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買刀花費1000貫,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qjh40400


在宋朝《水滸傳》中,我們發現宋朝貨幣主要是以1文錢,一貫錢,一兩銀子為單位,在徽宗年間,一兩銀子可以換兩貫錢,而不是大多數人說得一兩銀子換一貫錢。

在水滸傳中有這麼一段描寫,吳用給了阮小七一兩銀子,阮小七用這一兩銀子買回來20斤牛肉,一瓶好酒,兩隻雞,在我所在的城市,一斤牛肉30元一瓶酒100元,兩隻燒雞100元,一兩銀子的購買力相當於今天的800元,考慮到當時生產力水平不高,牛還是重要的農耕幫手,可能價格會比現在還高,因為年代不同會有些誤差,一兩銀子可能相當於今天1000元人民幣。

宋朝銀子比較值錢,主要是當時白銀總量和產量都比較小,主要的流通貨幣還是以銅錢為主,1000貫錢在宋徽宗年間,相當於五百多兩銀子,合人民幣五十萬,在宋朝當官是真的有錢啊!在《嘉佑祿令》記載:“龍圖閣直學士,年收入單銅錢1656貫”合人民幣85萬,包拯年收入在《宋史·職官志》中記載:單獨銅錢收入19200貫,合人民幣9360萬,所以林沖用50萬買把刀應該也還是正常的。


玄坤


1000文等於1貫,1000貫等於100萬文,這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下面讓我給大家算一算!

按照工資算

在東京汴梁,一個砍柴工每日賣材的收入大約100文錢,一個婦女給大戶人家做僕人也查不多這個收入。所以,這應該是汴梁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2017年,北京平均月工資是9791,每日收入大約是466元,也就是說當時是1文約等於4.66元,1000貫就是466萬元。

看來這把刀還真是挺貴的。

按照菜價

在東京汴梁,在飯館點一碗肉菜要10文錢。今天如果去一個酒店吃飯,一盤炒菜怎麼著也得50塊錢吧。

按照這個比例,1文錢等於5塊人民幣,1000貫錢就等於500萬人民幣。

按照房價

帝都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房價,現在北京六環的價格都要上7萬了,在二環裡,一所普通的房子就得上千萬了。

其實北宋時期汴梁的房價也不便宜。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高山仰止。蘇轍在晚年曾在汴梁買了一所普通的房子,共花費9400貫。按照這個比例,1文錢約等於1元人民幣,那麼1000貫等於100萬人民幣。按照這個比例,林沖買的這把刀值100萬人民幣。


看來林沖真是個土豪,這把寶刀值100萬人民幣到500萬人民幣。


歷史風暴


有位兄弟算出林沖買這把刀花了37萬5千人民幣,是自己五年多的工資,下了血本。看見這個,我又想起了金庸筆下射鵰英雄傳裡面的故事,也是發生在宋朝。話說我們一直以為郭靖追到黃蓉是屌絲逆襲,然而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一會結帳,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郭靖摸出一錠黃金,命店小二到銀鋪兌了銀子付帳。出得店來,朔風撲面。那少年似覺寒冷,縮了縮頭頸,說道:“叨擾了,再見罷。”郭靖見他衣衫單薄,心下不忍,當下脫下貂裘,披在他身上,說道:“兄弟,你我一見如故,請把這件衣服穿了去。”他身邊尚剩下四錠黃金,取出兩錠,放在貂裘的袋中。那少年也不道謝,披了貂裘,飄然而去。黃蓉問起小紅馬的性子腳程,聽郭靖說後,神色十分欣羨,喝了一口茶,笑吟吟的道:“大哥,我向你討一件寶物,你肯嗎?”郭靖道:“哪有不肯之理?”黃蓉道:“我就是喜歡你這匹汗血馬。”郭靖毫 不遲疑,道:“好,我送給兄弟就是。”黃蓉本是隨口開個玩笑,心想他對這匹千載難逢的寶馬愛若性命,自己與他不過萍水相逢,存心是要瞧瞧這老實人如何出口拒絕,哪知他答應得豪爽之至,實是大出意外,不禁愕然,心中感激,難以自已,忽然伏在桌上,嗚嗚咽咽的。

去掉尾數不算,十九兩銀子按照一兩銀子375的標準,也就是7000多,實際上可能還不止。

貂裘是拖累送給他的,蒙古王子送出的東西,自然不是什麼尋常貨色,純手工的皮草,放在今天,算他十來萬吧。還順便送了兩錠黃金,一錠黃金大約十六兩,今天的金價是270元一克,兩錠黃金也就是四十來萬吧。

