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概況

溫江區隸屬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市市轄區之一。位於成都平原腹地,地跨東經103°41′~103°55′北緯30°36′~30°52′,東鄰青羊區、南毗雙流區、西接崇州市、北靠郫都區、都江堰市。

自西魏恭帝(公元555年)建制以來,一直是川西 政治、 經濟、 文化重鎮。1983年3月,國務院決定撤銷 溫江地區,其所屬行政區大部分劃歸成都市;2002年4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溫江縣,設立成都市溫江區,成為成都市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溫江區面積277.8平方公里,人口50.86萬人(2017年)[1],轄4個街道辦事處6個鎮,榮獲全國百強縣、第十一屆全球國際花園城市、全省縣域經濟十強區(縣)之列等稱號。[2]

2019年1月,溫江區榮獲2018年度全省重大農村改革任務推進示範縣(區)榮譽稱號。

早在新石器時代以前,溫江地區就有人類活動,從汶川地區遷徙下來的四川先民開始定居於溫江,岷江河畔和湧泉清水地區至今可以找到最早四川的人類生活遺蹟。在公元前七千年前,在今天的壽安、萬春、湧泉已經出現了新時代文明,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骨、石制生活用具。

距今4000年前,在溫江出現了古蜀國五代蜀王繼蠶叢、柏灌文化之後的魚鳧文化。魚鳧遺址位於萬春鎮報恩村,擁有古城遺址以及大量的石斧、石鑿等石器,數量巨大創下川西平原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之最,早於三星堆遺址,為中國當年十大考古發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蜀漢三國時期,蜀相諸葛亮在溫江興修水利,改善灌溉地區,興修江安河,使得溫江成為富饒之地。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概況

溫江區(5)

五代十國時期,西魏恭帝二年,益州蜀郡分郫縣南境和江原縣東境,設立溫江縣。

隋唐時期

隋開皇三年,並溫江縣於郫都區。隋仁壽三年,將原溫江縣於郫都區分置,設萬春縣。不久在公元606年,隋大業二年,將萬春縣併入郫都區。唐初施行州縣二級制,復置萬春縣,屬於益州府。公元627年,貞觀元年,改萬春縣為溫江縣,屬於劍南道益州府。

宋元時期

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太祖趙匡胤滅蜀,推行路、州、縣,溫江屬於西川路益州。公元1059年,宋嘉祐四年,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溫江屬於成都府路成都府劍南西川節度。

明清時期,公元1376年,洪武九年,改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實行府、州、縣三級制度,溫江屬於四川布政使司成都府。清初,順治三年,改置四川省。嘉慶初,置省、道、府、州、廳、縣制,溫江屬於四川省成綿龍茂道成都府。清末,公元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改為川西道。

民國時期,溫江屬於四川省西川道,之後,四川省軍閥割據,形成“防區”,溫江為鄧錫侯部防區。1935年(民國24年),國民黨入川主政,實行行政督察區制,溫江屬於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區,併為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治地。

新中國成立以後,溫江於1949年12月26日解放,解放軍賀龍部入駐溫江城關鎮,並駐軍。1952年,恢復四川省建制,溫江屬於四川省溫江專區(地級市),1959年,雙流縣併入溫江縣,溫江專區治地在今天的柳城街道,包括今天的溫江區(包括今天青羊區的蘇坡街道、黃田壩街道等地)、新都區、郫都區、雙流區、新津縣、蒲江縣、彭州市、崇州市、都江堰市、廣漢市、什邡市、綿竹市等地。1962年,中國政務院決定複製雙流縣。1983年,中國國務院決定撤銷溫江地區,其大部分行政區劃歸成都市,其廣漢縣、綿竹縣、什邡縣和綿陽地區的德陽縣、中江縣等組成今天的四川第二大工業城市——德陽市。1997年,溫江縣人口29.3萬,轄10鎮,縣政府駐柳城鎮,成為四川第一個小康縣,經濟發展水平處於四川省縣域第一位(包括今天的重慶市)。2002年4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溫江撤縣設區,成為成都市溫江區,成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溫江區撤銷柳城、天府、湧泉、公平四鎮,設立街道辦事處,同時2006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溫江區在萬春鎮、金馬鎮和永寧鎮設立街道辦事處。

