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金昌市概況

金昌市,位於東經101°04′35″—102°43′40″,北緯37°47′10″—39°00′30″,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祁連山北麓,阿拉善臺地南緣。北、東與民勤縣相連,東南與武威市相靠,南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相接,西南與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搭界,西與張掖市山丹、民樂縣接壤,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毗鄰。金昌市人民政府駐金川。截至2013年,金昌全市總面積8896平方公里。其中永昌縣5877平方公里,金川區3019平方公里。至2015年,金昌市土地總面積達到9593平方公里(摺合1438.95萬畝),其中總耕地面積161.61萬畝(淨耕地146.83萬畝),園林地62.38萬畝,草灘地669.40萬畝,城鄉村鎮、廠房等用地17.71萬畝,交通用地8.55萬畝,水域面積10萬畝,剝蝕山地、沙漠戈壁等佔地509.3萬畝。

金昌地處河西走廊中段,為古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和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之一,自古以來自然條件較為嚴酷,區域年均蒸發量是降水量的18倍,是全國110個重點缺水城市和13個資源型缺水城市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地區自然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地區。金昌緣礦興企、因企設市,因盛產鎳被譽為“祖國的鎳都”。

2013年5月,中國社科院發佈“2013年城市競爭力報告”,金昌進入全國宜居城市百強行列,排名第77位,成為甘肅省最宜居的城市。2014年1月,金昌市被國家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2015年,金昌市被中央文明委評選為全國文明城市,成為甘肅省唯一一座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城市。

歷史沿革

甘肅省金昌市概況

金昌市

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會,金昌已有人類在此生息。

商周時期,為西戎牧地。

春秋戰國至秦,月氏族駐牧於此。

漢初,屬匈奴休屠王轄地。

西漢武帝起,先後置鸞鳥、番和、驪靬、顯美、焉支等郡縣。

元設永昌路。

明置永昌衛。

清改為永昌縣至今。

1936年11月18日,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進駐永昌。12月5日,建立中華蘇維埃永昌區政府,僅存23天。

1949年9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永昌,9月23日,成立永昌縣人民政府,隸屬武威專員公署。

1955年4月改為永昌縣人民委員會。

1956年3月,隸屬張掖專員公署,1961年12月改屬武威專員公署領導。

1968年5月7日成立永昌縣革命委員會,隸屬武威地區革命委員會。

1980年12月恢復永昌縣人民政府,由武威地區行政公署管轄。[1]

1962年5月,設立金川鎮。

1981年,金昌市行政區域分為市區和永昌縣兩部分。市區轄金川鎮(含4個街道辦事處)和雙灣、寧遠堡兩個人民公社;永昌縣轄城關鎮和河西堡、北海子、焦家莊、紅山窯、新城子、朱王堡、水源、南壩、六壩、東寨10個人民公社。10月1日,武威地區向金昌市移交永昌縣。1983年,實行政社分設。

1982年5月,市區設立金川工作委員會,管理1鎮2公社。1983年6月,撤銷金川工作委員會和金川鎮,設金川區公署和中共金川區工作委員會,永昌縣河西堡工業區域設河西堡鎮。[2]

1982年8月27日,金昌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選舉成立金昌市人民政府。永昌縣金川鎮所屬的金川地區和寧遠堡、雙灣兩個人民公社劃為金昌市的行政區域,將武威地區管轄的永昌縣劃歸金昌市領導。金昌市由省直接領導,市人民政府駐金川。

1984年12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設金川區。

1985年6月,撤銷金川區公署,籌建區人民政府。12月,金川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成立金川區人民政府。同年,撤銷河西堡鄉,其行政區域併入河西堡鎮。新城子、朱王堡同時撤鄉設鎮。

2005年底,金昌市轄一區一縣。

至2015年,金昌市轄一區一縣。 金川區全區總面積3770平方公里,轄寧遠堡、雙灣兩個鎮、27個行政村(農村社區)和六個城區街道辦事處、16個城市社區。永昌縣轄6個鎮4個鄉,10社區,111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14年,金昌市轄一區一縣,市人民政府住所地金昌市新華路76號。金川區全區總面積3060.26平方公里,轄2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27個行政村,17個城市社區, 26個社區居委會。永昌縣轄6個鎮4個鄉,10社區,111個村民委員會。