最貴的是那匹汗血寶馬,這種寶馬的價格不好估計,好在拍賣行曾經拍賣過一匹這樣的寶馬,成交價是一千多萬,還是美金。所以,這哪是什麼屌絲逆襲的故事,完全是土豪一擲千金,把白富美砸暈抱得美人歸的現實故事。


桂西散人


林沖,這個名字大家非常熟悉,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綽號“豹子頭”林沖,一個嫉惡如仇卻又委屈求全的人。


水滸傳中描述,林沖在街頭閒逛的時候,曾經花了一千多貫錢買了一把寶刀。那麼當時的一千貫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據史料記載,在宋朝一貫錢相當於一千文銅錢,一貫錢又可以兌換一兩銀子,而一兩銀子則相當於現在300元人民幣左右。那麼由此得出林沖買刀所花的一千貫錢等於一千兩銀子,所以林沖的一千貫摺合現在人民幣就是30萬元。也就是說林沖當時買的這把寶刀價值人民幣30萬元。


這確實不是一個小數目,在當時的年代,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能拿出來這麼多錢買刀,可見林沖的家也很富足,我們從林教頭的宅院就可以發現,這絕對不是一般的小門小戶之家。



有人說林沖花大價錢買刀,是為了討好高太尉,因為高俅特別喜歡收藏寶刀,林沖又在高俅手下做事,況且之前高俅之子高衙內於林沖夫人之間還發生了點不愉快,所以林沖不惜重金購得寶刀一把,想送於高太尉圖個太平。


可萬萬沒想到這把刀竟然成了林沖的剋星,這一切居然是賊人高俅父子設下的圈套,目的就是要置林沖於死地。林沖帶刀誤入白虎堂,給高俅父子製造了拿下他的理由,因此林沖慘遭陷害,最終賠了夫人又折兵,走投無路逼上了梁山。


任馳贏天下


林沖買刀花費1000貫,估計林沖看上的刀肯定也是寶刀了,估計在那個年代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那麼下面就來算一下,1000貫大概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1、一般比較可以選取米價作為比較的基準來比較。

從史書記載來看,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古代米價受收成的影響比較大,如果不考慮荒年或豐年的話,北宋初期的米價大約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間,中期(仁宗年間)在600文到700文之間,南宋初期米價則在2貫左右。那麼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間大約每石米價應該在1000文左右,那麼1000文買一石米應該是算比較合理的推論。這樣的話按現今大米價格大概每公斤6元來計算,林沖買刀的那個年代大概就是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000文錢,相當於現在的355.2元,也就是算1貫銅錢合355.2元人民幣。

那麼1000貫錢就是相當於現在的35.52萬元。也就是林沖買刀花費了35.52萬元,也算是一個很昂貴的價格了,不過寶刀對於林沖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

2、按照金價來比較

一般來說,宋代有這樣的等式。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宋代的一兩相當於現在的40克左右的樣子。現在黃金是1200美元一盎司,一盎司等於28.3克。一美元當前匯率為6.868人民幣。那麼一克黃金就是290元人民幣,那麼宋代1兩黃金就是11600元,那麼1000貫錢就是116萬元了。按照金價計算,這個寶刀就是天價了。

如果按照白銀來算,現在白銀價格為14.56美元一盎司,那麼白銀就是3.53元/克,宋代1兩白銀就是141元,那麼就是1貫銅錢就是141元人民幣,那麼1000貫銅錢就是14.1萬元人民幣了。

3、根據水滸傳相關章節來算

水滸傳中十五回吳用勸說三阮入夥搶劫生辰綱的時侯,吳用讓阮小七用了一兩銀子買了一甕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對大雞。這個算下來,二十斤生熟牛肉現在值大概600元,一對大雞50元,一甕酒50元,差不多就是一兩銀子換700人民幣的樣子。水滸傳中十回林沖風雪山神廟,陸謙在李小二店裡招待管營和差撥時曾拿出一兩銀子,點了三四瓶好酒,菜隨便上。同樣第四十四回戴宗楊林請石秀吃飯的時候也是楊林扔出一兩銀子讓店家隨便上酒菜。一般來說在當時一個普通小飯館,700元人民幣三個人吃的確是可以隨便點菜了。按照一兩銀子700元折算,1000貫錢就值70萬元了。

4、林沖的工資多少

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大概是相當於包拯的工資的十分之一就差不了。從歷史記錄的包拯的工資就可以知道,宋朝還是收入比較高的,因此林沖的工資也不低。

