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身體內的DNA瞬間消失,會發生什麼?

frank1997919


說實話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沒有DNA瞬間消失的例子。所以我們只能理論推測,因此很難保證正確性。

DNA斷裂的例子

DNA是人體的遺傳物質,在大多數人眼裡它無比重要。但是如果DNA真的被損壞會怎麼樣?

其實有很好的關於DNA斷裂的例子,那就是日本核輻射事件,這也為我們證明了斷裂的DNA依然可以轉錄。


我們知道DNA做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通過轉錄成為mRNA來編碼蛋白質。而我們身體的基本功能基本就是靠蛋白質來執行的。例如:構造身體、載體的運輸、抗體、激素能量等等。

如果DNA消失

明白了DNA的功能,我們不放推測下DNA消失的後果。


首先蛋白質無法繼續合成,而細胞裡面有一些蛋白質是無時無刻都在檢查著細胞內部是否有錯誤。如果有錯,則開啟修復通路。如果無法修復,則啟動死亡通路。要是DNA瞬間消失,那麼這些檢查點就會被瞬間激活。而又因為這是不可能修復的,所以會離開執行死亡程序。並且細胞中mRNA和酶將缺少,引發快速的細胞穩態失衡,然後細胞快速死亡,而腦幹細胞死亡是不可逆的,這個人很快會停止呼吸死亡。整個死亡時間可能就是幾分鐘到幾小時吧



評論留下你的看法!


科學認識論


DNA消失目前還沒有個例,但DNA斷裂是有真實的例子存在,在1999年9月30日上午10時35分左右,在日本的一個小縣城的核燃料加工廠,三名工人正在進行鈾的一個純化步驟。

在製造硝酸鈾酰過程中,為了縮短工作時間,一名工人把一個不鏽鋼桶中富含U-235(鈾富集率為18.8%)的硝酸鹽溶液通過一個漏斗傾入到沉澱槽中(這本身違反了原應將U3O8的粉末先投入至溶解塔中,且溶解於硝酸中,再用泵將該物料送入貯存塔中製成最終產品硝酸鈾酰的常規操作規程),另一名工人手扶漏斗站在沉澱槽旁,第三名工作人員在距沉澱槽約幾米的辦公桌旁工作。

突然!沉澱槽中發生了鏈式核裂變反應,瞬間3名工作人員都看見了藍色閃光,一下子使得三名工作人員的眼鏡乾澀和頭暈,因為他們離輻射源太近,所以他們都受到核裂變產生的大量中子和y射線的嚴重照射,受輻射最嚴重的那個所有的細胞DNA都開始自行斷裂,完全無法恢復,醫生當時已經證明該患者無法繼續產生新的細胞,只能靠老的細胞維持,最終這個人因為各個器官沒有新老細胞的交替慢慢枯竭,雖然像個人活著,但已經在慢慢死去。


如果你對學習人工智能和科技新聞感興趣,可以訂閱我的頭條號,我會在這裡發佈所有與算法、機器學習以及深度學習有關的有趣文章,偶爾也回答有趣的問題。



楊沐白


如果人體內的DNA瞬間消失後,將會發生什麼?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知道DNA在我們人體中的作用。簡單來說,DNA是基因的載體,帶有遺傳訊息的DNA片段稱為基因,基因是控制蛋白質種類也就控制了生物體的性狀,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構造發揮作用,有些則參與調控遺傳訊息的表現。


DNA中最重要的就是基因,它是控制生物的性狀的,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基因,所以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性狀。比如有的人高鼻樑,有的人卻是矮鼻樑。

問題中說DNA瞬間消失後會這樣,那麼我們就不在具體的討論DNA中的遺傳了,而是討論DNA對單個生物體來說的作用。

高中生物就學過,DNA(只有基因才會轉錄,而基因在DNA中所佔比例是很少的)通過轉錄,合成了一條mRNA(信使RNA),由DNA模板變為一條mRNA的過程叫轉錄。然後mRNA在與tRNA結合,翻譯出一條多肽,這樣的一個過程叫做翻譯。 多肽在經過高爾基體等細胞器的加工,讓多肽變成一個三體的結構,此時就變成了一種蛋白質。

具體的過程如下:

轉錄過程

RNA聚合酶正確識別DNA模板上的啟動子並形成由酶、DNA和核苷三磷酸(NTP)構成的三元起始複合物,轉錄即自此開始。

DNA模板上的啟動區域常含有TATAATG順序,稱普里布諾(Pribnow)盒或P盒。複合物中的核苷三磷酸一般為GTP,少數為ATP,因而原始轉錄產物的5′端通常為三磷酸鳥苷(pppG)或腺苷三磷酸(pppA)。第一個核苷三磷酸與第二個核苷三磷酸縮合生成3′-5′磷酸二酯鍵後,則啟動階段結束,進入延伸階段。

延伸 :σ亞基脫離酶分子,留下的核心酶與DNA的結合變鬆,因而較容易繼續往前移動。核心酶無模板專一性,能轉錄模板上的任何順序,包括在轉錄後加工時待切除的居間順序。脫離核心酶的σ亞基還可與另外的核心酶結合,參與另一轉錄過程。隨著轉錄不斷延伸,DNA雙鏈順次地被打開,並接受新來的鹼基配對,合成新的磷酸二酯鍵後,核心酶向前移去,已使用過的模板重新關閉起來,恢復原來的雙鏈結構。一般合成的RNA鏈對DNA模板具有高度的忠實性。RNA合成的速度,原核為25~50個核苷酸/秒,真核為45~100個核苷酸/秒。