地形地貌

溫江全境位於成都平原腹地,屬岷江沖積平原,無山無丘,平均坡降3‰,最高海拔647.4米,最低海拔511.3米。

水文狀況

溫江河流均屬岷江水系。境內四條大河--金馬河、楊柳河、江安河、清水河自西北向東南呈扇狀分佈,其走向與縣境地勢一致,由西北流向東南,佔地面積9.67平方公里,為全區總面積的3.5%。全區水資源總量6.23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534億立方米;地下水1.705億立方米,可開採量1.42億立方米。

氣候類型

溫江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平均氣溫15.9℃。平均降雨量972mm,平均日照時間1168小時。平均相對溼度84%。平均風速1.3米/秒。

城市規劃

溫江城市分區規劃於2005年1月21日通過了成都市規劃委員會審查後,經成都市人民政府第41次常務會議審批通過,於2005年6月29日以成府函〔2005〕106號批覆確定。該規劃明確了溫江區是成都市都市區的西部分區,是主城區的西部分中心,功能定位為工業集中發展區,以食品、印刷、高新技術為主導產業,城區以教育科研、休閒旅遊為主導產業。並確定了這段時間城區建設用地規模為24.65平方公里,遠期為32.138平方公里。

鄉鎮規劃

萬春鎮和永寧鎮被列為成都市重點發展鎮。其小城鎮建設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由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於2005年1月21日通過了成都市規劃委員會審查。萬春鎮規劃為溫江區北部片區中心鎮,以發展旅遊和花卉產業為主的旅遊商貿型小城鎮。永寧鎮規劃為溫江區東部片區中心鎮,以旅遊、休閒、商貿為主導產業的旅遊型小城鎮。

農村規劃

區規劃局委託四川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成都市溫江區農村地區“三個集中”建設規劃》。此規劃於2005年底完成。“三個集中”規劃以城鄉一體化目標和現狀、資源條件為引導,按照城市居住社區規劃標準,合理確定農村社區的數量、空間佈局以及建設時序,以農村地區新型社區為中心,統籌安排設置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公用設施,強調資源保護的剛性和基礎設施項目的帶動作用。規劃突出了新型農村地區(農民居住點)布點、農林生態用地保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從而構築以區域生態框架為基礎的現代都市農業和休閒旅遊融合互補的產業結構。

魚鳧遺址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概況

溫江區

魚鳧遺址位於溫江區萬春鎮報恩村,現依稀可見城牆遺蹟。古城遺址埂長1810米,到當前保存較完整有1300米,城址呈新月形。1996年10月至12月進行了初次發掘勘探,出土大量的陶片和體形較小、打磨精美的石斧、石鑿、石錛等石器。其中石器100餘件、陶器數十件,以及房址、城牆、墓葬等大量文化遺存。創下了川西平原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之最。試掘證實:該城距今4000年左右,早於廣漢三星堆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成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1999年,魚鳧古城遺址被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更為有利的是古蜀國兩代開國蜀王,柏灌和魚鳧的王墓均在溫江境內的壽安鄉和魚鳧遺址的萬春鎮緊鄰。