宋朝的農夫,一個月的收入也有3到5貫,普通打工跑堂的也有5到10貫一個月,一年也有100貫左右,所以林沖作為八十萬禁軍強棒教頭,一年收入達到甚至超過包拯的十分之一也是非常可能的。開封府的包拯一年收入是2萬貫,那作為教頭的林沖,一年收入2000貫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這也解釋了林沖為什麼有錢能夠買一把1000貫的寶刀。

綜上所述,買一把寶刀1000貫也是一筆大錢了,按照米價折算也是35.52萬元,按照金價折算更是達到了116萬元。按照銀價折算達到了14.1萬元,按照小飯館吃飯價格算是70萬元了。而林沖的年薪可能也可以到包拯的十分之一甚至以上,那麼林沖的年薪下來也是最少有2000貫錢的,因此。這把寶刀對於林沖來說還是可以承受的起的。


睿思天下



在我國古代,基本的錢款單位是文,就是一枚銅錢。

在“文”的基礎上,出現了這些單位。

1,串。

一串是100文,平常出門帶這麼多錢,基本夠用。

2,貫。

一貫是1000文,大數目的交易就用貫。“腰纏萬貫”那是很有錢很有錢了,相當於現在王健林的檔次。

3,吊。

一吊常常是1000文,有時縮水為500文。

3,半吊。

半吊就是250文,這是罵人的話,不要亂用。

那麼,林沖買刀1000貫到底花了多少錢?

兩種方法供你參考。

1,糧食對比。

根據北宋文獻記載,“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每鬥(米)折錢三十文”。

700文銅錢可以買到140斤(1石)糧食。每斤糧食5文。現在我們最一般的大米和麵粉都是2.5元左右。

因此可以推算一文錢就是5毛錢,一貫就是500塊,林沖的刀花了50萬。

這麼看,林沖50萬買把刀,真是土豪,難怪要去高球那裡炫富。


裝逼遭雷劈!

2,工資對比。

在北宋,普通人去打工,日薪大概50文到100文,一月收入不超過3000文。而我們現在的收入,據說搬磚工月薪7000塊。算6000塊的話,銅錢和人民幣的換算比例成了:1文銅錢=2元人民幣。

這麼看,林沖花買刀花了200萬,這是買了一輛法拉利來炫富啊!難怪高球非要弄死他!


歷史知事


林沖屬於宋朝的人物,根據高俅推算,還是處於北宋宋徽宗時期,先不說這把刀值不值這個價錢,我們就單純的按照這個數據與相關規則計算,下面跟著我一起來做好玩的數學題。就以米價為基準。



那時,一市斤為640克,一石有92.5市斤,這樣一計算,一石總共59200克,約等於60千克。一石米的價格在一貫左右,有的甚至高達二貫,三貫。

以現在的大米每公斤4塊的價格計算,結果是240塊錢。那麼1000貫錢,也就是24萬塊。也就是說林沖買把刀花了24萬。這是什麼刀啊?也太貴了吧!



不過想一想,在《水滸傳》第七回,也就是“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釋然了。這口刀只是一個噱頭,目的是引林沖進白虎堂。刀實價2000貫,被林沖砍到1000貫買下,不久便有人來找林沖(好巧啊),讓他把刀拿上,高太尉要看這把寶刀。

也正是“豹子頭誤入白虎堂”。


非常茴香豆


首先,看看林沖花費1000貫,是什麼樣的概念。看了一些答友的回答,有說相當於人民二三十萬元,也有說甚至要四百多萬元。古時一千錢為一貫,一千貫就是一百萬錢,也就是說林沖用了一百萬枚銅錢買了這口寶刀。想來是很大的一堆,按一百枚銅錢一斤算的話,也有一萬斤。不知道那個賣刀的漢子是怎麼把這麼多的金屬運走的,順豐還是圓通?