摺疊

地質地貌

金昌地質,以龍首山南側深大斷裂為界,北部屬中朝準地臺阿拉善隆起帶,南部為北祁連地槽。

金昌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戈壁、綠洲、大漠東西展開,南北更替,相間排列。

按特徵可分為三類:西南部祁連山冷龍嶺及其支脈,山勢雄偉挺拔,有“祁連近天都”之稱,冷龍嶺為境內最高峰,海拔4442米,終年積雪,山間分佈天然森林,高山草甸,植被覆蓋率達75%,是金昌重要的水源涵養區,自古就有“祁連雪皚皚,焉支草茵茵”之說,是久負盛名的天然牧場。中部祁連、大黃、武當、龍首山之間的永昌、清河、三堡等綠洲,海拔在1800米左右,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境內主要農作物種植區。東北部海拔在1500米左右,除寧遠、雙灣綠洲外,其餘則為戈壁、沙丘、荒漠和半荒漠草原。

摺疊

氣候環境

金昌屬大陸性溫帶乾旱氣候。光照充足,氣候乾燥,全年多西北風,晝夜、四季溫差較大,霜期長,春季多大風。境內氣溫北高南低,降水北少南多。由東北到西南,大體劃分為五個氣候區,即溫和極乾旱區和溫涼乾旱區;溫寒乾旱區;寒冷半乾旱區和寒冷半溼潤區;寒冷溼潤區;高寒溼潤區和高寒很溼潤區。

金昌市降水量由東北向西南隨地勢升高而增加,川區降水少,山區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市區139.8毫米,永昌185.1毫米,南部山區351.7毫米。每年雨季在5-9月。6-8月降水佔全年降水量:市區66,永昌55,南部山區54。

金昌屬多日照區,年平均日照總時數:市區2981.6小時,永昌2884.2小時,南部山區2210.5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市區65,永昌66,南部山區51,各年相差不大。3月中旬至10月,日照總時數達1506.0-1859.8小時,可以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西南部農作物一年一收;東北部和東部,8月至10月日照良好,還可種植一些晚秋作物和飼草。市區年輻射量138.0千卡/釐米2,永昌137千卡/釐米2,南部山區(沙溝寺,下同)114千卡/釐米2。日射總量5月、6月份最多,12月、1月份最少。

摺疊

水文環境

金昌地處內陸乾旱區,降水量由東北向西南隨地勢升高而增加,川區降水少,山區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市區139.8毫米,永昌185.1毫米,南部山區351.7毫米。每年雨季在5-9月。6-8月降水佔全年降水量:市區66,永昌55,南部山區54。一日最大降水量,市區129.5毫米,永昌65.4毫米,均出現在1987年6月11日。是金昌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 , 在河西地區也屬罕見 。工農業和城市用水主要依賴祁連山區降水和東大河源頭高山冰雪融水供給。東大河源頭冰川,處於祁連山冷龍嶺山區,共有冰川62條,總面積34.43平方公里,總儲量1.1829立方公里,分佈在海拔高程4040-5154米之間。

歷史文化

香豆卜拉子

甘肅省金昌市概況

羊肉墊卷子

採選香豆葉、艾葉、榆錢等天然植物花葉,摻優質精細麵粉蒸制而成。色香味俱佳,為永昌傳統的地方美食。

永昌水餃

永昌水餃為永昌縣地方小吃、以洋芋、麻腐和精選大肉、羊肉為主,皮薄餡多,香味淳厚,營養豐富,食而不膩。

羊肉墊卷子

羊羔肉墊卷子是河西地區幾百年來風行的一種風味名吃,金昌的風味則更純正地道。由於羊只主食北山鹹草,羊羔肉質地細嫩,瘦而不柴,營養豐富,無一絲膳味。金昌羊羔肉墊卷子講究用料,配方嚴格,工藝精良。製作時選擇1-2年齡羔羊現宰殺,經過獨特的烹飪,在其肉湯中加入面卷同時加工,色正,味純,香氣四溢,鮮嫩可口。[5]

手抓羊肉

甘肅省金昌市概況

永昌麵皮

手抓羊肉是金昌乃至河西走廊的風味名吃,據說其衍生於藏族人民之手。金昌的手抓羊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吃法獨特,餘香無窮。它遍及城鄉各地,是全市上千家“農家樂”的主打菜餚。羊肉吃法很多,如“清湯羊肉”、“羊肉泡饃”、“羊肉涮鍋”、“胡辣羊肉”、“清燉羊肉”等,但手抓羊肉更具地方特色。

