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出獄後,去看望尚在世的太監,太監是如何稱呼他的?

我的社會精彩絕倫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溥儀應該算是比較幸運的。

想一想明朝的崇禎皇帝,自縊於梅山的歪脖子樹上;再想想南宋的亡國之君趙昺,年僅9歲的他被陸秀夫揹著跳進了海里。

而溥儀,雖然三歲的時候莫名其妙的被人抱上了皇帝的寶座,然後又在六歲的時候莫名其妙的當了亡國之君。但是亡國之後的溥儀卻依舊在紫禁城過了十幾年逍遙自在的生活,民國政府還得好吃好喝的供著。


1924年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後,溥儀跑到了天津 雖然日子不如紫禁城舒服,但是也是住著豪華別墅(靜園),這樣的待遇可不是一般亡國之君所能享受的。


在天津待了幾年,溥儀心中燃起了復國的夢想,於是跑到東北當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日本失敗後,溥儀在蘇聯住了幾年豪華監獄,然後被引渡回國,在旅順戰俘營接受近10年改造,然後被特赦,成為了一名新中國的公民,然後還被安排了工作,這待遇在亡國之君中也是第一無二的。

特赦後的溥儀,抽時間去看看那些曾經宮裡的老太監。沒想到這些老太監見到溥儀一個個激動的不行,熱淚盈眶,倒地就拜,嘴裡喊著“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下子溥儀有點慌了,畢竟這是新中國,自己剛剛特赦,再也不是什麼萬歲爺。這些太監高喊“萬歲萬歲萬萬歲”,要是被人發現了別人還以為溥儀要搞封建思想。

所以呢,溥儀只能趕緊把這些太監扶起來,告訴他們自己早就不是皇帝了,如今接受改造後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新中國公民。

不過,溥儀嘴裡這麼說著,但是心裡難免唏噓不已,不由自主的回想著自己在紫禁城當皇帝的日子。


胡史亂翔


居然有人說溥儀挺悲催的,這是跪久了站不起來了吧!

溥儀是中國歷史上世界歷史上最幸運的末代皇帝!沒有之一!



溥儀3歲登基,6歲退位,稀裡糊塗當三年皇帝,打太監捶宮女,誰敢說一個不字?誰敢翻一個白眼?打你一頓,你還得叩頭,高喊萬歲爺打的好!謝主隆恩!

溥儀18歲時之前,接受了中國最好的教育,既有一流名師陳寶禎,又有英國上校莊士敦,當時沒有萬貫家財,誰敢送孩子去讀書?

溥儀18歲時被馮玉祥從紫禁城趕出去了,照我說,這就是活該!1917年就搞復辟,1924年才趕出去,這個始終懸在民國制度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終於被丟到一邊了!

再說,溥儀都18歲了,也該學學怎麼樣穿衣服怎麼樣吃飯了吧?民國不養廢人的!

1924年北京政變,中國才終於真正進入民國時代,因為從那時起,溥儀開始受到民國法律的管轄,之前紫禁城就是法外之地!


不過,民國對溥儀還是太寬容,正確的辦法是永遠軟禁起來,管吃管喝不管打電話。從住在故宮就和小日本眉來眼去,到了天津更是成了日本人盤中菜,最終當了漢奸賣國賊。

溥儀去東北當漢奸,是主動去的,而且載灃勸他別去,他一意孤行!這一點,就特別讓人瞧不起!

不妨對比一下,其他國家的皇帝下臺後什麼情況。

法國路易十六,親手開啟法國大革命,三級會議就是他召開的,法國的民主化,他是先驅!結果怎麼樣!摁在斷頭臺,咔嚓,腦袋沒有了!年僅38歲!

英國查理一世,英國革命後被克倫威爾公開處死。查理一世的兩個孩子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都當了賣國賊投入法國懷抱,查理二世回來又當了幾十年國王。詹姆斯二世則是加入法國天主教,最終被廢掉殺掉。

德國威廉二世,在十一月革命後和平退位,在二戰中間死掉。不殺威廉,是德國的失誤,因為後期希特勒的崛起,背後就有威廉的支持。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二月革命後退位,十月革命中被處死。和尼古拉一起被處死的,還有4個如花似玉的公主。

溥儀,你是不是該偷著樂?還賊心不死去當漢奸?