終止:轉錄的終止包括停止延伸及釋放RNA聚合酶和合成的RNA。在原核生物基因或操縱子的末端通常有一段終止序列即終止子;RNA合成就在這裡終止。

轉錄產物的後加工mRNA前體的後加工:原核mRNA的原始轉錄產物(除個別噬菌體外)都可直接用於翻譯,而真核mRNA一般都有相應的前體,前體必須經過後加工才能用於轉譯蛋白質。一般認為,真核mRNA的原始轉錄產物(也稱原始轉錄前體), hn 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核不均一RNA),最終被加工成成熟的mRNA。

翻譯過程

翻譯過程相對於轉錄過程來說簡單些,需要的原料:mRNA、tRNA、20種氨基酸、能量、酶、核糖體。 

翻譯的過程大致可分作三個階段:起始、延長、終止。翻譯主要在細胞質內的核糖體中進行,氨基酸分子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與特定的轉運RNA結合並被帶到核糖體上。生成的多肽鏈(即氨基酸鏈)需要通過正確摺疊形成蛋白質,許多蛋白質在翻譯結束後還需要在內質網上進行翻譯後修飾才能具有真正的生物學活性。

遊離的鹼基以mRNA為直接模板,tRNA為氨基酸運載體,核蛋白體為裝配場所,共同協調完成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過程。在翻譯過程中mRNA上的每三個密碼子對應三個tRNA上的反密碼子,且這三個反密碼子只對應一個氨基酸,但是一個氨基酸可有多組密碼子來表示。

一個激活的tRNA進入核糖體的A位與mRNA相配,肽酰轉移酶在鄰近的氨基酸間建立一個肽鍵,此後在P位上的氨基酸離開它的tRNA與A位上的tRNA結合,核糖體則相對mRNA向前滑動,原來在A位上的tRNA移動到P位上,原來在P位上的空的tRNA移動到E位上,然後在下一個tRNA進入A位之前被釋放。  

以上的過程不斷重複直到核糖體遇到三個結束密碼子之一,翻譯過程終止。蛋白質不再延長,一種模仿tRNA的蛋白質進入核糖體的A位將合成的蛋白質從核糖體內釋放出來。

蛋白質有什麼作用?

蛋白質是生物活動的體現,人體大部分也是由蛋白質構成,具體蛋白質的作用如下:

  • 構成人體必需的催化和調節功能的各種酶。我們身體有數千種酶,每一種只能參與一種生化反應。人體細胞裡每分鐘要進行一百多次生化反應。

  • 構造人的身體: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是肌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

  • 修補人體組織:人的身體由百兆億個細胞組成,細胞可以說是生命的最小單位,它們處於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陳代謝過程中。

  • 維持肌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各類物質在體內的輸送。

  • 維持體液的酸鹼平衡。

  • 白蛋白:維持機體內的滲透壓的平衡及體液平衡。

  • 免疫細胞和免疫蛋白:有白細胞、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抗體(免疫球蛋白)、補體、干擾素等。七天更新一次。當蛋白質充足時,這個部隊就很強,在機體需要時,數小時內可以增加100倍。

  • 激素的主要原料:具有調節體內各器官的生理活性。

  • 構成神經遞質乙酰膽鹼、五羥色氨等。

  • 提供熱能:可以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熱能(只有在糖類或者脂肪消耗完是才會消耗蛋白質,正常情況下都不會消耗蛋白質)。

由此可見,特別是其中的酶,激素,神經遞質這幾類是人類每時每刻都在大量要用到的,如果瞬間沒有了DNA,將會失去前面重要的步驟--轉錄,此時的人體細胞就只能用前一時刻轉錄下來的mRNA來進行翻譯,然後在合成需要的蛋白。但是mRNA存活不了多久將會失活,被降解,此時體內細胞將沒有mRNA來進行翻譯,也就沒有了蛋白質的合成。沒有了新的蛋白質來替代後,一段時間酶也將失活被降解,細胞中的“工廠”沒有酶將無法運轉。

根據蛋白質對人體的重要程度來說和時序來和酶,酶的活性,與mRNA的活性來說,神經遞質和激素類的蛋白質將最快沒有,那時候人體將會失去感知,神經無法控制機體,機體內部平衡遭到破壞。沒有激素的調節,各類器官無法正常工作,人體各類器官將會出現衰竭,到最後各類生命活動因為沒有酶而“罷工”。

所以在短時間內,機體就會死亡。由此可見DNA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Mr生活家


相信我們都聽說過DNA親子鑑定,也就是研究人員利用遺傳學原理,利用人體的毛髮,血液,唾液等人體細胞作用於我們人體內的十幾個至幾十個DNA位點是否全部一樣考慮親子關係的準確率的多少,以此來判斷親子關係是否存在。

所以,我認為DNA是不可能消失的,假如非得用如果來說,我想那人就稱不上一個人了吧,再或者成長過程中瞬間消失,那人也不能稱之為人吧。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歡迎關注私信討論,謝謝。


記者劉飛


人類也就沒有了文明,宇宙就沒有了歷史


從心開始迎戰未來


沒有了DNA,人就長得很隨意了


waKenny


衰老死亡的細胞將無法得到有效替換,人要不了幾天就得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