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黃是怎麼回事?

暖顏愛美麗


您好! 中醫是神奇之術,古人的聰明是善於從細微處發現大問題,舌苔就是古人看病處方的依據。

中醫的診病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望診,“望而知之謂之神”,望診的地位非常之高,而其中重要的望診內容就是看舌苔,舌苔的變化可以反映全身各個臟腑的功能變化。

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舌頭的變化首先反映心臟的變化。心有病變,可從舌反映出來。如心火上炎,則舌尖紅,舌糜爛。心血瘀阻,則舌質紫暗或有瘀斑。心神失常,則舌強舌謇,語言障礙等。

但舌苔的變化不僅僅反映心的變化,其他臟器和組織的功能均能從舌苔的變化上有所體現,但舌苔的內容很多,在這裡只和大家介紹一些簡單實用的方面。

首先,看舌體的大小來看,正常的舌體在口腔中是有合適的比例的。如果舌體瘦小,同時舌尖紅,一般這種人偏於心火旺,容易焦慮緊張、容易口腔潰瘍,容易失眠、多夢。如果舌體瘦小,舌色偏淡,那是血不足的表現,血虛不能濡養。舌體胖大的,有的人還有齒痕,那是陽氣不足的表現,或者有水溼停聚。這一類人多有心或者脾或者腎陽不足, 同時會導致水溼的停聚,或者體質偏於水溼,久而久之影響心脾腎的陽氣功能。

另外,還要看舌苔,一般認為,舌苔黃的多有熱,舌苔膩多有水溼,舌苔白偏於水滑的多有寒或者寒溼,舌苔焦黑的多是溫熱毒邪,舌苔黃厚膩或者垢膩有裂紋多有積食或者大便乾結難解,少苔或者無苔則說明陰虛津虧。

同時還要看舌苔的滋潤程度,正常人的舌苔是滋潤適中的,如果舌苔乾燥無津液,則說明有溫熱病邪侵襲,多見於溫熱性質的疾病。如果舌苔太過水滑,流涎欲滴,尤其老年人,時不時會流口水,這說明他們的臟器陽氣不足,不能化水飲。

最後,還要看舌體運動的靈活程度,如果舌體運動靈活,說明身體健康,巧舌如簧,就是非常健康的一種狀態。如果舌體不靈活,說話結巴或者說話、吃飯時候咬舌頭,說明人的心和肝臟的功能是不健全的,這裡的心和肝,都是中醫功能性質的心和肝,不完全是解剖部位的心和肝,不要弄混哦。如果舌苔伸出來偏向一側了,那是中風了,得了腦血管病了,應該立刻就醫,不要耽誤了。

以上是關於舌苔的簡單介紹,大家有個總體的認識,但舌苔不僅限於此,還有很多內容,而且反應的疾病也不僅僅這些,如果有異常了,還是要諮詢專業認識,不要妄自診治哦!



健康亦養生


人體表面的一些症狀改變,可以反映出人體的健康狀況,就想古語有云“每天照一照,有病早知道”一樣。像舌苔的顏色就能反映出我們的健康狀況,通常情況下人體舌頭舌苔是乾溼適中的白色的,但有的人為黃色,舌苔發黃是我們用肉眼就能觀察到的,那麼舌苔發黃是怎麼回事?舌苔的顏色改變,可以反映人體眾多器官的變化,具體舌苔發黃是怎麼回事我們可以看看下文的詳細介紹。

1、消化道功能紊亂:常見於結腸炎,習慣性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腸道功能紊亂患者,與厭食、厭油、噁心、嘔吐等症狀一同出現,而慢性肝炎患者基本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狀,都是舌苔發黃的原因。

2、高溫發熱:人體在溫度升高時體液消耗較多,唾液分泌減少,口腔乾燥等使炎症滲出物和微生物更易在舌上停留、增殖,導致舌苔發黃。

3、肝炎導致:由乙肝等肝炎疾病導致肝臟受損,肝臟的各類代謝受到了影響,血液循環也不通

暢,造成了肝臟的解毒功能減弱,此時就會出現舌苔發黃。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建議及時對症治療。

由於引起舌苔發黃的原因有很多,因此當出現舌苔發黃的現象時,切莫掉以輕心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時對症治療,並注意清淡飲食,合理作息等。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人體正常的舌苔是一層薄薄的白色苔,附在舌頭上,薄白而潤,質地均勻。當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舌苔就會相應的出現一些變化,能反應疾病的部位,程度,性質。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舌苔發黃,是身體想告訴你什麼事情。

