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號“沉睡的一年後 迎來了一位繼任者

還記得我國第一輛月球車玉兔號嗎?那個曾代表中國駛抵月球表面,在月球上留下第一個足跡的“萌兔子”,那個曾在月球超長服役兩年多,牽動無數人心的“兔堅強”,如今終於迎來繼任者: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

”玉兔號“沉睡的一年後 迎來了一位繼任者

(嫦娥四號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

今年8月,國家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公佈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這是它們首次公開亮相。現場還向全球發出邀請,請大家為這位繼任者“取名”。據悉,這位“繼任者”將在12月隨著嫦娥四號著陸器一起飛往月球的背面。

”前任“玉兔號月球車

2013年12月,玉兔成功的到達了月球的雨海地區,開始了它的辛苦工作之旅,它要探測月球的地貌、地質、土壤、礦物資源等等。


”玉兔號“沉睡的一年後 迎來了一位繼任者

要知道,在那之前全世界只有美國和俄羅斯兩個國家成功把巡視器送上過月球。

“玉兔號”是我國首輛月球車(完全自主研發),與著陸器共同組成了嫦娥三號探測器,設計質量140千克,採用太陽能電池板採集能源,能夠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強輻射、攝氏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極限溫度等極端環境。

在行進的第三階段的N0209點上,玉兔號不幸出現故障,軸動裝置毀壞,無法再繼續前進。更嚴重的後果是,在事故之後,玉兔號和地球上的我們失聯了。


”玉兔號“沉睡的一年後 迎來了一位繼任者

月球一個晚上的時間,是地球的整整14天,夜晚來臨的時候,甚至會低至零下一百多度,晝夜溫差超過300度,不知道那隻兔子怎樣克服了這些困難,他身體的各部分機能,是不是就在那時候一點點下降。

更加艱難的情況是,玉兔的著陸區地表惡劣,超過20釐米的石頭遠比想象的多,就算耐得住300多度的晝夜溫差,他也始終沒辦法像我們一樣抬腳跨過那些障礙物,他在前進的時候,一直受到各種各樣的磕磕碰碰。


”玉兔號“沉睡的一年後 迎來了一位繼任者


就在我們所有人都以為

再也沒有希望的時候

這隻兔子突然出現了

就在地球情人節的前一天

遙遠的月球上

突然傳來了一聲微弱的問候:

“Hi,有人在嗎?”

”玉兔號“沉睡的一年後 迎來了一位繼任者


圖片來自微博網友“霍霍主義大綿羊”

撐過了一個又一個無法想象的困難,在2016年7月31日晚,“玉兔”號月球車超額完成任務,停止工作,著陸器狀態良好。玉兔號預期服役3個月,超長服役兩年多,共在月球上工作了972天。玉兔號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個中國足跡,意義深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月球是我們走向星空的第一步,我們也會記得,曾有一隻萌萌又堅韌的兔子走在前面為我們探路架橋,用你的一小步換來了航天發展的一大步。快來微博(星協命名)和星協君一起探索宇宙吧~

”玉兔號“沉睡的一年後 迎來了一位繼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