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距離1998年播出的《還珠格格》第一部已經過去整整20週年。這部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清宮古裝劇,每次出現在電視上,仍能獲得不俗的收視率。

除了作品本身之外,裡面主創們後來戲劇化的人生道路,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主要原因。在這20年間,有人走上巔峰又因稅務問題跌下深淵;有人嫁入豪門當上導演,試圖攪動資本圈卻被嚴罰;

有人退隱江湖,卻以表情包的形式活在大眾日常生活中;有人“淪落”到整日靠奇裝異服博出位;有人成功轉型為導演;有人嫁給男神當上媽媽……

在這紛紛擾擾中,有許多正面的東西,也有不少負面的成分。今天,讓我們拋開這一切,回到最初的起點——《還珠格格》如何誕生,如何將大家聚到一起。

這次,我們只聊前世,不探今生。

臺灣開放探親 瓊瑤來到大陸

《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這一切的開始,要從瓊瑤阿姨來到大陸說起。

1987年, 蔣經國宣佈臺灣解嚴,不久,臺灣開放赴大陸探親。1988年,瓊瑤離開家鄉39年後首次回到大陸。當然,她不僅僅是探親那麼簡單,她還身先士卒地開啟了兩岸文化交流的篇章。

據後來瓊瑤自己回憶,她算是兩岸影視交流的先驅者:“臺灣剛剛開放,允許赴內地拍戲,給我們的限制卻多得不可思議。我全程跟著劇組,吃一樣的伙食,住一樣的旅館,深夜不睡,並隨時安撫演員或工作人員想家的心情……臺灣對內地文化交流的開放,是被我這樣帶動起來的。臺灣影視界大舉來內地拍戲,也是我這樣開始的。”

雖然1988年瓊瑤才第一次來大陸,但在此之前,她的作品已經以其他非正規途徑傳入,成為無數大陸少男少女的青春精神食糧。

《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史蜀君版《庭院深深》,宋佳和尤勇主演)

藉著時代的春風,瓊瑤親自到了大陸,嗅覺敏銳的製作人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合作的大好機會。其中最為機靈的,是來自湖南衛視的歐陽常林。在他的撮合下,瓊瑤和湖南臺開啟了長達十幾年的合作。

瓊瑤和湖南臺牽手的背後,還有一段略帶傳奇的故事。

1988年4月,瓊瑤首次來大陸探親,踏遍祖國多地,唯獨沒有去老家湖南。瓊瑤老家在湖南衡陽,出生於書香門第,1944年因抗日戰爭豫湘桂戰役的爆發,一家人開啟了逃難之旅。1949年,瓊瑤11歲的時候,全家人又輾轉至臺灣。

瓊瑤多愁善感,怕觸景傷情,於是幾過家門而不入。

那時候,後來成為芒果臺一把手的歐陽常林還是一個新聞記者,他在武漢訪問瓊瑤,問瓊瑤為什麼不願意回家鄉。瓊瑤看他只是個小記者,不怎麼搭理他,也沒有明說緣由。

然而歐陽常林非常執著,窮追不捨,追隨者瓊瑤的腳步,從武漢,到重慶,再到昆明。瓊瑤身體不好,時常生病,歐陽常林就抓住機會給瓊瑤送花,展開“浪漫”攻勢。他還讓朋友翻過一座危險的高山,找到瓊瑤的祖墳,拍下墓碑的照片帶給瓊瑤看。

在歐陽常林的不懈努力下,瓊瑤漸漸被感動。二人成為了要好的朋友,也有了之後瓊瑤和湖南臺長達十幾年的合作。

《還珠格格》不受重視 《蒼天有淚》才是重頭

《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瓊瑤攜手湖南衛視,打造一系列風靡的劇集,包括這部《青青河邊草》)

為了方便合作,歐陽常林還在北京成立了華夏影視公司。

《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蒼天有淚》主角蔣勤勤,瓊瑤欽點,賜名“水靈”)

悲劇《蒼天有淚》延續了瓊瑤劇一貫的苦情風格。劇本和小說瓊瑤從1994年就開始寫,寫了3年,到1997年才完稿。在小說的後記中,瓊瑤都忍不住感慨,這本書寫得太艱苦了。《還珠格格》的靈感來源也很偶然。那時候,北京的海淀不似現在,是高科技、互聯網產業的中心。那時候的海淀算是個“鄉下”,地方偏僻,一片荒蕪。一天瓊瑤路過那裡的公主墳,聽說了背後的故事,開始浮想聯翩。

《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海淀公主墳那位公主其實是清朝嘉慶皇帝的女兒)

在瓊瑤的筆下,故事進行了虛構:乾隆皇帝在民間收養了一個女子為義女,封為格格,帶入宮中。這位格格去世後,不能與皇室成員葬在一起,於是就葬在了“公主墳”這個地方。

《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蔣勤勤(《蒼天有淚》)和林心如(《還珠格格》)妝容精緻程度對比

《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小燕子是瓊瑤以往作品中沒有出現過的形象)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一開始跟《蒼天》比起來,瓊瑤對《還珠》不算上心,但也是花了功夫的。小燕子這個形象是以前瓊瑤的作品中沒出現過的,因此瓊瑤花了很多心思琢磨如何塑造,她從臺詞入手,設計出“前不見蹄膀,後不見烤鴨,念肚子之空空,獨愴然而涕下”等有意思的話語,讓小燕子的形象鮮活起來。

