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美國“通俄門”是不能說的公開的祕密?

WhiteZera


其實哪有什麼不能說的,美國的通俄門事件,從特朗普當選之後就一直開始炒,炒了這麼久還沒有消停,而根本原因就是美國兩黨建制派對特朗普的無理取鬧而已,如果再放大一點,體現就是美國民眾對特朗普呈現的兩極分化的態度;



從2016年7月底美國FBI開始調查特朗普“通俄門”,再到2017年的3月特朗普再推特上宣稱“通俄門”為民主黨的政治迫害,再到後來的FBI局長科米被解僱、指控特朗普向其施壓,再再到後來特朗普前競選經理馬納福特向FBI自首、前任律師科恩主動認罪,反正是來回的折騰吧……

但是這些“折騰”卻沒折騰出什麼實質的結果,除了翻出一大堆特朗普在競選時期的小毛病外,任何實質的證據都沒有,而特朗普還是那個特立獨行的美國總統。

這就很尷尬了,因為儘管有各種證據顯示看似特朗普通俄了,但是始終都沒有“實錘”,而這種看似對特朗普窮追猛打的態度,實際上發展下去對特朗普是有好處的。

因為這種事越拖人們就越覺得這事不靠譜,如果特朗普通俄真有“實錘”的話早就拿出來了,根本用不著等到今天。


而特朗普很可能也是利用政敵的這種“騷擾”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因為越在這種找不到結果的事情上浪費時間,政敵對特朗普的其他事情上的干擾就越少,越有利於特朗普想幹自己要乾的事。

同時,特朗普的支持者也會更同情特朗普的遭遇,越讓其支持特朗普,這說白了就是“物極必反”的效果。

其實特朗普有沒有通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完全就是在於自己想不想承認,和願不願意承認吧了!


軍事小科普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當年的“拉鍊門”。假如這“拉鍊門”不是克林頓拉鍊萊溫斯基,而是希拉里紅杏出牆於某個白宮男實習生,那又會怎樣呢?


我猜希拉里紅杏出牆的後果會有兩種可能:假如克林頓把美國經濟弄得挺好,則美國民眾會比較同情克林頓——你瞧,咱們的總統日理萬機,忙得都顧不上和第一夫人親熱,以至於第一夫人寂寞難耐,這才出牆了紅杏,真值得同情啊!得了,下屆總統就還選他吧。

而假如克林頓把美國經濟弄得一團糟,老百姓得不到實惠,則美國民眾就會鄙視克林頓——瞧啊,我們的總統連自己的老婆都管不住,還能管好我們的國家?得了,大家把他轟下臺吧!


這就是說,美國總統犯錯或有什麼詬病,美國民眾主要還是根據他的工作能力來對他進行審判的:能把國家治理好,則一切隨便。不能把國家治理好,則一切從嚴。

這樣一比較,特朗普面臨的處境其實就很清楚了:只要特朗普能真的能實現他的“美國偉大”,則一切好說;如果特朗普兌現不了他的“美國偉大”,則這“通俄門”的帳該怎算怎算。

那麼特朗普有沒有帶領他的美國實現“美國偉大”呢?目前看還沒有。美國國內經濟數據好像還不錯,但是不是真的不錯以及這個不錯是不是特朗普的功勞還有待確認。國際上眾叛親離的還不明顯,圖近窮匕未見,一切都還在發展變化之中。特朗普不到兩年的任期還不足以說明他到底是美國曆史“最偉大的總統”還是“最魂淡的總統”。這個看來必須的得等到一切明朗,有了定論以後,才能讓美國民眾決定特朗普的“通俄門”是通到天堂還是通到地獄了。


蛙眼看天下


美國為兩黨制國家,如果穿越到古代這就是歷代王朝所難容忍的黨爭,想必大家對黨爭都有些瞭解,無非就是各自拉攏一幫人來實現自己小圈子內的特殊利益,至於國家利益也只能服從小圈子的利益,因此這是歷代王朝的大忌。而在當今美國“黨爭”既然可以公開的大行其道,明明白白的告訴世人執政者只會為自己的小圈子服務。

通俄門以及類似的事件說白了無非就是兩黨相互傾扎的產物,至於有沒有證據真的很難說,但是可以有懷疑的權力。誠如方舟子一樣可以為所欲為的到處懷疑,反正又不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就只是懷疑僅此而已。還有一點就是方舟子可以懷疑別人,但是別人不能對他有懷疑,因為方舟子會說對他的懷疑就是誣陷,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民主共和兩黨基本上也就是方舟子的套路,不管特朗普競選團隊有沒有通俄,先放出風去特朗普有通俄的可能。好在美國人對這樣的套路也早就多見不怪了,要不然存在著巨大嫌疑的總統還怎麼可以繼續領導美國。俄羅斯對特朗普通俄這樣的指控也給予堅決的否認,美國這是叫著喊著要俄羅斯干涉其內政,聽聽也真是可笑的很。

回望歷史黨爭誤國啊,不過美國挺喜歡的認為這樣挺民主的,這和其私有制的社會制度是相呼應的,反正執政者只需要滿足自身支持者的利益就可以了,至於全民的利益是無論如何也無法代表的。因此各自為政也就不奇怪了,同樣相互攻擊也就在正常不過了。