舌苔發黃,大多提示身體有熱病,而且在疾病發展的過程中,表邪相爭比較激烈,疾病已經由表入裡,邪已化熱。一般來說,舌苔發黃,有以下幾種原因。

1.高溫發熱。人體在溫度升高的時候體液消耗變多,唾液分泌減少,口腔乾燥。炎症滲出物和微生物更容易在舌上增殖,停留,這樣就會導致舌苔的發黃,乾燥。熱病所致舌苔黃通常伴有口乾等症狀。

2.肝炎導致。乙肝等疾病會導致肝臟受損,肝臟的各項生理功能受到影響,血液循環也不通暢。此時就會出現舌苔發黃,而且慢性肝炎會同時伴有一些消化道的症狀,這種就需要到醫院做個檢查,認真治療,以免小病拖成大病。

3.消化道功能紊亂。比較常見於結腸炎,習慣性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腸道功能紊亂的患者,而且常常伴隨有厭食,厭油,噁心,嘔吐等症狀。

所以,“日常照一照,有病早知道”,平時多細心觀察自己身體部位有沒有什麼異樣,可以及早的發現疾病,治療疾病。以上就是舌苔發黃可能的原因,代表的身體的健康狀況,希望對您有幫助。


藥事健康


舌是外露的臟器,五臟六腑的變化在舌頭上都有反映,通過舌頭上的變化可以判斷內裡五臟六腑的情況,舌苔是長在舌體上的,舌苔是胃陽蒸化胃陰產生的,正常的舌苔白裡透紅,說明身體健康,舌苔發黃說明內裡有溼熱,可有幹黃、溼黃,幹黃說明熱重溼輕,溼黃說明溼重熱輕,人體疾病的症狀都有真假,唯獨舌頭是內裡臟腑寒熱虛實的真實反映,從舌體上可以知道人體元氣的盛衰,從舌苔上可以判斷疾病的變化情況,觀舌體可以辯人體的陰陽虛實、看舌苔可以知道疾病的深淺,造成舌苔發黃的原因很多,只要是舌苔發黃就是有熱,內裡的寒熱程度從舌苔上就可以看的清清楚楚,為疾病的治療提供依據,因此中醫在四診的前提下還需要詳細的辨別舌體和舌苔的變化,這樣才能準確的治療疾病。



外感入裡往往化熱,像感冒後風寒進入體內發熱,就會造成脾胃的運化失司,瘀阻而生熱,這時舌苔就會發黃,也有的過於飲食辛辣食物或者內傷情志而鬱熱,這些情況都有可能使舌苔發黃,尤其是熱結腸胃,就會舌苔發黃、噁心嘔吐、身體發熱、腹滿腹脹、疼痛拒按,如腸癰等,火毒或者情志鬱滯化熱,就會煎灼津液,造成人體的津液減少,舌苔就會幹黃,所謂熱毒是火和熱鬱久而生,熱毒勢緩、火毒勢猛,都會造成舌苔發黃。


治療舌苔發黃的方法是清熱洩火,外來的溫熱病邪可以清熱散表,內裡的溼熱可以滋陰降火,實證可以瀉之、陰虛的可以滋陰,脾胃溼熱的可以用蒲公英、大黃、枳實、生薏仁熬水或者泡水喝,肝膽鬱熱的可以用菊花、五味子、龍膽草、虎杖熬水或者泡水喝,肺中溼熱的可以用黃芩、沙參、玄參、桔梗泡水或者熬水喝,這些方法都有情況溼熱的功效,只要把身體中的溼熱清除掉,舌苔就不會發黃。


中醫雜症


“望聞問切”就是中醫通過觀察舌苔的變化來作出疾病的診斷。舌頭是身體的窗口,通過這扇窗口,我們自己就可以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況。

一般情況下在早晨查看舌苔顏色形狀苔面形狀等現象,再結合近期身體的某些症狀即可做出判斷。

這個舌苔就是溼熱舌苔,主要表現:舌質偏紅,舌苔膩黃。舌苔黃是因為有熱,舌苔發黃,舌質紅(即舌頭紅)的人出現口苦咽乾,口乾舌燥,屬於有熱上火。 心經有熱舌苔發黃、舌質紅同時伴有心急煩躁、失眠多夢,多是心經有熱。而苔薄黃是肺經有熱,常見於感冒初期,或咽炎患者。中醫有一句古話:千寒易去,一溼難除。沒有人能隨便祛溼成功。另外長期口乾舌燥有腎陰虛的可能性,建議找專業醫師問診。

從單方面解釋舌苔黃的原因意義不大!看舌苔結合問診才能準確瞭解具體問題。如果你也想通過舌診瞭解身體健康情況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再私信。