另外,隨著瓊瑤將重心放在影視劇上,她的創作模式轉為先創作劇本,再創作小說。《還珠格格》幾部也是一樣,都是先有了劇本,再加入更多心理描寫,變為更易讀的小說。

“小虎隊”解散“臺大”退學 蘇有朋陷入事業低潮

《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小虎隊曾經大火過,尤其《青蘋果樂園》《新年快樂》傳唱大江南北,然而在1995年“龍騰虎嘯”暫別演唱會之後,實際上成員們就走上了各自單飛的道路。

即便有小虎隊的人氣光環籠罩,那時候人們對“小鮮肉”的認知還比較清醒。小虎隊只是個唱跳組合,會不會演戲另當別論,不會因為有點人氣就在娛樂圈暢通無阻了。

而蘇有朋加盟《還珠格格》的時候,正是他最低潮的時候。

初中升高中的暑假,媽媽見蘇有朋過於沉迷於學習,見的世面太少,性格內向,人緣又差,於是在爸爸的反對下仍支持蘇有朋去參加了《青春大對抗》節目助理“小虎隊”的選拔。蘇有朋成功入選,成為“乖乖虎”,主要工作內容是在錄製現場幫忙帶動氣氛和安置節目道具。

然而在推出《青蘋果樂園》等單曲後,小虎隊人氣大增,成為少女們的夢中情人,展開“逍遙貨櫃”臺灣巡迴演唱會,場場爆滿。

《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蘇有朋是名副其實的學霸,高中上的是臺灣第一男校建國中學,知名校友從諾貝爾得主丁肇中,到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到電影大師楊德昌、戲劇大師賴聲川,簡直幾天幾夜數不完。

在學業事業兩手抓的情況下,高中畢業後,蘇有朋又考上了名校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習,不僅是全臺的少女們,連全臺的媽媽們都視他為偶像。

然而大三的時候,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蘇有朋正式申請退學,震驚了臺灣,他的形象因此受損。95年暫別演唱會後,他一度去英國留學避風頭。回來後,他又接連遭遇重創:投資的泡沫紅茶店經營不善倒閉,股票損失慘重,唱片銷量下滑,家裡還要面對失業的父親、仍在求學的弟弟,全家生計只靠教書的媽媽……

《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蘇有朋一時難以適應北方寒冷氣候,於是穿很多,片場被調侃叫“五包子”)

蘇有朋試圖在影視圈尋找機會。他後來回憶說:“那時候,當紅的偶像歌手要拍當然是拍電影,誰要去拍電視劇?可是我有一些瓶頸,休學後,事業也受到很大的衝擊。坦白說,我也是沒什麼路走,那是最後一條路,電影站不上去,要是連電視劇都站不上去,那我可能真的就快要沒什麼機會了。”

就這樣,他踏上了赴海峽對岸拍攝自己第一部電視劇《還珠格格》的旅途。走過草原和荒漠,熬過疲憊和嚴寒,直到《還珠格格》火爆海峽兩岸,他才意識到這一切都值得。

李婷宜拒演趙薇頂上 主演格局大洗牌

說到小虎隊,瓊瑤本來打算讓三名成員都參演《還珠格格》,然而那時候發展得最好的吳奇隆,卻因為兵役問題無法赴大陸拍戲,因此才換了周杰。

當初瓊瑤從臺灣帶過來的主要演員,還有一個林心如。1994年,還帶著鄉土氣息的林心如和天王郭富城拍攝了一個飲料廣告,但還沒決定要不要走演戲這條路。

《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剛演完《一個好人》的李婷宜是熾手可熱的“龍女郎”)

林心如後來能演上紫薇,多虧了臺灣女星李婷宜拒演小燕子,這件事說起來有點繞:

李婷宜那時剛演過成龍的賀歲檔電影《一個好人》,是炙手可熱的“龍女郎”。瓊瑤找上門的時候,還有港片《老鼠龍之猛龍過港》放在她面前。按照一貫的“鄙視鏈”邏輯,電影的優先級是高於電視劇的。

她錯失了小燕子這個機會,也改變了若干人的命運。

趙薇頂替李婷宜飾演小燕子,為了保持兩個女主一個來自大陸、一個來自臺灣的安排,原本要演塞婭的林心如頂上去飾演了紫薇。

不過在瓊瑤心中,林心如的形象與紫薇並不十分符合,再加上林心如一開始不會演哭戲,哭半天哭不出來,氣得瓊瑤想換人,後來導演求情才留下。

《還珠格格》20年:瓊瑤不上心的劇本和一幫青澀演員開啟的傳奇

(三朵金花,范冰冰、趙薇、林心如,後來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軌跡,但都很傳奇)

說遍最主要的角色,最後還有一個配角不得不提——飾演丫鬟的金鎖。那時候的“範爺”只是個16歲的小姑娘,長著吊梢眼,一個人闖蕩北京,窮到住地下室喝西北風。就在快待不下去的時候,劉雪華把她推薦給了瓊瑤。范冰冰曾經在劉雪華《女強人》中演過3天的戲,因為長相古典給劉雪華留下印象。

一個瓊瑤沒有放在心上的劇本,一幫青澀的小演員,成為後來一切一切的起點,開啟了一個電視界的傳奇,更拉開了各位主創之後傳奇人生的大幕......紛繁的背後,願你還記得最初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