溥儀特赦後,如何處理與前太監的關係。

溥儀這麼作死,居然最好還能善終,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新中國是人人平等依法治國的新社會。

溥儀特赦後,曾專門去看望過以前伺候過他,也捱過他打的太監們。我猜想是,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改造十分成功,最終迷途知返,決定做一個新社會的好公民,工農群眾的好同志。



見到溥儀後,太監們忍不住跪下高護萬歲,溥儀面對這種情況還能怎麼樣?趕快起來,在跪就和你們翻臉!

這幾個太監是不跪,不行禮了,如果街上遇到以前的旗人,直接擺出奴才架勢請安,怎麼辦?溥儀沒有辦法,只好少出門,少找麻煩。

如果遇上了避無可避怎麼辦?默默走開是合理的選擇。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衚衕串子故意拿請安給溥儀老爺子逗悶子。老北京人不是喜歡逢人就叫“爺”嗎?聽著是尊重還是諷刺,您自己個兒琢磨去!


歷史知事


奴才孝敬主子用太監自個兒的話講,那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因為在傳統封建社會統治下,這些太監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尊卑做奴才的生活,所以儘管溥儀已經退位,在他們心中依然還是將溥儀視為自己的主子,這種沒落的腐朽思想是揮之不去的。



所以在溥儀被特赦出獄後,對之前趕跑了紫禁城裡面的太監一事特別內疚,他來到那些個尚在的老太監們身邊時,想看看他們現在的生活情況,令溥儀沒想到的是,這些老太監依然還是將溥儀高高在上的敬著,依然還是曾經宮裡的老一套做法,看見溥儀口中喊著“萬歲”然後依然行大禮,除了環境不一樣,其它的規矩一點也沒變。這讓溥儀情何以堪?


自己已經不在是那個高高在上的末代皇帝了,如今已經變成了普通的公民,所以不在有尊卑之分,因此溥儀也知道自己現在是個什麼貨色,所以他感覺到受寵若驚,於是不準這些滿清太監遺老們在這樣稱呼他,現在不比從前,這是新中國不是封建王朝老一套啦!

可是這些老太監們思想頑固不化,就知道認主子,不知道改進思想。哪知道這些大道理,所以對溥儀還是畢恭畢敬。狗改不了吃屎,這就是做太監的宿命,沒辦法,天生就是一副奴才相。


可是後來這些個老太監雖然對溥儀還是習慣的稱呼他為“主子”,但是從上面這張照片上不難看出,他們的互動情況還是遠遠超越了主僕關係,感覺特別親密,有此我們不難看出,溥儀確實該變了他們的思想。


任馳贏天下


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講故事!

溥儀出獄後,心中特別想做二件事。想了卻自己心中之願:其一,想去看望一下,仍在世的太監!其二,希望自己回家(故宮)看一下。確實,他實現了自己願望。但心中的一絲絲酸楚,可始終在記憶中湧現。

尤其,當他看到這些病弱太監們,他能說些什麼呢?只能默默地相視,而太監們激動地喊出:萬歲爺!他反而勸慰道:新社會!新同志!新風俗!新氣象!一切煥然一新!

是的,他知道感恩!今天能活著,是誰給他第二次生命!確實,他想到自己差一點被國際公審,將判死在俄羅斯。他已經領悟到生命的價值。

其次他曾夢遊自己的家,多麼希望有生之年回家看一看。他想回到故宮去看一下,重溫童年好時光。確實,他去了!當走到故宮門前,想自由地跨入自己家門。突然,門衛攔住他:同志,請買票進去!溥儀感到驚恐,這是我的家!反而門衛嚇一跳,怎麼來一個神經不正常之人。準備把他轟出大門之外。

還算好有陪同溥儀的同志,卻幫他付了門票,最終讓他走進自己家門。他暗自感嘆:往事如煙……此後,直到他死,他再也沒有踏進自己的家∽故宮!


大奇兄


“他們陪我玩,哄我睡覺,餵我吃飯;他們領我的賞,也挨我的打;別人可能有時會離開我,但他們卻日夜陪著我;他們是我的奴隸,也是我的老師。”



每次讀起溥儀來,都感覺到很心酸。堂堂一國的皇帝,三歲就被推上皇位,六歲又被踢出皇位。十幾歲被安排結婚,沒過幾年連祖輩住了幾百年的皇宮,自己也沒有機會再住下去。不是說我多想給溥儀洗地,只是同為人感覺很不忍。

