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彩票的時候,概率和運氣,哪個會先一步到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平行時空”理論,如果有一天,身上窮的叮噹響的你穿越到了另一個平行時空,那個時空也有同樣的一個你,但是他卻錦衣玉食,富甲一方。那麼你會不會好奇,你們倆的命運是在何年何月何時發生了完全不同的轉變?

買彩票的時候,概率和運氣,哪個會先一步到來

兩個版本的故事,一個人命途不濟,淪落街頭,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手上僅剩路上撿到的兩塊錢,他拿這一筆錢去買了包子,一碗熱湯,吃下後的一瞬間,一股暖流襲遍全身。可是吃完之後,餓意還是源源不斷的從四面八方席捲過來。沒幾天就餓的不成人樣,久餓成病,死在了路邊。

還有一個版本,還是這個人,還是隻有兩塊錢,他沒有去買吃的,而是買了一注最大獎為十萬元的彩票,中獎概率是十萬分之一,每天晚上八點半開獎。他就守在彩票店門口等,等啊、等啊,心中充滿了希望,越想似乎就感覺自己越能中獎,有了這十萬元,他就能夠東山再起了,結果,到了八點一刻的時候,他就餓死在了彩票店門口,至於他有沒有中獎,已經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有的人會說:買彩票這種事,概率太小了,完全不要做指望。

也有人會說:我從小到大不管什麼樣的獎幾乎都沒中過,曾經校園流行一種礦泉水,中獎率很高,我們全班都中了再來一瓶,就我從來都是零中獎率。然後臨到了考試,我周圍的朋友突然都找我借我的瓶子,後來一問才知道,他們都忘了“惠”字該怎麼寫。

買彩票的時候,概率和運氣,哪個會先一步到來

不知道有沒有人思考過這個問題:數學上的概率只是讓人心裡有個底,但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運氣”體質。

“運氣”體質可不是我瞎掰的。英國赫特福德大學教授,理查德·懷斯曼在2004年專門寫了一本研究運氣的書,叫做《幸運因素》(《The Luck factor》)。

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個實驗。

他找了一批人來,讓他們根據對自己運氣的評估,分成兩組。這兩組分別是A組和B組。

覺得自己運氣很好的人分到了A組,覺得自己運氣不怎麼好(也不算很壞)的人分到了B組

理查德教授這時給A組B組的每一個人都發了一份報紙,並且讓他們數出報紙上有多少圖片。雖然嘴上沒說,但是每個人心裡似乎都覺得應該快一點數出結果出來。

但其實,在這份報紙的中間,被理查德教授偷偷寫了一行不是很明顯的字在上面:

別找了,報紙裡一共有43張圖片。

實驗結束後,理查德教授發現,果然A組的人比B組的人更容易發現夾雜在報紙中的那一行字。

你可以說,A組的人是因為自己覺得自己運氣好,所以相對來說心態也特別不錯,做起事來就格外放鬆。而B組的人因為覺得自己運氣一直不佳,所以心態方面就顯得更加緊張和謹慎一些。

那麼又有問題來了,在你情緒低落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順,好像特別倒黴。但是有的時候情緒還可以,卻接二連三的倒黴,導致了自己的情緒低落,從而惡化你的運氣。為此你竭力穩住你的心態,毫無先兆的倒黴事件還是會接踵而至,這又是為什麼。

理論上來說,拋硬幣如果實驗次數夠多,正反面的出現頻次會越來越接近。但是不同的人在同一時刻,有的人正面總是比反面多一兩次,有的人反面總是要比正面多那麼幾次。是拋硬幣的方式問題嗎,還是說硬幣磨損程度問題呢。

買彩票的時候,概率和運氣,哪個會先一步到來

“運氣”體質這種東西可以說說,也可以研究,但是畢竟不是科學的,也不是準確的,沒有經過系統的實驗和論證,很多問題在我們腦海中至今還是一個謎。

都說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那是因為運氣差的人都笑不出來。但是就是因為運氣沒那麼好,我們才要更加保持樂觀的心態;報紙上的那一行字,運氣好的人能先看到,運氣差的人慢慢看也一樣能看到;有的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有的人就能遇到貴人一步登天,那你更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穩紮穩打,走向成功。不要誤會,我這可不是幹雞湯,也是有實驗基礎的。

斯蒂芬曼克里做了這樣一個網站實驗。

他做了一個網站,號召大家去提交一下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故事要求因為某些機緣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而提交上來的故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1、 遇到陌生人或者是好多年沒有見到的老朋友,結果他正好可以幫你完成夢想。

2、 你犯了一個錯(譬如說沒趕上火車)卻遇到了你的真愛。

從這兩類故事中,教授總結了一個道理:

運氣好的人總是有一股樂觀的心態,即使碰到倒黴的事,在碰到多年的好友後還是會主動上前打招呼,不會將自己的情緒輕易外露,並且認真和遇到的人說話,可以去認真處理與當前苦惱無關的事。

你,能夠做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