永昌麵皮

永昌麵皮具有筋斗、柔軟、涼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點,是西北較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之一,在永昌大街小巷總能看到麵皮子,永昌人民最喜歡的街邊小吃之一。

風景名勝

綜述

甘肅省金昌市概況

金昌市

金昌—絲綢古道上的旅遊新城。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有反映人類早期活動的二壩、三角城、鴛鴦池遺址;有以明代鐘鼓樓、北海子、武當山為重點的古建築群,以聖容寺、雲莊寺為代表的佛教文化聖地;有揭示古羅馬軍團千古之迷的驪靬古城遺址;境內金川峽、皇城、西大河三大水庫風景區是人們避暑休閒的理想去處。永昌景內有天山積雪、雲莊鋪翠、柳池漾月、金水潺潺、東崗晚照、西嶺晴嵐、南峪龍騰、北山獅伏等景觀;巴丹吉林沙漠、鎳都“工業遊”旅遊資源。現代科技廣場、植物園、東湖景區等為新的旅遊景點。金昌的民俗、節慶活動主要有農曆四月初八的廟會,驪靬魚鱗陣,節子舞,古羅馬兵陣,鬥獸表演,毛卜喇“萬”字燈。

御山峽聖容寺

聖容寺始建於公元561年,寺院綿延數里。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巡,駕臨此寺,改名感通寺。貞觀十年,唐玄奘取經迴歸途中在該寺坐禪誦經,香火鼎盛時,住僧數千之眾。

有關聖容寺的典籍在敦煌莫高窟231窟存有兩幅壁畫,詳盡描述了一段奇異的傳說:聖僧劉薩訶雲遊到此,遙望御山峽谷,預言御谷他日山開,必有佛陀寶像顯現,世亂像必缺首,世平則身首合一。他日,雷劈山裂,御谷巖崖上果顯無首佛陀寶像。公元557年,天下承平,涼州城東七里澗幽谷中突現佛頭,人們送往御山峽谷安裝,佛首“相長數尺,飛而暗合,無復差殊”。在彎延兩公里的御山峽谷中,現存有河西最早的唐塔、漢、明長城、西夏六體文石刻、西夏墓葬群、高昌王墓、花大門石刻等多處文物古蹟。

西大河

西大河,位於永昌西南部的祁連山谷,其最高峰冷龍嶺海撥4442米,常年積雪,有現代冰川生成。亞洲海撥最高的引水燧道引硫濟金工程橫穿冷龍嶺進入青海省。

西大河水庫,距縣城70公里,水庫東北側有漢代鸞鳥城遺址。這裡山勢陡峭,森林茂盛,多有奇禽異獸,是夏季有名的避暑旅遊之地。

窟窿峽

窟窿峽,地處西大河水庫大壩下游,層巒疊嶂,林木蔥鬱,高峽幽谷,飛流湍急,石林奇景,巍峨壯觀。

皇城軍馬場

皇城軍馬一、四場,地處永昌縣西南部草原,系歷代皇家軍牧場之一,中國名馬山丹馬就出產在這裡。國內外有多部影視片在這裡製作,是理想的西部風光外景地。

祁連河溝自然生態風景區

甘肅省金昌市概況

祁連河溝自然生態風景區

祁連河溝自然生態風景區距縣城25公里,現為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這裡集森林、草原、冰川為一體,沿途有驪靬遺址,蛤蟆泉、炒鐵臺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點。區內落差懸殊,海撥2000--3000米,氣候在水平、垂直方向都有明顯的差異。林區內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有各種喬木、灌木樹種二十多種,草本百餘種,大小動物上百種,被列為國家二、三類保護動物的有馬鹿、林麝、獐子、岩羊、雪雞等十餘種。

驪靬古城

驪靬古城距永昌縣城南10公里的者來寨(現為驪靬村),《漢書》記載這裡是西漢時在永昌設置“驪靬”縣的古遺址。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已有“驪靬懷古”群雕、“驪靬博物館”、“羅馬風情街”一大批景點形成併為遊人開放。[6]