溫江文廟

溫江文廟,建於宋鹹平初,明末四年毀於兵事,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建,清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年間迭經擴建。1984年2月16日(農曆正月十五日),文廟大成殿因火災被焚燬,左右兩廡,東西兩亭、二殿、泮池等尚保存原建築風貌。溫江文廟如今已恢復歷史原貌,在現代化建築的包圍中巍然屹立,文蘊輻射。進廟即見硃紅色的“萬仞宮牆”。萬仞之高比喻孔子的學問和思想博大精深。文廟的大門通稱欞星門,以欞星名門,意為孔子應天上星宿而降,旨在聖化孔子。跨過欞星門,就來到星半圓形泮池。泮池俗稱“學海”,清代稱考中秀才為入泮。大成殿為文廟主體建築,整個建築雄偉、莊嚴、華麗。明清兩代從朝廷到地方各州府縣都必須按規定建立孔廟,定期聚會朝拜,使文廟成為我國古代文化的崇高殿堂。漫步文廟,不僅能看到古代文化的崇高殿堂,更能體會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陳家桅杆

陳家桅杆位於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天鵝村,系清代咸豐年間翰林陳宗典及其子武舉陳登俊年營建,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經八年竣工,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整個建築佔地7282平方米,建築面積2736平方米。大小12院,組合精巧緊湊,佈局大方合理,具有清代特色,院內建築為穿逗木結構,門前原豎立雙鬥桅杆,故俗稱為“陳家桅杆”。陳家桅杆可稱川西民居的“大觀園”了。即便今天,憑欄眺望,仍可想見當年起宅興園主人家的殷實豪邁、揮金如土。陳家桅杆佔地約十畝,四周溪水環繞,門前豎立雙鬥桅杆,巍然屹立,氣勢雄偉。院前照壁橫陳,八字粉牆分列兩旁,牆上鐫有浮雕石刻,鏤空的福壽二字和蝙蝠圖案工藝精湛,黑漆卷拱重簷大龍門,簷上花鳥彩繪,光彩奪目。

大乘院

大乘院坐落在成都市溫江區公平惠合村,屬溫江區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據史載,始建於宋代,明正德年間(1506-1521)擴建,明末毀於戰亂,清康熙八年(1669)重建,以後又加維修,故有新廟子之名。當前廟內有殿宇四重,即千手觀音殿、大雄寶殿、西方三聖殿和藏經樓。千手觀音殿建於1993年,採用磚混結構,建築面積282平方米,因殿內供奉著一尊清淨端嚴的千手觀音,故稱此殿為千手觀音殿。大雄寶殿建於宋朝,建築面積520平方米,採用木質結構,其殿樑柱是香樟珍楠所制,具有殺菌功能,故歷經數百年一直沒遭蟲柱。其最大的特色是採用雙佛式,即站佛套坐佛。站佛雄偉端莊,坐佛小巧精緻,是大乘院的建築一個亮點。藏經樓是大乘院最新的主體建築,建築面積580平方米,採用的是磚混結構,於1998年修建的。其外牆顏色採用的是硃紅色,內壁為白色,玫瑰色的地磚,藏青的頂瓦,整幢建築集雄偉莊嚴為一體,其獨特的6米樓層間距的高空設計讓人感覺非常空曠和大氣。藏經樓是僧尼深入經藏,研究佛法的地方。三聖殿建於清朝,也是採用木質結構,其殿樑柱也是香樟珍楠所制,建築面積560平方米。因殿中供奉有三座菩薩,故稱此殿為三聖殿。2004年在區外僑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大乘院新增土地2.05畝擴建了山門。

城南古郭

唐貞觀元年,公元六二七年,縣名始定溫江,即城於此。初為土城,明成化中改築石城,周長六六一丈。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又改築磚城,周長七三七點六丈。建和寧,東門,文明,大南門,贊元,小南門,慶豐,西門,拱辰,北門,五門及城樓,規模宏廓。嘉慶十六年,公元一八一一年,城牆坍塌,打修,三年始竣。換城掘壕,沿堤植柳,遂有柳城之稱。自咸豐迄民國,迭遭兵焚,城郭殘破,無復舊觀。五十年代縣城建設,舊城牆僅存數十米殘斷。二零零一年九月,溫江縣人民政府對溫泉路現存之古城牆進行修繕恢復,以壯觀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