只有行動起來


舌苔黃,第一是,食物引起的,比如,吃了胡蘿蔔,山楂舌頭會發黃。第二是,體熱,比如,感冒日久,身體燥熱,,陰虛溼熱體質。

感冒日久,舌苔黃。。風寒感冒初期沒有控制好,轉化為肺炎,表現在咽喉就是,咽乾口燥,嗓子痛,喜飲,口渴。有的也會咳嗽。這個時候就要,清熱+消炎。


常用中草藥,魚腥草,金銀花,胖大海,夏菇草,菊花,各十克,一到兩幅,咽乾,口渴,嗓子痛,明顯減退,好轉。

陰虛體質,舌苔黃。陰虛體質這類人,常表現為,舌苔黃,口乾舌燥,愛喝水,口渴,尿黃,大便結節,乾燥。多是由於肺熱,胃熱形成的,鄙視應當清熱利溼,健脾胃。燥熱明顯的,可藥物治療,同事飲食輔助,食物,冬瓜湯,蘿蔔,蔬菜水果,薏仁。



健雲運動


舌苔黃是脾溼引起,可中醫來祛溼。

是由脾虛痰溼阻絡而致。

茯苓30克, 炮姜12g,生芪15g,白朮9g,甘草9g,薏米仁30g,蒼朮15g,陳皮9g,茯苓9g,赤苓45g,廣香6g,柴胡6g,升麻9g。


用戶5933713977


舌苔發黃一般多見於熱性疾病,考慮是脾胃不和、腎虛的表現,表明邪正相爭十分激烈,病已入裡,邪已化熱,黃色舌苔的出現,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身體的炎症感染:臨床上各科急性傳染病,如重症肝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症等,均可出現黃苔。   第二,感冒發熱引起:感冒發熱與黃苔有較密切的關係,由於人體在溫度升高時體液消耗較多,唾液分泌減少,口腔乾燥,使炎症滲出物和微生物更易在舌上停留,增殖,導致舌苔轉成黃色。 第三,身體的消化道功能紊亂: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胃炎、潰瘍病、慢性肝炎、結腸炎、習慣性便秘、消化不良等,上述疾病可使腸胃產生二氧化硫等硫化物沿著消化道上溢,被舌絲狀乳頭吸附而沉積,使舌苔變黃。  第四, 小孩缺鈣: 這種情況主要發病群體是小孩,要及時補鈣。 第 五,肝臟病變引起:舌苔發黃時按照上火治療效果往往不明顯,反覆復發,如還伴有低熱,乏力,關節疼痛,肝區隱痛等肝病症狀表現時,很有可能是肝病原因引起的,需要及時就診治療。 一般性舌苔發黃的治療方法: 吃清淡食物,多吃蔬菜瓜果,多喝白開水,不吃辛辣食物。藥物可用人參健脾丸,藿香清胃片等。


上帝粒子16


雖然溼鬱化熱也會舌苔黃,也會渴,但渴不欲飲,就是覺得渴但不想喝水。

感冒幾天舌苔黃,說明病邪由表入裡化熱,裡熱熾盛,耗氣傷津,所以大煩渴不解,若摸脈必洪大而數,可用白虎加人參湯。這就是《傷寒論》裡講的太陽病傳入陽明。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綿裹 甘草炙,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注:一兩大概折現在的3克,粳米可用山藥代替,古代人參就是現在的黨參)

如果還有怕冷,發熱汗不出,則仍有表證,不可用白虎湯。如果不出汗,感到煩躁,渾身疼痛,可用大青龍湯。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石膏如雞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古道經方


舌苔黃是怎麼回事?描述:感冒幾天了,今天看舌苔是黃的,喝水好多還是渴……

根據你的描述分析,在中醫範疇應屬[風熱型感冒]之證候。多因氣候變化,寒暖失常,人體抵抗力減弱時,或染時邪病毒而得病。外邪之中以風為主,常兼寒或熱傷人,從口鼻犯肺,外侵皮毛,而出現肺衛表實的證候。

本症常表現為:熱重寒輕,頭脹痛,汗少,咽痛或紅腫,咳嗽吐黃痰,口乾,苔薄黃,脈浮數等。

至於你喝水好多還是渴,是因病邪入裡,熱盛傷了津液,故口渴則甚也!應以辛涼解表之法治之。可投方予《銀翹散》隨證加減,例如口渴甚者,加[天花粉]能清熱生津;咳嗽痰多氣逆者,加[杏仁]降肺氣、[貝母]化痰……等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舒服的,請儘快找中醫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