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TVB演員的北上掘金之路比較困難?

張鐔月


首先說下北上成功案例,

佘詩曼和陳偉霆等是成功北上掘金。

這兩個演員都是成功tvb轉戰大陸成功的演員,趕上了好時代。也是演技過關,顏值也行。

在大陸發展困難?很多時候和劇組的文化有關。還有的是語言交流困難,很多tvb的明星,一口港普(沒有地域歧視,請不要誤解),劇本都很難讀出來,更不用說對角戲了。這樣語言困難,很難在拍攝時候出現更好的真實表演效果。

還有就是很多老一輩出名的TVB演員,都已經上了一定年紀,很難跟上現在中國電視劇、電影的風格。現在大陸的電視劇都是小鮮肉,韓流,年輕貌美之類的演員。演技已經不是第一位了。或許只需要形象好,有個潛質,就可以發展了。

在TVB開始衰落的時候再上北上掘金估計已經晚了,在中國的娛樂圈複雜,沒有在大陸一定的人氣根基估計在大陸都是混配角了,因為現在中國每年都不停的輸出演員,好演員,小鮮肉,歌手。

中國最缺的不是演員。


仲子娛樂


自從TVB不再似往日風光,“北上掘金“就成了TVB演員的一條重要出路,再加上內地娛樂圈一向比香港娛樂圈收入高、工期短、粉絲對明星比較寬容,TVB演員也都樂意進軍內地市場,尋找更大的發展機會。

然而,不是每一位TVB演員都能夠”衣錦還鄉“。

TVB三屆視帝羅嘉良,北上十五年,一步一步從主角淪為配角,再到”爛劇”配角。

TVB兩屆視後鄧萃雯,北上六年,現在成了“婆婆”、“媽媽”專業戶。

TVB最紅的“小生”林峰,北上四年,主演的電視劇《陸小鳳與花滿樓》、《六扇門》、《獨步天下》……一部比一部撲街嚴重。

TVB陳鍵鋒,北上八年,除了一部《美人心計》還能夠給觀眾留下些許印象,如今已經開始悄無聲息地拍起了網劇,還不是主演。

……

除了佘詩曼,今年憑藉《延禧攻略》中的“繼後”一角,在內地電視劇市場站穩腳跟,其他進軍內地的TVB演員,都多少遭遇到了“水土不服”的狀況。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尷尬呢?

年齡大是根本的。眾所周知,TVB是一個相當論資排輩的地方,想要上位,都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龍套、配角時期。一般的小生或者花旦能在TVB熬出頭,估計都要三十左右。約滿後再進軍內地,大多年齡都在35往上。內地的中年演員都面臨著無戲可拍的狀況,何況外來的中年演員?

趙立新曾經痛斥過中年演員在內地無戲可拍的狀況。

其次則是語言不通。不可否認,內地電視劇製作越來越向品質化發展。許多大戲都強調演員的聲音和臺詞功底。例如在《如懿傳》中,雖然周迅的嗓音一直都被觀眾詬病,但是仍然堅持用原聲。還有當年孫儷憑藉《甄嬛傳》大火,卻一個有份量的電視劇獎項都沒有收穫,業內人透露,就是因為孫儷采用了配音。

季冠霖的聲音很美,可以為一部戲增色不少,但是演員除非在特殊的情況下可以用配音,其他情況下用配音,是會被行內嘲笑沒有臺詞的。

最後則是表演方式的不同。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都是演員,由於長期的生活方式、工作環境不同,表演方式也不同。要不總有觀眾說,有些演員一出現,不用開口,就可以看出是TVB拍的戲。這也造成有些TVB演員與內地演員對戲總給人一種出戏之感。

“磨合磨合“,總有人會因此磨破皮、傷到骨,TVB演員要想迅速地融入內地市場,就得主動”打磨“自己

,否則,等到市場來”磨合“你的時候,就只有被選擇的份兒了。

【娛樂有理性,八卦有道理。我是八卦有理,如果你喜歡我的答案,贊一個、粉一個再走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