其次,再看一下這把刀的賣相:“青光奪目,冷氣侵人。遠看如玉沼春冰,近看似瓊臺瑞雪。花紋密佈,如豐城獄內飛來;紫氣橫空,似楚昭夢中收得。太阿巨闕應難比,莫邪干將亦等閒。”前面的比喻句就不說了,太阿、巨闕、莫邪、干將,這些都是古時有名的寶劍,卻也比不過這口寶刀,想來是一把好刀,大約也值得這一千貫錢。

最後,說一說林沖為何要花這麼大的價錢來買這口寶刀?按照常理推的話,林沖是習武出身,又是有名的英雄,所謂自古英雄愛寶刀。可是,這又有些牽強。我們都知道,林沖使用的兵器是槍,擅長的武術是林家槍法。所以,他沒有必要因為喜歡就花那麼大的價錢去買一件不用的兵器,而且,這麼大一筆數目,事先也沒有徵求林娘子的意見。與他隨行的花和尚魯智深也是習武之人,也喜愛兵器。可是他趁手的兵器是渾鐵禪杖,所以他對這口寶刀就沒什麼興趣。林沖拿著刀讚不絕口,魯智深只說了句:“灑家且回去,明日再相見。”

因此,林沖斥巨資買刀並不是因為對寶刀的喜愛,並不是所謂的英雄愛寶刀。這裡面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林沖要行賄!給誰行賄?就是那個頂頭上司高俅高太尉。林沖買刀是在什麼時候?正是高衙內兩次調戲林娘子不成,無比懊惱之際。林沖心裡清楚,高衙內一定會搬弄高俅來擺佈自己。高俅是頂頭上司,隨便弄幾雙小鞋,林沖都吃不了兜著走。高俅喜歡寶刀,並且府裡面也“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林沖正是投領導之所好,所以才花重金買下這口寶刀,行賄領導。送名人字畫都弱爆了,要送就送寶刀,不過現在寶刀不好遇了。


閒砍名著


水滸說得是北宋徽宗時期的事件!

1、徽宗趙佶自幼養尊處優,逐漸養成了輕佻浪蕩的性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面,更是表現出非凡的天賦。

但是對於政治趙佶就是個白痴,重用蔡京和宦官楊戩,使得當時的天下大亂,王安石變法後的太平世界逐漸的變得混亂了!

政治完了,經濟更是很混亂!

2、當時市場通行的貨幣是銅錢,因為白銀的開採量不大,所以白銀是國家儲備。

唐朝時規定的一兩銀子摺合1000文銅錢,宋朝王安石變法後規定了“貫”這個流通單位的重要地位。所以宋初期是:一兩銀子=一貫錢=1000文銅錢!(漢代叫緡” ,清朝叫做 “吊” )

3、到了趙佶時期銅錢的鑄造也是很混亂的,因為國標、地方標準、甚至還有私人標準的鑄錢標準。使得當時的在流通的銅錢在大小、含銅量上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一貫錢具體的銅錢數量取決於銅錢的質地。整個宋朝時期按照年號鑄造了57中銅錢!

4、現在出土的宋代錢幣的重量有巨大差異,趙佶時期的“聖宋元寶”和“崇寧通寶”每枚重4.5克,一貫錢相當於是4.5公斤。

(腰纏萬貫這個詞只是形容詞罷了!真帶10000個銅錢,這人得累死!)

每枚4.5克的“聖宋元寶”和宋朝初期的銅錢“宋元通寶”相比,他們的重量比是:1:1.5。也就是趙佶的錢很輕,所以在白銀固定為一兩的情況下,趙佶時期一兩白銀等於1500個銅錢!也就是1.5貫!

那麼就算出來林沖買刀的1000貫錢其實是666.7兩銀子!

5、《宋史食貨志》是1097年修築完畢的反映宋朝實事的著作,趙佶是1100年當的皇帝!基本可以參照!

《宋史食貨志》記載,“米石不過六七百”,也就是一石米要均價650文錢!

宋朝的一石約等於66公斤!

按照現在超市最便宜的米每公斤2.5元計算,宋朝的一石米是165元人民幣!

按照一石米要均價650文錢和165元人民幣直接換算得到:接近一人民幣等於四文錢!

那麼趙佶時期一貫錢也就是1500文,摺合人民幣是375元!

林沖用了1000貫錢買了那把寶刀!也就是:1000×375=375000元人民幣!

6、《宋史·職官志》中記載了,趙佶時期官員的俸祿較之建國初期時加薪了!加了20%!

三師、三公等勳臣,由原來的100貫增至120貫。

御史大夫、六部尚書等大臣,由原來的50貫增至60貫。

鄆城縣縣令時文彬當時的俸祿是15貫錢!

由此看出來那時的工資和林沖的花銷一比。林沖確實是大手筆的花銷!

林沖就是個沒有品級的“三級軍士長”因為享受正營職待遇,最多的工資也就是15貫錢!一年180貫錢!相當於5年半的工資!

考慮到林沖有個好老丈人 “王教頭”這個一級軍士長的工資是享受師級幹部的待遇的30貫錢的支持,應該還能花得起!加上林沖老婆賢惠會理財,林沖應該花得起的!