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皇宮之後,日本人看準機會,將他給接到了東北,建立起所謂的偽滿洲國。可惜他也看出來了日本人是想利用他,於是也就破罐子破摔,只是掛了名字,什麼都不做。日本投降之後,溥儀還是被送上了軍事法庭。還好之前有準備,能燒的都燒了。

其實溥儀在被關進我國監獄之前,他還在蘇聯被關押一段時間。當時和他在一起的還有幾十萬的日本俘虜,蘇聯人把他們送到西伯利亞去做苦工。不過溥儀畢竟是皇帝,蘇聯人還是很照顧他的。給他一個單間,每天一日三餐的好吃好喝照顧著,甚至還給他配了幾個美女俘虜,可是他也沒願意要。

溥儀在蘇聯沒待多久(五年),其實還是在我國監獄裡面待的時間長(十年)。當時溥儀被轉到我國之後,就在北京功德林裡面待著了。和他在一起的還有很多的大人物,比如說王耀武、杜聿明等人。後來主席認為:不但這些人應當處理,其他戰犯凡犯罪較輕、表現較好的,都應考慮判決釋放。


於是功德林裡面也是迎來了第一次的特赦,第一次特赦的時間在1959年,也正好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個十年,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第一批總共特赦了33人,其中就包括了皇帝溥儀還有以杜聿明為首的一批國民黨將領。然而第一批的特赦才是最難的,畢竟要確保你的思想得到了改正。

當時溥儀出來監獄後還是很唏噓的,畢竟歷史上也沒有幾個皇帝蹲過監獄。不過受到新思想教育的溥儀,也是非常的看得開。在監獄裡面也是認真改造,能夠擠進第一批特赦,可見溥儀學習得有多努力。不過也是人家底子好,打小就是接受雙語教育,學識雖然比不上古代狀元,但是起碼是個探花。

溥儀出來後第一件事情肯定是準備身份證問題,中間甚至是還鬧了一點笑話。因為大清朝亡了,自己剛出來還什麼都沒有,最後只好住在了原先的一位王爺家裡。後來實在是無聊,就想著出去轉轉,看看當年照顧自己的一些太監,畢竟還是照顧自己很久,算是自己的啟蒙老師了。


後來多方打聽才算是找到這些太監的下落,因為在清朝的時候,太監宮女之間有些不成文的規定。因為宮女、太監肯定是吃青春飯的,所以很多人進來之後就要考慮養老的事情。於是當時出現了這種情況,每月都要交一點錢給宮外的寺廟,這樣自己出來後可以來到這些寺廟住著。

所以溥儀也沒有多費功夫,就來到了自己以前的太監那裡。這些太監年紀都很大了,看到是溥儀來了,一開始還沒有認出來。後來溥儀走進了,輕聲喚了一聲幾位老太監。這些人才是緩過神來,撲通通的跪倒了一大片,全部大呼“萬歲爺”!

溥儀見狀也有點窘迫,趕緊上前把這些人全部扶起來。告訴他們自己已經被改造好了,現在是新社會,哪還能這樣叫,趕緊起來。有的老太監因為實在是太激動,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溥儀是怎麼扶都扶不起來。之後溥儀經常過來看他們,但是也立下了規定,不準再叫他萬歲爺,應該叫同志,否則再也不來了。


雖然溥儀是這樣規定的,這些太監也是這樣做的。可是溥儀總不能見到一個人都說不要叫我萬歲,叫我同志。後來溥儀被調到北京植物園工作,每天上班都需要坐公交車。然而有的人只要是認出來,經常衣服一撩跪在地上大呼萬歲。

溥儀剛開始還解釋,後來乾脆裝作看不到直接走開。其實這不僅是溥儀被改造好了,實際上還是溥儀害怕。這都是新社會了,你還要搞原先的一套,大清朝都快亡了半個世紀了,這不是害溥儀嘛!所以溥儀也不傻,別人以為他傻,他只好裝傻。


史之策


溥儀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幸運的皇帝了,同時他也是歷史上最為傳奇的皇帝,因為溥儀的一生啥都幹過來了,當過皇帝,還當過傀儡皇帝,並且後來還成為了戰俘,回國之後又開始了他的改造生涯,再到後來溥儀被釋放,溥儀又開始了他普通人的生活,並且再次娶了一個媳婦,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完了一生。