異域邊緣


“通俄門”的事情,從2016年特朗普跟希拉里競選的時候就開始炒。一開始是俄羅斯侵入希拉里電腦,把民主黨和希拉里醜聞曝光,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沾了光。就下來這件事情就愈演愈烈燒到了特朗普身上。這件事說起來也是特朗普自找的。本來“通俄門”在大選最後階段幫了特朗普一個大忙。

特朗普當選後,請FBI局長科米共進晚餐 ,特朗普在餐桌上要求科米向其效忠。總統讓他效忠?難道對國家效忠不是對總統效忠嗎?科米搞是隻老狐狸情報調查這麼多年,聽出特朗普話裡有音。當時科米正在調查俄羅斯入侵民主黨電腦系統的事情,跟表忠心這事聯繫起來,特朗普跟俄羅斯有聯繫!當即拒絕了特朗普的要求,回去連特朗普一起查了。這下惹惱了特朗普,被開了。後來,國會任命前FBI局長穆勒為特別檢察官,負責專門調查特朗普“通俄門”。

這一查不要緊,查到了特朗普的律師科恩、競選經理馬科福納,兩人一個自首,一個認罪,之前特朗普兒子承認從俄羅斯得到很多投資的採訪也被挖了出來。還有《紐約時報》把特朗普1987年受到前蘇聯注美大使接見,然後又受到前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接見,還被邀請到莫斯科蓋大樓的一堆事也爆了出來。

美國情報機構的老特工們看到一個政治素人地產商能被蘇聯大使接見,蘇聯能重視到從莫斯科派人來美國參觀特朗普大廈,還能被邀請見戈爾巴喬夫,還能到敵對國家蘇聯建兩棟特朗普大廈,毫無疑問是被蘇聯克格勃給盯上了,通敵是定了。

特朗普上臺之後,罵北約、敲打歐盟,一開始向俄羅斯示好,由於爆出通俄門為了避嫌,對俄羅斯強硬。這一連串似乎說明特朗普確有通俄嫌疑。但是門前為止,還沒有實錘爆出來,如果特朗普真的將國家利益出賣給俄羅斯,這是重罪,誰都保不了他。就現在的情況來看,穆勒調查到的材料,不足以一次擊倒特朗普。即使是實錘,現在拿出來,還不如不拿。

這是因為,中期選舉結束後,參議院中特朗普的支持者佔多數,決定了彈劾案即使在眾議院成行,到了參議院也過不了關。在已經預料到結果的情況下,“通俄門”調查引而不發才是最合適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共和黨內的建制派,也就是特朗普的反對派已經被修理的差不多了,處於劣勢,他們想幹成事只有依附於特朗普才行。建制派甚至民主黨會拿“通俄門”調查與特朗普討價還價。“通俄門”調查現在不拋出,留到特朗普競選連任時在拋出來,殺傷力更大大,特朗普還是比較忌憚的。特朗普有可能以在移民政策、社保政策、關稅政策等方面做出部分讓步換取“通俄門”調查資料不被爆出。


江湖補一刀


所謂通俄門,現在看來,就是美國兩黨競選政治鬥爭中的一場鬧劇,就連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都因為對此事糾纏不休而被川普解了職。

通俄門,根本就不是一項罪名,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本身在美國媒體上也討論得成了剩飯,所以美國的主流媒體,無論是自由派還是保守派也都不再關注了。

美國的立法機構參議院和眾議院也都早已經通過聽證,認定川普本人與通俄門無關;即使川普競選團隊成員有的已經判刑或者等待起訴,也都和通俄門無關,而是稅務欺詐等等罪名。

和所謂通俄門有關的調查對象,現在只剩下幾十個俄羅斯人,但是美國政府既拿不出確鑿的證據,又沒有“長臂管轄權”到俄羅斯去提審這些人。

最後一個美國認為可能和通俄門有關連的人就是維基解密的創始人阿桑奇了。不過罪名同樣也不是通俄門,而是“盜竊美國財物”——攻擊民主黨代表大會郵箱,竊取機密文件。

現在,美國政府唯一像樣一點或者靠譜一點的說辭就只剩下“俄羅斯干預”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了。不過,這一說法仍然與法律無關,另外,也缺乏證據。

最後,干預總統大選的做法,美國人應該才是高手。美國中情局在世界各地乾的就是干預別國政府選舉,支持反對派,顛覆合法政權的事。

只不過因為是美國民主黨輸了總統選舉,輸得不服氣;輸得很冤枉——選情一直不錯,偏偏是最後關頭掉了鏈子。

輸了就認輸才是。可是美國的民主黨和自由派媒體不願意在自身找原因,非要將失利的原因歸咎於俄羅斯人,這樣才發明了“通俄門”。

通俄門一詞早就已經成了過去時,而不是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閒看秋風999


“通俄門”就是美國政府為特朗普當選總統選票造假事件敗露為證明清白而製造的的煙霧彈!(注:公佈特朗普勝選媒體特別說明西拉里佔優勢的某選區選票都沒統計,而西拉里自己也承認自已敗選,而當時公佈的選票數特朗普也只比西拉里多不了多少)。


辛1412420


都是為競選而為,兩個黨派都有,都不幹淨。


老正463


有證據證明沒有


愛的ceo


秘密既然都公開了就不叫著秘密了,更沒什麼不能說,而且不是大家在說嗎?


鹿鳴166513588


這種事只有發生在美國的選舉制度下。很荒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