巴丹吉林沙漠

我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在金昌東北方向90公里。巴丹吉林沙漠約4.7萬平方公里。以其高、陡、險、俊著稱於世。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寺廟號稱巴丹吉林沙漠“五絕”。必魯圖沙峰海拔1600多米,甚稱“沙漠珠峰”。巴丹吉林沙漠見峰則鳴,別稱為“鳴沙王國”。在乾涸的沙漠中藏匿著大小湖泊100多個。

鐘鼓樓

鐘鼓樓位於永昌縣城中心,又名聲教樓。始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永昌鐘鼓樓規制仿西安鐘樓,樓分臺基與樓體兩部分,通高約35米,臺基邊寬22米,屬重簷廡殿頂建築,二層三簷。[7]

永昌北海子公園

永昌北海子公園位於縣城北一里許,始建於唐代,以後歷代都有增建,現存古建築20多個。主體有明、清建築金川寺塔、五佛寺、潔音殿、湖心亭、雷臺、藥王洞、火神宮等,現代建築有騰飛塔、一宇觀、人工湖、游泳池、旱冰場、兒童遊樂園、鹿鳴園、驪靬亭、馬路泉等鱗次相接。

漢明長城

永昌縣境內的長城東起與民勤縣交界的大口子,西止與山丹縣交界的繡花廟,實存約80公里。漢、明長城從御山峽穿越,這裡長城保存完整,形制規整;撐城、女兒牆、墩院、旗墩、烽燧俱存。金川西村至毛卜喇7公里的城垣尤為完好,烽燧突起,築內外兩道城,氣勢磅礴,體現漢、明長城的風格。

西路軍烈士紀念碑

西路軍烈士紀念碑碑文徐向前元帥親手撰寫,位於永昌縣城以北1公里的校場山上。這裡記載了中國共產黨80餘年奮鬥歷程中最悲壯的一幕。紅西路軍兩萬多將士血戰河西走廊,幾乎全軍覆沒在綿延千里的河西走廊上。

金水湖

甘肅省金昌市概況

金水湖瀑布群

金水湖是金昌又一完全由人力造成的巨大景觀。它位於金昌市新材料工業園區新華路以南、常州路以東,佔地總面積約236公頃,總水面面積約60公頃,蓄水容量約230萬立方米。因金昌嚴重缺水而顯水之寶貴且與永昌八景之一“金水潺聲”相對應,故取名“金水湖”。金水湖是為了解決城市汙水處理廠建成後的中水儲存、利用問題,以中水蓄水池為依託建設的集休閒、觀光、環境保護為一體,具有儲存、調蓄和景觀三大功能的城市生態工程。金水湖景區於2005年1月8日開工建設,2008年11月12日建成並交付使用。它由五個不同面積的湖面組成,平均水深3米,最深處達13米,各湖之間由“云溪九曲”和“引練三疊”兩條帶形溼地水系(飄帶河)串聯起來,水中島嶼、橋樑、半島、堤岸、碼頭等構築物點綴其中。湖光山色,五碧一脈”。金水湖景區主要景點,在充分挖掘金昌深厚的文化底蘊基礎上,營造出“萬方安和、驪革幹煙雲、者來靜泊、飛龍點灘、蒔天卉嶼、漁舟唱晚、水木自清”等人文景觀和生態康體活動區、老年活動區、生態教育區、拓展區等湖區景點。

國家礦山公園

金昌國家礦山公園又稱金川國家礦山公園,位於金昌市龍首山北麓。景區有中國最大的人造天坑-露天礦老坑和亞洲最長的主斜坡道等景點,來到這裡你儘可探尋有色金屬王國點石成金的神奇奧秘,感受鎳都開拓者的艱辛和偉大。

金川公園

金川公園位於金昌市最中心的位置,始建於1983年8月,佔地面積448畝,其中湖面51.97畝。設計手法既沿襲了祖國傳統園林藝術,又體現了西北地方特色。建設方式既融入了傳統造園風格,又結合了現代生態理論。構思嚴謹,佈局合理,風景秀麗,風格獨特。總體佈局以人工湖為中心,利用山、水、路、橋等將公園大致劃分為遊覽區、觀賞區、兒童樂園、碧春爽意區、南北大門、雕塑、茶社、舞場、益壽園等景區和景點。[8]

皇城水庫

皇城水庫是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的一座水庫,1985年建成,總庫容8000萬立方米,金昌市主要水源靠其供給。由於這座水庫坐落在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這裡有著迷人的草原風光和濃郁的裕固族風情,是夏季人們休閒遊樂的一個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