歷史上有如此經歷的帝王,只有溥儀一個人。那麼很多人好奇溥儀後來當上普通人之後,大家都是怎麼稱呼他的呢?溥儀當上普通人之後,他最怕的可就是別人稱他為皇帝,因為時代已經不同了,他也非常清楚,復辟清朝是絕對不可能的,溥儀作為一個平民,他是很怕別人再把他和那些封建勢力劃在一起的。

溥儀曾經有一次去看望一些尚在世的太監們,這些太監看到溥儀的瞬間,全部下跪並且高呼萬歲爺,這可是把溥儀嚇著了,他趕緊讓這些人起來,並且告訴他們,現在哪有皇帝,自己早就不是皇帝了,他現在和大家都是一樣的身份,萬萬不可下跪,更不能這樣稱呼,從這也可以看出溥儀的思想徹底變了。

有趣的是,溥儀出獄之後這樣的事情經歷的還不少,比如他剛出獄沒有戶口,他去上戶口的時候很多問題都讓他非常尷尬,第一個便是人家問他學歷,溥儀壓根沒有學歷,因為他沒上過學,可他從小受的都是最好的教育,誰能說溥儀沒文化呢?第二個就是溥儀的住址,這個問題也很尷尬的,總不能說住紫禁城吧。

最令溥儀尷尬的是,當時許多老人認出了溥儀,很多老人下意識的就是下跪,這可是令溥儀又害怕又尷尬,萬一被別人誤會自己又有什麼想法,那可就說不清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那個網友的回覆純粹是屁話,對那個時代完全不懂,那些過時的太監喊溥儀為“萬歲爺”真能把溥儀嚇死,在那個時代只有毛主席才能稱“萬歲”,你個小小的溥儀還配稱“萬歲”,還什麼“萬歲同志”那純粹是找死,只要溥儀敢答應,或者叫太監喊他“萬歲同志”,馬上就會給他扣上一頂大帽子,抓回去重新改造。


溥儀聽到這些太監喊他“萬歲爺”,溥儀肯定是非常的震驚和訝異,必然要連忙制止他們不要這樣稱呼,使不得、使不得,現在是新社會了,你們喊我同志就行了。


以後他也像正常人一樣上班、吃飯、睡覺,當然也還是會遇到一些迂腐的舊人稱他為萬歲,他多半是裝作沒看見或者沒聽到,他是經過改造的人,他這是在保護自己,也是在保護別人。


至於溥儀以前也說過很多,也不想多說。溥儀只是一個廢帝,一生都在做他的皇帝夢,剛做皇帝時年幼無知,人們還可以原諒,可是後來他成年了,懂事了,依舊還想著他的皇帝鐵飯碗,跑去當漢奸,出賣全中國人民的利益,當喪心病狂的日本人的走狗,就憑這一點他夠遺臭萬年。


說他是皇帝,只能說他是“偽滿洲國”的皇帝,他不能算是中國的皇帝,清朝的最後三年,他還沒斷奶,這也算中國的皇帝,他為國家做了什麼貢獻,沒有吧,舉全國之力養活他們一家子,他就是個寄生蟲,國家能善待他真是他天大的福分,哪朝那代的廢帝有這樣的待遇,他也知足了。


沒辦法清朝我只佩服康熙、雍正,其次是乾隆,後面的幾個只能忽略,他們的朝代就如同他們的子嗣一樣,絕了。


遺產君


現在我們經常說跪久了就站不起來了,實際上這句話用來形容溥儀身邊的太監再合適不過了。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替年僅6歲的溥儀頒佈了《退位詔書》,從此之後兩千年的封建帝制正式在中華大地上結束。不過很多人心中的封建思想卻沒有因為封建帝制的結束而結束,反而一直保留了下來。

1912年以後,民國已經成立,但在紫禁城中的溥儀依然保留了“皇帝”的封建尊號。而且民國也承諾會用對待外國君主的禮儀對待遜清小朝廷,並且提供每年400萬銀元的皇室經費。正是因為種種的優待條例,溥儀在紫禁城中依然延續著封建帝王的生活。



在紫禁城中,溥儀以絕對的權威領導著裡面的太監,同樣這些太監也把封建思想深深的紮根在自己的腦海之中。溥儀懂事以後為了試探自己的“天子權威”,曾經命令小太監趴著舔食落在地上的食物。而這名小太監也非常聽話的趴在地上吃光了食物,之後還跪在地上說出了謝主隆恩。