再有就是晁蓋他們劫的生辰綱價值十萬貫,梁中書給他老丈人蔡京送賀壽禮應該夠重了!價值人民幣3750萬啊!


杜陵閒人


  林沖買刀是《水滸傳》中的故事,《水滸傳》的寫作歷史背景在北宋。那麼我們就以北宋時期為例談下1000貫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貫”。銅錢的基本單位為“文”和“貫(緡)”,一貫合1000文。一千貫就是一百萬個制錢。即把一千個制錢用麻繩穿起來就是一貫,也叫兩吊,所以說某人250即是說其是半吊子。

  那麼如何和現在人民幣折算呢?我們先要把制錢換成銀子。一般說來,古代貨幣基本以金、銀、銅錢(其實是含銅為主的合金)為主要貨幣。宋代是銅本位制,銅錢是主要貨幣。

  據相關史料和學者估算,北宋末年一兩銀子約等於一貫強,也就是一兩銀子比一貫錢多一點。

  銀子有了,怎麼換算人民幣?

  因為不同朝代銀子的貨幣價值有所不同,現在換算古幣值一般都採用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換算,一般都是以糧食價值來估算銀子價值。而糧食中一般採用太平年間的大米價格來作為標準進行一個大致的推算。

  以明代為例:明代萬曆年間一兩銀子能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我們現在超市散裝大米一般均價在2.8——4塊一斤。一般大米2.4元——3元一斤。按照中間價格計算,大致可以算出明代的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人民幣300多元。

  剛才我們為什麼要以明代而不是宋代為例。因為宋代制錢對銀子的換算和“錢法”有些亂。

  《宋史-食貨志》及《續資治通鑑》均提到自宋真宗時期就開始因白銀存量偏少而導致銀價不斷上漲,最高時2000個以上的銅錢當銀一兩。同時“錢法”很亂,有銅錢、鐵錢還有鉛錫錢同時流通。比如川陝地區通行鐵錢,十個換一個銅錢,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錢就不一樣。各州“私用則各隨其俗”,都有權自行鑄錢,還存在私人鑄錢的情況,錢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價值多變,“隨時立制”,比較混亂。

  宋代有過800或850個為一貫的時候,也有480個為一貫的時候,還有官方明確以770個為一貫的時候,所以宋代一貫實際有多少個制錢是不確定的。

  而且宋代財政緊張的時候有過800文,850文當一貫的情形。另外還有折二錢,當三錢,當十錢等變相通貨膨脹的時候。

  比如《水滸傳》中楊志殺牛二那一節,牛二就曾用當三錢來讓楊志試刀,當三錢顧名思義就是一錢當作三錢,而蔡京當宰相的時候甚至出過當十錢。

  那麼林沖買刀的1000貫到底是多少錢人民幣?

  在討論古代貨幣的時候通常都會用上這麼個換算法: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雖然金銀銅的相互兌換率一直在浮動,但這個換算基本上是合理的。當代宋史專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飛新傳》中提到朝廷在給岳飛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萬石米,四十萬貫錢,以作軍需。

  四十萬貫錢以十萬兩銀和五千兩金折支,是因為當時金銀尚未作為獨立的貨幣使用。從而也可見南宋初40萬貫銅錢,相當於10萬兩銀子和5000兩金子,基本在數量級上符合上面的這個假設。

  網上一個叫無齋主人的綜合算法,將宋代一貫錢大致定為300元人民幣。

  因此我們有下面基本換算:

  1兩金=3000元人民幣

  1兩銀=1貫銅錢=300元人民幣

  1文銅錢=0.3元人民幣

  以這個兌換率來看看宋代官員的薪水。據宋史職官志,宋代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貫,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幣,年薪108萬。一個普通從八品的縣令月薪十五貫,合人民幣4500元。基本符合實際情況。

  《水滸傳》中晁蓋他們在黃泥崗搶了梁中書給岳父蔡京的賀禮---生辰綱十萬貫。這樣一換算十萬貫大約是人民幣3000萬,符合送禮者和受禮者的身份。

  按照這個算法,林教頭拿了三十萬人民幣買了一把寶刀。不過上面說了,宋代錢法不固定,另外《水滸傳》是一本小說,小說雖然反映歷史,但有時不一定準確,這和金庸先生小說裡一樣,吃頓飯隨手幾十兩銀子。這個算法只是大致的類比,考慮到很多因素,可以作為參考,瞭解下宋代貨幣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