野,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深化管理變革,最大幅度精減行政審批事項,最大程度降低市場準入條件,不斷釋放市場主體活力;深化效率變革,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整合資源、再造流程、集成數據,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0

5

未來,我們將著力打造民生幸福的江南名城

推進村莊人居環境“兩創建三優化三提升”專項行動,統籌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住房建設、村莊風貌塑造、生態環境整治,全方位挖掘自然風光、人文資源、古村落等鄉村個性特色。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積極爭創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優化優質教育資源配置,推進名城名校融合發展,提高國際化教育水平,滿足多層次、均衡化的教育需求,培養大批技能型人才和“雙創”人才,率先建成示範性學習型城市。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今天的常熟正在形成自身獨有的

經濟特色、城市魅力和競爭優勢,

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活力,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未來,

常熟將繼續發揮“高顏值”的山水城市稟賦,

挖掘“好氣質”的歷史人文積澱,

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無限魅力!

收穫金秋,共贏未來!常熟,一座內外兼修的精緻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