還有一些時候,溥儀尿急沒有地方去,就命令旁邊的小太監張開嘴接著,而且還讓小太監喝下去。以此可見封建思想的殘留和毒害之深。



1924年,溥儀被馮玉祥趕出了皇宮,從此之後大部分太監離開了皇宮,很多人都到了北京周圍的寺廟生活。而溥儀卻選擇了投靠日本人。在1945年偽滿洲國覆滅時,溥儀被蘇聯擒獲,後來引渡回國後的溥儀開始的監獄改造生涯。

1959年,溥儀被特赦時失聲痛哭,並且說祖國把他改造成了一個人。而這時的溥儀也徹底拋棄了自己心中的封建思想,在特赦之後,溥儀去看望了曾經服侍自己的太監,這些太監見到溥儀的第一眼便是跪在地上喊起了“萬歲爺”。

而溥儀面對太監的下跪和“萬歲爺”的稱呼,頓時感覺到非常尷尬,並且說現在大家都屬於平等關係,同時也說不允許他們再下跪了。



有很多人認為太監的下跪屬於對溥儀忠心的表現,並且對這件事大肆渲染。但實際是上這是一種奴性的體現,是一個封建思想壓迫下的畸形產物。而擁有這種思想的人,也就是文章開頭所說的“跪久了就站不起來了人”。


我是越關


很多人都覺得溥儀是落魄的鳳凰不如雞,加上他還有偽滿洲國皇帝、蘇聯高級戰俘一樣一個不光彩的履歷,更會被很多人理所當然的看不起,作為一個末代皇帝,溥儀的人生可以說用戲劇性的一生來總結,再合適不過。(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但就溥儀本身來說,雖然自1912年2月12日在一堆很“2”的日子裡清帝溥儀下詔退位,自此封建連同帝制一起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但溥儀作為一個個體的人,如果不出意外,理所應當的有其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他沒有遭受沙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那樣的悲劇,也算是中國人念舊情的人情社會救了他。

其實除了眾所周知的滿清政府給予的滿清皇室的人400萬元生活費,在滿清遺老遺少以及許多的太監眼裡,愛新覺羅·溥儀其實是這一部分人的精神寄託,是他們心裡永遠的皇帝。


同時,在溥儀剛一退位的很長一段時間,滿清遺老遺少仍然照舊按時按點的到紫禁城磕個頭,問聲好,不失臣子禮數,一些不願出宮的太監也照樣在皇帝身邊伺候。

這事在當時成立,就是在後來溥儀被前蘇聯引渡回國內,仍然適應,那些太監望見他們的精神寄託和支柱,也是瞬間感到了舊人生活在新社會的光輝。

當然,見了溥儀,還是主子與奴才的歷史一樣,該叩頭的叩頭,該行大禮的行大禮,很多人其實當奴才習慣了,看見溥儀,那雙腿也根本不聽使喚,老自己彎,就說一代梟雄東北王張作霖,見了溥儀都還忍不住三拜九叩呢!


歷史三日談


溥儀無疑是清朝歷史上最悲情又最傳奇的末代皇帝之一。他3歲被人推上皇位,7歲下臺,十幾歲被馮玉祥趕出故宮,一切非他能自主決定,歷史的沉重苦果卻最大化地加諸於他的身上:但他又是幸運的,歷史上沒有那個末代皇帝能活下來,並且在改朝換代後受到不錯的待遇。

(溥儀)

溥儀的一生中,經歷過太多的人離他而去,但有一個群體一直從未離開過他,他就像是這個群體的頭領,即使幾十年過去,依然不改往昔傳統。這個群體就是紫禁城裡百年不衰的太監宦官們。

(晚年溥儀)

1959年,時隔多年再次回到北京的溥儀,內心十分想念從前伺候過他的那些老奴們。以前在皇宮中的太監,大部分人晉升機會很少,於是在宮中當差的時候,就會為自己將來謀個去處,很多人就是每月往廟裡捐個錢,等到退休的時候住到廟裡。溥儀就是去了這些地方找到的他們。突然見到許久不見溥儀,他們內心十分激動,從前的習慣成自然,全都跪在地上高呼“萬歲爺”。這可把溥儀嚇了一跳,十分尷尬,畢竟現在是新時代,溥儀趕緊上去扶起他們來,並糾正他們。

(晚年溥儀)

之後,經常在街上有前清的遺老或者太監們認出去溥儀來,他們總是習慣性地向他跪拜行禮,剛開始溥儀還趕忙阻止並且糾正他們,後來再遇上這種事兒,溥儀就假裝對方認錯人不再搭理了。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